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23

減重飲食新發現 吃豆比吃肉更能增加飽足感

建立於 2017/02/23

   
科技農報2017年2月16日綜合外電報導,柴幗馨編譯;林韋佑編輯
 
無肉不歡?三餐沒肉容易「吃不飽」?破解營養迷思,丹麥研究發現,飲食中若以豆類,如蠶豆與豌豆等素食餐點為主食,取代豬肉作為蛋白質補充來源,不但能增加飽足感,也比較環保,同時還有助於體重控制。

減重計畫裡,通常營養師會建議採取「高蛋白」的飲食策略,在餐點中多攝取蛋白質含量多的食物,例如瘦肉、蛋、與豆類食物,透過飲食控制減少體內脂肪的累績,並增加肌肉量,達到塑身的效果。然而,隨著人類生活水準提高,全球肉類飲食攝取量也節節高升。
20161015 國際豆類年逗陣行活動
豆類飲食能減少隔餐的卡路里攝取量,進而達到體重控制的效果。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片。
畜牧業產生的抗生素、廢水、排泄物等已經造成地球環境的嚴重污染。同時也有文獻證實,規模不斷增加的畜產業是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源之一。為了地球環境的用續發展,人類是否能以農作物取代肉類,作為飲食蛋白質的補充來源,是近年來營養學家關心的議題。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UCPH)研究團隊發現,以蠶豆與豌豆作為營養中蛋白質的來源,代替豬肉與牛肉等肉類,更能讓人產生飽足感。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12月的「食物與營養研究」(Food & Nutrition Research)期刊。

研究團隊蒐集了43個成年男性的飲食數據,比較餐點中攝取豬肉與豆類(蠶豆和豌豆)作為蛋白質來源之後,隔一餐食物攝取的狀況。結果發現,與肉食相比,豆類飲食的受試者,在下一餐少吃了12%卡路里的餐點。

換言之,豆類飲食能減少隔餐的卡路里攝取量,進而達到體重控制的效果。

為什麼吃豆類食物比較能加飽足感呢?研究主持人,UCPH營養運動與體育學系教授拉貝(Anne Raben)指出,因為豆科作物富含蛋白質,其膳食纖維含量也高,比起豬肉更能讓人有「吃飽的感覺」。令人驚訝的是,這項結果無論是高蛋白飲食,或是低蛋白飲食皆適用。意即以豆類蛋白質為主的飲食,不但適用於減重者,一般人也適用。

營養學界普遍認為,高蛋白的飲食攝取是產生飽足感的主因。然而在這份研究結果中則有新的突破——食物中的膳食纖維,才是決定飽足感的重要因素。拉貝也說,未來將持續進行豆類食物與飽足感研究,並嘗試證明「長期使用豆類取代肉食,能有效達到體重控制的目標」的論點。

※本文轉載自科技農報 AgriTech

參考資料


http://e-info.org.tw/node/203093

2017/2/22

聯合國報告 2050年全球將面臨毀滅性糧食危機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7.02.23 / 14:26
由於戰亂、氣候變遷等重大危機,人類的糧食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嚴重匱乏。聯合國糧農組織22日發佈研究報告,全球糧食因自然保育被破壞,水資源及森林都銳減,許多物種面臨滅絕,報告指出,若不盡快想辦法未來人類將與飢餓為伍。
研究報告指出,人類面臨人口暴增、氣候變遷、資源枯竭等三個危機夾擊,2050年全世界人口可能增加近百億。飲食結構的改變也將影響地球資源,由於現代人多食用肉類及加工食品,造成森林遭過分砍伐,連帶讓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倍增。

重要的糧食出口國如巴西,因過度森林砍伐和農業開發,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排名全球第五。目前許多國家推動將永續農業納入政策考量,杜絕傷害環境的經濟開發與農業行為。

另外,由於未來糧食產量的短缺幅度太大,人類必須在糧食上推動科技創新才能把缺口補起來,去年已研發出能讓作物產量倍數成長的技術,未來可能實際應用在農地上。

報告並提出警告,人類如果不能盡快推動糧食系統的改造,幫助因戰亂或貧窮面臨飢餓的人口,未來10年有超過6億人會面臨飢餓,到了2050年全球會面臨毀滅性的饑荒。

2017/2/21

他每天開幾小時車冒生命危險「載1萬公升水」給動物喝,水牛感謝的模樣感動全世界!

by
這名非洲肯亞的原住民 Patrick Kilonzo Mwalua 為了幫助那些在西察沃國家公園(Tsavo West National Park)的野生動物,他每天都會開上好幾小時的車,將超過1萬公升乾淨的水送到公園裡。
#qnz1

「那裡完全沒有水,動物需要靠人類幫忙才能生活。如果我們不幫助牠們的話,動物們都會沒有水喝而死掉。」種植豌豆的農夫 Patrick 表示。
#qnz2

因為土地太乾燥了,這裡的動物從去年開始陸陸續續死亡,Patrick 看到了氣候變化對這個土地的影響後,想出了這個方法。「從去年6月的時候就開始都沒下雨,所以我開始給動物水喝,如果我不這樣做,牠們都會死。」
#qnz3

「昨天晚上,我發現有500隻水牛在旁邊等著。當我到的時候,牠們都知道水來了,慢慢地靠近我們。水牛開始喝水,我就站在旁邊,牠們看起來似乎都很興奮。」
#qnz4

41歲的 Patrick 也利用他空閒的時間,創立了一個「Tsavo志願者」的慈善機構。他會訪問當地的學校,教導兒童認識野生動物。「我努力提高小孩們保護自然的意識,當他們長大後,就可以接手保護野生動物的工作。」
#qnz5

「因為卡車很重,行駛速度不會很快,所以我們必須非常有耐心。」從去年開始,他租了一輛卡車,每天開車到公園裡的幾個地方,為動物們送水。
#qnz6

令人開心的是,他的努力得到了美國的幫助。一名來自康乃狄克州的女子到肯亞拜訪 Patrick ,了解更多當地的情況。
#qnz7

這名女子協同2位美國志工以幫忙籌備善款跟夜間巡邏等方式來幫助 Patrick,他們都很欣賞 Patrick 所做的事。「他對野生動物的付出是不可估計的,甚至曾經冒著生命危險,在半夜的時候將水送到一個乾的水池。」
#qnz8

