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3

素食風潮年 一塊人造肉 顛覆飲食新革命

製作人:張淯 社長|文:陳煥鈞、石雨鑫|圖:編輯部|核稿編輯:林淑妙|責任編輯:張澔軒

素食,是一種生活態度;素食,是一種愛物惜命的思惟;素食,是飲食文化的躍進與革命。

當肉食物欲的享受,衝擊了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環境,甚至達到危害生命與健康時,聰明的人類應該做些什麼呢?素肉商機在有肉與無肉的抉擇中,趁勢崛起!

各種研究指出,肉類生產過程被視為全球暖化元凶之一,時任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主席帕卓里博士於2008年提出,吃肉救地球的概念。基於環保、健康等吃素人口逐漸增加,也促使人造肉產生,甚至還有年輕網紅宣揚吃素。

麥當勞等速食業者嗅到素食商機,推出各種素食類型的速食商品,而世界各國也可看到不同類型的素食,諸如印度素食僅只有肉和無肉的差別,日本所謂不吃肉僅限於牲畜之肉等,不同型態素食也帶來經濟效益。

國好萊塢影片《明天過後》、《2012》、《加州大地震》……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正悄悄上演著;據媒體報導,一個名為「碳揭露專案」(CDP)的慈善團體,在2019年6月4日公布報告指出,許多公司低估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危險,科學家更警告,若不迅速降低碳排放,地球氣候系統就會瀕臨大災難。該團體同時也針對全球200多家大型上市公司預測,氣候變遷估計會造成合計近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的損失。

早在2008年初,時任IPCC主席的帕卓里博士,率先提出「不吃肉、騎腳踏車、少消費,就可以協助遏止全球暖化」的論調。無獨有偶,環保署同年公布的〈節能減碳十大無悔宣言〉其中一項便是「多吃蔬食少吃肉」,倡導「愛用當地食材;每週1天或1日1餐蔬食;吃多少點多少,減少碳排量。」這種為環保意識所產生「吃素救地球」的論述,顛覆了原有的飲食習慣,創造了「素經濟」的價值,也讓許多相關企業嗅到「素」商機,形成一股「素」藍海。

溫室效應下的糧食危機

2018年夏季,世界各地氣候異常的酷熱,為此,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仁川會議發出警報,全球暖化將引爆氣候和生態環境災難。世界各國政府、學者紛紛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過去吃素大多基於宗教信仰或健康因素,大約10年前開始,環保意識抬頭,使環保素漸漸成為一門顯學。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16年〈糧食及農業現況報告〉中指出,包含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等全球農業,在生產過程當中排放大約5分之1,也就是18%的溫室氣體總量,等同於全球諸如航空和海上運輸、交通運輸產業。

國際期刊《自然》2018年的研究也指出,糧食生產藉由牲畜排放溫室氣體,加上森林砍伐、農業污染等方式破壞環境,甚至造成海洋資源的枯竭。該研究指出,若沒有採取因應措施,2050年全球再增加 23億人口,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恐發生嚴重的影響。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教授洛克斯壯聲稱,「只有改變我們的飲食和糧食生產方式,才能養活全球 100 億人。」

拯救全球暖化靠吃素

白白胖胖的北極熊,曾幾何時變成皮包骨,餓昏癱軟在浮冰上面?記者鏡頭捕捉下的這一幕血淋淋的事實,人類是否有感而悟。臺灣一位宗教界領袖常常苦口婆心說:「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從心靈到身體、環境的淨化,先由吃的食物開始。慶幸的是,素食人口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美國25至34歲的人口當中,有高達4分之1的素食者,以臺灣為例,吃素人口約佔總人口13.8%,也就是250萬人左右,「純素」人口則約佔整體1.2%。
▲瑞士知名跨國食品和飲料大廠雀巢,宣布將推出以大豆和小麥蛋白等植物性食材製成的人造漢堡肉Incredible Burger。
素食風潮也引起資本家的注意,紛紛將資金注入相關產業,生產和真肉不分軒致的素肉,連比爾蓋茲也投資成立「不可能食品公司」(Impossible Foods);或是製作色香味俱全,不亞於傳統食物料理的餐廳等等,如雨後春筍般接踵而現。

