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2

海平面上升 太平洋島國存亡喊話

海平面上升 太平洋島國存亡喊話

台灣醒報

海平面上升 太平洋島國存亡喊話
放大照片
【台灣醒報記者尹曉春綜合報導】眼看國土將因海面上升而無法居住,太平洋島國呼籲高碳排放國重視節能減碳。太平洋島嶼國家的碳排放量雖占不到全球0.1%,卻因其他碳排放大國的汙染,國土恐遭滅頂。馬紹爾群島總統羅亞克2日在「太平洋島國論壇」上呼籲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氣候變遷,並將邀請美國、中國與歐盟共同簽署《馬久羅》宣言,敦促對抗氣候變遷問題。
由34個珊瑚環礁組成的馬紹爾群島,由於陸地平均高度僅比海平面高出2公尺,對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首當其衝。該國5月才因幾乎同步的嚴重乾旱與暴風雨帶來的浪潮,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離島地區的嚴重乾旱導致6千人每天飲水不到一公升,洶湧的狂潮又沖垮海堤、淹沒機場跑道,甚至幾乎摧毀首都馬久羅。
所羅門群島、吐瓦魯、加特利島等鄰近國家的處境也同樣慘烈,2011年時吐瓦魯因超過半年沒有降雨,導致飲用水不足,政府進入緊急狀態,加上海平面上升,海岸線近幾年來已內縮50公分。吉里巴斯總統湯安諾今年甚至預測,國家可能在30到60年內因為淹水與淡水供給問題而不再適合居住,而計畫向斐濟購買2千公頃的土地,用以種植糧食,甚至當作新的家園。
儘管這些太平洋島國的碳排放量占不到全球0.1%,卻因世界其他國家的過渡汙染而深受其害。目前除了呼籲全球注意暖化問題,許多島嶼也都自立典範,紛紛改以替代能源為主,其中包括以椰子殼作為生物燃料來供給汽車動力。
此外,馬紹爾在外圍島嶼興建太陽能發電、托克勞則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可以完全使用太陽能發電的領土。庫克群島與吐瓦魯則計畫2020年前將發電方式完全轉換為再生能源;其他國家也計畫在15年內達到能源自足的目標。
然而,無論這些國家再怎麼環保,若沒有其他國家的響應也只是杯水車薪,無法挽回失去的土地,因此島嶼國家向高碳排放國家呼籲,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對抗暖化。歐盟上周承諾要協助太平洋國敦促世界減少共同抵抗世界暖化,「太平洋地區可以與歐盟共同合作,我們期待透過太平洋地區的協助,讓我們將更多經濟體納入未來的氣候變遷規範中。
歐盟氣候委員海格達表示,「海平面上升非常有可能淹沒這些土地,屆時居民也將被迫遷移。」不論極端氣候距離我們多遠,高溫、淹水、乾旱與海平面上升都可能成為世界暖化後的新現實。科學家已經警告,地球的溫度在上升,因此我們必須更謹慎的面對轉變快速又不可預測的氣候

氣候暖化 害蟲病原體四處散溢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氣候變遷,使得世界穀物生產倍受害蟲與病原體侵襲。根據英國艾希特大學與牛津大學共同發表的研究指出,穀物害蟲每年平均向前移動3公里的距離,往南北極的方向前進,過去這些地方太過寒冷,所以害蟲無法生存,但是現在牠們已經到了這些地方。
研究人員調查過去50年來,危害世界穀物的612種害蟲和病原體,包括無數非洲、中東和亞洲穀物的小麥銹病、摧殘難以計數美國樹木的山松甲蟲、還有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及線蟲。
他們發現自1960年以來,害蟲每年平均向前移動3公里。艾希特大學教授丹.貝德表示,這些害蟲遠離了赤道往南北兩極移動,並且跨越許多國家,而氣候暖化正是造成害蟲往高緯度地區移動的主因。
貝德以科羅拉多金花蟲的北移為例。歐洲國家如芬蘭和挪威,由於天氣太過嚴寒,原本並不適合科羅拉多金花蟲所居住,但是因為氣候不斷地暖化,現在牠們的觸角已經到了這些地方。
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據估計,世界現在有10%至16%的穀物正受植物疾病所襲擾,全球暖化可能使這個問題加劇。
「我們必須在邊界隔離穀物,以免受到害蟲及病原體的侵害,破壞我們的農作物生態環境。」貝德警告,暖化所造成的全球糧食問題,將會是人類未來數十年的最大挑戰之一。
本研究發表於《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
圖說:研究指出,由於氣溫不斷升高,原本不適合害蟲居住的寒帶地區,現在已經可以見到牠們的足跡了。(Photo by usdagov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