這項募款活動,他們得到了超過19,000美元(約59萬新台幣)的善款,世界各地的人都被他努力送水的行為感動了。
#qnz9

這些美國志工表示,希望未來他可以買下一台貨車,這樣就不用再花錢借車子載水了。
#qnz10

「我生長在這裡,跟野生動物們一起長大,我會一直盡我所能的保護這些動物。」
#qnz11

via:thedodo

 http://www.fashionwaltz.com/?p=81505

2017/2/19

北極海冰面積 上月創新低

2017-02-20 03:10聯合報 編譯陳韻涵/報導
「北極之王」北極熊,因氣候暖化,浮冰減少,瀕臨絕種的危機。 圖/有行旅提供
「北極之王」北極熊,因氣候暖化,浮冰減少,瀕臨絕種的危機。 圖/有行旅提供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分析說,正北極點九十度附近的地表氣溫,本月十日比正常值高了約攝氏廿七度,劇烈升溫情況在過去兩年經常發生,但此前每十年才出現一、兩次;根據美國國家降雪與冰層數據中心(SIDC)的報告,北極海冰面積上月則創下歷史新低。人類踏上「正北極點九十度」冰凍大陸的機會,愈來愈珍貴。

北極極點九十度是指地球自轉軸穿過地心與地表相交,並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交點。

華盛頓郵報氣象專家瑟姆瑙一日以「超越極限:科學家對『逐漸違背自然的』北極暖化」為題撰文指出,電腦模擬預測另一波熱浪會在一周內發生。果然,NOAA溫度分析十日驗證此說,多個地面觀測站也回報異常高熱數據。

北極地區八日還出現一波熱空氣,位於格林蘭北部的全球最北觀測站的溫度在十二小時內飆升攝氏廿四度。當周稍早,格陵蘭東北部諾爾觀測站測得約攝氏一度的「高溫」,以兩度差距打破設站以來的二月高溫紀錄。

本月第二周的升溫導因於劇烈天氣系統,但科學家說,類似升溫情況將更加頻繁且劇烈;另溫室氣體增加,也是北極海冰快速消融的原因。SIDC說,一月的北極海冰面積為歷來最低。

美國探險家皮里(Robert Peary)一九○九年抵達正北極點迄今,全球七十五億人口,實際踏上正北極點九十度的人數不到兩萬人次,因前進正北極點只能把握短暫的六、七月,且只有全球最大的俄羅斯籍核子動力破冰船「五十年勝利號」(50 Years of Victory)能夠航向冰凍大地,但期間不僅冰山和浮冰圍繞,不時還能與北極熊與海豹相望。

未來隨著北極冰層大量消融,人類實際登陸正北極點的機會將愈來愈少。
搭破冰船前往北極極點,冰破天驚的過程令人震撼。圖/有行旅提供
搭破冰船前往北極極點,冰破天驚的過程令人震撼。圖/有行旅提供

2017/2/18

700多種哺乳類、鳥類 都因氣候變遷瀕危

建立於 2017/02/17 上稿編輯: 鄒敏惠 本報2017年2月17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一篇刊登於《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的論文警告,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瀕危紅色名錄中,有47%陸地動物和23%鳥類受氣候變遷影響,遠高於過去所知,總共超過700種瀕危哺乳動物和鳥類,已經明顯受到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其中,受氣候變遷衝最大的物種分別屬於靈長類和有袋類。

而紅色名錄目前只有7%哺乳動物和4%的鳥類,其瀕危原因包含「氣候變遷和極端天氣」。
所有大猩猩物種全部列入「極度瀕危」,圖為一對西部低地大猩猩母子。圖片來源:Tim Wang(CC BY-SA 2.0)

演化所致 靈長類、有袋類最不易適應溫度變化

研究者開發出一種模型,可以比較動物體重和其他特性及氣候的改變,如溫度。

「透過這個模型,我們推估出陸地(不含飛行者)瀕危哺乳類(總數873種)的47%和瀕危鳥類(總數1272種)的23.4%,至少在分佈上可能已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論文指出。

研究顯示,靈長類和有袋類風險特別高,因為牠們通常棲息熱帶地區,過去數千年來氣候都很穩定,而只有囓齒和食蟲動物兩種哺乳類,會因氣候變遷受益。牠們的繁殖速度最快,未演化成僅適應某種特殊棲地,通常居住在洞穴中,不易受到天氣變化影響。

「許多靈長類和有袋類已經演化成僅適應當地特殊氣候,一旦環境快速改變或是發生極端氣候事件將難以因應。」作者寫道,「此外,靈長類和大象繁殖速度非常慢,不利於快速適應環境變化。」

動物越挑食 受氣候變遷影響更大

氣候變遷影響動物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植物分佈改變。

「降雨或溫度季節性減少的地區,植物物種適應的氣候範圍變窄了,可能發生植被改變,連帶改變了動物的棲地,」文章指出,「越挑食的動物,也越可能受到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

「我們的發現和過去針對一般滅絕風險的預測因子所進行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飲食範圍越窄的物種,越不會開發資源、適應環境和壓力。」 鳥類提前下蛋 哺育期找無食物
居住在寒冷山區的鳥類風險尤其高。「棲息在高海拔、寒冷地區物種難以遷徙到更冷的地方,躲避溫度增加,滅絕風險相對高。」

此外,高溫還使得鳥類下蛋時間變早了。

「棲息在寒冷環境的鳥類,受溫度變化影響更鉅,可能導致哺育幼鳥的時間和食物的高峰期脫勾。」論文指出。

參考資料
- 英國獨立報(2017年2月14日),More than 700 species facing extinction are being hit by climate change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延伸閱讀
- 氣候變遷擠壓棲地 西半球靈長類恐消失
- 溫度降不下 特有亞種岩鷚快找不到家
- 礦區盜獵取獸肉 大猩猩物種全列「極度瀕危」 相關文章 貝里斯漁業部證實 新種鯊魚現身北半球最長堡礁 2017/02/17 202986 [nothing_1] 印尼紅毛猩猩被射殺 慘遭肢解吃乾抹淨 2017/02/17 202984 [nothing_1] 花蓮漁民捕獲鬼蝠魟 將送台東水產試驗所 2017/02/16 瀕危賽加羚羊染瘟暴斃 學者:來源可能是家畜 2017/02/14 202874 [nothing_1] 氣候變遷 瀕危非洲企鵝捕無魚 2017/02/13 202860 [nothing_1] 紐西蘭逾200擱淺鯨魚 已浮起游回深水 2017/02/12 物種保育國際新聞氣候變遷瀕危物種IUCN 作者 蔡麗伶(LiLing Barricman)
In my healing journey and learning to attain the breath awareness, I become aware of the reality that all the creatures of the world are breathing the same breath. Take action, here and now. From my physical being to the every corner of this out of balance's planet.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2017/2/17

印度教濕婆神展神蹟 傳藉助外星人力量


2017/02/16 22:07

//players.brightcove.net/4862438529001/default_default/index.html?videoId=5325473565001

提到外星人,多數人的印象可能停留在美國的51區。但其實印度教裡面的濕婆神,祂在印度各地所展現的神蹟,也被認為很有可能跟外星人很有關係。TVBS跟歷史頻道獨家合作,要來一起探索這個印度教的主神,是不是真的是外星人?

