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中文版譯序
吳 燕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法]瑪麗-莫尼克·羅賓著,吳燕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以下簡稱《孟山都》)是法國獨立電視片製作人瑪麗-莫尼克·羅賓(Marie-MoniqueRobin)的作品,它包括電視調查 紀錄片以及基於電視採訪所取得的調查結果完成的同名著作。作爲第一部對孟山都公司在全球所爲及其影響進行全面審視的電視紀錄片,《孟山都》於2008年3
月在法德聯播的歐洲文化電視臺(Arte)播出,隨後在世界各地引起廣泛反響。
這種影響的一個例證是:2009年1月28~29日,瑪麗-莫尼克•羅賓應邀來到秘魯首都利馬參加一個名爲“面對轉基因生物威脅的多樣性種子” (Lessemences
de la diversité face auxOGM)的研討會,其間,聆聽了著名生態學家、秘魯環境部長安東尼奧•布拉克(AntonioBrack)的開放式演講並與之交談。按照瑪麗-莫尼
克•羅賓後來的記述,“在午餐期間,安東尼奧•布拉克笑著向我承認說,他的部門因‘盜版行爲’而應受到懲處:‘由於弄不到你的影片的西班牙語版,’他向我 解釋說,‘因此,我們在Google上看了在線的盜版影片!’實際上,當時市場上尚無西班牙語版DVD,一名經驗老道的網民盡其所能爲全片加了字幕,並將
盜版影片放到了因特網上!”(350~351頁)。與安東尼奧•布拉克的情形相似,中國觀衆大多也是最先在互聯網上觀看的該片。
1
瑪麗-莫尼克·羅賓,1960年生於法國普瓦圖-夏朗德(Poitou-Charentes)地區的一個農場家庭。她是法國著名記者、獨立電視片製作人。 除《孟山都》之外,其代表作品還有1996年播出的紀錄片《器官暴利商人:一場非法交易的調查》、1999年出版的《世紀百圖》等。其中《器官暴利商人》
爲她贏得了7項國際獎項,其中包括艾爾伯·倫敦獎(prixAlbert Londres)。
《孟山都》是羅賓爲法德聯播的歐洲文化電視臺製作的調查性電視紀錄片。在此之前,羅賓先後爲歐洲文化電視臺和歐洲電視協會紀錄片頻道製作了三部紀錄片 [①]。羅賓後來回憶說,“這三部影片呈現了同一個問題的不同側面,這個問題就是生物技術給世界農業乃至人類食品生産所帶來的後果。爲了拍攝這三部影片,
我在一年中跑遍了世界……孟山都公司的威脅籠罩在世界各地,被視如新的世界農業秩序‘老大哥’以及導致諸多不安的根源”(12頁)。
2004年12月,羅賓結束在印度的訪問返回法國之前,印度農民聯盟(BharatiyaKisan Union)發言人辛格(YudhvirSingh)在新德里機場對她說:“你應該做一個關於孟山都的調查。我們都需要瞭解這家美國的跨國公司在攫取種子
乃至世界的糧食過程中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11頁)這一建議與羅賓本人在訪問拍攝過程中形成的想法不謀而合,成爲其拍攝《孟山都》的其中兩個直接動 因。
孟山都公司面向公衆時所力求塑造的“綠色的”“農業公司”的形象,也成爲羅賓製作該片並撰寫同名圖書的另一個原因。如前所述,羅賓出生于一個普通農場家 庭,她後來在書中寫道:“作爲一個農家女兒,自出生以來,我就非常瞭解務農之難,我不難想像這樣一句話對於歐洲乃至其他地方那些爲了生存而每天辛苦勞作的
