2015/7/20

小學生下田種菜 「食安我把關!」

2015-05-20 03:01:43 聯合報 中彰投記者/連線報導

台中樂業國小學生林依葶要送外縣市學生自己做的白米造型紙鎮。 記者游振昇/攝影

食安問題嚴重,讓種菜課程在校園大流行!神腦基金會在全省國小推動「愛心小農場」計畫,有15所國小參加,小學生學種無毒蔬果和水稻,收成再煮成食物師生共享,昨學生交換成果、分享喜悅。

來自全省國小學生在樂業國小校園稻田,體驗收割樂趣。 記者游振昇/攝影

彰化縣螺陽國小學生種稻、種菜3年了,去年收成後,小朋友自己料理,舉辦溫馨的感恩謝師宴,今年改種南瓜,謝師宴就有南瓜米粉和南瓜派端上桌。南投鹿谷鄉 廣興國小師生不到百人,卻有座250坪農場,學童有專屬農地,種什麼作物全憑自己喜好,園內有高麗菜、玉米、番茄、黃豆、蔥等各種蔬果,讓孩子實地體驗務 農,也懂得食育。

神腦的愛心小農場遍布全省,「小神農氏」昨成果交流,屏東榮華國小種芒果,製成芒果青情人果;高雄龍目國小種鳳梨,削塊請眾人吃;高雄港埔國小種香草、洋 蔥和蔬菜,烹出義大利麵;台南新橋國小種水果玉米,昨水煮玉米;台中樂業國小種水稻,昨來不及製成米食,由小朋友自製白米造型紙鎮當禮物。

神腦董事長賴峰偉說,愛心小農場是首次交流,學生彼此學習和分享,引發善的循環,讓小朋友更懂得珍惜地球資源。

5所國小200多名學生昨還在樂業國小操場水稻田一起收割、打穀,六年級學生林依葶說,從拔草、趕鳥到種稻,過程很有趣,很有成就感。樂業國小還自創品牌「樂業幸福稻」,學生親自種出稻米義賣,收入當下一季種稻基金。(游振昇、林宛諭、賴香姍)

「自己收成自己吃」 學童樂當農夫

2015-06-15 08:21:13 聯合報 記者賴香珊/鹿谷報導

廣興國小學童將採收後的玉米放置成堆,開心展示豐收成果。 記者賴香珊/攝影

鹿谷鄉廣興國小有座逾200坪「樂活農場」,去年底啟用後,學童能自行決定栽種作物當小農夫;近期園內玉米開始收成,校方帶學生現採快煮鮮吃,感受豐收喜悅,也從中實踐食育。

廣興國小校長黃應欽說,學習不是只在課本,食育更不是用嘴巴說,學生「自己收成,自己吃」,不僅玉米,連黃豆也由孩子採收、曬乾和剝殼,全校一起磨製成豆皮,也請農會人員協助指導正確農務和有機觀念。

鹿谷鄉農會指導員陳陽慶和校內導師輔導學生們分區分組耕作,播種後開始澆水、施肥、捉蟲,還須記錄玉米等作物的成長歷程。

「蟲吃剩的菜,才是我們要的」四年級學童張藝馨說,老師教導栽種和食育知識,從中知道不用藥最健康,但想要菜相好看,就要會捉蟲,起初要動手抓實在怕怕的,後來看別人抓,嘗試後發現沒那麼可怕。

小朋友走入自己的玉米田,開心且專注採收玉米。 記者賴香珊/攝影

學生邱建瑋說,玉米開始熟成後就有老鼠跑來搶食,所幸栽種數量眾多,不怕牠們偷吃,這也證明了「我們種的玉米是天然無農藥的」;陳泯而則說,吃自己種的蔬果最安全健康,也格外美味。

陳陽慶說,透過綠色生活教育和有機耕作提倡健康飲食和友善環境,建立對食育食安的認知,不僅孩子在學,大人也在「食」作;總幹事林義能則說,讓農村文化教育及有機觀念在校園紮根,能培養學童對新農業的情感。

一學期食農課 雙峰國小學童樂當小農夫

2015-06-28 07:28:21 聯合報 記者王長鼎/新店報導


新店區雙峰國小推廣食育農耕課程,學生開心樂當小農夫。 圖/雙峰國小提供

新店區雙峰國小利用校園空地規畫為農地,整個學期推行食育農耕課程。小農夫吳少威說,覺得農夫天天頂著烈陽下田工作,真的很辛苦,經過一學期的食農課程,不僅吃的安全,也覺得自己變得更健康了。