印度是世界第七大國家,人口有13億是世界第二多,全國有80%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對信徒而言他們的神不是虛構的,而是真實存在。



宗教研究學者:「對許多印度教信徒而言,這些諸天是絕對真實的,祂們以肉體存在,雖然並不能常見。」

在印度各地可以看到各種雕塑、壁畫,或是大型神像佇立在各個地點,他們都是印度教信徒口中的神,而且還分為上下兩界,在猶太、基督教中神通常都很萬能,但印度教可就不同了。

影片旁白:「在吠陀經文中,印度教諸天通常都必須仰賴科技。」

需要科技讓當時的印度人相信,這些神可能都有借助外星人的力量,來達成某些看起來很難辦到的事情。

影片旁白:「印度教的巨著,摩訶婆羅多充滿了例子,看起來就像是外星科技,有飛行器、有聲控武器、有文明的毀滅,看起來像是遭到核子攻擊。」

古代的太空人理論家認為,這是其他世界的精心安排,而這是誰主導的呢?印度教信徒認為是濕婆神安排的。

宗教專家:「濕婆又被稱為是摩訶提婆,意思就是大天,所以祂是諸天之主。」

濕婆是所有神裡面最厲害的一位,而他有2種神奇的能力,一種是毀滅、一種是再生,而祂最常見的樣子是手裡握著一個頭骨鼓,用它來創造宇宙。

影片旁白:「古代太空人理論家認為,濕婆是在現代人類出現前就已經來到地球,而且是在聖經所敘說的大洪水來臨之前。」

印度教相信必須要毀滅才有再生,所以洪水過後,人類才在濕婆的保護殼中誕生。

古代神秘研究學者:「西藏喇嘛說在洪水之後,也就是覆蓋全球的洪水逐漸消退之後,人類被從濕婆所保管的種子中重生。」

專家認為,要看濕婆是不是帶領人類進入地球的保護者,可以從古代的廟宇建築開始探索。

影片旁白:「古代太空人理論家認為,檢視北印度神秘廟宇,與可能埋藏在下方的東西,可以找到更多證據。」

在印度的奧藍加,有一群用石頭建造的廟宇,其中一個凱拉薩納塔寺供奉的是濕婆神,它的高度比雅典巴特農神廟高2倍,考古學家認為,它是從山坡旁從上往下鑿出來的,而且才花了18年就完工。

宗教研究學者:「一個人如果在18年內,每天連續工作12小時不休息,那他們就必須每小時移除5噸的岩石,那是每小時1萬磅的岩石!現實上即使用今日的科技都無法完成。」

工程師也認為凱拉薩納塔寺,如果搭配上今日的科技,也很難在18年完成,更何況是在古印度時期,而且重點是附近還找不到,這些挖掘出來的石塊被放置的場所。

宗教研究學者:「有趣的是古老吠陀經文提到,有種工具叫鮑馬司塔,這種高科技器具能夠快速鑽透岩石,等於是將其蒸發。」

不只神奇的科技,讓人聯想到是否有外星人幫忙,寺廟底下的洞穴也讓人起了疑心。

宗教研究學者:「這是其中一個洞穴,通往凱拉薩寺地底,當地政府已將它圍起來,但如果從洞口往下看,你能看到這洞穴是垂直往下,當地政府相信像這樣的洞穴,是通往凱拉薩寺地底龐大的城市。」

這些洞穴是用來幹嘛的呢?1876年英國知名的唯靈論者愛馬哈丁布瑞頓,出版的書裡提到了這個隱藏洞穴,裏頭提到一位名叫卡瓦利爾路易的神秘人物。

影片旁白:「卡瓦利爾路易說,他被帶到艾洛拉石窟,並被帶領穿越神秘通道,進入一個地底小室,地底小室豁然開朗,成為一個大型圓形競技場。」

裏頭別有洞天,有7個金屬寶座,被強大的化學電池充電升到半空中,這些穿著頭罩的神秘人物,很有可能就是外星人。

古代神秘專家Childress:「所以你不禁好奇,這是否是千年前的古老城市?一度曾是某種外星人的基地?」

萬能的濕婆留下了巨大的謎團,讓印度教信徒敬畏不已,再加上這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遺跡,更讓人深信濕婆與外星人之間,可能真的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7/2/16

氣候變遷衝擊 研究:哺乳類數銳減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氣候變遷對哺乳類動物的衝擊,恐被科學家忽視。1支結合全球多所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超過百份研究結果分析後發現,逾半以上哺乳類與鳥類已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卻未受到外界關心,其結果對於過去已經鮮少被研究的動物來說,情況可能更不妙。

據《澳洲昆士蘭大學》指出,該校副教授華森與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表示,這次研究人員發現,有近700種鳥類與哺乳類動物已受到近期氣候變遷影響的驚人證據。

他指出,這次研究利用130項研究,重新審視氣候變遷對鳥類與哺乳類動物的影響,結果發現在873種受威脅哺乳類中,有一半因為氣候變遷已出現不良反應,在1,272種受威脅鳥類中該比率則為23%。

華森表示,「但這些衝擊並未被充分揭露,因為目前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哺乳類與鳥類,分別僅有7%與4%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認為受到氣候變遷威脅。」

對此,羅馬大學帕齊維琪研究人員也指出,從中可發現上述物種受到未來氣候變遷衝擊的可能性也偏高。華森認為,氣候變遷對動物的衝擊已大大被低估或漏報,對於較少被研究的物種漏報情形恐更為嚴重。

據《科學美國人》報導,這次研究人員分析130項研究後發現,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動物範圍其實相當廣,幾乎每個大陸動物都無法倖免,而且最容易受到衝擊的動物多屬於飲食獨特以及高海拔的動物,不過,即使進食多元的動物,也同樣逃不過數量大量減少的命運。

當中包括各種大象、東部大猩猩與雪豹以及許多種鳥類,反觀諸如嚙齒目等會鑽洞的動物在棲息地則較易適應改變,但包括靈長類、大象與有袋動物等繁殖較慢的動物,則不易在劇烈變化環境生存。

研究人員指出,後者由於身處在相對較穩定環境,代表其對極端溫度與風暴沒有抵抗能力。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