農民可能産生的影響。我寫這本書,首先是爲了世上這些勤勞的人們,在這個全球化使得南方與北方的鄉村都漸趨貧困的時代,他們無所適從。孟山都公司的天才創 造會拯救他們的生活嗎?我想要瞭解真相,因爲既然事關未來人類的食物由誰來生産的問題,那麽這場賭注也就關乎我們每一個人。”(15頁)
與生俱來的農家女兒的角色以及身爲調查記者的職業身份使羅賓敏銳地覺察到有關孟山都公司的話題的價值,促使她在從印度返回法國之後即展開了有關的調查活 動。同時,這種雙重身分也決定(和隱含)了她在隨後展開的調查中所處的立場,即作爲務農者的代言人和作爲真相尋求者的角色。
羅賓同時在三條線索上展開她的調查:一是對孟山都公司以及與之相關的政府部門檔案(其中包括該公司以及這些部門流出的機密檔案)的查閱與研究。由於孟山都 公司拒絕接受羅賓的採訪,孟山都公司的檔案以及該公司官網及其他傳統媒體的報道就成爲獲取該公司在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推廣等問題上的態度與觀點的主要渠道。
二是對孟山都公司以及政府部門部分雇員所做的採訪,這爲瞭解公司內部乃至高層決策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旁證。三是在廣泛種植轉基因作物因而也深受該公司影響的 國家,例如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國展開實地調查與採訪,特別是對這些國家的農業官員、農民領袖以及種植農戶等進行訪談,因而得以掌握了盡可能多的第一手資
料。
同名圖書是在紀錄片調查的基礎上完成的,因此,儘管由於視頻媒體與平面媒體不同的表現手法以及篇幅容量上的差異,兩部作品在素材的使用、結構的編排、表達與省思的深度上也有所不同,但在本文接下來的分析中將把兩部作品視爲一個整體來處理。
2
作爲一個提示性段落,紀錄片開場的四組鏡頭本身就是耐人尋味的:這四組鏡頭通過兩個場景的切換,對孟山都公司的主打産品之一“農達”(Roundup)除草劑的安全性提出了疑問,而當觀者對這一疑問進行更爲深入的思考時,對這四組鏡頭的解讀將是多層次的:
鏡頭一
【字幕:巴黎附近】
【兩名農達使用者對話】
——這是農達除草劑上,特殊配方,最適合大面積除草作業。
——那可是最新的。
——嗯,這裏寫著“可生物降解”。
——你那是舊的。新的沒有再注明“可生物降解”。所以這個新的,現在不能生物降解,但它們是同一産品。我想,他們可能無權再這樣標注。也就是說,其實,它本來就不能生物降解。
【其中一名使用者配好農達準備噴灑】
——注意!不要灑到我臉上了。
——不會的,我又不是殺人犯!
鏡頭二
【字幕:美國,愛荷華州】
【一名看上去像農業專家的人從一片成熟的大豆田中走來】
【農業專家說】這些抗農達大豆馬上就要成熟了。大概看來,我想說,有11.5%水分含量,完全可以收割了。
【該專家接受採訪】頭一次聽說“抗農達大豆”,是從一本農業雜誌上。大概八年以前,這似乎是很有意思的創新。這種大豆含有一種蛋白質,通過基因改造植入農作物中,作物便有了抗農達的特性。把農達噴灑在作物上,能産生不可否認的優勢。您可以看看這片田,我這裏沒有雜草。
鏡頭三
【巴黎。鏡頭一中的兩名使用者的對話。】
——(讀農達的說明書)“如果嚴格按照說明使用,農達不會對人類,動物及環境造成任何危害。‘孟山都’版權所有,比利時製造。”如果看到蝸牛,你別噴它們,那樣就不能吃了。
【其中一人開始噴農達】
——小心那些草莓!