老師吳宗玲說,面對國內食安問題接連不斷,建立學生正確飲食觀念及選擇健康的食相當重要,雙峰也有系統的將食農教育在校園裡推廣,並規畫一整個學期的食育農耕課程。

她說,為執行這項新開的農耕學習課程,特別邀請野草花果有機農場主人,自稱「馬丁農夫」的林清立協助規畫課程,在義工家長的支援下,帶領學生將規畫農地的校園空地,從整地開始,透過有機農耕操作,學生嘗試當小農夫,種植空心菜、青江菜、皇宮菜、圓葉萵苣和福山萵苣。

「雖然很辛苦,當吃到自己親手所種的蔬菜,真的很開心。」3年級小農夫蔡欣言說,感謝馬丁農夫的耐心指導,透過有機農耕操作,觀察食物生產的歷程,了解環保酵素的製作,及老師介紹的農耕文學詩作欣賞,不僅是身體勞動,和心靈的感受,都讓他覺得「收穫滿載」。

學生家長李亭瑩說,希望讓孩子從小認識這塊土地,藉由親自參與食農教育課程,返璞歸真,建立良好的生活態度。

食育士在市集 「正確情報傳給客人」

2015-07-19 07:10:25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日本報導

福岡縣糸島市農民市場「伊都菜彩」,食育士(右)為顧客解說蔬菜品種與烹調方式。 記者黃威彬/日本攝影


五月十九日,日本JC總研大樓頒發認證書給廿多名新任「食育士」。日本到這天已有二○九七人取得食育士資格,也讓全國逾兩千家由農協(農會)經營的農民市場,成為日本推廣食育的地區輻散地。

「伊都菜彩」是由福岡縣糸島農協經營的農民市集,八年前由農協買地興建,近四百坪,與糸島市一千兩百位農民合作。周五上午擠滿人潮,八個結帳台,工讀生結帳的手沒停過。年營業額高達四十億日圓,居全日本之首。

店內九十名員工中,有十人取得「食育士」執照,薪水略高。農民早上八點送貨後,可以戴上代表農民的綠帽子、代表資深農民的紅帽子留在現場,向消費者推銷;也可以將介紹工作交給食育士,農民只要補貨就行。

專程從福岡開車來的主婦片愛,每周會來採購一次,「這裡距離產地近,新鮮、便宜,常常都有我第一次看到的青菜,隨時可以問食育士。」包裝上都有農民的名字,「吃到好吃的,下次一定會鎖定這個農民的菜購買。」農民自身,就成了品牌。

戴著食育士標章走在蔬菜區的小林亘,是伊都菜彩的店長。他取得食育士資格已經七年。
「糸島市蔬菜多樣性非常高,時常會出現從未見過的菜。」小林說,以前習慣上網搜尋,但網路上有太多偽資訊,「取得食育士資格,讓我責任感加重,要將真正的情報傳達給客人。」

於是,他拜訪農家,了解生產過程、如何料理,再回家試吃。同時,也扮演消費者、農民間的橋梁,透過定期會議讓農民知道消費者的喜好。

生產者古賀勝俊種菜一輩子。他說,原本跟其他農民共同出貨到農會或交給盤商,「好的菜、不好的菜一起賣,只要符合對方開出的條件就好」。

但是八年前賣到「伊都菜彩」後,當面接觸消費者、被稱讚了,讓他感到榮譽,每天都在想如何研發種出好吃的菜。

「自己的午餐自己種」 熱血食育教師超級計畫

2015-07-18 07:09:36 聯合報 記者薛荷玉/美國報導

舊金山熱血教師班傑明艾康(右)推廣「自己的午餐自己種」,教導如何把田園當教室,協助大家自耕自食。 記者林伯東/攝影

「自己的午餐自己種(Grow Your Lunch)!」這是美國舊金山熱血教師班傑明艾康(Benjamin Eichorn)的超級計畫,他要發展出實踐「可食校園」理想的教材,讓每個想在校區設立菜園的學校、教學生種菜的老師、帶孩子重拾田園的家長,都可以按 圖索驥,讓田園變成教室。

