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6

環境破壞釀地震 台灣應警覺防災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鄭柏揚台北報導】「震」一髮而動全台,「首要原因在於環境破壞」,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解釋,地殼的溫度不斷上升,土壤的水氣、濕度卻一直降低,致使土地乾化大幅度增加,最直接受影響的是農業生產,同時也會影響地殼穩定。

全 球氣溫與降雨牽連各個國家脈動,位於西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與地震有密不可分的關連,從1900年到現在,大地震的規模與次數不斷增加,「地全然破壞,盡 都崩裂,大大地震動了。」汪中和13日在中華基督徒專業人員信望愛社年會,以「氣候變遷與防災」為題演講時,引用聖經以賽亞書24章19節表示,造成大地 震首要原因正是環境遭破壞,一旦改變了環境,就會不斷增加環境災害風險,而地震正是台灣首當其衝的災害之一。

台灣從1901年到2013 年,規模大於6以上的地震可說是遍佈全台,其中4分之3在東部地震帶,一年約超過7百個以上有感地震釋放地殼能量,地殼每天都在擠壓能量,但西部地震帶卻 少有地震釋出能量,過去規模劇烈造成損傷慘重的地震,皆發生於西部地震帶,包括嘉義梅山地震、新竹大地震,還有集集大地震。

位於東北地震帶 上的大台北都會區,1909年1平方公里不到100人,現在已經接近1萬人,且有捷運、高鐵、地下化鐵路等建設,汪中和表示,一旦發生地震,難以想像會產 生什麼影響,並說明氣候變化還在持續,全球應努力防災、避災跟救災。11日清晨基隆外海發生規模6.8地震,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年幸好有它!」因為過去台 灣一年會發生3到5次地震,可是今年一次都沒有,這次地震平衡了釋放不足的隱憂。

台灣也正在加強防、救災作業,中央地質調查所推出地質資料整合查詢,開放給每個人使用,只要輸入家裡地址,就可以知道附近有沒有順向坡、山崩、土石流以及是否位在斷層帶,汪和中比喻這功能就像做健康檢查,能夠讓人知道自己是否安全。

3/4物種將步台灣雲豹後塵 科學家:第六次大滅絕近了

本報2014年12月15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權威性科學期刊《自然》近期發表重量級研究,指出世界正走向大滅絕──75%以上的物種消失,已是不爭的事實。

數據顯示,全球已有41%的兩棲動物瀕臨滅絕,而26%的哺乳動物和13%的鳥類也面臨類似的生存危機。地球曾經歷五次大滅絕,都是由地質或天文災難事件造成。不過,下一次的大滅絕將會是人類的傑作。

下一次大滅絕近了 幕後黑手是人類
《自然》的分析清楚指出,後來物種滅絕問題越來越嚴重。在史前時代,人類就消滅了乳齒象和猛獁象。接著進入歷史時代,人類又消滅了海雀、旅鴿──曾經是全美數量最多的鳥類──和渡渡鳥。最後,近代人類活動導致金蟾蜍、袋狼和白鱀豚滅絕,更讓數千物種面臨滅絕危險。

《自然》期刊指出,科學家之間對地球生物多樣性的認知存在巨大的差異,這讓問題更加惡化。科學家對全球存活動物、植物和真菌物種數量的估計,從2百萬種到5千萬種都有。物種消失速度的估算從每年500種到每年36,000種,範圍極廣。

大滅絕可能發生在100年或1000年內,依滅絕速度而定。「更糟是接下來幾十年,氣候變遷將越來越嚴重,威脅僅存的動植物。」劍橋世界保護監測中心海洋生態學家Derek Tittensor說。

海陸空的夾擊:農業擴張 過度捕撈 氣候變遷
「陸地大滅絕的主因是農業擴張。海洋生態受影響的主因是過度捕撈。」Tittensor說。此外,全球溫度上升恐破壞棲地並破壞更多物種族群。

所有物種的存續危機都和人類活動有關。農業持續擴張每年破壞數百萬公頃的野外棲地,動物失去家園;人類常引進外來種,破壞原生種族群。同時,汙染和過度捕撈也正在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氣候變遷的主因是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溶解於海洋,導致海洋酸化,影響脆弱的棲地。珊瑚礁是全球供養最多物種的生態系統,但在過去數十年以經消失1/3,許多海洋專家相信,
 珊瑚礁將在本世紀末滅絕。

問題嚴重 人們近期才知覺
物種滅絕趨勢正席捲地球,已然成為常識。不過物種滅絕其實是相對近代的概念。
乳齒象等奇異動物的化石出土時,人們以為這些生物仍存在地球的某個角落。「這就是自然經濟,」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說。他曾支持探險隊前往美洲未開發地區尋找乳齒象。