鏡頭四
【愛荷華州的大豆田】
【農業專家出鏡】我鼓勵歐洲的農民朋友都來瞭解抗農達這項技術。坦白的說,它對環境是很有益的。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體系。所以,試試何妨!【該專家富有感染力的微笑。音樂起,出片頭。】
農達除草劑是一種非選擇性除草劑,由草甘磷、水以及一種受專利保護的表面活性劑混合而成。按照孟山都公司官方網站上的産品介紹,自1974年被開發出來 後,“農達品牌除草劑一直完美符合可持續農業與環境保護的設想。事實上,它們在抗農達農作物上的使用使得農民們能夠節省下燃料,減少耕作,並且減少所使用
的除草劑的總量”[②]。
儘管有孟山都公司如此聲稱,但上述四組鏡頭卻不免令人心生疑慮:無論是對於消費者還是環境而言,農達産品在安全性方面都是值得懷疑的。尤其是通過兩個場景交替出現,此處傳遞出的意味至少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加以解讀:
(1)在第一組鏡頭中有一個細節尤其引人注意:新舊兩種農達除草劑儘管完全相同,但在該産品是否可生物降解這一問題上,兩種說明書在寫法上卻存在差異,這 很自然地會使人對農達産品的安全性産生懷疑,同時,這一質疑也爲作品隨後對孟山都公司的調查尋訪中所反映出的企業誠信問題埋下了伏筆,即:既然孟山都公司
在農達除草劑是否可降解這一點上曾有所隱瞞,那麽它在其他事情上是否也有同樣的情況?
(2)農達除草劑以及抗農達作物是否的確安全且符合可持續農業與環境保護的設想,在部分農業專家與該産品的使用者之間其實是存在著分歧的。上述提及的四組 鏡頭、兩個場景的交替出現恰恰反映了這一分歧:在那位美國農業專家看來,抗農達大豆作物具有不可否認的優勢,但是對於農達除草劑的使用者們來說,他們卻很
明白自己要小心翼翼地使用農達,才不至於因此而中毒。那麽,在專家的推薦與使用者的經驗之間,公衆應該如何做出選擇與判斷呢?
(3)在開場鏡頭中出鏡的“農業專家”,製作者並未立刻給出其身份介紹,這其實也給觀者留下了一個懸念:他是誰?他爲什麽出現在大豆田裏?爲什麽他會毫無 保留地支援農達除草劑以及抗農達大豆的種植?直到該片推進至17分48秒左右該“農業專家”再次出鏡,其身份與社會關係一經亮出(通過他人的介紹和字
幕),對於該“專家”所言之可靠性,觀者心中便也隨之有了自己的判斷。
在目前有關轉基因農業安全性問題的爭論中,無論是媒體抑或媒體所依賴的科學共同體都更多地是從科學的角度來對之展開討論,但是透過上述對紀錄片開場鏡頭的三重解讀卻可以看到,轉基因農業的安全性並不僅僅關乎科學。
3
從紀錄片結構來說,上述三重意味的解讀也爲記者隨後的調查設定了最初的行動框架,即企業誠信度、産品安全性以及科學家的利益關聯與利益衝突。圖書雖未以相 同的表現手法提出問題,但也在全書導言中就提出要“講述這家跨國公司的歷史,並力圖通過其歷史過往盡可能地對其現時做法以及它如今的言行做出闡釋”(14
頁)。這段話基本概括了記者調查的主要線索,即從對歷史的探究出發,爲上述三個問題找到答案。
以對孟山都公司誠信問題的調查爲例,記者的調查是在兩個方向上展開的:其一是對該公司在轉型成爲“農業公司”之前的歷史展開調查,這也正是有關該公司歷史 追溯的主要意義之一;其二是對該公司現時做法中的典型個案進行追蹤。也正是通過這種歷史與現實相呼應的表現方式,作品也引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官司纏
身的歷史以及可疑的誠信記錄對於一家公司意味著什麽?或者說,將人類的食物與未來交托到這樣的跨國公司手中是否是對人類負責任的舉動?