這是他的「美國夢」。實踐夢想,需要資金,艾康拍了一支短片,放上「群眾募資」平台,尋求網友支持。令人吃驚的是,原本設定的目標是六千五百美元(約新台幣十九萬五千元),但不到一個月,募款竟然突破百分之兩百,募到一萬三千五百卅美元。
艾康開心地說,他會儘快完成一步一步教人如何在校園、後院、社區空地自種食物的手冊,放上網路供人免費下載。

艾康曾在加州柏克萊的「可食校園計畫(Edible Schoolyard Project)」擔任教師,如今他成立的公司協助卅五所加州的小學及多所中學發展適合的教學花園,包括了菜園、果園、環形戶外教室、溫室、雞舍、堆肥場 及工具間。五年來,他協助發展食育的學校約有百所,觸及學生多達四萬人。

「我們的祖父母知道如何種植、及他們的食物來自何方,但這樣的文化逐漸流失;孩子只喜歡漢堡、薯條。我希望能協助孩子們重拾飲食、農業文化,並展開與土地的對話。」艾康說:「最健康、味美價廉的食物,就在你自己耕種的花園裡。」

但他發現,許多老師自己也不懂得植物與農事,雖然贊同「可食校園」的精神,卻無從下手。艾康決定募資寫教材,並成立農事諮詢社會企業,致力教導如何把田園當教室,協助大家自耕自食。如同他在吉安尼尼中學所播下的農學沃土。

吉安尼尼中學是舊金山灣區規模最大的中學,教生物的強生老師帶著七年級的廿三位學生來到戶外教室上「生活科學」課。學生分成三組,一組要採收甘藍、櫻桃蘿蔔、花椰菜、豆子及洋蔥,並製作沙拉;另一組要修補上次風災中受損的披薩烤窯;還有一組鋸削用於覆蓋果園土壤的木屑。

艾康戴著棒球帽,身著格子襯杉及牛仔褲,腰間掛著園藝工具組,跪在泥地上教學生辨識哪些蔬菜已經成熟,適合採收。他伸手一捻,幾片嫩葉收在掌中。學生們也依樣畫葫蘆,四散在加州陽光中,採收去了。

其實,生在農家的艾康原本也對農事疏離,直到他到古巴哈瓦那上大學,修習「都市農耕」。因為禁運制裁的歷史因素,古巴成為世上最能善於利用土地、在都市種植食物的綠色國度。

艾康撰寫了「可食校園與學業成就」的論文,證實在菜園中融合各科教學的成果,他也樂意在回美國後成為「可食校園」的熱情傳教士。「自己的午餐自己種」計畫也得到名廚、有機教母艾莉絲‧華特絲的背書。

以吉安尼尼中學為例,艾康說,當初建造這座可食花園,花了約新台幣四百多萬元的經費,但艾康說,如果不設「無障礙設施」的話,成本可以縮減至七十五萬元。 學校每兩周在花園舉辦一次工作聚會,歡迎所有教職員及家長參加,增加參與感。許多家長捐經費,也捐種子、工具,是吉安尼尼中學食育課程成功不可或缺的關 鍵。

十三歲的男孩、女孩在加州陽光下勞動了一個小時後,享受成果的時刻到來。艾康教他們用鹽、橄欖油及醋製作沙拉醬汁,拌在剛採下的生菜及莓果上,上面還灑了幾朵紫色的琉璃苣小花,煞是好看。

坐下來分享沙拉時,班傑明要同學們向台灣來的聯合報系採訪團隊分享一下他們從這堂課學到的經驗。「別怕把自己弄髒!」不止一位學生說。「記得要玩得開心一點。」很多人都點頭表示同意。「一定要養幾隻雞,牠們好可愛,又好好玩。」全班都笑了。

日本食育立法…營養失衡、孤食者增 是社會問題

2015-07-19 07:08:57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日本報導

平野太太(中)供應蔬果給櫻野小學校廿八年,每當她聽到午餐感謝歌「謝謝生產者,青菜好好吃…」都會忍不住微笑。 記者黃威彬/日本攝影

「開動囉!」中午時分,九州福岡縣糸島市的櫻野小學校,以歌聲伴隨著學童拿起筷子。廣播先介紹今天營養午餐的菜單及生產者,接著響起的歌聲「謝謝生產者,青菜好好吃…」是老師譜曲、學生填詞歌唱的「感謝歌」。

