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3

大自然在說話: 茱莉亞羅拔絲聲演

氣候轉變 雪豹或滅絕

2015/10/26 — 15:26
dingopup / flickr
dingopup / flickr

全球的氣候變化影響深遠,世界自然基金會 (World Wildlife Fund) 近日發表報告,警告雪豹或因此面臨存亡危機

雪豹 (Snow Leopard) 現時只剩下約 4000-6000隻,是瀕危物種之一。這種被稱為山中之魂的獨行俠足跡遍佈 12 個中南亞國家,例如阿富汗、不丹、蒙古和中國。牠們大多棲息在海拔 3000-4500 米喜馬拉亞高山地區,並多於在黎明和黃昏時份活動,擅長捕獵比自己體型大三倍的動物,當食物不足時,或會以豬牛雞等人類飼養的禽畜為目標。最特別的是,牠 們身上的毛皮會隨季節改變:冬天時毛皮會加厚變白,夏天時則會換上黃灰色的毛髮。

環境改變 雪豹危在旦夕

除了急劇的氣候 變化,雪豹亦受到其他不同人類活動威脅而加快陷入絕種危機,當中包括非法捕獵。報告警告若我們繼續對全球暖化視若無睹,雪豹宜居的棲息地將會減少至少三分 之一。氣候變化會令原本寒冷的地區變得暖和,植物亦需要在更高海拔較寒冷的環境才能繼續生長,雪豹將無法適應高原的氣候。另外,外來品種競爭以及食物減少 等因素,也會令雪豹數字相應下降。

除了環境的改變,雪豹的原棲息地由於原生植物的減少,變得更適合農業活動,吸引更多人類開發,無可避免會增加和雪豹的衝突,令這種生物的數字進一步下降。

雪豹不只是唯一受害者

報告亦提醒,氣候變化不只是會影響到雪豹和高山動物的存亡,當地人也不能倖免:永久凍土層融化,令碳和甲烷亦會隨之釋出加劇全球氣候變化外,當地的雪、凍土以及冰川會因氣溫上升而融化,影響下遊的水流供應。另外,因為在高山植物增加會吸收更多水份,令原來流向河流湖泊的水份減少,導致食水供應逐漸變得不穩定,直接威脅到下遊居民的生活。

世界自然基金建議要盡快定立政策減慢氣候變化,同時參考印度、不丹和尼泊爾對老虎和犀牛的保育政策來保護雪豹,否則失去的會更多。

報告:
WWF, Fragile Connections: Snow leopards, people, water,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22 October 2015
原文:
BBC, Snow leopards face 'new climate change threat' , 23 October 2015
文/eh

最新研究:海洋食物鏈崩壞 氣候轉變之過

2015/10/14 — 17:27
珊瑚白化,圖片來源:pri.org
珊瑚白化,圖片來源:pri.org

人類不斷排放溫室氣體,除了令氣溫上升之餘,也影響著海洋,使海洋食物鏈崩壞,人類將因此面臨極大危機。

一直以來,海洋學家都在研究氣候轉變對海洋生態有何影響,但每次只能根據一個生態、一個品種又或者一種外在影響而進行研究。澳洲阿德雷得大學的海洋學者就首次集合分析 632 個海洋研究,由珊瑚礁、海藻林 (kelp forest) 到各大洋的生態也一一囊括,並發現海洋生物的多樣性與數量正大幅度減少。

人類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CO2) 有 1/3 被海洋吸收,而對比工業革命前時代,海水經已升了 1°C ,而酸度則上升 30% 。這份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的報告就指,「相當有限 (limited scope) 」的物種能對抗海水暖化以及酸化的情況,亦只有極小數品種可適應得到這個趨勢。
當 CO2 被海水吸收,海水的酸鹼值就會下跌,令珊瑚以及其他有殻生物如蠔、青口等難以生存,除此之外,水溫的改變也會影響魚類的行為。雖然,水溫上升會刺激到食物鏈中最低層的浮游生物增加,但即使如此,未不等於食物鏈上層能受惠。

草 食性的生物如蝦、小魚與海螺等因禍得福,有更多食物,可是這只增加其生陳代謝,而非生長率。正因如此,草食生物的數目下跌,影響更大型的肉食生物,層層遞 進之下,生物的多樣性與數量就大幅度減少。再加上低氧情況、其他外來刺激如濫捕、直接的海水污染,都會增加物種壓力,致令牠們更難適應氣候轉變,尤其珊瑚 礁。