2017/2/15

裸食新風潮 適當烹調保留食物營養素


2017/02/15 19:23
記者 曾奕慈 / 攝影 何佳陽 報導


隨著養生觀念興起,餐飲界出現了所謂的裸食概念,也就是食物在烹調的過程中,溫度不超過45度,避免破壞它原有的營養素,另外還有紫色食物也漸漸受到了重視,主要是因為紫色蔬菜富含了花青素,吃了對眼睛和身體都會有相當大的益處。



放入草莓、蘋果、芒果和生菜,打成一杯鮮果狂想曲,強調簡單食材不經過過度加工,就是要保留住食物最原始的養分。

客人:「我看他們的食物還有他們的調味,都是很原始的,吃起來身體覺得沒有負擔。」

另外像是海草沙拉,裡頭放入了小黃瓜、海藻麵和有機萵苣等,不但主打全植物飲食的概念,這裡的食材都盡量取自於全食,也就是沒有經過加工的蔬菜水果。

輕食餐廳老闆Mai Bach:「我認為綜合像是裸食全食、全植物飲食是非常好的,裸食是最極致的一種,在全食的飲食基礎之上。」

來自美國的老闆,想讓客人吃得更健康,在台灣開店3年多了,甚至連甜點都推動起裸食的概念。

記者曾奕慈:「為了強調健康飲食,現在輕食店也推出了裸食甜點,像我手上的這個蛋糕,它的主體就是以堅果、椰子油和椰奶打成的,取代了原本的麵粉、奶油和雞蛋。」

其實裸食所指的,還包含食物在烹調過程中,不超過45度的溫度,好讓天然食物中的營養素像是酵素、維生素等不被破壞。

輕食餐廳老闆Mai Bach:「我認為現在台灣,便利性對大家是很重要的,所以像是便利商店、速食店,是容易快速而且便宜的,但是有時候對我們身體不是那麼好。」

她相信靠著健康飲食,就能改善一個人的健康、精神還有情緒狀態。

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建議民眾在烹調過程當中,能夠不要過度的烹調,比如說青菜,用燙青菜的方式也不要燙得太爛。」

隨著養生觀念興起,烹調方式受到重視,紫色食物在養生料理中,也漸漸受到歡迎。

養生甜品店經理謝宜君v.s.客人:「請問你的紫米燉奶要涼的還是熱的?都涼的,涼的口感比較好。」

將燉奶放到碗裡,再舀進鮮奶紫米,擠上一圈圈煉乳後,就成了受歡迎的養生甜品。

養生甜品店經理謝宜君:「紫米它是米中之王,其實你吃了不會脹氣,我們強調就只有加鮮奶,沒有加任何一滴水份去燉煮它。」

看中紫米的高營養價值,店家也推出不同吃法,像是以黑糖和紅糖熬煮後,再搭配上紅豆,或是放上滿滿的當季草莓擠上煉乳,就連賣相都相當討喜。

養生甜品店經理謝宜君:「我們就是用新鮮的水果,搭配我們的紫米元素結合在裡面,強調就是健康養生。」

紫色食物的養生風潮,現在還吹到了火鍋店裡。

小農火鍋餐廳總經理唐慈鄉:「幫您介紹一下比較特別的青菜,這個是紫色的彩色紅蘿蔔。」

記者曾奕慈:「在這家火鍋店裡光是一個菜盤,就可以吃到將近8到10種的蔬菜,而裡頭最特別的就是紫色蔬菜了!像是紫色的花椰菜、還有紫梗的京都水菜,都是外頭相當少見的,吃完火鍋,如果想把這些健康的蔬菜帶回家,還可以來到店門口的裸賣區挑選。」

小農火鍋餐廳總經理唐慈鄉:「烹煮的過程當中,會將花青素釋放到湯頭裡頭,所以你的湯頭,會變成有點呈現粉粉的淡紫色。」

而除了多種的紫色蔬菜,強調不加工的食材,每天都來自食材產地的小農直送,讓養生概念在飲食中徹底實踐。

小農火鍋餐廳總經理唐慈鄉:「蔬菜長什麼樣子,它就會完完全全的原貌,呈現在蔬菜盤裡頭,那我們就是主打五行蔬菜,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在一天當中,攝取應該要攝取的蔬菜量。」

營養師也證實,紫色的食物對人體確實具有高營養價值。

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比如說它有花青素,它對於眼睛視力的保健、對腦袋的一個年輕化抗發炎,這些都是很好的一個來源。」

想要吃得健康養生,食材除了不要過度烹調之外,營養師就建議每一種顏色的蔬菜都得攝取,才能讓身體獲取均衡的養分。

2017/2/14

化學毒素擴散 地球最深海溝也難倖免


(法新社奧斯陸13日電) 禁用的化學物質汙染了棲息在海洋最深處的甲殼綱動物,成為人造汙染物擴散到地球最偏遠地區的第1個證據。

研究人員說,即便是生活在海平面以下近11公里處的食腐動物,恐怕也難逃被「極高」濃度化學物質汙染的命運。這些化學物質用於製造冷卻劑和絕緣液體。

研究人員在刊登於「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的研究中寫道,這些汙染物質可能來自沉至海底的塑膠廢棄物和動物屍體。

任職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研究共同執筆人傑米生(Alan Jamieson)說:「我們仍認為如此偏遠且原始的深海地區,可逃過受到人類荼毒的命運,但遺憾的是,我們的研究顯示,事實就是如此。」

傑米生和研究團隊使用特製的潛水艇,蒐集棲息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和克馬得海溝(Kermadec Trench)的片腳類動物。

這些是地球上最深、最黑暗的地區,人類對它們所知甚少,甚至不如月球表面。(譯者:中央社劉文瑜)

2017/2/12

美國已開始瘋Vegan?



【2017/02/13 文:suiis編輯部
由Harris Interactive公司進行一項全國電話調查,2011年的調查研究顯示,如今約有1600萬人是素食者或Vegan者!

此項研究針對1010位成年人參與,按照年齡、性別、種族、地區等進行平均加權。調查結果發現共有5%為素食者,其中超過半數為Vegan人口;但在2009年僅有3%的人為素食者,這其中僅1/3為Vegan。由此可見Vegan人口不斷攀升中。

其他項數據也驗證這個研究: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估計2007至2012年間肉類消費量下降12.2%。根據Mintel的報告指出,美國的素食菜單在過去3年成長66%。此外,依據Google Trends調查,搜索「vegan」字詞在過去7年中增加了2倍。更令人感到興奮的是,僅僅在2010-2011年,就已經有超過100種肉類替代品引進雜貨量販店販售!

