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10

學者:風災慘重與地球暖化脫不了關係

更新日期:2009/08/10 19:06 陳子華
中度颱風莫拉克夾帶的超大雨量,在南部造成嚴重災情,外界質疑氣象局預報降雨量失準,甚至因為不斷上修雨量導致地方應變不足,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在接受央廣福爾摩沙日誌節目訪問時表示,雨量預測原本就很困難,而且與全球暖化是有絕對的關係,他說:


「這次雨量這麼大,它一定要有自然的條件來支撐,這個自然條件就是大氣中有很多的水汽來提供,全球暖化不但是造成氣溫的升高,也是海溫不斷的升高,在台灣周圍的海域非常明顯,從南海一直到台灣,海溫的升高帶來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只要有適合的西南氣流導引,就會輸送到台灣帶來超大豪雨。」


汪中和並呼籲大家一起節能減碳、資源重覆使用、垃圾回收等等,從自我做起,從生活中做改善,所發揮的效益非常有效,如果政府、產業及每個人認真去,將可以面對全球暖化帶來的挑戰,並把傷害降到最低。


汪中和接受央廣福爾摩沙日誌節目專訪內容請上央廣網站點選8月5日節目收聽。網址:http://www.rti.org.tw/Program/ProgramContent.aspx?ProgId=238&NetId=1&UnitId=0&LangId=1

耕耘原鄉 吳美貌打造有機夢田

更新日期:2009/08/10 04:09
記者廖雪茹/專題報導


隨著環境破壞、環保意識受到重視,遠在山的那一端,有部分原住民部落,捨棄化學肥料、重拾有機耕作,努力地提升田間管理技術、建立認證標章,努力在原鄉圓一個有機農業之夢。


夢想的起始,源自90年造成農林漁業損失超過66億元的桃芝颱風;點亮夢想燭光的,則是任職財團法人生物科技開發中心的副研究員吳美貌。


當時,吳美貌接受乳癌化療才4個月,半休養中,透過長老教會等各方牽引,因緣際會投入災後重建,並在各單位之間奔波,終於在92年10月,生技中心透過展望會提供土壞、水質檢測經費,在部落展開有機耕作的相關教育訓練。


2年後,這個從花蓮縣起步的社區產業發展計畫,一步步推廣到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及嘉義縣,目前包括新竹縣後山的石磊部落,有10多個部落參與。


有機撒種 建立行銷管道


輔導微生物肥料製作過程中,因應不同作物的不同需要計算用量、調配比例。她希望每一個有機耕作的原住民都是一顆種子,將這套農業管理知識,複製到其他部落,教育給下一代。


谷立共同有機農場徐大衛說,他們會運用當地天然資材自製有機堆肥,減少人為破壞,讓環境生生不息。


但是,原鄉農夫只知努力生產,缺乏行銷管道,每到冬夏蔬菜盛產季節,農夫們眼見大量蔬菜賣不出去,信心又開始動搖。


吳美貌私下集資籌設圓鄉有機生活館,94年10月掛牌開賣原鄉蔬果;一開始,所輔導的部落竟有9成蔬菜都送來生活館販售。


為了開拓更多元的行銷管道,圓鄉積極進入公司行號業務推廣,卻礙於缺乏有機認證,苦撐經營。


吳美貌再爭取原民會公益彩券回饋金促進就業計畫經費補助,輔導部落有機認證。目前,包括花蓮縣光復吉拉卡部落、新竹縣尖石鄉谷立部落等,陸續取得慈心轉型認證;去年底,花蓮縣達蘭埠六十石山谷的黑暗部落,為國內第一個原鄉通過瑞士生態市場研究所(IMO)有機轉型認證的國際證書。


圓鄉以理想採購價格,一把菜30元來支持部落永續發展,推廣公平貿易。


原鄉農夫 回復傳統技能


吳美貌說,研究生物科技20餘年,有機會將理論應用到部落,對她是一種教學相長,讓我也萌生退休後經營農場的夢想。這幾年她最大的收穫,是讓原鄉農夫「回復傳統技能」的信心。


谷立有機農場網址:http://203.71.116.214/quri/index.html。

有機農業 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

更新日期:2009/08/10 04:09
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有別於傳統的農藥和化學肥料,不分青紅皂白消滅、取代土壤中所有的微生物和有機物質,雖然成效立竿見影,但殘留化合物卻會產生致癌物質,而使土壤產生鹽化、酸化,最終變成無法復育生命的「死土」。


有機農業採用生物綜合防治技術,如應用微生物有機肥料,不但不會製造污染,還可創造土壤抵抗病害、蟲害的優勢環境,強化植株免疫功能,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地表涵水能力,有助於山坡地的水土保護。而農用微生物製劑則是利用如「蘇力菌」等有益微生物所產生的代謝物質,用以麻痺目標昆蟲的腸道神經,使其停止攝食,是一種自然、活性的分解循環過程。(資料整理自吳美貌口述及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氣候變遷加劇 喜馬拉雅物種恐消失

更新日期:2009/08/10 11:14 楊舒婷
【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會飛的青蛙、隨溫度變換顏色的花朵、全球最老的香菇,都將因人類過度開發、氣候變遷加劇而消失人間?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提出警告,東喜馬拉雅山區過去十年間發現的近350種新物種,遭受到嚴重生存威脅。


於1998年至2008年間,東喜馬拉雅地區發現的物種,不僅在量、質、多樣性與保存方面,皆可謂為全球重要的生物庫。世界自然基金會出版報告中,羅列了新物種名單,其中包含242種植物、16種兩棲類、16種爬蟲類、14種魚類、2種鳥類、2種哺乳類,以及61種無脊椎動物。


東喜馬拉雅地區因為坐落在兩大陸板塊的交界地,生物、地景都呈現高度多樣性。印度─馬來亞低地區域,是亞洲象、雲豹、野生水牛、印度野牛、犀鳥、眼鏡蛇、壁虎等發源地。而高升的古北區(Palearctic region)更是雪豹、黑熊、狼、小熊貓的家。


但由於人口成長、森林開發、過度放牧、盜獵、動物買賣、汙染、水資源開發等,都對當地物種造成威脅,也破壞了當地脆弱的地理環境。根據報告,高達75%物種受到影響,其中更有163種物種岌岌可危。


目前世界自然基金會正積極呼籲鄰近國家,如不丹、印度、尼泊爾等國,跨越國界之分,共同進行保育工作,保護東喜馬拉雅山區這塊淨土,不要因氣候變遷,喪失發現、瞭解珍貴物種的機會。


過去十年間發現的新物種,其中一種叫作Impatiens namchabarwensis,或名藍鑽鳳仙花,是由中國植物學家步行近100公里、進到600多公里長的峽谷所找到的。這種花可長到高達60公分,一年四季皆開花;其中最特別之處在於其能隨溫度變換顏色,天氣冷時呈現澄藍色,溫度較高就偏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