這天,生產者平野太太也到學校來了,她供應蔬果給櫻野小學校廿八年。這首歌即使聽再多次,也會讓她揚起微笑。

感恩的心 載入法條
這一餐,除了讓學生吃飽、吃好,還有更多的用心在其中。包括:認識食材、產季、運銷,理解日本飲食文化,以及培養尊重大自然、勞動者的態度。「培養感恩的心」是白紙黑字寫在食育法令中的。

日本是全世界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過去卅年,隨著日本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世界貿易組織(WTO)」,全球化帶來衝擊,造成 米食消費量減半、外食族增加,不吃早餐的孩子變多了,三代同堂的「共食」也轉為「孤食」,二○○二年爆發連串食品產地造假問題,點燃政府重視食育的呼聲, 促使國會在二○○五年通過「食育基本法」。

營養午餐 推動中心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政策演說時強調,「食育,是德育、智育、體育的根基」。營養午餐成為學校推動食育的中心,食育也成為全民運動,逐漸扭轉日本社會的飲食習慣,培養對好食物的判斷力,也正面迎戰全球化。

轉型並非一蹴可幾,所幸日本早已做好準備。從一九九八年「廿一世紀國土發展藍圖」、一九九九年的「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二○○二年「食與農再生計 畫」奠定振興農村的基礎,拉近「食」與「農」的距離。推動食育基本法的同時,也創立「營養教諭制度」,營養師除設計符合營養的菜單,還要經過培訓,指導學 童飲食教育。

同時,日本也出現「食育士」制度,至今已有二○九七名「食育士」,穿梭在農民市場、直賣所,協助消費者認識蔬菜水果、辨別產品標示、學習調理保存方式,在 農民市場常見活潑的蔬菜標示、產地故事,都是食育士需要學會的行銷方式,這讓日本兩萬家農民市場、農家店鋪、道之驛(鐵道驛站),成為地方推動食育的中 心。

家人共餐 次數多了
明治大學農業部兼任講師山田優表示,日本推動食育基本法初期,曾經爭論「飲食是個人的事,何必立法?」但若個人缺乏食育,造成人民營養失衡、農村流失、孤 食者增加、糧食自給率下滑,終將是社會問題,仍須由每一個人承擔,「食育是社會問題,社會是每一個人的,立法是必要途徑。」

立法十年,校園營養午餐使用當地農產品、國民擁有食品安全基礎知識的比率,以及國民與家人共食早晚餐的次數明顯增加。

校長試食 以示負責
有些學校甚至規定,在孩子用餐前卅分鐘,校長必須親自「檢食」,確定校長吃後無「異狀」,才放心給學童用餐。親身試食,加深全體師生的責任感。

如今的日本,食育已經「像呼吸一樣自然」。日本農協智庫「JC總研」特別研究員山本雅之表示,雖然日本仍有食品標示偽造事件,但消費者已經更懂得保護自己。

小檔案/德育智育體育…食育最重要
「食育」一詞來自營養學家石塚左玄一八九六年在著作中提出的新創語詞,一九○三年「報知新聞社」總編村井弦齋在連載人氣小說「食道樂」中指出,孩童的德育、智育、體育、食育當中,食育最重要。

日本在二○○五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把食育視為義務教育,政府各部門一起來推動,包括推廣學校使用在地食材、學生參訪農園、鼓勵地產地消等方式。

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學校帶領學生認識食物、農業,「食農教育」日漸受到重視。所謂的食農教育,就是要重新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培養選擇食材的能力,並且對農業生產者有更豐富、立體的認識。


小學大計畫…食育從小入魂 理解食材並友善土地

2015-07-20 07:10:12 聯合報 記者陳乃綾/義大利報導

伊得亞多小學慢食菜園計畫,學生接觸菜園,在遊戲中了解土地、農作和環境的價值,感官能力變得寬廣,也養成人格。 記者林俊良/義大利攝影

義大利西北方布拉(Bra)小鎮,一歲半的義大利女娃愛黛兒在自家門前的菜園玩耍。菜園有一片尚未收成的青蔥,空氣中飄著一股自製肥料的臭味,愛黛兒摘下一把鼠尾草,好奇嗅聞著葉子香氣。