為什麼越來越多美國人開始吃素?也許是記錄片《畜牧業的陰謀Cowspiracy》報導畜牧業對環境影響甚鉅,例如砍伐亞馬遜森林會造成水與土地的極端缺乏、溫室氣體大量產生等。另外一個原因是透過素食,約有14/15的死亡疾病可以被治療、預防及扭轉。最後,也可能是人們良知的發現─不斷的開發與殺害動物是錯誤的行為。

不論是什麼原因,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和動物們已經漸漸被拯救,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加入吃素的行列,不只是台灣、美國,進而是世界各地!

http://www.suiis.com/media/NewsArticle.asp?no=1200

2017/2/4

寧可食無肉:聯合國憑甚麼要我吃素?

2017/01/24 16:31:20 藍之青
「吃素救地球」、「周一無肉日」:究竟減少肉食攝取,可以對環境有哪些助益? 圖/法...
「吃素救地球」、「周一無肉日」:究竟減少肉食攝取,可以對環境有哪些助益? 圖/法新社
全球性的全素飲食轉移,是挽救世界飢餓、能源危機和氣候變遷至關重要的一環。
——聯合國環境署,2010年
過去十年來,「吃素救地球」、「週一無肉日」等的口號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聯合國底下的各個機構,更是年年呼籲社會大眾改變以肉食為主的飲食型態,倡導大幅削減日常肉食攝取,以降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去年十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最新的2016年〈糧食及農業現況報告〉中指出,全球農業(包含林業、漁業和畜牧業)排放約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總量,和全球的交通運輸產業(計入航空和海上運輸)旗鼓相當。該報告呼籲,各國政府應採取積極作為,以減少動物性來源飲食,因為這不但能大幅減少負面環境影響,對人體也有潛在的健康效益。

而早在2014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就已表示:「肉食和乳製品食用量減半,可減少歐洲農業部門25—40%的溫室氣體排放和降低歐洲人40%的飽和脂肪攝取量」;之後,聯合國環境署轄下的國際資源小組(IRP)也指出,全球的農業和食物體系總共佔全球約24%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更直接與間接地造成超過60%的物種滅絕

但儘管有再多的報告和研究結果支持,拒絕承認、忽視和否定此一觀點的各式論述,一樣層出不窮。其中一個主要的反對論述為:肉食生產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計算被誇大,少吃肉能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有限,對環境保護也沒太大幫助。

然而,現代集約畜牧業被抨擊的面向和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遠多於單一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譬如,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動物排泄物汙染、自然資源及海洋資源枯竭與失衡、動物權利等等,都是值得檢討的問題。而究竟減少肉食攝取,可以對環境有哪些助益?
聯合國底下的各個機構,年年倡導大幅削減日常肉食攝取,以降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聯合國底下的各個機構,年年倡導大幅削減日常肉食攝取,以降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圖/路透社

▌溫室氣體排放,僅次能源污染

首先是畜牧業排放出的溫室氣體:牲畜飼養造成的溫室氣體,一方面來自反芻動物(牛、羊)本身所排放的甲烷(CH4)、大量動物排泄物產生的氧化亞氮(N2O),另一方面來自各種肥料產生的氧化亞氮,以及為了種植大豆、玉米等動物飼料,因而砍伐熱帶雨林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氧化亞氮。水產養殖也同樣會造成氧化亞氮的排放。

自1970年以來,全球反芻動物的飼養量成長了1.4倍、豬隻飼養成長了1.6倍、家禽類成長了3.7倍,而水產養殖也巨幅上升。數量之大讓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在其第五份氣候變遷報告中,將「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AFOLU)視為一個部門來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這個部門佔了全球約24%、將近四分之一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僅次於能源部門;其溫室氣體主要排放來源,就是熱帶雨林伐林、牲畜飼養產生的農業排放,以及土壤和養分管理。

全球畜牧業排放了超過70%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其中的甲烷分子因暖化效果比二氧化碳分子要強上25倍,尤其令人擔憂。這些溫室氣體排放量,雖然不比燃燒石化燃料的排放量要多,但也已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規模。減少畜牧業和林業碳排放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能源產業。
牲畜飼養造成的溫室氣體,部分來自反芻動物(牛、羊)本身所排放的甲烷(CH4),以...
牲畜飼養造成的溫室氣體,部分來自反芻動物(牛、羊)本身所排放的甲烷(CH4),以及動物排泄物產生的氧化亞氮(N2O)。 圖/路透社

▌惡性循環,生物多樣性流失

除了上述從溫室氣體排放,集約畜牧養殖另一個重要的負面影響,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流失。

在南美洲,牛隻放養和大豆種植(為製造動物飼料)是熱帶雨林消失的主要原因。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和物種滅絕,不只是因為棲地被破壞,也導因於單一作物的大量種植,以及深受化肥、排泄物汙染的水體與土壤。

此外,熱帶雨林的消失同步加劇全球暖化,逐漸上升的溫度使得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變得更加脆弱,易於起火、產生病蟲害或使物種滅絕,種種現象又進一步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雨林消失,然後再進入加劇全球暖化、生物多樣性下降的惡性循環之中。

自然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能提供給人類各種無法取代的生態服務息息相關。生物多樣性的消失,不僅會讓生態失衡、氣候失調,亦會威脅糧食安全、影響農業生產、導致害蟲和疾病的管控失調;一旦大自然裡各種養分的循環遭到破壞、自然生態中珍貴的藥用資源將會消失,遭受汙染的空氣、水和土的淨化亦會變得困難。種種影響,都大大增加了人類疾病和農業蟲害的風險,最後造成人類社會嚴重且無法彌補的經濟和生命損失。
在南美洲,牛隻放養和大豆種植是熱帶雨林消失的主要原因;一張空照圖顯示鄰近巴西聖塔...
在南美洲,牛隻放養和大豆種植是熱帶雨林消失的主要原因;一張空照圖顯示鄰近巴西聖塔倫(Santarem)的熱帶雨林因砍伐已逐漸消失。 圖/路透社

▌動物排泄物,汙染的兇手

隨著全球集約家畜、家禽的飼養規模大幅增長,動物的排泄量平均而言,超過人類三倍以上,如此巨量的的排泄物,亦是不可輕忽的汙染源。美國農業部(USDA)曾估計,200隻乳牛排放的含氮排泄汙水,相當於一個1萬人的社區;而由於集約養殖的大型工廠,通常不會設置能夠負荷如此龐大排泄物的汙水處理設施,各地大量的、未經處理的動物排泄物,也因此成為地區性空氣(有毒異味)和水土的關鍵汙染源。

