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6

英研究:刷毛外套清洗釋纖維 汙染海洋

2016/07/05 22:17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最新研究指出,刷毛外套洗滌後,釋出的微型聚酯纖維容易成為汙染源,一次甩出1900條聚酯纖維,比起一般衣物高出18倍,由於微型纖維太小難以過濾,隨著汙水排入大海被海洋生物誤食,將會危害生態。

服裝廣告:「刷毛布這種纖維具有全方位的保暖功用,無論是旅遊露營等外出時候。」

每到冬天都會有品牌推出這種具有保暖功用的刷毛外套,但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最新研究指出,刷毛外套的聚脂纖維是海洋汙染的主要元兇,當刷毛外套清洗時,會甩出上百條微型聚酯纖維,這些纖維太微細,洗衣機無法過濾,隨著汙水系統流入大海,當魚不小心把纖維當成食物吃掉,會有窒息風險,這些小魚被鮪魚或螃蟹等生物吃下肚,對人類也恐怕有害。

刷毛毯廣告:「創新的刷毛毯,它的溫暖絨毛會讓你在地球上的極寒冷氣候下保持舒適。」
刷毛材質特別被點名不是沒有原因,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員用不同洗衣機洗滌不同衣物,記錄污水中的微型纖維數量,結果顯示刷毛外套每洗滌一次,就會甩掉1900條微型纖維,比起其他衣物高出18倍,過去就有環保服飾品牌登出報紙廣告,呼籲民眾不要購買刷毛外套,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危害。

半島電視台記者:「科學家發現洗衣機裡的水,像是這個伴隨著許多微小的塑膠,他們統計每當你洗滌一次,像這件一樣的合成纖維上衣大約釋放約2000個塑膠微粒。」

除了刷毛外套的微型纖維,一般的合成纖維衣物也對環境有害,洗滌之後釋出的塑膠微粒,一旦流入大海,不但難以分解,還容易被海洋生物誤食,影響海洋生態及食物鏈。

半島電視台記者:「塑膠微粒會傷害生物的消化道,包括像是這些魚,更不幸的是化學物質會被牠們的身體吸收,令人擔心當世界人口增長,合成紡織品的使用也會增加,這些汙染會更加出現在我們的晚餐桌上。」

環保人士:「合成纖維不是在土壤長成的,它們是由實驗室技師用化學物質做成的,是一種人造纖維,合成纖維指的是,完全以合成纖維製成的紡織物,像是尼龍、彈性人造纖維、聚酯纖維。」

這些微型聚脂纖維的直徑只有25微米,浮游生物和幼魚吃掉會阻塞消化系統,從而影響排卵,研究人員警告,食物鏈的其他生物也會受害,最終人類也會受害,呼籲民眾盡量少買刷毛衣物。

圖/TVBS

http://news.tvbs.com.tw/world/662460

污染更甚柔珠 刷毛夾克洗一次掉25萬條「微纖維」

本報2016年6月23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個人清潔用品中常見標榜磨砂、去角質所添加的柔珠,是一種廣為人知的塑膠微粒,日前在美國遭到立法禁用。不過最新研究發現另一種可能大規模污染河川、海洋食物鏈,甚至比柔珠更氾濫的塑膠製品——超細纖維(microfiber)。美國一家服飾品牌出資研究,拿自家品牌實測,發現一件普通的「刷毛」(fleece)夾克,每洗一次就會釋出平均25萬條微纖維到洗衣機廢水中。
dvw2(CC BY-NC-ND 2.0)
標榜舒適、好摸的「刷毛」衣物,現有的污水處理廠卻無法負荷其中的超細纖維。圖片來源:dvw2(CC BY-NC-ND 2.0)

污水處理廠逃兵又一枚 微纖維攻佔淡水、海水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研究人員20日發表研究指出,平均每件合成羊毛夾克,每洗一次就會釋出1.7克的微纖維。衣服的合成微纖維進入居家附近的廢水處理廠,40%會流入河川、湖泊和海洋。

廢水入海處也可發現大量從服飾脫落的微小纖維,研究人員目前正試著確認微纖維的來源。
美國緬因州出海口發現的微纖維。圖片來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研究人員還發現,老舊夾克釋出的量是新夾克的兩倍。此外,淡水中也能發現微纖維。全球塑膠微粒計畫(Global Microplastics Initiative)研究員巴洛斯(Abigail Barrows)指出,2000個水體樣本中,有90%的人為垃圾是微纖維,淡水和海水樣本皆然。

根據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校區Sherri Mason教授的研究,微纖維是密西根湖第二多的垃圾型態,更是五大湖支流最大宗的垃圾型態,佔71%,比塑膠碎片和顆粒還多。

一份2011年的研究發現,在全世界海岸的人為垃圾中,微纖維竟佔了85%
超細纖維(Microfiber),又稱微纖維,是主要由聚酯纖維(polyester)、聚醯胺纖維(或稱耐綸、尼龍,polyamide)兩種成份構成的人造纖維絲,粗細只有頭髮直徑的1/5,具有柔軟,高強度,彈性好等特性。(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研究證實污染食物鏈 螃蟹吃下「纖維」食量減
合成微纖維特別危險,因為可能污染食物鏈。微小的纖維很容易被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攝食,且可能有生物累積效應,含量隨著食物鏈越來越高。

雖然Patagonia和Polartec等公司利用回收塑膠瓶減少塑膠用量,新研究顯示這些塑膠最後還是會進入海洋,而且把塑膠瓶打碎成數百萬個微纖維,可能造成比原來更大的危害。

微纖維也會影響野生物。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研究發現,螃蟹吃下受微纖維污染的食物後總食量下降,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螃蟹的成長。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多倫多大學保育生物學博士後研究員Chelsea Rochman去年研究加州和印尼魚市場的魚類和貝類發現,印尼魚市場魚體中的所有人為垃圾都是塑膠,而美國主要是纖維。
※ 譯註:這項研究是由戶外用品品牌Patagonia所資助。Patagonia資助環境相關工作,是獲非營利組織B Lab認證的「B型公司」。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