媽媽可琳娜常帶著愛黛兒在菜園種菜、施肥,領她認識各種蔬菜香草。她說,愛黛兒七個月大就停止吃嬰兒食品,與爸媽同吃一般菜餚。

午餐中的伊得亞多小學學童。他們對下肚的食物有超乎想像的了解。 記者林俊良/義大利攝影

布拉小鎮另一邊,伊得亞多小學十幾名二年級學生,在菜園裡排成一列,在志工和老師指導下,親手種下一株株哈密瓜苗,輪流澆水;「再三個月就能收成了」,小學生迫不及待想嘗嘗親手種植出的味道。

義大利人的飲食教育從小開始。總部位於布拉的慢食教育中心,長期推動「學校菜園」。他們幫助小學挪出土地,教導學生自己種蔬菜,了解四季變化,自己採取、烹煮。

目前慢食教育中心正在協助全義大利五百一十八個學校菜園,過去已建立上千所學校菜園。「從學校菜園開始,可以改變世界。」學校菜園計畫負責人多諾莉歐說, 現在大家處在一個「吃不好、活不好、對地球也不好」的世界,透過菜園,小孩能在遊戲中接觸土地、了解農作和環境的價值,感官能力也變得寬廣。

伊得亞多小學的老師阿卡妲說,讓學生在菜園耕作,可讓小朋友學習對食物的批判性知識,包括分辨什麼是新鮮、好吃、健康的食物。

菜園不僅是食農教育,多諾莉歐舉例來說,地理課時,老師講解義大利只有南部比較潮溼,適合種植稻米;但在亞洲,土地與氣候適合種米,米食也成亞洲許多國家的主食。讓學生從稻米種植中了解地理、氣候和各國飲食文化。

菜園裡有些蔬菜豐收、有些卻枯萎。「孩子藉由失敗的種菜經驗,了解到何為『生死成敗』」,阿卡妲認為,這種學習可幫助孩子養成健康人格。

校園裡有菜 邊種邊吃邊學

2015-07-17 18:35:04 聯合新聞網 綜合整理

願景工程 飲食革命
全世界的飲食革命運動正風起雲湧。聯合報願景工程推出「飲食革命.翻轉餐桌」系列報導,派記者前往美國、義大利、日本等地,報導這股改變的力量。

聯合報/薛荷玉、陳怡蒨 製作
攝影/林伯東
資料來源/可食校園計畫
2015.07.18

在菜園裡上科學課

當一顆種子撒在校園,它終有一天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發芽。近廿年前,加州柏克萊馬丁路德金恩中學推動「可食校園計畫」(Edible Schoolyard Project, ESY),如今這1公頃的農園,已成為學校推動飲食教育的示範。



可食校園計畫

農園種滿小白菜、檸檬、黃瓜、番茄、香草、莓果、開花植物及果樹。學生以菜園為教室,在這裡學習數學、生物、歷史、文化課。孩子也學會吃得更健康、認識食材,重新建立與土地的連結。
這所中學六、七年級的學生,每年要上十堂的花園課及十堂的廚房課,每堂一個半小時,八年級得上十堂食育課。且課程都與加州政府所規定的數學、科學課程結合,廚房課程則融合歷史、地理、語文等人文學科。

「可食校園計畫」執行長凱兒康弗絲(Kyle Cornforth)介紹廚房黑板上,用彩色粉筆畫的中亞地圖,描繪著哪些縠物、香料、水果經由絲路,由中國傳到了地中海地區,哪些又由西方傳到東方。學生們以舌尖「嘗」到了歷史、地理、文化交流,永遠也不會忘記。

自己的午餐自己種

美國舊金山熱血教師班傑明艾康(Benjamin Eichorn)也有個超級計畫--「自己的午餐自己種(Grow Your Lunch)!」協助包括舊金山吉安尼尼中學在內的35所加州的小學及多所中學發展適合的教學花園,包括了菜園、果園、環形戶外教室、溫室、雞舍、堆肥場 及工具間。5年來,他協助發展食育的學校約有百所,觸及學生多達4萬人。
吉安尼尼中學教生物的強生老師帶著七年級的23位學生來到戶外教室上「生活科學」課。學生分成3組,一組要採收甘藍、櫻桃蘿蔔、花椰菜、豆子及洋蔥,並製作沙拉;另一組要修補上次風災中受損的披薩烤窯;還有一組鋸削用於覆蓋果園土壤的木屑。