在新媒體當道時代,最夯的Youtube網路平台,在這股潮流中成為宣揚素食的管道,「夠維根Go Vegan」和「Traveggo找蔬食」就是典型例子,打破了年長者素食的小眾文化之刻板印象,主持人年輕有活力,且擁有高支持度,觀看影片人次動輒破萬。從飲食方式到價值宣揚,形塑出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素經濟。

速食業順勢跟風

吃素人數成長帶動了植物性食品銷售額大幅增加,業者紛紛推出迎合吃素者口味的餐點,必勝客和麥當勞也在其中行列。短短10年,吃素人口大幅成長,根據「植物性飲食協會」(Plant Based Foods Association)研究發現,至2018年6月止,植物性食品銷售額卻成長20%,達到33億美元。甚至連《經濟學人》全球大趨勢年刊都直言,2019年是「純素之年」(The Year of the Vegan)。

坊間烹調色香味俱全、媲美葷食的素食餐點琳瑯滿目,星級飯店的主廚亦不敢忽視這股經濟力,莫不絞盡心思研發創意,互相較勁。以生產人造肉類聞名的廠商「超越肉類」(Beyond Meat),標榜要讓人們在不吃肉時同樣能夠享受到「吃肉」的口感樂趣,其發展潛力在市場獲得不少投資方青睞,如最知名的微軟公司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曾獲奧斯卡獎殊榮的知名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都看好後勢進展。知名速食連鎖店漢堡王推出的「不可能華堡」,正是採用另一人造肉類廠商「不可能食品公司」的產品。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這個素經濟戰局,瑞士知名跨國食品和飲料大廠雀巢,宣布將推出以大豆和小麥蛋白等植物性食材製成的人造漢堡肉Incredible Burger,顯現人造肉品市場漸趨白熱化,競爭者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

2017年麥當勞在芬蘭和瑞典推出純素漢堡 McVegan Burger;在2018年也以限時商品形式,在法國推出純素漢堡、素捲餅和素薯泥餅;接著在瑞典推出純素蔬菜球套餐,挪威分店也試賣素食麥克雞塊,而且還在英國開賣辣味素捲餅和素食套餐。除了歐洲國家之外,素食人口佔居全球第一的印度,2012年麥當勞率先推出素漢堡、素三明治、素英式瑪芬和素披薩等各種不同的素食產品,以因應當地飲食文化。其他知名速食業者也陸續推出各種不同類型素食。英國必勝客在2017年首度推出純素起司,深獲消費者好評,更進一步在大家的讚賞聲中,推出最新產品波蘿蜜披薩。

素文化心選擇

為何吃素?吃素有哪些目的?食性速食逐漸在全球大行其道,來自於吃素目的轉移。以美國來說,傳統一派吃素的意義來自於一種環保意識、社會改革、生活理念的實踐,以至於對自己關懷社會者的身分認同。因科技之故,素食和速食涇渭分明的界線開始消融,吃素不再是實踐特定理念的生活習慣,而是帶有一種新奇、有趣和時髦的色彩。對於喜愛速食的族群來說,這種結合素食和速食的「素食垃圾食物」,也成為他們的另一個新選擇。

從維持生命必須而吃,到滿足口腹慾望而吃、嚐鮮好奇而吃、護生愛地球而吃,葷食素食的論點,十餘年來都在餐桌、會議上引起宗教、醫學、經濟、環保各界熱烈談論。西元7至9世紀左右,日本因受唐朝文化及傳入的佛教影響,認為屠宰動物是不道德的事,因此日本人不吃肉。日本人所謂不吃肉的「肉」,其定義僅限於牲畜類的肉,不包括魚類和家禽類。信奉佛教的日本人不一定吃素,日本僧侶也只有在特定修行期間吃素,平時不一定會恪守吃素的原則。

佛教發源地的印度,人民因宗教信仰而吃素,素食人口23%至37%比例,高居全球之首,事實上大多數是基於宗教規範或來自社會意識形態的壓力。有研究指出,某些印度人因出於壓力而謊稱吃素,素食者實際占人口約20%。