從歷史上來看,孟山都公司最初是作爲一家化學公司而成立的。給該公司帶來鉅額利潤的産品多爲具有較多爭議的化工産品,例如PCB、DDT等,而其歷史上最 大一筆合同則是爲美軍在越南作戰生産橙劑——一種劇毒的落葉劑[③]。但是呈現孟山都公司在作爲化工企業期間的這些産品並不是《孟山都》的全部目的。因爲
如果考慮歷史局限性以及環境理論的發展等因素,那麽作爲一家化工企業的早期歷史並不足以使人對這家跨國公司的誠信生疑。隨著記者調查的展開,有關孟山都公 司在歷史上的誠信問題的討論線索也逐漸清晰。無論是紀錄片還是書,這一調查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明知其産品含有劇毒卻對生産者、工廠周邊社區居民以及産品使用者刻意隱瞞,從而給後者帶來身心兩方面的損害,這也成爲後來孟山都公司所面臨的一系列訴訟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安尼斯頓居民因PCB廢料排放而受到污染、越南老兵因使用橙劑而受到污染等。
二是該公司官網上對這段歷史以及這些爭議産品只字未提,也有刻意忽略之嫌。羅賓在其調查之初就已被注意到孟山都公司對這些內容的刻意隱瞞行爲,因此她在兩 部作品中都通過查閱孟山都公司機密檔案以及訴訟留下的大量文字記錄將該公司刻意隱瞞之實披露出來,這種披露不僅包括對事實的陳述,還適當選擇關鍵的記錄加
以引用。這種對細節的重現增加了調查的說服力與可信度,也正是大衆傳播“用事實說話”的具體體現。例如在述及PCB生産給安尼斯頓居民造成的污染以及引發 的訴訟時,書中節錄了“PCB沙皇”威廉•帕帕喬治1998年3月31日在卡爾霍恩郡(CalhounCounty)法院的預審中作證時的證詞:
法官問道:“孟山都是否告知過安尼斯頓的居民工廠每天會傾倒出27磅製造Aroclor而産生的廢棄物?”
“沒有任何理由要這樣做,傾倒的量是微不足道的,” 威廉•帕帕喬治答道。
“那麽回答是未告知?”
“沒錯。”
“是否有人曾告知居民說,孟山都正在測試雪溪河以及喬科洛科河,以確定PCB對從工廠流出的河水有什麽影響?”
“這就好像你要求一個修車鋪老闆告訴他的鄰居說,他們的修車鋪會把機油灑在人行道上一樣。這是完全沒什麽收益的行爲。”
“回答是未告知?”
“哦……”
“孟山都是否曾向安尼斯頓居民提供過有關PCB對人類健康危害的資訊?”
“爲什麽我們要這樣做?”(37-38頁)
這一庭審記錄中所反映出的孟山都公司高層的傲慢態度以及對安尼斯頓居民健康的漠不關心,與其在公共場合一向宣稱的“生産更多,節省更多,改善生活”[④] 的作爲“可持續發展農業”實踐者的形象強烈的反差。通觀整部作品,這種衝突對比以及其所依據的事實陳述不僅賦予作品很大的衝擊力與感染力,也喚起受衆的思
考,記者更以環保組織成員肯·庫克對孟山都公司在PCB污染事件中用錢封口行爲的評論道出此事對於整個調查的意義:“這使我們不得不懷疑,他們現在又在保 守什麽新的秘密。”
即使記者並未直接說出口,但是當肯·庫克的疑問以這種方式呈現出來時,受衆顯然也會隨之發問:這樣一家並不值得信任的企業,當它宣稱農達除草劑及抗農達産 品完美符合可持續農業要求時,它的聲稱是可信的嗎?在專家與有切身經驗的使用者之間,作爲産品使用者以及作物最終消費者的公衆又將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斷呢?