13歲的男孩、女孩在加州陽光下勞動了一個小時後,享受成果的時刻到來。艾康教他們用鹽、橄欖油及醋製作沙拉醬汁,拌在剛採下的生菜及莓果上,上面還灑了幾朵紫色的琉璃苣小花,煞是好看。
坐下來分享沙拉時,班傑明要同學們向台灣來的聯合報系採訪團隊分享一下他們從這堂課學到的經驗。



1歲baby也上食育課

飲食教育不僅在美國校園裡萌芽,像西雅圖Tilth(耕作)這樣致力於食育及都市農耕的民間組織也十分蓬勃。Tilth在西雅圖及近郊就有8處花園及農場,還有一個專為孩童設計的可食花園。

每年參加西雅圖Tilth課程的兒童及成人達到9千人次。負責孩童教育的邁可賈維斯說,他們甚至為一歲的小小孩專門開課,「當然啦,要有家長的陪同。」一個半小時「授粉者」課程,早已額滿。「我們歡迎昆蟲、小鳥、蝴蝶及嬰兒」,招生簡章寫著。

「來來來,大家來聞聞,這像什麼?」工作人員邁可賈維斯是孩子王,順手摘了迷迭香、百里香、牛至及細香蔥,握在手掌裡一拍一揉,湊到圍著他的孩子面前,要他們用鼻子認識食物。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6774/1060643

食育種子萌芽了 可食校園成全美風潮

 2015-07-18 06:57:56 聯合報 本報訊
重新認識食物,讓飲食意識覺醒的「食育」,以對抗現代食品工業帶來的健康威脅,是近年新飲食運動的世界趨勢。傳統課程已不足以讓下一代應付漸趨複雜的飲食選擇;要求政府在課程中加入「食育」的全球連署,數月已在九十六國發酵、逾一百五十萬人支持。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看見世界新趨勢,也期待以媒體力量為台灣飲食環境帶來「正向改變」。我們相信,食育是食安的根基,有好的飲食知識,才有好的飲食選擇,更能看清食物背後產銷環節與社會脈絡。

繼五月的米蘭世博會、「飲食革命日」等報導之外,今日起願景工程將在聯合報系各媒體平台推出「飲食革命.翻轉餐桌」系列報導,由多組記者,前往美國、義大利、日本等地探訪不同國度推動食育的經驗及成果。

美國從一九九四年起,「可食校園計畫」在加州柏克萊萌芽,在學校設菜園,帶領學生種植、收成、料理及分享食物,在菜圃中學習歷史、語文到科學的各類知識, 如今在美各地已蔚然成風,改變學生成人後的食物選擇。加州熱血老師今年更喊出「自己的午餐自己種」行動,並在群眾募資網站上得到募款率百分之兩百以上的響 應。

舊金山教師班傑明艾康(右)推廣「自己的午餐自己種」,協助大家自耕自食。 記者林伯東/攝影

鄰國日本早已在二○○五年推動「農食教育」,並設有「食育士」,將全民認識食物視為重要的生存技能,完全「在地採購」的學校午餐,更帶著提高日本「糧食自給率」的政策期待。
義大利知名的「慢食運動」標舉味蕾回歸,帶回人類對自然食物的記憶,復育瀕危的傳統食物,是對現代速食、工業化食品控制我們味蕾的反思。

回看台灣,民間已撒下食育種子,各自努力,由改變校園午餐採購方式著手,更提出食育基本法草案等待立法,正等待執政者的政治決心。

「飲食革命.翻轉餐桌」系列報導同步於聯合新聞網、udn tv、聯合報plus、願景工程官方臉書同步呈現。

仿自然生態…食物森林 自由耕種收成「共享」

2015-07-18 07:01:57 聯合報 記者薛荷玉/美國報導

「必肯食物森林」景觀設計師葛倫.赫里希說,「吃得不對,思路也就不對。」 記者林伯東/美國攝影

很多都市人嚮往田園生活,若能有一方土地親手耕植多好?可實踐零食物里程又可綠化城市,糧食自足。這是許多先進大城市設有「市民農園」的諸多原因。

但在美國西雅圖的「必肯食物森林(Beacon Food Forest)」,不必抽籤、不必繳費,任何愛種的人,都可以來種;更夢幻的是,需要食物的人,都能自由取食,如同在森林中自由採蔬菜、摘果實、找野菇、收花蜜。

