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30

太陽 --- 唐朝樂隊

國際歌 --- 唐朝樂隊



國際歌 (法) 歐仁.鮑狄埃詞 比爾.狄蓋特曲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爭!
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奴隸們起來起來!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衝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一切歸勞動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蟲!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一旦把他們消滅乾淨,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p.s. 歌詞中的“英特納雄耐爾”是International的音譯,通常解釋為國際共產主義。

夢回唐朝 --- 唐朝樂隊

2011/4/29

胡志強:營養午餐 每週一次要素食

更新日期:2011/04/29 14:55

台中市議員賴義鍠、黃馨慧今天在市議會針對環保議題進行質詢,賴義鍠建議市府推動一日素食,不僅公務人員,各級學校也希望能夠施行,減少肉食,可以為環保盡一份力,市長胡志強說,過去原台中市意見調查,只有三分之一學校響應,市府願意繼續推動,公務員、市民一日蔬食,學生午餐每週一天蔬食,將進行規劃宣導。

(張文祿報導)

市議員賴義鍠長期吃素,面對地球暖化,出多項數據,建議減少吃肉,就可以大幅減少污染,他建議市府推動一日蔬食,過去台中縣的學校已經推動每週一天午餐蔬食,希望市府也能擴大推動,市長胡志強說,原台中市作過意見調查,願意每週一天吃素的,只有三分之一的學校學生願意響應,他知道議員苦口婆心,他希望除了公務員、市民都能每週一日蔬食,學校方面,每週一天午餐蔬食,將進行規劃宣導。

此 外,黃馨慧議員也表示,市政府補助民眾購買電動車,卻只針對汰換二行程機車的部份,他認為這樣不夠,應該放寬補助,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環保局長劉邦裕表 示,目前針對汰換二行程機車購買電動車部份,除環保署三千元補助之外,台中市每一輛補助一萬元,今年將補助四百輛,至於放寬部份,需要空污基金審議之後,視經費再研究。

Puss in Boots



These boots are made for walkin'


lives a vida loca

2011/4/28

傻瓜相機 拍出18部人氣動漫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1.04.29 02:57 am


黃興良。
記者周美惠/攝影
素人創作當道,在台中擔任機具sales的黃興良,2年來無師自通拍攝了18部動漫影片上傳YouTube,累計已有180萬人次點閱率。目前他與美國動漫影片頻道簽約,正在締造「另類庶民經濟」。

最近他參加資策會「創新發現誌」舉辦的「ideas之星」脫穎而出,昨天北上現身說法。

31歲的黃興良畢業自亞洲大學外文系,曾經當過職業軍人,也當過黑手。從小喜愛玩具及動漫的他,2年前在組裝「鋼彈」模型時,動念想讓它「動起來」,開始摸索製作停格動畫。

剛開始,他以簡陋的傻瓜相機拍攝定格照片,就在房間裡以保麗龍、衛生紙等當道具。上網找有關修圖、特技及攝影的網站自修。接著將開槍、爆破等連續鏡頭串連起來,就成了3到5分鐘的動漫短片。

影片發表後,女友給予鼓勵,網友更是熱情。他欲罷不能,從日本動漫、電玩角色到變形金剛、巴斯光年,一一入鏡成了他的主角,甚至KUSO了金庸的武俠小說。

令網友驚訝的是,黃興良的特效神乎其技,但他的製作條件卻精簡到不行。最常拍攝的背景是他的小房間,影片不時出現破裂的塑膠地板、掃把、拖鞋等生活場景。

黃興良無師自通拍攝的「洛克人大戰變形金剛」等動漫KUSO當紅卡漫,廣受跨國網友歡迎。
圖/截取自「洛克人大戰變形金剛」
而他創作的時間則是利用「下班後3個小時」,目前他平均每一到兩個月發一部片,最新創作是「洛克人大戰變形金剛」。

黃興良的粉絲眾多,且相當國際化。台灣人與老外各占一半。相中他的超人氣,目前不僅有美國玩具廠商免費提供他拍片用的玩具,美國的網路電玩影片頻道Machinima等,也跟他簽約合作發表新片,同時分享依點閱量帶來的廣告收益。

黃興良的點子多,從不煩惱沒靈感。以玩具拍特效上手之後,他開始把腦筋動到人與植物身上,正嘗試拍真人特效。

http://www.youtube.com/user/counter656#p/u/1/xgQ-eo6OuXw

外星人也對王子婚禮感興趣?英現大量UFO

2011-04-29 09:46:23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之前曾報導過,外星人對威廉王和凱特的“世紀婚禮”很感興趣。預料到時候他們還會“出席觀禮”!

  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這些話似乎不是亂講的。日前就有遊客拍到一枚“不明飛行物體”在倫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的上空盤旋。而西敏寺正是明天威廉與凱特舉行皇家婚禮的地方!

  這支約兩分半鍾的影片顯示,有一個閃亮亮的白色物體,在萬里無雲、著名的“大笨鍾”上空徘徊。它似乎正在移動,並且會改變本身形狀。但是有幾個畫面它看起來很像是電視影集和電影系列《星艦迷航記》(Star Trek) 裏的字主角:“企業號”星際飛船。

  這名遊客在網路上PO文說:“最初我們以爲是一具降落傘,但是它的高度是太高了。它不斷改變形狀,在那裏徘徊了至少30分鐘。然後就不見了。”

  在這起幽浮目擊事件發生前不久,美國一名退役的空軍中校菲勒( George Filer)才剛剛預言過,外星人會來參加威廉與凱特的婚禮。本身也是幽浮專家的費勒說,在發生重大國際事件的場合,經常可以偵測到有神秘飛行物體出沒。 他宣稱,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早已報料給他,最近在英吉利海海峽上空發現有大量增加的“不明飛行物體”目擊事件。

  爲英國國防部工作的英國幽浮專家尼克波普(Nick Pope)說:“如果擔心此一事件可能危及皇室的安全,我想就應該著手調查。”

2011/4/26

許靈


悲傷的水牛停步不前,驚恐流淚。
【人民報消息】不管人相信不相信,這件事發生了,就在香港。

據《世界新聞週刊》報導,一群工人牽著一頭水牛走進一家包裝廠內,準備將它宰殺做成牛排和燉牛肉。當他們接近屠宰房門口時,那頭悲傷的水牛突然停步不前,兩隻前腳往前跪下,眼淚也跟著撲簌簌地流了下來。