正如前面對開場鏡頭所做的分析,農達除草劑以及抗農達作物是否的確符合可持續農業與環境保護的設想,在部分農業專家與該産品的使用者之間卻存在著很大分 歧。而在作者看來,在對農達産品的安全性判斷中,使用者的經驗乃至親身經歷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甚至更值得重視。作品在隨後呈現的大量對於使用者以及受害者
的調查恰恰與此呼應,印證了這一意味。
例如羅賓曾在巴黎南部跟隨一隊除草工人作業,除草工人們所穿的長統靴已變成暗綠色,這令羅賓印象深刻;而除草工人們對此解釋說,這是因爲長統靴受到了農達的腐蝕,而且按照規定,他們應當每兩個月就更換一雙長統靴。羅賓寫到其中一名負責人——
“我還要求他們認真遵守製造商規定的劑量,可惜我們並不總是能做到……”他心照不宣地補充道:“該産品似乎並不像其要我們相信的那樣清潔無污染……”這位 負責人沒再說什麽,只是提起電視上的反復播出的廣告,人們會在這個廣告中看到正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而孩子們的爸爸則穿著運動短褲和涼鞋,正手握一罐林陰
路與花壇專用農達專心除草。(82頁)
除草工人的證詞與這位負責人言語之間的心照不宣,尤其是該負責人在面對記者採訪時提及的孟山都公司爲其農達所做的廣告,通過一種明顯的衝突將農達除草劑可能的危險性表露無遺。而就在這段採訪之前,羅賓還將法國最常見的一幕也收進她的文字中:
誰不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幕:春天,一隊隊技師們穿得有如宇航員一般——從頭到腳捂得嚴嚴實實,戴著防毒面具和防護長統靴——背著農達罐在城市的街巷中行進。(82頁)
在這裏,作者顯然是希望以這段文字所描述的情景,即普通法國人再熟悉不過的一幕喚起人們的注意,進而對農達除草劑的安全性提出疑問:假如農達的確如孟山都公司所宣稱那樣清潔無污染,那麽除草工人爲何需要如此嚴密防護?他們的長統靴又何以要如此頻繁地更換?
這些來自使用者與受害者的經驗,與開場鏡頭中那位農業專家的微笑再一次形成了強烈反差;同時,與作品中寫到的認爲農達及相關産品有害的科學實驗證據相比,這些來自農達使用者乃至受害者的親身經歷所實現的傳播效果顯然更爲強烈。
僅就科學活動本身的特點來說,科學家在實驗室所完成的實驗,由於環境條件等方面的設定,其在實驗中的結果與真正投入實際應用後所取得的結果之間往往會程度 不等地存在著偏差,這也正是轉基因農作物以及相關産品在離開實驗室後會在試驗田中進行田間試驗的原因之一。其安全性是否真正可靠,它與周遭環境是否相適,
對於這些問題的驗證都要在試驗田中完成。因此,對於轉基因作物及其相關産品安全性的考察,僅有來自科學家實驗室的證詞是遠遠不夠的,而羅賓的調查中所反映 出的上述問題乃至悲劇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4
無論是書還是紀錄片,《孟山都》儘管是以對孟山都公司——這家世界最大的轉基因種子公司——的調查作爲主要內容,但依託於這些調查以及由此披露出的事實和 各方觀點,作品事實上也對全球化背景下的轉基因農業模式做出了反思與質疑。不過,與學者們的研究不同的是,《孟山都》作爲大衆傳播作品,其所做的反思與質
疑並未表現爲一種理論上的分析與論述,而是將世界各地深受其害的小農戶們的經歷呈現給受衆,爲這種省思提供事實的例證,同時也促使觀衆跟隨攝像機和筆對這 些遠離自己日常經驗但卻可能深刻影響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事件與問題加以思考。而通過小人物的命運追溯來省思大背景之弊端,這也構成了作品的一個突出特點。
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就其經營模式來說事實上是一種工業化的農業,它以大規模單一種植、轉基因種子商業化等爲特徵。因此,一旦轉基因農作物品種進入作物 體系,它所意味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品種的引進,而是一種耕作模式與經營模式的改變。而這種改變帶給大生産商和小型農戶的後果是截然不同的:對於轉基因農業的
大生産商來說,土地僅僅是他們用以實現利潤的一種方式,種子向種子公司購買,他們可以僅雇傭較少的勞動力即可完成從播種到收穫的整個過程。環境、土壤等一 旦受損,他們只需要易地種植即可。因此,大生産商不但從農業活動中剝離出來,甚至與土地完全脫離了干系。但是對於當地人,特別是當地的小型農戶來說,土地
則是他們的生存方式與謀生手段。這種表現在人與土地的關係中的差異也正是轉基因模式與傳統家庭農業之間衝突的直接原因。