隨著逕流進入河川、湖泊或出海的糞肥汙染,夾帶超量的氮和磷,讓許多水域成為無氧的「死亡區」。許多國家的河口、海岸都受到動物排泄物的汙染,造成海洋生物死亡、生物多樣性下降,影響當地漁民的生計等等。

此外,許多動物排泄物裡帶有病原體(如:大腸桿菌、其他糞便大腸桿菌群),這些糞便又通常夾帶養殖過程中施打的各種賀爾蒙、抗生素等等,就這樣透過排放進入土壤和水體,直接或間接地經由飲用水和食物影響人類健康。

同樣的,為了餵養數目龐大的家畜禽而並存的大型工業化單一作物農業,也會使用大量的化肥、殺蟲劑、除草劑和密集耕作,這些農業生產亦如惡性循環般地汙染了水體和土壤,危害野生動植物,對環境和人類公衛健康,都產生嚴重的負面傷害。
各地大量的、未經處理的動物排泄物,也因此成為地區性空氣(有毒異味)和水土的關鍵汙...
各地大量的、未經處理的動物排泄物,也因此成為地區性空氣(有毒異味)和水土的關鍵汙染源。 圖/路透社

▌土地、水資源的失衡

生產一公斤的肉食所需要投入的水和土地資源,常常被拿來和生產同樣重量的植物飲食做比較。根據非營利組織「水足跡網絡」的計算,生產一公斤的牛肉,平均需使用超過1萬5,000公升的水,這個計算為整個畜牧產業鏈的用水量,包含集約養殖的牛隻每天的飲用水、穀物飼料種植使用的水資源、清潔養殖場和屠宰場...等等。

當然這些數字都只是大略的計算,各種食物的生產依產地、氣候等條件有不同的方式,計算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儘管如此,這些數字還是顯示出,在所需用水上,動物性飲食和植物性飲食之間的巨大的落差。

至於土地面積的使用,各種計算結果亦不大同,但平均而言,一般性的動物性飲食比素食者多出2.5倍到9倍的土地面積需求,以及5倍到18倍的土地利用。姑且不論食物和能量之間的轉換效率是如何被計算的,這邊需要傳達的訊息是,目前已開發國家的一般性動物性飲食,在水、土地和其他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汙染而言,迫切的需要被改變與重新定義,好以符合地球所能承載的環境壓力。

此外,已開發國家的文明病和肥胖蔓延,食物浪費普遍,而另一端許多開發中國家,卻是水資源極度缺乏,超過一億的人口極度貧窮,上億人口飽受長期慢性飢餓和營養不良之苦。世界人口預計在2050年將成長到9.7億,在種種情況下,如何營養均衡地餵飽更多人,且平衡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巨大落差,嚴格地檢視生產肉食所使用的資源,不失為一個重要的起步。
畜牧產業鏈的用水量,包含集約養殖的飲用水、穀物飼料種植使用的水資源、清潔養殖場和...
畜牧產業鏈的用水量,包含集約養殖的飲用水、穀物飼料種植使用的水資源、清潔養殖場和屠宰場...等等,遠大於植物飲食。 圖/路透社

▌海洋資源枯竭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養殖漁業,都跟上述的畜牧養殖一樣,也屬密集產業,都會產生大量排泄物,養殖過程中也仰賴大量抗生素與賀爾蒙。密集養殖的魚類生存在壓力極大的環境裡,感染、寄生蟲滋長、發育不良、突變都是常見的事;這些被養殖的魚不論是鹹水魚還是淡水魚,一旦逃脫進入自然環境中,都有可能二度感染野生魚類,或汙染野生基因庫,此類例子,屢見不鮮。目前全球的海洋資源,已約有85%面臨耗竭和嚴重汙染的困境。

另一個嚴重的狀況是,很多早就因被過度捕撈而枯竭的野生海洋資源,在養殖漁業中再被捕獲製作成飼料,惡性循環不僅加劇海洋生態的崩潰,也同樣剝奪了許多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漁獲和蛋白質來源。事實上,許多海洋漁獲,或是因污染而不適合人類食用的漁獲,其實也都輾轉被製作成養殖漁業的飼料,最後,一樣進入人類的食物鏈。
這些被養殖的魚不論是鹹水魚還是淡水魚,一旦逃脫進入自然環境中,都有可能二度感染野...
這些被養殖的魚不論是鹹水魚還是淡水魚,一旦逃脫進入自然環境中,都有可能二度感染野生魚類。 圖/美聯社

▌嚴格素食者的怒吼:動物權利在哪!

(動物產業對動物和工人而言) 在任何一個環節上都是一個極其殘忍的體系。
——麥可.波倫,《畜牧業的陰謀》

集約動物飼養在全球化的時代裡越來越普遍,且都強調「有效率」的工廠式運作,致力於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用最少的資源、最小的空間,將「飼料」轉變成可以販賣的「肉品」;可想而知,越集約的飼養、越有效率的生產,對動物本身越是一場災難。

因此,動物權利常是嚴格素食主義者(veganism)的出發點。不計其數的書籍、記者、紀錄片、攝影師,都曾揭露出令人不忍目睹、不可置信的動物養殖環境。集約式的動物飼養,不只毫無動物權利可言,更常是各種超級病毒的溫床,威脅危害人類的公共衛生健康。
2016年12月10日,西班牙動物權利倡議者聚集在馬德里的街上,手持動物的屍體,...
2016年12月10日,西班牙動物權利倡議者聚集在馬德里的街上,手持動物的屍體,抗議畜牧場惡劣的養殖環境。 圖/美聯社
動物權利倡議者將自己包裝成賣場架上的冷藏肉食,提醒大眾畜牧產業鏈背後的環境危機。...
動物權利倡議者將自己包裝成賣場架上的冷藏肉食,提醒大眾畜牧產業鏈背後的環境危機。 圖/路透社
所以,到底多少肉食是可被接受、是地球的生態所能承載的?
一般而言,研究者在模型裡,計算地球可負荷的飲食資源承載量時,會分成全素飲食、奶素或蛋素,和不同程度的雜食飲食。不同的模型和參數會得出不完全相同、但也大同小異的結論。研究結果不同之處主要在於細節:全素好一點?還是有多少蛋、奶的比例好一點?哪些土地比較適合生產甚麼樣的食物等等。

飲食的結構本身相當複雜,舉例而言,要是一位以肉食為主的成人,想要在不減少熱量攝取的條件下改變飲結構,那其所會消耗的植物性食物,也會有著非常龐大的生態足跡。然而若只改變飲食結構,不影響食物總量攝取的話,許多研究的主要結論,都還認同人類飲食應該要減少肉食攝取,並朝著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典範轉移。