那頭水牛還沒有進屠宰房,它是怎麼知道自己將要被宰殺的?這一點比人還靈。

「當 我看到這種被人們認為是愚笨的動物,竟然在哭泣,以及看到它那充滿恐懼和悲哀的雙眼時,我忍不住地發起抖來。」一位受到極度震撼的屠夫 Shiu Tat-Nin回憶說。 「我趕緊叫其他人過來看,他們也和我一樣地訝異!我們不住地推拉著那頭水牛,可是它卻一動也不動,只是坐在那邊不斷地哭泣。」

一位香港的包裝廠老闆Billy Fong說,「人類一直以為動物是不會像人一樣哭泣,可是那頭水牛真的像個嬰孩一樣地啜泣著!」當時至少有十幾個強壯魁梧的男士在場,他們的心被哭軟了,負責宰殺的那些男孩內心更受到觸動,眼淚也不禁奪眶而出。


水牛淚流不止。
其他的屠宰工人聞訊也都跑過來圍觀這頭哭泣下跪的水牛,現場擠得水洩不通,都被眼前的景象給震住了,其中有三個人更是當場就呆了。他們說,以後宰殺其它動物時,將永遠不會忘掉這頭淚流滿面的水牛。

到了牛也哭、人也哭的份兒上,大家心裏都很清楚,沒有一個人忍心下得了手殺它。接下來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善後。 最後他們決定大家一起出錢買下這哭泣的水牛,並且送到一間佛寺,交給那些會愛護它的出家人,好讓它可以安心的度過這一輩子。

決定做出後,神奇的事又發生了:「當我們向這只水牛保證不會殺它時,它才肯移動,然後起身緊緊跟隨著我們。」

牛是如何聽懂人的話的?

Shiu說:「不管你們相信不相信,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雖然聽起來確實是不可思議。」

毫無疑義,這頭水牛改變了這些屠宰工的一生。△

(人民報首發)

八成六中小學一週一蔬食 林聰明鼓勵推到百分百

  • 2011-04-22
  • 【中廣新聞/李書璇】

「世界地球日」推廣「一週一蔬食」,教育部次長林聰明今天來到已經實施三學 期「蔬食日」的新莊「新泰國小」,和同學們一起享用蔬食午餐;本身原本就吃素的林聰明說,台灣每人每年大約吃掉77公斤的肉;碳排放量更超過日韓的兩倍。 而目前實施「一週一蔬食」的學校已經高達八成六,如果能夠繼續加油,讓推廣率達到百分百,對於節能減碳愛地球,將會有相當大的貢獻。 

 清炒花椰菜、素三杯雞、胚芽米飯,加上玉米湯;世界地球日推廣校園一週一蔬食,教育部次長林聰明來到新北市新莊的新泰國小,和小朋友們一 起吃蔬食午餐;林聰明說,各國天災不斷,主要原因是地球暖化,為避免情況更為嚴重,鼓勵大家少吃肉,多蔬食,他說如果大家能響應一日蔬食,2300萬人一 天將可減少1億6100萬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對地球環保相當有貢獻。

教育部也說,目前全國中小學有八成六響應蔬食午餐,而且都別具特色,像是宜蘭縣推動在地食材,桃園縣則有營養師精心搭配美味菜色,都顛覆了 傳統素食變化少的做法,也大大增加學生的接受度;目前甚至有些學校的蔬食日可以增加到每週兩或三天,教育部希望蔬食日的推廣,能達到百分之百,不但增進小 朋友的健康,而且能身體力行愛地球。

南北極冰融驚人 強風暴恐水淹白宮

更新日期:2011/04/25 22:28 陳俊諺

全球暖化,導致南北兩極和高山上的冰河,以驚人的速度融化,冰河一融,海平面上升,專家模擬後發現,會有更強勁的熱帶風暴形成,一旦襲擊美國東岸,包括紐約在內等大城市,都有可能泡在大水中,甚至連位在華府的白宮,都有可能落難。

全球暖化加劇,位在極地的冰層,每天正以50億噸的驚人速度,消失當中。冰河專家:「南極洲西部有很多冰在海平面以下,且一直很不穩定,現在我們擔心這些冰,會很快地裂開。」

從衛星照片可以清楚看到,極地的冰層面積,在短短5年內,已經大幅縮減,不僅在極地,山嶽冰河同樣快速融化,非洲吉力馬札羅山、南美安地斯山,以及美國蒙大拿州的山嶽冰河,都在大面積消失中。

冰層融化,地面的白色反光區減少,地表在吸收更多熱量後,也加快了冰河融化的速度,其中又以南極和格陵蘭的情況,最令專家擔心。專家:「光是格陵蘭島就有足夠的冰,讓海平面上漲15到20呎。」

冰河消融,會讓海平面上漲,像是土瓦魯等低地島嶼,可能一夕間滅國,上漲的海水入侵孟加拉的農田,更會造成土壤鹹化,無法耕種,多達3000萬人,可能淪為氣候難民。專家:「根據經驗而言,如果海平面上升1呎,會影響到海岸100呎的範圍。」

即使在先進的國家,恐怕也無法置身事外,美國東岸各大城市,包括邁阿密、波士頓,甚至是紐約,低窪地區,都有可能沉入海水,更糟的是,海水溫度上升,會造成更兇猛的熱帶風暴,科學家模擬強烈颶風襲擊美國東岸,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科學家:「巨浪將席捲雷根國家機場的跑道,因為機場海拔很低,部分還是填海建成的。」

持續上升的水位,甚至可能進逼白宮,等到風暴平息時,華盛頓特區,恐怕早已浸泡在3公尺深的大水中。專家表示,這樣的驚人景象,不是危言聳聽,也許不久的將來,就會發生。因此最重要的,還是各國共同採取果斷的措施,對抗暖化,保護我們的地球。