接著法國解剖學家喬治居維葉才發現,乳齒象其實是已經消失的物種。「居維葉從零星的骨骸中,發現一種看待生命的新方式。」Elizabeth Kolbert在他的著作《第六次大滅絕:非自然史》中寫道,「物種會滅絕。這不是個案,而是廣泛發生的現象。」

更多物種將步渡渡鳥後塵 政府、環團應投入普查
許多物種已經極度瀕危,接近絕種狀態,包括蘇門答臘象、阿穆爾豹和山地大猩猩。更有許多目前存續狀況為瀕危,或者有在野外消失的危險,包括倭黑猩猩、藍鰭鮪魚和蠵龜。

1/4的哺乳動物、1/5的爬蟲類和1/7的鳥類將走向滅絕。而且,從南太平洋到北極、非洲沙漠到喜馬拉雅山,全球各地都在發生這樣的現象。

《自然》期刊的一篇評論主張,政府和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等團體開始積極精確地普查地球物種數量和滅絕速度,絕對有其必要性。

這不是什麼吸引人的科學,但對於保護地球物種免於被人類消滅卻是至關重要。物種滅絕對地球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最後人類可能發現自己獨自活在了無生機的環境中。如同生態學家Paul Ehrlich所說,「人類將其他物種推向滅絕,等於忙著把自己的肢體給鋸下。」

【相關文章】
-瀕危物種數逾22K 全球生物多樣性銳減
-IUCN更新紅皮書:靈長類最受威脅 日本鰻、拖鞋蘭列瀕危
-受戰火波及 剛果的象徵──㺢㹢狓瀕臨絕種
-2011全球保育名錄:紅豆杉瀕危、西部黑犀牛絕種
-羅氏長頸鹿 瀕危物種紅皮書新成員
-儘管已付出保育努力 仍有更多鳥種瀕危
-全球1/4哺乳類動物 面臨滅絕陰影籠罩
-紅色警戒:全球1/4鯨豚受生存威脅
-每船日撈2噸旗魚 環團指歐盟違法過漁

【參考資料】
-英國衛報(2014年12月),Earth faces sixth ‘great extinction’ with 41% of amphibians set to go the way of the dodoView the discussion thread.

阻擋沙漠化蔓延 中國綠色長城建功


【台灣醒報記者張芮瑜綜合報導】為防止沙漠化持續擴大,中國自1978年起實施「綠色長城」計畫,在北方大規模植樹以減少沙塵暴,儘管最初專家對成效意見分歧,但最新研究發現,30多年下來,這道綠色長城確實有效阻止沙漠前進。

《新 科學人》雜誌報導,中國北方戈壁和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亞洲最大的黃土沙漠區,產生的大風暴經常使北京陷入霧霾之中,甚至會遠飄至格陵蘭島。為了遏制北方荒漠 化的南移,中國政府1978年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啟動了「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預計在2050年完工,最終將建成由超過1000億棵樹構成的 4500公里長綠色防線,總覆蓋率占國土10分之1,可說是全球最大的生態工程。

【有助環境改善】 最新監測結果發現,30年來受益於大面積造林綠化,現在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獲得了明顯改善,「不僅植被增加,與其他地區相比,綠色長城一帶的沙塵暴情形也顯著減少。」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談明洪表示。

過去30年來,隨著該區降雨增加、沙塵暴天氣頻率減少,研究單位對綠色長城的信心漸增,近來談明洪的研究團隊分析降雨量、衛星影像和沙塵暴指數後得出結論指出,綠色長城是環境改善的主因。

距 離綠色長城較遠處,植被分布和沙塵暴情形受降水影響起起伏伏,但愈接近綠色長城,在1981年至1998年研究期間,植被增加、沙塵暴情形也減少。談明洪 表示,類似的改善延續至今,「2000年到至2010年綠化持續進行之中,整體來看中國北方環境有愈來愈好。」但例外的是甘肅省民勤縣地處戈壁和塔克拉瑪 干沙漠交界,綠化不如預期。

【綠化因地制宜】 西方派地理學者、夏威夷大學教授洪江則認為,中國對待自然的方式太過強硬,特別是在原本不會有樹木生長的地方種植,最終必不會見到成效,「與其控制自然, 更應遵循自然法則」,她說,這意味著讓沙自由滾動。另一名地理學者阿拉巴馬大學的大衛山克曼則表示,目前綠色長城的永久性仍未明,他質疑硬性種樹對當地草 原和灌木的影響。