對於大型轉基因作物生産商來說,更爲有利可圖的做法是最大限度地實行集約耕作,而爲了最大限度地種植轉基因農作物,大型農作物生産商往往需要盡可能地擴大 種植面積,小型農戶們在這些大型生産商的包圍之下只有兩種選擇:要麽離開土地,要麽在大片的轉基因農作物包圍下艱難生活。例如在巴拉圭一個名叫巴利利
(Pariri)的社區,記者見到了這樣的一幕——
在轉基因作物包圍之下,幾百戶人家在此勉強度日。從北美到南美,轉基因作物都在迅速繁殖,但是一路探訪過來的我卻從來沒見到過如此之多的大豆。這是一片綠 色的海洋,佔據了哪怕最小一片空地,一直延伸到一個土地夯實的小教堂廣場,這裏是巴利利社區的居民集會之所。一個人帶著他10歲的兒子向豪爾赫走來,孩子
的小腿滿是燙傷。爲了去上學,這個孩子必須得穿過一片剛剛噴灑過農達的大豆田。一名婦女抱怨頭痛持續不退,另一個人則是嘔吐不止……“我們能做什麽呢?” 一位老人問道。“像已然離開的40戶家庭一樣離開此地嗎?去貧民窟撿拾垃圾嗎?幫幫我們!”(303-304頁)
在大型轉基因作物生産商的步步緊逼之下,小型農戶的生活空間已經所剩無幾,而原有的傳統家庭農業方式則難以爲繼。土地成爲他們無法離開卻又不得不離開的地 方。與轉基因農作物配套的強效除草劑的噴灑不但對居住在此的農民們健康,而且也對其他非轉基因農作物以及家禽、家畜造成傷害,從而直接損害了這些種植非轉
基因農作物的小型農戶的收成與利益。但是,透過記者的攝像機和筆,受衆將會看到,巴利利社區小農們的遭遇並不只是一時一地的特殊現象。在阿根廷、墨西哥、 巴西、印度……,在轉基因模式所到之處,小型農戶們的命運大抵相似。因此,儘管從一種理想化狀態來看,是否種植轉基因農作物似乎可以是一種根據自己意願所
做出的選擇,但是在利益驅使下,這種轉基因模式與傳統的家庭農業和小型農業幾乎並無可能共存。
但是小型農戶利益的受損只是這場全球化背景下農業企業與轉基因模式擴張的一個縮影,伴隨著小型農戶不得不離開他們的土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正受到蠶食。 正如阿根廷耕地聯盟主席愛德華多·布茲所說,這是“農業企業的一場空前擴張”(280頁)。在這場空前擴張進程中,一方面,生物技術跨國公司與大型農作物
生産商在發展中國家大面積種植轉基因農作物的做法已經構成了對發展中國家土地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另一方面,這種大面積單一種植的農業模式不僅使得這些國家 原有的農作物輪作系統遭到破壞,也對當地的多種經濟造成了致命的傷害。而在這些跨國公司與大生産商獲利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則漸漸淪爲富國的原料加工産
地。因此,轉基因模式的推行事實上成爲建立全球化背景下農業經濟新秩序的途徑之一,而“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一詞無疑是對這種新秩序的概括。
5
1972年,在對綠色革命的效果進行考察之後,羅馬俱樂部在《增長的極限》中寫道:“在這些經濟上不平等的條件已經存在的地方,綠色革命趨向於擴大不平 等。大農場主通常首先採用新方法。他們有這樣做的資本,能冒風險。……在大農場上,簡單的經濟考慮,幾乎必然導致利用機械代替勞動力和購買更多的土地。這
種社會-經濟的正反饋回路的最終結果是增加農業失業,並向城市遷移,甚至增加了營養不良,因爲窮人和失業者沒有錢去買新生産的糧食。”[⑤]而在《孟山 都》中,我們看到這種綠色革命時期已然出現的不利影響正在轉基因模式推進的過程中再露端倪。
轉基因作物商業化及轉基因農業模式的推進是目前最具爭議性與風險性的議題之一,而《孟山都》中對轉基因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對世界各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與小型農戶)的影響的調查與批判,對於討論科學傳播在關涉風險性話題爭議中的角色是具有借鑒意義的。
誰有資格質疑,這是目前有關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推廣的爭議中一個經常被提出來的問題,尤其是是否具有科學上的資格成爲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推廣的支持者們用以反 駁質疑者的主要理由之一。例如分子生物學家詹姆斯·沃森曾經寫道:“對基因改造食品的反對大多是一種社會政治運動,而且儘管反對者的論點是以科學語言來表
述,卻通常是不科學的。”[⑥]在他看來,“若要對基因改造食物進行有意義的評估,應該要以科學考慮爲基礎,而不是政治或經濟考慮”[⑦]。又如在 2009年11月中國農業部向轉基因水稻、玉米頒發生物安全證書而引起的爭議中,《南方都市報》發表署名文章認爲,“科技進步能夠造福於社會,也可能爲禍