自 2014 年來,強勁的水底熱浪,已造成各大洋的珊瑚大量死亡。據估計,年底前全球會有 38% 珊瑚受熱量影響,更有 5% 會因此死亡。

健康的珊瑚會 有各種艷麗的顏色,這些顏色是來自共生的海藻顏色加上珊瑚本身的色素所形成的。當海底環境變壞,例如水溫太高、水變混濁或光線不足時,會造成共生海藻死亡 或離開,失去了共生藻的珊瑚也會因此失去漂亮的顏色,只剩下灰白的珊瑚蟲,奄奄一息地附著在骨骼上,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珊瑚白化 (coral bleaching) 。白化只是珊瑚死亡的前兆,如果環境變好,共生藻會再回來,珊瑚會回復原來的生機;如果環境繼續惡化,珊瑚就會死亡並剩下白色的碳 酸鈣骨骼。

雖然珊瑚的質量只佔海床的 1% ,但卻孕育出全球 25% 的海洋品種;澳洲的大堡礁 (Great Barrier Reef) 是 全球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在過去 30 年經已失去一半珊瑚,假如我們無法減排溫室氣體,於 2100 年前幾近肯定會完全消失,對澳洲的沿岸生態有嚴重影響。海產漁獲會是對人類最直接的打擊,但不止於此,這更意味著漁民的收入以至藥物來源也會減少。而珊瑚 礁有效在颶風侵襲時保護海岸線,牠們消失的話將會加劇海岸侵蝕。

負責研究的 Ivan Nagelkerken 指,現時已看到很多奇怪的現象,包括原活躍於赤道的生物進佔較低緯度的東南澳,我們必須減排以及減少其他外來刺激才能給予海洋生物空間去應對情況。

來源:
The Guardian, Marine food chains at risk of collapse, extensive study of world's oceans finds, 13 October 2015
Science Daily, Global marine analysis suggests food chain collapse, 12 October 2015
報告:
Nagelkerken, I. & Connell, S.D. (2015). Global alteration of ocean ecosystem functioning due to increasing human CO2 emissions. PNAS,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on October 12, 2015. DOI: 10.1073/pnas.1510856112
文/ac

研究:港人愛吃魚類近吃清 須改消費模式

2015/11/3 — 15:59

香港人喜歡吃魚,但最新的研究發現,數種香港人愛吃的南中國海魚正受濫捕和棲息地被破壞所威脅,如不即時採取行動,我們將會無魚可吃。

該 份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 進行的研究指,早於 50 年代起,部份漁產經己因濫捕數目暴跌 95% ,而其他魚類品種亦在 90 年代中減少至只餘一成。當中,最受港人歡迎的蘇眉和東星斑,數量更於過去八年間大跌八成。

雖然海水污染是漁獲大減的其中一個原因,但濫捕才 是真正元兇,而漁船捕魚的方法亦對生態造成難以挽救的破壞。研究顯示現時的捕魚方式並不合符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不單只部份品種被過度捕撈,而且珊瑚礁棲息 地以每十年 16% 的速度受破壞。令部份珊瑚的生態以每十年 16% 的速度逐漸被破壞。

如果現時我們仍不採取任何行動,研究中的所有品種將在 2045 年因過度捕撈、海洋暖化、海水酸化等原因,對比 2015 年數量下跌 9-59% 不等;石斑、紅衫魚、黃花魚等受歡迎的魚類會是最受影響的品種,數量很大可能會急降一半以上。
根據 UBC 的學者,如果香港現時採用可持續發展的捕魚管理機制,加上減排溫室氣體,將能提高所有野生海洋物種的生物量。雖然會影響漁民的生計、增加食用海鮮的成本,但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令海洋生物數目維持一定數目,令漁民繼續以捕漁業為生。

在本月,海洋保育團體海洋復原聯盟 (Ocean Recovery Alliance) 與 ADM 基金會合作舉辦「健康海鮮節」, 希望透過教育提高公眾意識,鼓勵餐飲業拓展購入可持續海產的渠道、提供更多可持續的海鮮菜式,也給予市民更多選擇的機會,而參與的餐廳與機構超過三十間, 當中更包括香港四季酒店、海洋公園和香港大學等,於「健康海鮮節」期間,供提至少一道以已取得認證的可持續海鮮作為食材的菜式。

報告:
Witter, A., Teh, L., Yin, X. & et al.  (2015). Taking Stock and Projecting the Future of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trieved from http://oceancanada.org/wp-content/uploads/2015/03/FCWP_2015_99_Witter.pdf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