2011/4/24

曝光: 月球上現不明飛行物使美蘇30年不敢登月

2011-04-20 08:35:15 中華網論壇


1972 年12月美國“阿波羅17號”飛船返回地球、美國結束“阿波羅”登月計劃後,30多年來,美國、蘇聯從此再未進行過任何載人登月任務。一種觀點認爲,這是 因爲所有25名飛往月球的美國宇航員都曾在月球上發現過不明飛行物,對外星強大科技的“畏懼”,促使美國宇航局(NASA)放棄了載人登月任務。

  25名宇航員都遇到過月球UFO

  1973年,NASA第一次公開了登月任務的一些結果。在一份秘密聲明中,NASA稱,所有25名參與“阿波羅”登月任務的宇航員都曾在月球上空遭遇 過不明飛行物UFO 。美國前登月計劃負責人韋赫·馮布朗生前稱,數次“阿波羅”登月任務都遭到某種地外神秘力量的監控。1979年,美國NASA前通訊主任莫裏斯·查特連 稱,宇航員在月球上空和不明飛行物相遇是一件“平常事”。

  恐懼使美蘇30年沒有再登月

  一種陰謀論觀點認爲,人類所有“載人登月任務”在30年前突然中止,是出於對在月球上存在的外星力量的恐懼。陰謀論者認爲,月球是外星智慧生物研究地 球的最好平臺,它距離地球不算太遠,並且月球的一面永遠面對地球,這意味著外星生物可以安全地棲身在月球的另一面。UFO專家稱,月球黑暗的另一面有好幾 個外星生物基地,今年,日本天文學家就在月球表面拍攝到了好幾個500米到1000米長的黑色物體,它們以Z字形的運行軌迹快速穿過月球表面。

  NASA檔案證明月球“空心說”

  蘇聯科學家亞歷山大·柴巴可夫和米凱·瓦辛甚至認爲月球是“空心”的,他們認爲月球是經過某種智慧生物改造的星體。NASA一份解密檔案顯示,月球在 某種程度上可能真是“空心”的:1970年4月,“阿波羅”13號飛船服務艙裏的液氧貯箱突然過熱導致爆炸,接著一截15噸重的火箭金屬部分墜向了月球表 面,設置在月球上的地震儀記錄到了長達3小時的震蕩餘波。如果月球是實心的,這種聲音只能持續一分鐘左右。

數百年來的怪異現象

  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學家卡西尼就曾發現月球上出現一片雲。

  一七八六年四月,現代天文學之父威廉赫塞爾發現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發,但是科學家認爲月球在過去三十億年來已沒有火山活動了,那麽這些“火山”是什麽?

  一八四三年曾繪製數百張月球地圖的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史穀脫,發現原來約有10公里寬的利尼坑正在逐漸變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個小點,周圍全是白色沈積物,科學家不知原因爲何?

  一八八二年四月廿四日,科學家發現月球表面“亞裏斯多德區”出現不明移動物體。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月面“達爾文牆”出現三個明亮光點。一九五四年 七月六日晚上,美國明尼蘇達州天文臺台長和其助手,觀察到皮克洛米尼坑裏面,出現一道黑線,過不久就消失了。一九五五年九月八日,“泰洛斯坑”邊緣出現二 次閃光。一九五六年九月廿九日,日本明治大學的豐田博土觀察到數個黑色物體,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形。

  40年前,人類進入太空探索的新時代;40年後,我們共同回顧。 人類首次登月全程追蹤:登月任務前最後幾個月訓練中的宇航員們;火箭發射;登陸月球;英雄凱旋。

  阿波羅11號宇航員(由左至右):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邁克爾·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及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

  一九六六年二月四日,蘇俄無人探測船月神九號登陸“雨海”後,拍到二排塔狀結構物,矩離相等,依凡桑德生博士說:“它們能形成很強的日光反射,很像跑 道旁的記號。”伊凡諾夫博士從其陰影長度估計,大約有15層樓高,他說:“附近沒有任何高地能使這些岩石滾落到現在位置,並且成幾何形式排列。”

  另外,月神九號也在“風暴海”邊緣拍到一個神秘洞穴,月球專家威金斯博士因爲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發現一個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這些圓洞是通往月球內部。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廿日,美國軌道二號探測船在距“寧靜海”46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數個金字塔形結構物,科學家估計高度在15至25公尺高,也是以幾何形式排列,而且顔色比周圍岩石和土壤要淡,顯然不是自然物。

  一九六七年九月十一日,天文學家組成的蒙特婁小組發現“寧靜海”出現“四周呈紫色的黑雲”。

  這些奇異現象,不是一般的外行人發現,全是天文學家和太空探測器的報告,意味著:月球上有人類未知的神秘!

  月面上的不明飛行物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廿四日,太陽神八號太空船在調查將來的登陸地點時,遇到一個巨大、約l0平方英里的大幽浮,但在繞行第二圈時,就沒有再看到此物。它 是什麽?沒人知曉。太陽神十號太空船也在離月面上空五萬的地方,突然有一個不明物體飛升,接近他們,這次遭遇拍下了紀錄片。

  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九日,太陽神十一號太空船載著三位太空人奔向月球,他們將成爲第一批踏上月球的地球人,但是在奔月途中,太空人看到前方有個不尋常物 體,起初以爲是農神四號火箭推進器,便呼叫太空中心確認一下,誰知太空中心告訴他們,農神四號推進器距他們有六千英里遠。太空人用雙筒望遠鏡看,那個物體 呈L狀。阿姆斯壯說:“像個打開的手提箱。”再用六分儀去看,像個圓筒狀。另一位太空人艾德林說:“我們也看到數個小物體掠過,當時有點振動,然後,又看 到這較亮的物體掠過”

  七月廿一日,當艾德林進入登月小艇做最後系統檢查時,突然出現二個幽浮,其中一個較大且亮,速度極快,從前方平行飛過後就消失,數秒鐘後又出現,此時兩個物體中間射出光束互相連接,又突然分開,以極快速度上升消失。

  在太空人要正式降落月球時,控制臺呼叫:“那裏是什麽?任務控制臺呼叫太陽神十一號。”

  太陽神十一號竟如此回答:“這些寶貝好巨大,先生……很多……噢,天呀!你無法相信,我告訴你,那裏有其他的太空船在那裏,……在遠處的環形坑邊緣,排列著,……他們在月球上注視著我們……”

  蘇俄科學家阿查查博士說:“根據我們截獲的電訊顯示,在太空船一登陸時,與幽浮接觸之事馬上被報告出來。”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廿日,太陽神十二號太空人康拉德和比安登月球,發現幽浮。一九七一年八月太陽神十五號,一九七二年四月太陽神十六號,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太陽神十七號,……等等的太空人也都在登陸月球時,見過幽浮。
科學家蓋利曾說過:“幾乎所有太空人都曾見過不明飛行物體。”

  第六位登月的太空人艾德華說:“現在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來自何處?”