畜牧業搶走人類的糧食

誰佔用了土地?誰搶走了食物?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調查,地表上有26%沒有被冰層覆蓋的土地被用來飼養經濟動物,且有33%的耕地都被用來耕種經濟動物的飼料作物,而根據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 Institiute),全球有70%的農業用地,被用來飼養農場動物,且有另外10%的土地被用以生產經濟動物所需的飼料作物。此外,研究指出「在2013年,人類所生產的作物的總熱量,有36%都被經濟動物所攝取,而其中只有12%的熱量,最後被人類所攝取。

我們早已知道,畜牧業是氣候變遷與全球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人們減少食用動物性食品,將有更多的可耕地被空出,並可以被用來生產人類所需的作物。如果土地種植供應人類食用的作物,我們可以多餵飽40億人。

也有研究指出「若完全不生產動物性食品,我們可以在不增加耕地的情況下,增加49%的糧食生產量」,更有研究指出「如果世界上完全沒有對於肉類與乳製品的需求,全球農業用地可以減少75%,相等於美國、歐盟、中國、澳洲等四國面積之總和,仍可以餵飽所有的人。」

素食風潮興起所牽涉的,除了環保議題層面上的溫室效應問題,也和地球資源分配有關,因為諸如畜牧業和相關產業,其生產肉類所消耗的資源比素食還高,對於資源的永續發展甚為不利。舉例來說,若以非營利組織「水足跡網絡」的計算,生產1公斤牛肉,平均需要使用逾1萬5千公升的水,相對於植物性飲食以至於素食來說有巨大落差;在土地利用方面,動物性飲食所使用的土地,也比起植物性飲食和素食多出2.5倍到9倍的土地面積需求。

有學者針對肉食合理攝取量進行計算,加拿大學者斯米爾(Vaclav Smil)於其著作《我們應該吃肉嗎?》中發現,包含奶蛋在內,有節制的合理肉食,每人平均年約25至30公斤。另外,被稱為美國「飲食界良心」作家麥可.波倫(Micheal Pollan),在其紀錄片《畜牧業的陰謀》(Cowspiracy)中指出,1人一年食用的奶蛋肉總和為37.6公斤(83磅)。

不僅如此,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研究,假設人們沒有將主流飲食趨勢轉為均衡的植物性飲食,美國每年可能得支出1970億至2890億美元的醫療費用;該研究更進一步發現,若到2050年,全球經濟損失更因此高達1.6萬億美元。
食用牛肉與稻米所能餵飽的人數差異。

植物經濟市場來臨

關於吃素可節省的醫療支出額度,PNAS的研究進一步指出,若美國人能健康飲食,可以省下1800億美元的醫療保健費用,如果轉為植物性飲食,更能省下2500億美元。不僅節省醫療支出,「植物性食品協會」(Plant Based Foods Association)的研究發現,與美國植物性食品行業有關的經濟活動,每年可達到約137億美元的銷售額,以目前的成長速度預估,未來10年間植物性食品相關產業將有133億美元的稅收收入,銷售額平均每年成長8%。

餵養1頭牛,1年須供應大約3公頃、18噸牧草,畜牧業等肉食產品對於地球資源消耗甚大,不利於地球資源的永續發展。美國經濟學家Jeremy Rifkin說:「這對於整體人類而言,都是十分正義的,此外,也是個環境災害」、「我們是雜食性動物,可以選擇吃更多的植物與小量的肉食……如果我們想要開始餵飽地球上的所有人,我們必須減少對肉類的攝取,並增加對植物的攝取。」

顯然,畜牧業用了更多的土地,卻沒有利用它們有效的餵飽全球的人們。這是否表示我們不應該消費動物性食品,或是應減少消費呢?如果我們認同獲得足夠的營養與飲食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那麼我們就應該大幅的降低我們對於動物性食品的需求。不管你吃不吃素?素肉,正悄悄的點燃一場飲食新革命!

https://www.scooptw.com/popular/cover/29804/?fbclid=IwAR1cvGJbk_Orjlm0t_b4GY0a0u06VKqgsp9sE2QZ-glL2MRdDWnSeNUXv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