以能源、環境、人口和糧食生產研究著稱的加拿大學者斯米爾(Vaclav Smil),在他的著作《我們應該吃肉嗎?》中,計算出有節制的合理肉食,大約是每人年均25-30公斤,包含奶蛋。飲食研究權威,有著美國「飲食界良心」稱謂的作家麥可.波倫(Micheal Pollan),在其紀錄片《畜牧業的陰謀》(Cowspiracy)中也指出差不多的數字:一人一年37.6公斤(83磅)的奶蛋肉總和。依照目前的一般的食肉(奶蛋)量而言,「周一無肉日」需要改成「周一才能吃肉」,而且是一餐或是最多兩餐食肉
到底多少肉食是可被接受、是地球的生態所能承載的?圖為巴塞隆納拒吃肉食的倡議活動。...
到底多少肉食是可被接受、是地球的生態所能承載的?圖為巴塞隆納拒吃肉食的倡議活動。 圖/法新社
許多研究報告皆顯示,一旦掌握全食物植物性的飲食知識,減少肉食攝取只會促進健康,不...
許多研究報告皆顯示,一旦掌握全食物植物性的飲食知識,減少肉食攝取只會促進健康,不會危害健康。 圖/路透社
很多人會擔心,減少肉食攝取會營養不良。在現代社會的肉食文化和產業的政策遊說底下,確實許多關於飲食的知識已被扭曲,該如何從植物性飲食中得到所有完整的營養,也已經在社會很多角落成為遺失的知識。

多位世界著名的權威營養學家和醫生,包括被譽為「營養學界愛因斯坦」的克林坎貝爾博士(T. Colin Campbell、飲食調理師考德威爾耶瑟斯亭醫生(Dr. Caldwell Esselstyn)等人,從人體健康和預防疾病的角度出發進行研究,證實了「全食物的植物性飲食」(whole food plant-based diet)——尤其是注重豆科類植物和全穀物——能夠預防、逆轉退化性的疾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癌症),並且協助專業運動員達成最佳的運動表現和體能狀態。一旦掌握全食物植物性的飲食知識,減少肉食攝取只會促進健康,不會危害健康。

相反的,因為過量抗生素的使用和嚴重的環境汙染,在食物鏈上層的動物,體內累積了更多的毒素。許多研究顯示,集約動物養殖習慣使用抗生素,一旦抗藥性產生,則必須施打更大的劑量,這不僅讓動物越來越衰弱,也讓間接吃進這些抗生素的人類,在疾病治療使用抗生素時,效果大打折扣。過去幾年,許多對人類公衛造成威脅的超級病毒(各種禽流感、豬流感)的出現,也都和集約養殖過量使用抗生素,以及劣質的養殖環境脫不了關係。瑞典政府前幾年也公開宣導,因為污染嚴重的關係,勸導民眾不要食用波羅的海捕撈的漁獲,尤其對孕婦和孩童有害。
在當前的狀況下如欲透過課稅來補償動物性食品對氣候的損害,牛肉需增稅40%、乳製品...
在當前的狀況下如欲透過課稅來補償動物性食品對氣候的損害,牛肉需增稅40%、乳製品20%、羊肉15%、雞肉8.5%、豬肉7%、蛋5%。 圖/路透社
分享
那麼,該怎麼辦?聯合國登高一呼,肉食文化就能說放就放棄嗎?當然沒那麼簡單;但也正因此,「肉稅」(Meat Tax)的概念,才成為各國討論的政策熱點。

為了反應出動物性產品真實的外部成本,許多研究人員、環境專家和經濟學家,直指解決問題、降低市場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課徵動物性食品的生產稅,意即根據生產過程所造成的環境和健康損害,去計算、增加動物性產品的價錢。

根據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在當前的狀況下如欲透過課稅來補償動物性食品對氣候的損害,牛肉需增稅40%、乳製品20%、羊肉15%、雞肉8.5%、豬肉7%、蛋5%...等等。目前有在討論或考慮課徵肉稅的政府,已包含德國丹麥瑞典,而在歐盟層級的討論亦比比皆是。

回過頭來看,飲食,不只是個人健康的關鍵,也是環境健康不可忽視的一環,是減少人類對環境和動物剝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倡導縮減肉食攝取,在現在人類社會中,不難想像確實有很高的難度。可能有那麼一天我們也不用選擇,基於健康和環境考量的昂貴肉價將阻卻消費。無論如何,現階段希望讀者還是能在享用肉食、讚嘆肉食的美好滋味之際,能夠不放棄思考各種與飲食選擇相關,去成為改變的可能性。
現階段希望讀者還是能在享用肉食、讚嘆肉食的美好滋味之際,能夠不放棄思考各種與飲食...
現階段希望讀者還是能在享用肉食、讚嘆肉食的美好滋味之際,能夠不放棄思考各種與飲食選擇相關,去成為改變的可能性。 圖/路透社

肉價太便宜? 德環局建議取消「不環保補貼」

本報2017年2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伍冠瑋編譯;Lisa Lai審校
便宜的肉價,竟是將成本轉嫁至環境而來?德國聯邦環境局(UBA)檢視各項產業的「不環保補貼」,上月公布結算報告,首次點名畜牧業,引發爭議。
報告揭露,因沒算到高昂的甲烷與氮氧化物排放量,德國畜產品的增值稅(VAT)補貼,共讓政府少收了52億歐元(約新台幣174億元)。報告建議,應取消肉類、奶類等畜產品的稅率補貼,從7%回到19%,不過馬上遭到多位政府官員的反彈,聯邦環保局所屬的德國環境部,部長韓德瑞克森(Barbara Hendricks)也直接否決了這項建議。

不環保產業? 德國環局建議取消畜產品補貼

德國聯邦環保局上月5日發表報告指出,光是2012年就有570億歐元(約新台幣1.9兆元)的稅款用在「不環保產業」,其中大部分落入交通(286億歐元)與能源(203億歐元)類別。交通運輸排放的溫室氣體佔了德國排放量的18%,所佔能源則超過1/3。
不過從農業部門來看,以肉類、乳製品為大宗的畜產品,對環境的傷害恐怕遠高於穀類和蔬果。歐盟媒體(EURACTIV)報導,生產一公斤的牛肉會排放約28公斤的二氧化碳,而生產同樣的蔬果,往往僅排放不到一公斤的二氧化碳。
不只肉品、起司的生產過程消耗大量資源,動物消化時還會產生大量的甲烷,而為了生產畜牧動物所需的飼料,大量砍伐原始林種植黃豆,也是溫室效應的主因。
聯邦環保局局長克勞茨貝爾格(Maria Krautzberger)就抱怨,德國多年來對畜產品的減稅補助計畫有極大的盲點。「這十分矛盾,德國在國際上已做出了保護環境的承諾,卻在國內以減稅的方式支持對環境有害的產業。」她說道。