  第九位登月的太空人約翰楊格說:“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確定的事。”

  一九七九年,美國太空總署前任通訊部主任莫裏士。查特連表示“與幽浮相遇”在總署裏是一平常事,並說:“所有太空船都曾在一定距離或極近距離內被幽浮跟蹤過,每當一發生,太空人便和任務中心通話。”

  數年後,阿姆斯壯透露一些內容:“它真是不可思議……,我們都被警示過,在月球上曾有城市或太空站,是不容置疑的,……我只能說,他們的太空船比我們的還優異,它們真的很大……”

2011/4/21

吃蔬食、不開車 東縣實際行動愛地球

更新日期:2011/04/22 12:36 李思瑩

響應422世界地球日,臺東縣政府特別舉辦「蔬食低碳日」記者會,會中縣長黃健庭帶領縣府各局處長共同簽署「環保天使公約」,希望透過吃蔬食、不開車等不同形式的活動來落實節能減碳生活。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臺東縣政府特別推廣「蔬食低碳日」,還由縣長黃健庭帶頭簽署「臺東環保天使公約」,包括有隨手關燈、節約用水、自備環保杯、環保筷等十項減碳任務。

臺 東縣長黃健庭表示,在世界地球日這天中午12點到1點將全面熄燈1小時及暫停使用電梯。同時也將訂定每週一為臺東縣的「蔬食低碳日」,要求若召開會議提供 餐盒應以「多蔬食少肉類」為主,每週三也鼓勵員工儘量不開車或車輛共乘等措施,希望在不影響公務作業下,公務部門能率先執行節能減碳相關措施。

為環保盡一點心力,方法比想像中還簡單,不管是要從「吃」開始,讓自己吃的低碳、吃的健康,還是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能源浪費等,生活中很多種的方式都可以用實際行動守護地球,每個人一個動作、一個習慣,所累積的效果,會比我們想像的要來得多。

(2011-04-22 12:22:21 李思瑩)

台生動畫片 入圍學生奧斯卡

「光之塔」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4/21 13:29"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洛杉磯20日專電)台灣留學生紀柏舟以「光之塔」入圍「學生奧斯卡」動畫片,這部探討親情的小品獲得19項國際影展肯定,並與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失物招領」獲邀在新港灘國際電影節放映。

以動畫短片「回憶抽屜」拿下第29屆金穗獎優等賞的紀柏舟,目前正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攻讀碩士學位,今年他再以「光之塔」入圍奧斯卡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舉辦的「學生奧斯卡」(Student Academy Awards)。

紀柏舟接受訪問時表示,雖然「光之塔」是他在UCLA的作業,但早在準備出國時,就已經開始構思這個故事。

他說,出國求學、繼續走上創作這條路,需要家人的支持,「光之塔」是他感謝父母大力栽培與無限支持的作品,巧合的是在他留學的第1年,寶貝兒子也來報到,自己從兒子變成父親,感受到傳承的奇妙,希望藉由這部作品講述出國遊子的心情與對父母的感謝。

已經獲得包括「洛杉磯國際新潮流電影節」(Los Angeles New Wav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動畫類金賞、最佳劇情獎、最佳原創配樂,「加州電影獎」(California Movie Award)動畫金獎等19個大大小小影展獎項的肯定,對於能入圍「學生奧斯卡」,紀柏舟還是直呼「很意外」、「很榮幸」。

對於得獎,紀柏舟不強求,因為「其他作品強得可怕」,能入圍就已經很滿足了。

雖然紀柏舟很謙虛,但國際影展對「光之塔」給予的高度肯定是看得到的,這個月底,洛杉磯「新港灘國際電影節」(Newport Beac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就同時放映「光之塔」,以及今年奧斯卡動畫短片、澳洲華裔漫畫家陳志勇的「失物招領」(The Lost Things)。

能和國際級大師放在同一個平台上接受觀眾的檢視,紀柏舟「超爽的」,他說,一開始還以為自己看錯,但覺得很開心,感覺自己的實力被認可,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看到「大師的背影」,向他們學習。

談未來,已經開始構思新作品的紀柏舟,將一改過去的風格,打算以超現實的黑色故事為背景,因為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多變的、反映他每個階段的不同成長,更重要的是希望能雅俗共賞,透過自己的作品與觀眾溝通、交流,分享一個心情、一個故事。(本文附有照片與影音)1000420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洛杉磯傳真 100年4月21日)


「失物招領」(The Lost Things)

2011/4/20

畜牧業已成世界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源

http://www.savetheplanet.org.cn/gb/info/news/201104012.html


大家通常相信遏制全球暖化的唯一途徑是,將世界近期最優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設定為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並提高能源效率。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在中國社科院舉辦的科學技術與低碳社會高峰論壇上,世界銀行前首席環境顧問羅伯特·古德蘭(Robert Goodland)語出驚人。

他對本報記者解釋說,這倒不是因為在這條路上努力了20年而沒有成功,而是因為我們忽略了另一個更大的威脅,即他和他的同事傑夫·安航(Jeff Anhang)提出的,畜牧業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2009年,他和傑夫·安航在2009年的《世界觀察》(World Watch)雜誌發表的《牲畜與氣候變化》報告指出,全球畜牧業及其副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占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1%,遠遠超過了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06年發佈的報告《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中估算的18%

因此,當務之急是解決畜牧業的高排放問題。他主張,人類應當儘快用替代食品替代1/4的畜牧產品(如牛、豬和雞),這樣不但可以降低排放,而且可以節約40%的世界糧食產量,為至少30億人口提供充足的熱量和營養;同時建議,對該排放的畜牧產品徵收碳稅,以此減少這類產品的消費。

在畜牧業排放問題上,羅伯特特別警示了中國,中國現在有80%的大豆需要進口,占世界大豆產量的60%,而這些大豆主要用於牲畜飼料,這些進口的大豆其中大部分都來源於亞馬遜和其他森林地區的土地,而這些林地特意被砍伐用來種植農作物中國政府急需逐步停止從這些因牲畜和飼料生產而大量毀林的國家進口牲畜產品和飼料

羅伯特,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獲得環境科學的學士、碩士 和 博士,並在1978-2001年服務於世界銀行,並擔任過世界銀行的首席環境顧問。2008年,他因對環境問題的突出貢獻,獲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授予的一級柯立芝勳章。

畜牧業的氣候代價

21世紀》:通常,人們認為工業和電力的排放基本是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源,但是你的研究卻說牲畜產品排放佔據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一半以上,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異?