人間,這是一條無庸爭辯的簡單的大道理。但究竟應該如何對待一項具體的新發明?這個問題恐怕最終還是得託付給該領域內的科學家”[⑧]。甚至在一些爭論 中,是否具有分子生物學背景成爲劃分陣營的界線,例如有一種觀點認爲,“海內外華人主導反轉基因的人,絕大多數缺乏專業知識。真正懂得分子生物學的華人專
家,還未有反對轉基因的”[⑨]。
那麽,誰有資格質疑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推廣?或者說是否分子生物學或者科學背景是參與討論的必要條件?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有必要明確的是,轉基因作物商 業化推廣與轉基因技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次,在與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推廣有關的決策中,公衆(無論是否擁有分子生物學乃至科學背景)知情並參與質疑的資格
來自其自身的角色:從環境到公共衛生,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的潛在風險是多方面的;而從前述對《孟山都》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從作物的種植者(尤其是小型農 戶)還是其最終的消費者,公衆作爲風險承擔者的角色體現在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推廣的整個過程中。再次,正如有學者已經觀察到的,“遺傳工程生物技術之所以危
險,首先在於兩大足以建設或破壞世界的巨大力量即科學與商業之間空間親密的聯姻。”[⑩]這種利益鏈的存在也使得來自不同領域的公衆的質疑與監督成爲一種 必需。
因此,即使是不具有分子生物學(或科學)背景的公衆也同樣有資格對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推廣這一已然進入公共領域的問題發言;同樣地,對於同樣進入公共領域的 其他科學問題也是如此。而盡可能充分地反映這些來自科學共同體與相關利益集團之外的聲音,也正是風險社會科學傳播的責任之一。
與這一責任相應的是科學傳播在具有高風險性的科學問題爭議中所扮演的調查者與省思者的角色。以《孟山都》爲例,在紀錄片中,觀衆最常看到的羅賓本人的鏡頭 是在電腦前進行搜索或是在去往將要展開調查的某地的途中。作爲紀錄片的一種銜接方式,這些鏡頭將事件與事件之間平滑地連接起來;但同時它們也暗示了記者在
整部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完成該角色的方式,即用腳採訪,用自己的眼睛觀察。
作爲這種角色的另一個具體的表現形式是,記者的調查並不只限於學者與實驗室,而是深入到世界各地的田間與社區,用鏡頭與筆去記錄各地農戶的親身經歷。學者 與專家的觀點也是記者藉以表達某種觀點的方式,但專家的觀點並不是唯一的聲音。這也正是上述提及的“充分地反映這些來自科學共同體與相關利益集團之外的聲
音”的一種具體體現。
按照現代電影理論的觀點,“銀幕上表現的一切都具有一種意義,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它還有一種次要意義,這種意義只有經過思考後才出現:我們因此可以說,任 何畫面都是提示多於解說”,“這些影片的功績就在於它除了具有一種直接的、富於深刻人道精神的戲劇作用外,還能激發更有普遍意義的思想感情”[11]。首
先且最重要的是呈現,通過呈現喚起受衆思考,進而傳遞一種畫面與文本之外的意味與情感,這是此類作品最直擊人心的力量所在。而在《孟山都》中,這種意味的 表現與情感的傳遞是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的,無論是前述分析過的訴諸情感與經驗的傳播,還是記者對於大背景下小人物命運的觀照,盡皆如此。這種從公衆利益出
發進行調查與省思的做法所體現的正是科學傳播所應具有的溫度。
法國環保人士尼古拉•於洛(NicolasHulot)在爲《孟山都眼中的世界》所作的序中評論說,此書“並不是一部充滿空想或流言的小冊子。它呈現的是 一個可怕的現實”。這既是對《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一書的評價,其實也可以認爲是圍繞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推廣展開的科學傳播活動所需要的特質:在有關轉基因作