談明洪也認同當局不應只專注在增加森林面積,「對中國北方來說,可能更適宜植栽草原。」這個觀點和其餘沙漠化地區相呼應,非洲聯盟也希望以綠色長城阻擋撒哈拉沙漠擴大,但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科學家卻認為,該區種植草地和灌木會更快更有效。

格陵蘭冰層融化嚴重 恐衝擊佛州

(中央社邁阿密15日綜合外電報導)兩項今天公布的報告說,既有的電腦模型嚴重低估格陵蘭冰層融化風險,如果氣溫暖化造成冰層全融,海平面將上升6公尺,嚴重衝擊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孟加拉等人口稠密的低窪區。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和法新社報導,格陵蘭冰層是全球僅次於南極洲的第2大冰層,而兩項國際研究報告升高格陵蘭冰層融化速度的關切,並指出科學家可能低估了它的變化。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Buffalo)地質學助理教授、報告主要作者卡阿索(Beata Csatho)說:「當前的模型無法呈現它的複雜性。」

科學家目前利用雅各布港(Jakobshavn)、黑爾海姆(Helheim)、康克魯斯瓦格(Kangerlussuaq)和彼得曼(Petermann)4條冰川的活動模擬系統,預測冰層融化流入海洋的狀態。

不過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的報告利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衛星數據審視近10萬個評估點,觀察這些地點從1993年至2012年的變化,描繪出更完整的冰層融化藍圖。

PNAS的這份報告說,研究人員也發現,自2003年至2009年,格陵蘭冰層每年融化2430億公噸的冰,導致海平面每年上升0.68毫米。

另1份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月報(NatureClimate Change)的報告預測,未來50年,格陵蘭冰層上出現湖的機率將是現今的兩倍,而原本出現在沿海地區的湖泊往內陸移的結果,可能嚴重衝擊冰層融化的方式。

這些冰上湖的水體本身色澤比其他地方深,可能吸收更多陽光,外洩的湖水也可能造成鄰近的冰進一步融化。

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教授李森(Amber Leeson)說:「冰上湖會加快冰層融化和流動速度,我們的研究顯示,到了2060年,格陵蘭冰層的冰上湖數量會加倍。」
格陵蘭冰層融化被視為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且到了2100年以前,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22公分。

科學家說,這樣的海平面上升幅度會嚴重衝擊人口稠密的低窪地區,如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孟加拉可能出現海灘和離岸沙洲受侵蝕或鹽水入侵情況。

地表溫度不斷攀升 汪中和提警訊

【台 灣醒報實習記者鄭柏揚台北報導】未來的夏天將愈來愈熱!最近天氣寒冷,氣溫直直落。但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說,未來台灣夏天日子將愈來愈長, 且溫度也會愈來愈高。由於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突破400ppm大關,全球溫度已經呈現跳躍式上升現象,本世紀的地表溫度增加的速率將會比過去更快更急,汪 中和呼籲民眾應做好心理準備。

汪中和13日在中華基督徒專業人員信望愛社年會,以「氣候變遷與防災」為題演講時說,台灣過去10年來7、8月的均溫只有攝氏29度,但今年好幾個月均溫都已經突破30度大關,未來台灣夏天的日子將會愈來愈長、愈來愈熱。

汪中和表示,2014年4月至6月夏威夷大氣監測站已測得大氣二氧化碳的月均值濃度連續3個月突破400ppm,創下百萬年的歷史紀錄,從大氣、海洋一直到地殼表層,全球的溫度都在上升,甚至能幫助降溫的冰川、降雪、海冰都逐年快速縮減。

「聯 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從去年9月到今年所發布的第5次氣候評估報告,說明從1850年一直到2012年,全世界的平均溫度已增加攝氏 1度。」汪中和說,按照地球歷史氣候的演進,溫度自然會增減變化,但是增加1度大概需要5千年以上的時間,現在人類1百多年就達成了,地表熱能快速累積對 人類帶來影響甚鉅。

汪中和比喻,現今所面臨的情況就像人體的血壓不斷升高、血糖不斷上漲、膽固醇一直超標,卻還沒有感覺到危機已近,但此時身體的狀況已非常嚴重,隨時都會有可怕的後果。

13 日剛結束的聯合國利馬氣候變遷大會,顯示國際對於減碳、氣候變化所採取的策略仍然十分保守與不足,在這個世紀結束之前,最大的可能是全世界的平均溫度將再 增加攝氏2度。