羅伯特:我們基於生命週期做了測算,也符合GHG Protocol的方法學要求。

我們的分析中的最大因數,在常見的溫室氣體排放評估中完全沒有被計算。這就是牲畜呼吸的直接影響,或與其對應的為牲畜和飼料生產而留出的土地先前所能吸收的碳。

2009年交通運輸所耗燃料大約排放了60億噸的二氧化碳。相比之下,2009年,飼養牲畜的呼吸排放了大約100億噸的二氧化碳。

如果對我們的結論表示懷疑的話,我們可以重申以下很少被人注意的資料:從1960年開始,牲畜數量已翻了6番,在2010年已接近600億頭,並且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現在用於放牧;三分之一的可耕地被用於生產飼料;五分之一的亞馬遜雨林已被毀,相當於英國面積的五倍,主要用於牲畜和飼料生產。

21世紀》:你們的觀點發表之後,產生了哪些具體影響?

羅伯特:我們的觀點已經變得很流行,而且得到了一些回饋。據我瞭解,它被發表在中國政府的官方氣候變化網站上。在其他地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報告說:“Goodland Anhang 已經揭示在遏制氣候變化的方案中,什麼選項可以作為大規模的範例式的轉變方案。儘管我們的文章批評了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它還是邀請我們去羅馬和柏林演講。清潔能源Maui公司的CEO Chris Mentzel認為,我們的分析使他確信,降低1%的肉類生產與在太陽能發展上投資3萬億美元具有相同的氣候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發表文章描述了一個畜牧業革命,這將使穀物需求在1995年至2020年之間增長39%,同時肉類需求增長58%。但是,在2011年,IFPRI開始預測在2030年前,全球肉類消費最多可以降低19.2%

碳稅優於碳交易

21世紀》:你提出,最近氣候談判的減排目標,幾乎完全可以通過用替代品替代1/4的現在消費的畜牧產品(如牛、豬和雞)來實現。那麼這一替代過程在現實中應如何實現?

羅伯特:就其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口味而言,中國的傳統飲食或許是世界上最好的。對不瞭解中國傳統飲食的人們,或者人們瞭解,但是已經形成了以食用肉乳製品的飲食習慣,他們可用像麵筋做的,大豆做的牛肉,果仁奶和椰子霜淇淋來替代肉奶產品。這應是像麥當勞這樣的公司應該作為可持續食品推銷的產品種類,而不是那些牛肉和雞肉產品。

如果世界都仿效中國的傳統飲食,不但氣候問題將至少在短期內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決,而且要養活到2050年預計的90億到100億世界人口很可能就沒問題了。

21世紀》:你曾經提議對畜牧產品徵收碳稅,這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嗎?我們知道,很多國家包括中國都計畫嘗試碳交易。

羅伯特:和其他手段如碳交易相比,我認為,碳稅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碳交易的成本很高,而且容易產生尋租現象。相反,徵稅幾千年來都是一個財政程式,是普遍而有效的,而且交易成本低。自從減少溫室氣體成為全球性目標以後,我就認為是時候普遍徵收碳排放稅了。

多邊談判仍必要

21世紀》:有觀點認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多邊談判,效率低下,進程緩慢,我們應該採取更靈活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對此,你怎麼評論這種觀點?

羅伯特201012月,在坎昆試圖就制止全球變暖,達成一個新的國際公約協議的努力失敗了。此前,類似的峰會在200912月的哥本哈根也失敗了。儘管如此,我認為多邊的談判仍然是必要的。

21世紀》:你如何評價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領導力?

羅伯特:我認為,中國已經在解決全球氣候危機的行動中成為領導者。例如,當世界為每年新增的八千萬人口及其帶來的不可避免的溫室氣體排放增量而不堪重負時,中國在採取措施穩定人口方面領導了世界。

中國新的五年計劃承諾將加速中國的綠色轉型,這對於確保中國在2020年之前實現將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降低40%-50%的目標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中國成功地實施為實現其目標而採取的措施,那麼將繼續扮演世界領導者的角色。

21世紀經濟報導

俄居民稱發現外星人屍體

2011/4/19

和平曙光有機純素救地球論壇 聚焦減碳新生活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純素可減少石化使用 降低碳排放

經濟日報

2011/04/19


■蔡穎青/撰稿

由清海無上師世界會、台北市環保局、明道大學共同主辦,愛海公益推廣中心協辦的「和平曙光-有機純素化解全球危機」論壇,日前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會 中邀請到教育部次長林聰明、新北市秘書長陳伸賢等高層共同出席,主辦單位希望藉此向全民傳達以有機純素的生活方式,減少碳排放並重建美好新地球。

蔬食減碳

比做任何事有效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最近全球天災頻傳,包括地震、水災、土石流及輻射等,根據專家研究報告顯示,元兇並非交通或工業污染,而是畜牧養殖業,據統 計,2010年全球屠宰了5,000億隻動物,研究顯示,肉食比蔬食每天多消耗7公斤的CO2,全台2,300萬人只要一天吃素就可減少1億6,100公 斤的碳排放,人口眾多的大陸,吃素一天更可減少91億的CO2,「這比做任何事更有效」!