物商業化的討論中,需要的不是“空想與流言”,也不是情緒化的宣泄,而是基於調查與實證的分析與多角度的思考。動手動腳找證據,《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一書 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樣本。
6
2009年夏天,本書責任編輯李兄廣良來京出差時約了閑坐聊天。廣良兄說起正在計劃談下《孟山都眼中的世界》的版權,並問我是否有興趣來做翻譯。這一次的 閑坐聊天就是我與這本書結緣的開始。同名紀錄片在當時已然開始在網上傳播,但直到那時,我還並沒有看過這部紀錄片。那天之後,我在網上找到了這部紀錄片,
看了。我至今仍然記得看完之後的那種複雜情緒,正是在那天,我決定承擔這本書的翻譯工作。因爲在我看來,無論如何,這本與紀錄片同名的書將會成爲有關轉基 因作物爭議的一份重要文獻。
因此,這裏首先要感謝廣良兄,讓我有機會承擔此書的翻譯工作,而我們關於這本書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問題展開的討論也給了我很大的激勵。
感謝本書翻譯過程中給予我幫助的朋友: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所鄭方磊博士對我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多處法語問題做出了細心解答;上海交通大 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博士候選人陳志輝對書中多處專業問題的翻譯提出建議,更在我最需要時候幫我校定了書中的兩章內容。另外,筆者在翻譯過程中對本書
英譯本亦有所參照。
當然,譯文如有錯誤或疏漏,則由我承擔全責。
從決定翻譯到今天終於成書,一晃已是三載。三年之間,我們共同見證了圍繞轉基因作物及其商業化展開的種種爭議與討論,從不同方向爲這個事關人類未來的大話 題提供了思考的線索。在我看來,此書的意義之一也正在於此,它帶領讀者走出實驗室,走進轉基因作物可能影響到的每個角落去考察,並以此爲基礎去思考一些以
前可能從未思考過的問題。如果說轉基因作物及其商業化進程將人類放到了又一個分岔路口,那麽,深入實地的考察與基於事實的思考無疑將有助於每個人做出更有 利於人類未來的謹慎選擇。
2012年8月23日·北京
[①]分別爲《生命世界的掠奪者》(Les Pirates du vivant)和《小麥:被預言的死亡之編年史?》(Blé: chronique d’une
mort annoncée ?)和《阿根廷:饑餓的大豆》(Argentine: le soja de la faim)。
[②] The History of Roundup. http://www.monsanto.com/weedmanagement/Pages/history-roundup-ready.aspx,2011年12月14日
[③] The Monsanto Files[J]. The Ecologist. 28(5), 1998: 249~321.
[④]Sustainable Agriculture, ProducingMore. Conserving More. Improving Lives.http://www.monsanto.com/ourcommitments/Pages/Sustainable-Agriculture.aspx
[⑤][美]丹尼斯•米都斯等著. 增長的極限——羅馬俱樂部關於人類困境的報告[M]. 李寶恒譯,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110~111.
[⑥]詹姆斯•沃森, 安德魯•貝瑞著. DNA:生命的秘密[M].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128.
[⑦]詹姆斯•沃森, 安德魯•貝瑞著. DNA:生命的秘密[M].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125.
[⑧]陳季冰. 被扭曲的轉基因水稻之爭[N].南方都市報, 2010年04月29日.
[⑨]柯貝. 對轉基因的無知與偏見[N]. 南方周末, 2011年7月21日.
[⑩][英]侯美婉著. 美夢還是噩夢[M]. 魏榮瑄譯. 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10.
[11] [法]馬賽爾•馬爾丹. 電影語言[M]. 何振淦譯.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92.69.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81513-71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