食物森林不似商業化農場,大片土地只種同一種作物,也不像市民農園種的多半是短期採收的蔬菜,而是模仿自然的生態系統──有低矮的根莖類植物及蔬菜,也有高層的堅果樹、蘋果樹、櫻桃樹,甚至還有蜂巢,且不需要太多農活及照顧。

這是景觀設計師葛倫‧赫里希(Glenn Herlihy)與同儕的理想實踐。他在大學修習結合生態、農業與園藝的永續栽培(Permaculture)「樸門」課程,二○○九年與同學在西雅圖的傑弗森公園一角,設計了這座食物森林。

神奇的是,這座食物森林至今沒有全職人員,而是由大群志工維護,成為許多城市發展市民農園的參訪聖地,也是西雅圖諸多迷人特色之一。

談起當初被認為「烏托邦」到不可能成真的食物森林,赫里希站在二公頃大的食物森林上,說起他的食物哲學及土地正義,「取得食物、維持健康,並不是有錢人的特權,而是所有人的權利。」他眨了眨眼,笑說:「如果你吃得不對,思路也就不對。」

萬一有人來食物森林偷摘呢?聽說還曾有遊民來這裡採了蔬菜,就在公園邊上賣了起來。「沒有關係呀,有人來摘,代表他們需要食物,也代表我們要種更多,讓大家都能取用。」赫里希說。

不同於台灣防弊重於一切的思考,食物森林更重視「共享」的價值觀。

食物森林創始之初向西雅圖市政府申請用地及十萬美元(約新台幣三百萬元)經費,用於整地、建立澆灌及排水系統。市政府要求必須要有至少五千小時的志工工時投入,每小時的志願工作可換來廿美元(約新台幣六百元)的經費。很難嗎?並不。夢想在這座城市裡,仍有空間。

「我們去年投入的志工工時是九千小時!」葛倫說,接近市府要求的兩倍。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工,說明理想激起共鳴,德不孤,必有鄰。

食物森林第一年種出了六十個南瓜,也邀請想吃的人都來採,但希望每人只採一個,讓更多的人都能享用。「結果到了十月,我們還剩下十個南瓜,後來在感恩餐會做成南瓜派。」

葛倫稱之為「道德採收(ethical harvesting),「你會很驚訝,人們很自然就知道要自我節制、為他人著想。就像去森林裡摘採野果野菇,你會摘點這個,採點那個,並留下一些幼小還未成熟的,等明年再來採。」

正在巡菜園的志工健司中川手上正籌畫著一百三十人參加的社區晚餐,「免費、健康、有機、分享,這就是吸引我來當志工的原因。」他又加了句:「我們夠富足,足夠與人分享,不是嗎?」

營養師出書 顧素食寶寶健康

2015-07-19 03:46:18 聯合報 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

圖/醫院提供

擔心素食寶寶成長缺乏健康?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忠偉、陳開湧出書撰寫寶寶的素食副食品,例如以豆漿搭配芝麻,含鈣量不輸牛奶,深入淺出介紹食物營養,素食寶寶也能健康長大。

食安風暴以來,有家長選擇天然的素食或蔬果給嬰幼兒當副食品,但擔心營養不足很苦惱。楊忠偉、陳開湧推出「素食寶寶副食品營養全書」,依照嬰幼兒生長所需要的營養,與廚師林志哲共同設計近百款副食品,教導家長讓寶寶均衡吃素食副食品。

楊忠偉說,寶寶4-6個月開始嘗試吃副食品,補充母奶、配方奶不足的營養,此階段副食品講求「簡單」,米糊、自榨果汁都是好選擇,訓練吞嚥咀嚼能力。

陳開湧說,寶寶7個月起,對鐵、鈣攝取量需增加,可嘗試海苔粥、莧菜粥;10-12個月的寶寶應搭配全蛋料理增加營養,周歲以後料理變化更大,應配合好吃醬料,讓素食寶寶兼具口感與營養。

「我3個孩子都吃素食長大!」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說,孩子從小跟他吃素,老大現在讀小一,身高、發育與同儕相同,只要掌握訣竅,孩子吃素也能精力充沛,不會比別人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