林聰明說明,從養殖開始的大量耗水、穀物消耗到屠宰、運輸等過程,都產生大量碳排放,其中,光養殖耗用的穀物量就可養活20億人,而此時全球有10億人處在飢荒當中,相當諷刺。

林聰明說,教育部已行文各縣市中小學,推廣一週一日素食,目前約有86%的中小學已實施,同時,各大專院校也積極響應,在日震後,全民已有共識,推動起來相當順利。

休耕政策浪費公帑

獎勵有機全球標竿

明道大學校長、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陳世雄博士指出,台灣推動有機農業20幾年,但成長緩慢,總產值僅佔3 %,陳世雄說,推動的理念應該以本土、有機、素食為主軸,但目前遇到的瓶頸,卻是錯誤的政策。

首先,我國的休耕政策是每年花200多億經費補助,讓12萬公頃的農地休耕,導致糧食自給率僅有30%,70%依靠進口,這些糧食,從美國、加拿大、澳洲飄洋過海運送到台灣,耗費極大的資源與成本。

陳世雄呼籲,政府不用多花一毛錢,只要把休耕補助改成有機農業補貼,鼓勵12萬公頃的休耕農地耕種有機農業,實施相當方便簡單,陳世雄說,台灣的農民是全球最優秀的,台灣的農業技術也是最好的,這樣的條件下,在只要政府支持,台灣的有機農業一定可以成為全世界的標竿。

畜牧養殖碳排放高

十億人口恐為氣候難民

2012年北極冰層可能消失殆盡,格陵蘭島和南極洲正加速融解,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島國岌岌可危,洪災、旱災接踵而來,十億人口恐淪為氣候難民。

畜牧養殖是全球危機的主因,是人為排放甲烷、氧化亞氮的最大來源,飼料運輸、肉品冷藏與加工,極耗石化燃料。看守世界雜誌指出,畜牧養殖與其副產品,至少排放51%的溫室氣體。

目前,全球每5秒就有一個孩童餓死,但40%的穀物、85%的大豆卻被用來餵養牲畜,不僅產生糧食危機,其中造成的碳排放更是暖化的主因,推動素食,減少碳排放刻不容緩,值得各界深思。



http://edn.gmg.tw/article/view.jsp?aid=385389&cid=14

2011/4/15

2011年 1月28日耶路撒冷所拍攝到的UFO

史上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作證 :真的有幽浮!

史上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作證 :真的有幽浮!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50年前的4月12日,是人類的太空開拓史上一個開天闢地的日子。1961年的這天,蘇聯飛行員加加林(Yuri Gagarin)締造人類首度飛進入太空的新猷。

德 國《畫報》12日報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零7分,史上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太空」船從拜克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 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太空飛行。

但鮮為人知的是,加加林返回地球後,曾聲稱自己在太空飛行過程中看到了多個「不明飛行物體」!

50年前加加林108分鐘的太空飛行震驚了全世界。然而,他在宇宙中究竟看見了什麼,如今卻依然是個謎。

加加林曾描述那些飛行物說:「它們是真實存在的,並以讓人難以置信的高速飛行。如果允許的話,我非常願意多講講我在太空中看到的情形。」

這些話是加加林在前蘇聯一項關於太空人遭遇不明飛行物體的研究裡敘述的,收錄在一篇名為《前蘇聯UFO機密》的文章裡。文章的作者是美國記者布萊恩*格萊施和飛碟研究者喬治*克納普。該文章於1993年發表在美國飛碟研究組織MUFON的飛碟月刊雜誌《MUFONUFO Journal》裡。

加加林之後的許多前蘇聯太空人都曾遭遇不明飛行物體。格萊施和克納普曾前往蘇聯,專門蒐集前蘇聯太空人員遭遇飛碟的訊息。一名前蘇聯退休軍官曾向上述兩二人稱;「太空人遭遇不明飛行物的事件大約發生了40起。」如今,這些訊息已經被美國國防部掌握。

2011/4/14

駭肉任務 The MEATRIX

Planetary Emergency 地球告急

吃素救地球 慈濟發起吃素108天

更新日期:2011/04/14 11:55

看到各地災難頻傳,地球受傷,慈濟為祈求淨化人心、天下無災,在花蓮發起齋戒108天,並邀請108個單位響應吃素,慈濟四大志業體今天起發願,宣誓茹素護地球(梁國榮報導)

慈濟包括慈善、文化、醫療、教育四大志業,在四月十四號這天,取諧音414、素一素,不但發起每個人齋戒108天,還要邀請108個單位免費到慈濟吃素。

吃素有什麼好處?慈濟醫院副院長王志鴻,現身說法

為了鼓勵吃素,慈濟邀請武術教練、醫療單位、學術單位,說明吃素的好處,並且共同宣誓,強調吃素是抗暖化救地球的最佳之道,在天災不斷的現在,鼓勵也呼籲全民響應吃素。

2011/4/13

《和平曙光 有機純素化解全球危機》研討會

http://beveg.loveocean.org/crisis2peace/


2011.4.16|六|2:30pm-4:50pm|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1會議室

轉危為安
在暖化與企業永續之間
思索生存新方向
最前瞻觀點
一次完整呈現給您!

§活動流程§
時 間
講 題
主 講 者
2:00-2:30
報到 / 領取相關資料

2:30-2:35
開幕式 / 主辦單位致詞

主持人:彭瀞儀
/飛碟聯播網 宜蘭北宜產業電台

2:35-2:40
主題影片播放
「地球告急,我們還在等什麼!」

2:40-3:10
和平曙光(一)
「企業的關鍵飲食」
主講:黃建勳 醫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安寧病房主任
3:10-3:40
和平曙光(二)
「節能減碳與有機素食」

主講:陳世雄 博士/明道大學校長 (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3:40-4:30
和平曙光(三)
「有機純素 邁向永續新契機」
主講:教育部 林聰明次長
4:30-4:40
Q&A 時間
(開放現場提問:五題)
4:40-4:50
閉幕式 / 結語

我們的使命與願景

目前情況非常危 急,我們必須先遏止全球暖化,才能存活下來。因此,採行純素飲食是唯一能夠立即全面解決地球上的環境、生存、健康、經濟等所有問題的方法。我相信地球正處 在積極改變的轉捩點,這個正面的轉變會造福所有地球居民,包括動物、樹木和植物在內。如果我們藉這個機會,同心合作,改掉各種壞習慣,例如吃肉、吸毒、吸 菸、飲酒等等(就像很多國家的人民已經捨棄吸菸的習慣),我們很快就能一同見證地球上最偉大、最神奇的轉變。