肉奶增稅 蔬果減稅 多餘稅金回饋大眾運輸

由於傷害環境與氣候的部門仍擁有太高的補助,有違德國在巴黎會議中做出的承諾,因此聯邦環保局建議,畜產品應比照一般稅率,從原本食品類經過減免的7%,改以一般商品的19%來課徵。
「未來,畜產品應該要課徵19%的稅。政府將以這多出的幾十億稅金,進一步降低蔬果類商品的稅率,以降低其賣價。除此之外,多出來的錢也可用於降低大眾交通工具的收費,這兩者都對環境與消費者有利。」勞茨貝爾格表示。

「不應改變消費行為」 德國綠黨反彈

儘管立意良善,該提案卻面臨反彈聲浪。德國綠黨代表之一的剛姆克(Thomas Gambke)表示,聯邦環保局提高稅率的建議並不會產生正面效果。他說:「我們應該從生產者的角度去解決生產過程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問題,而不是用提高增值稅率來改變消費者的行為模式。」
剛姆克認為,對食物的增值稅應該要有社會功能,且能確保食物的價格是收入較低者也負擔的起。與其從增值稅率下手,應該提升與確保畜牧業的動物福利和氣候變遷標準。
提案也受到多位政府官員的反對。《德國之聲》報導,德國農業部部長施密特(Christian Schmidt)嗤之以鼻表示,「UBA的提案了無新意」。他認為,刻意透過提高稅率來提高價錢,對動物福利的提升、消費者與環境都沒有幫助。他表示,德國不應用懲罰性的稅,替人民決定應該吃什麼。
※本文轉載自美國責任醫師協會(PCRM)21天健康挑戰

參考資料

極端天氣襲地中海 英超市每人限買3棵生菜

02月03日(五) 11:46
 
地中海國家的農作物失收,令英國陷入蔬菜荒。(互聯網圖片)
歐洲地中海多國近日受極端天氣影響,農作物失收,導致英國蔬菜供應大受影響。在「蔬菜荒」下,除了菜價急升近20%之外,更有英國超級市場實施「蔬菜配給制」,規定每名客人只可以購買特定數量的蔬菜,以確保更多客人可以購得蔬菜。

英國不少超級市場內用於放置蔬菜的貨架都空空如也。其中一間超市貼出告示:「由於西班牙天氣惡劣,使農作物嚴重失收,為保障每名客人都可以享用蔬菜,我們規定每人只可以購買3個西生菜,不便之處,敬請見諒。」當地一間超級市場的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所有顧客都可以購得蔬菜,這十分重要。」因貨源短缺,英國的菜價急增17%。有顧客表示,一個西生菜價格上漲至1.19鎊(11.5港元)。

英國向來依賴西班牙及意大利等地中海國家供應蔬菜,惟地中海國家近月不時遭受水浸、大雪及大風暴等極端天氣侵襲,重創當地農業。以意大利為例,她們每年二至三月都會出口蔬菜,但因農作物失收,令她們也要從外國入口;西班牙的農產量亦大減。有專家估計,極端天氣令西班牙、意大利及希臘等地中海國家的農作物收成量大減60%。

更甚的是,英國或需面對來自法國及德國的競爭,業內人士指若然兩國商人若願意付出更高錢買菜,介時英國的蔬菜供應將更見絀。商人或會轉而向美國購入蔬菜,但成本勢必增加,令英國的菜價或再進一步攀升,預料會持續至二月尾至三月初。 
貨架空空如也。(互聯網圖片)
有超級市場限制每名顧客購買蔬菜的數目。(互聯網圖片)
西班牙近月受極端天氣影響,圖為早前水災情況。(互聯網圖片)
英國的菜價急升。(互聯網圖片)

2017/2/1

迴旋宇宙2(上):前世今生與志願者靈魂 The Convoluted Universe Book Two




迴旋宇宙2(上):前世今生與志願者靈魂


意識覺醒的旅程,持續中....
繼《迴旋宇宙1》之後,朵洛莉絲透過個案取得更多有關亞特蘭提斯的毀滅,以及不為人知的地球古文明故事。隨著科技進展,文明的再一次興盛帶來了亞特蘭提斯時期的部份靈魂重回地球接受考驗和彌補過錯的機會。而地球次元晉升的計劃也喚來許多志願者在這時候勇敢來到這裡,協助人心轉化和頻率的提升。
請打開你的心,繼續體驗這場沒有侷限的心智旅程。

作者簡介
朵洛莉絲.侃南(Dolores Cannon)
一九三一年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一九五一年婚後,隨著先生的海軍職務旅居世界各地。
一九六八年初次透過催眠接觸到輪迴概念。她的先生是位業餘的催眠師,在使用催眠幫助一位婦人 減重的過程中,無意間回到個案的前世。在當時,前世仍屬「非正統」的主題,鮮有人對此領域進行探索。
這次事件引發了她對輪迴的興趣。一九七〇年,先生因傷退役,全家搬到阿肯色州的山丘。
她由此開始了寫作生涯,投稿於各雜誌和報社。
子女成人後,她投入回溯和輪迴的領域,鑽研各類催眠方式並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技巧,能最有效地幫助 釋放隱埋在個案潛意識的前世資料,她也因此發現了從未有過地球經驗的外星靈魂。透過她與外星人 和異次元高度進化的生命體所建立的合作關係,我們得以一窺宇宙和生命的奧秘。
自一九七九年起,她先後已催眠了上千位個案,並將內容匯整為多本著作。她的作品中譯本包括 《生死之間》、《監護人》、《地球守護者》、《三波志願者與新地球》、《迴旋宇宙》系列等等。
她於二〇一四年回到光的世界。
她稱自己為記錄「失落的知識」的回溯催眠師和心靈研究者。


目錄

第一篇 前世回溯的好處
第一章 催眠生涯的開始
第二章 一般的前世療法

第二篇 古代知識和失落的文明
第三章 貓人(不一樣的獅身人面像)
第四章 女神愛希斯
第五章 隱藏的城市
第六章 逃離亞特蘭提斯
第七章 古老的知識
第八章 被帶往安全之地

第三篇 進化的存在體和業力
第九章 孩子與業力
第十章 非人類形態的生活
第十一章 地球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