汪中和指出,過去30年溫度已經開始呈跳躍式上升,這樣的變化如同飛機正在離開跑道開始往上爬升,而這也清楚說明未來1百年內,地表溫度增 加的速率比過去1百多年更快更急,台灣人民應做好心理準備,以及對抗高溫熱浪的來襲。

南極海水檢出防曬油和化妝品 濃度不亞於大都市

摘譯自2014年12月10日ENS紐西蘭,基督城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紐西蘭一項新研究指出,南極海水中存在化妝品、肥皂和防曬油等個人清潔用品化學污染物,且含量跟許多大都市區域一樣多。

個人清潔用品含新興汙染物
個人清潔用品中的活性成分是一種新興有機污染物(EOC),引起越來越多討論和研究。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在南極研究基地排出的廢水中,發現這些化學物質。「新興有機污染物指的是環境中過去不例行性被監控的污染物,有可能傷害生態和人體健康。」研究主持人Sally Gaw博士說。

表面海水中出現新興污染物應受到國際關注,因為許多日常用品中的化學物質具有生物活性,可能對海洋生物有負面影響。「這些新興有機污染物也出現在南 極沿海,而且濃度相當於都會區。問題是,這些污染物到底是如何在南極沿海散佈的。」研究作者Phil Emnet說。

廢水排放影響海洋環境
南極公約體系中的30個國家在南極有以季或年為單位的研究站。南極夏季期間,在南極大陸和附近島嶼執行科學研究的人員有約4,000人,冬季有約1,000人。除了這些長期研究站,還有約30個野外營地支援科學研究計畫。

Emnet認為,極端氣候等惡劣環境,可能導致個人清潔用品中的化學物質長期存在海水中。「因此,排放廢水對這類的海洋環境的衝擊可能高於過去所想像。」Emnet說。

Gaw說,南極生物對這些污染物的反應目前未知,「此研究後續將為南極研究計畫帶來更好的廢棄物管理和監控系統。」

此研究由紐西蘭南極局(Antarctica New Zealand)資助。紐西蘭政府1996年成立紐西蘭南極局,管理其南極相關利益和羅斯海,提供紐西蘭科學計畫物流支援。紐西蘭南極局的Neil Gilbert博士說,此研究展現國家研究計畫負責的態度,以最新的研究資訊幫助改善環境管理工作。Sunscreens, Cosmetics Found in Antarctic Waters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December 10, 2014 (ENS)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View the discussion thread.

研究:百年內迎接 地球大滅絕

【台 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地球將面臨下一場大滅絕!科學期刊《自然》最新一期研究指出,地球上的生物在未來幾世紀內會面臨大規模滅亡。相較於過去因自然 因素導致的物種滅絕,下次滅絕會是因為人類濫捕、屯墾、氣候變遷等因素造成,將導致75%的生物消失;而目前已有41%的兩棲類和26%的哺乳類瀕危。

《今日俄國》指出,目前每年約有上千種生物落入滅種命運,儘管各國提高保育意識,但物種的生存壓力仍持續增高。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育監測中心海洋環境學家堤登瑟表示,地球上的物種多樣性受到嚴重衝擊,翻開瀕危物種紅皮書,上面案例超過5522種生物處於危急存亡之際。

【多 項物種瀕危】 其中包括1199種哺乳類、1373種鳥類、1957種兩棲類和993種昆蟲處於極度危險的狀態。光是兩棲類所消失的種類就高達現有紀錄的41%,哺乳類 也占約4分之1。該份報告統計7萬6千種物種,雖較過去記錄更為龐大,但也僅占170萬現有物種的4%,且並未列出魚類、爬蟲類等生物的族群存滅詳細數 據。

目前地球共已經歷5次大滅絕,幾乎都是因為地質變化或隕石墜落造成,但未來這一次滅絕將是因人類所致。科學家指出,這些動物的生存威脅 主要來自屯墾、狩獵等人類活動,特別是大量的汙染、過度捕撈都讓野生動物難以生存。其中影響比重又可細分為37%的過度利用、31%的棲息地劣化、13% 的棲息地消失和7%的氣候變遷。

【人類活動影響生態】 未來10年的人類活動將會愈趨密集,此時氣候變遷才會發揮最大影響,成為主要潛在加速滅絕的能量,近10年來全球有3分之1的珊瑚礁消失就是一大徵兆。

但 根據《衛報》報導,由於科學家至今仍無法確定地球上物種的多寡,其生物多樣性範圍可從推估值的200萬擴張到5千萬,每年滅絕數量的誤差值也在500到3 萬6千種之間,落差非常大。儘管科學家預估未來100年內將有超過75%以上的生物滅絕,但其數量的誤差被堤登瑟認為是主要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