地球的處境岌岌可危,我們若不迅速採取行動,到時候就算想保護她,也沒什麼可保護了,一切都已來不及了。要拯救地球,就不能再執迷不悟。很抱歉我必須直言,我們所剩的時間很有限。

純素生活將拯救世界!改採植物性飲食,能遏止高達80%的全球暖化效應,消弭世界飢荒,防止戰爭,促進和平。也能為地球省下淨水等許多珍貴的資源,為地球和人類提供一線生機。總之,純素生活能迅速化解種種全球問題。

但願所有政府都立法禁止殺害動物,嚴格禁止動物養殖。真正的領導人,既然曾承諾要保護人民、促進國家各方面的進步,第一步就該這麼做。只要禁止肉品業,禁止漁業,禁止乳品業,地球就會復原,甚至變得更好。

在此關鍵時刻,我們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和參與,包括所有非政府組織、各國政府、媒體、大眾,每個人都要全力以赴。地球現在就像一棟失火的房子,如果大家不同心協力滅火,我們就沒有家了。世上所有人,都必須馬上吃素,才能拯救地球。

必須改變、進化、成長的時刻到了。我們要昂然挺立,如同真正的萬物之靈、慈悲的統治者和保護者,也是地球上的天堂兒女。讓我們一起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躍向黃金時代,躍進慈悲、和諧、仁慈與真正和平的時代。我知道我們一定做得到!

線上報
http://beveg.loveocean.org/crisis2peace/joinact.php





下載《和平曙光:有機純素化解全球危機》的PDF電子書
http://www.crisis2peace.org/tw/

2011冬季 北極臭氧層破洞創歷史新高

更新日期:2011/04/13 05:00 洪美惠

週三, 2011-04-13 05:00 — 洪美惠 本文摘譯自2011年4月7日ENS日内瓦,瑞士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氣象組織(WMO)於本月5日公佈,由於地球大氣層中臭氧耗損物質持續存在,以及同溫層出現極度低溫,致使北極上空臭氧層流失的情形,於今年春季創下前所未有的記錄。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儘管今年冬天北極的地面溫度高於平均溫度,然而北極上空的同溫層溫度卻比往年冬季更冷。所謂同溫層,也譯作平流層,只比最貼近的地表的對流層高一層,約在距離地表上空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之間。

聯合國機構表示,不論是從北極地區的地表監測站、北極上空的熱氣球測站、或是從監測衛星得到的資訊均顯示,自今年入冬到3月下旬,北極地區的臭氧氣柱流失率約為40%。在此之前,整個冬天的最高破損率記錄為30%左右。

世 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Michel Jarraud)表示:「北極同溫層對臭氧層耗損物質造成的破壞性仍相當脆弱,而這些耗損物質和人類活動脫不了關係。」他還指出:「任一冬季的臭氧層流失 程度取決於當年當季的氣象條件。2011年的臭氧層流失現象,提醒我們必須保持警覺,密切注意未來幾年內北極地區的情況。」

就南極的狀況而言,由於同溫層持續呈現極低溫的狀況,以至於南極臭氧破洞成為每年冬春季的經常性現象。

然而就北極地區而言,此區每年的氣象狀況差異極大,其上空溫度總是比南極高,有時一整個冬天都沒有臭氧流失的狀況,但有時若極低溫持續超過一個「極夜」(polar night,或稱永夜,夜長等於一個太陽日),則可能導致臭氧大量流失。

今年4月5日,俄羅斯西北部和部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地區即曝露在臭氧破洞範圍之下,在此情況下,保護人們免受紫外線輻射傷害的臭氧總量,只剩下不到200陶柏森(Dobson Units,臭氧計量單位)。

雅羅指出,儘管各國政府按《蒙特婁議定書》對造成臭氧層耗損物質加以限制,並成功降低此類化學物質相關生產和消費,但仍無法阻止空前的臭氧層流失現象。

目 前像氯氟碳化物(CFCs)、海龍(halons)等過去曾用於冰箱、噴霧罐和滅火器等器具的化學物質,在議定書的規範下都已逐步禁用。世界氣象組織指 出:「若沒有《蒙特婁議定書》的規範,今年臭氧層層遭到的破壞極可能更嚴重。臭氧層恢復緩慢的主因,乃是由於造成臭氧層耗損的物質在大氣中停留時間為幾十 年。」

Arctic Ozone Hole Largest in History

GENEVA, Switzerland, April 7, 2011 (ENS)

Ozone loss over the Arctic has reached a record level this spring due to the continuing presence of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 in Earth's atmosphere and extremely cold temperatures in the stratosphere,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announced on Tuesday.

Even though this Arctic winter was warmer than average at ground level, it was colder in the stratosphere than for a normal Arctic winter, the WMO says. Just above the atmospheric layer closest to Earth, known as the troposphere, the stratosphere starts at an altitude of about 10 kilometers (six miles) and reaches up to an altitude of about 50 km (30 miles).

Observations from the ground and from balloons over the Arctic region as well as from satellites show that the Arctic region has suffered an ozone column loss of about 40 percen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winter to late March, the UN weather and climate agency says.

The highest loss previously recorded was about 30 percent over the entire winter.

"The Arctic stratosphere continues to be vulnerable to ozone destruction caused by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 linked to human activities," said WMO Secretary-General Michel Jarraud.

"The degree of ozone loss experienced in any particular winter depends on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2011 ozone loss shows that we have to remain vigilant and keep a close eye on the situation in the Arctic in the coming years," he said.

In Antarctica the ozone hole is an annually recurring winter-spring phenomenon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s in the stratosphere.

In the Arctic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vary much more from one year to the next and the temperatures are always warmer than over Antarctica. Some Arctic winters experience almost no ozone loss, whereas cold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s in the Arctic lasting beyond the polar night can lead to substantial ozone loss.

This year, northwest Russia and parts of Scandinavia were under an ozone hole on April 5, protected from harmful ultraviolet radiation by less than 200 Dobson Units of ozone.

Jarraud notes that the record ozone loss has occurred despite the success in cutting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ozone-destroying chemicals chalked up by governments under the 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

Substances such as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 and halons, once present in refrigerators, spray cans and fire extinguishers, have been phased out under the protocol. "Without the Montreal Protocol, this year`s ozone destruction would most likely have been worse," the WMO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slow recovery of the ozone layer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 stay in the atmosphere for several decades."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2011/4/10

外星人訪地球證據 FBI公布

羅斯威爾事件在當時登上報紙頭條,聲稱軍方已尋獲幽浮(圖/擷取自網路

















羅斯威爾事件在當時登上報紙頭條,聲稱軍方已尋獲幽浮(圖/擷取自網路














在著名的羅斯威爾事件之後,當時有人據信此即為UFO內的外星人,不過隨後證實此照片為假。(圖/擷取自網路)























▲特務霍特爾的手稿(圖/擷取自FBI)


更新日期:2011/04/10 22:25

(中央社台北10日電)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成立新的線上資料庫「穹頂」(The Vault),公布數千份檔案,其中1份怪誕的備忘錄似乎就是外星人在1950年前曾降落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Roswell)的證據。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今天報導,這份備忘錄是在1950年撰寫,由聯調局負責華府辦事處的特別幹員霍特爾(Guy Hottel)發給當時的聯調局長,主旨是「飛行碟狀物」(Flying Saucers)。

霍特爾在備忘錄中指出,美國空軍1名調查員表示「在新墨西哥州尋獲3具所謂的飛行碟狀物」,並將這項情報提供給聯調局1名特別幹員。聯調局禁止披露這名特別幹員和前述空軍調查員的身分。

霍特爾接著在備忘錄中寫道:「它們(飛行碟狀物)的形狀據描述是圓形,中間突起,直徑約50英尺(15公尺)。」

他說,「每具碟狀物內都有3具人形屍體,但身高僅3英尺(0.9公尺)」,這些屍體「穿著質地非常細緻的金屬材質衣物,每具屍體被捆綁的方式,都類似高速飛行員和試飛員所穿的抗暈服」。

霍特爾表示,情報提供者聲稱,這些碟狀物在新墨西哥州被發現,「是因為美國政府在這個地區設置威力非常強大的雷達,據信這個雷達干擾這些碟狀物的控制機械裝置」。

霍特爾接著表示,接獲情報的這名特別幹員並不想進行進一步調查。

聯調局公布前述機密備忘錄,可能會讓指稱美國政府隱瞞消息的陰謀論說法更加甚囂塵上。

媒體報導,在1947年7月2日或前後時期,有飛行碟狀物在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沙漠中的1處軍事基地附近墜毀。羅斯威爾因此聲名大噪。

據傳美軍找到這些外星人的遺體,並進行解剖,但美國當局據說故意隱瞞此事。(譯者:中央社陳宜君)

2011/4/7

巨型不明物每天環繞太陽

留意11點方向 something around the sun everyday. check 11 o'clock

2011/4/6

北極40%臭氧層破損 創新高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4/06 02:06" 黃文正/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黃文正/綜合報導】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五日表示,從去年冬季至今年三月底,由於大氣平流層氣溫過低等因素,北極上空的臭氧層有四○%受損,破損程度且改寫先前的三○%紀錄,創下歷史新高。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北極地表溫度在剛過去的這個冬季非同尋常的暖和。但在大氣層的高處,卻非常寒冷,從而引發史上最為嚴重的平流層臭氧耗竭。

另外,工業產生的化學物質也對臭氧層造成損害,在冬季尤為嚴重。

紫外線照射可致皮膚癌,臭氧層能過濾人類所受的紫外線照射。儘管一九八七年各國政府簽訂《蒙特婁公約》,試圖保護臭氧層,鼓勵廠商少用傷害臭氧層的化學物質「氟氯碳化合物」,但臭氧層仍破損連連。氟氯碳化合物廣泛用於電冰箱、冷氣機、滅火器及噴霧髮膠。

2011/4/5

U.F.O. Istanbul / Kumburgaz Turkey (2008) 土耳其伊斯坦堡


百倍速加快融化 北極冰河現危機

TVBS 更新日期:"2011/04/05 22:31"

全球暖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最新的調查結果出爐,讓科學家大感意外,因為過去30年,北極冰河消融的速度,是過去350年平均速度的100倍,為了了解冰河消融的現況,一個研究團隊已經趕往北極。

大片的冰山應聲坍塌,場面壯觀,不過這代表著地球暖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原本該被冰河覆蓋的地方,山壁赤裸裸露在外面,最新調查結果發現,全球冰河正以1百倍的驚人速度融化,科學家調查270座冰河,發現跟過去350年冰河消融的平均速度相比,最近30年來,冰河消融的速度比以往要快上1百倍。

為了實地調查冰河融化情形,美國CNN團隊跟著探險家前進北極,在北極的調查基地,展開冰河暖化研究。北極探險家:「現在下面有一點點海水,開始往上滲入冰層,我們還沒打通,但很接近了。(差不多打通了 快閃人)。」

另一組研究團隊,則來到距離北極點185公里處,用步行的方式邊走邊調查,挖穿冰層,再用科學儀器測量。科學家 :「我們試圖檢測表層海水溫度,是否暖化或(溫度)下降。」

之前有研究指出,未來40年,如果人類不想想辦法阻止冰層消融,那麼全世界可能得付出高達24兆美元的代價,全球暖化,造成各地天災不斷,人類不能再坐視不管。

北極臭氧層濃度又創新低

央廣 更新日期:"2011/04/05 18:45" 黃啟霖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今天(5日)指出,保護地球免於受到紫外線傷害的臭氧層,在北極上空的濃度創下新低,從去年冬天開始到今年3月底,臭氧層濃度已經降低了將近40%,和前一季流失大約30%相比,情況更為嚴重。

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這是因為有害的化學物質,以及寒冬所造成的結果。

世界氣象組織說,一度廣泛使用在冷卻劑和滅火劑的化學物質,「吃掉了」臭氧層;而寒冷的冬天導致大氣平流層的溫度過低,也是造成臭氧層稀薄的原因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指責人類使用的化學物質,破壞了臭氧層。儘管1987年由196國家通過了著名的蒙特婁公約,試圖保護臭氧層,鼓勵廠商少用會傷害臭氧層的化學物質,但是臭氧層仍然逐漸稀薄。這些化學品廣泛被使用在電冰箱、冷氣機、滅火器以及噴霧髮膠。

The Crisis of Credit Visualized ---次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