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9/28

全球變暖使冰凍層融化 北極海底成"甲烷定時炸彈"

2008/09/24 鉅亨網

【鉅亨網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科學家憂慮,甲烷的釋放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加劇全球變暖,並造成惡性循環。在歷史上,甲烷的突然 大量釋放曾導致物種的大規模滅絕!

新華網引述《廣州日報》報導,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全球變暖導致北極海底冰凍層開始融化,而冰凍層融化正導致更多比二氧化碳厲害20倍的溫室氣體--甲烷被釋放出來,會大大加劇全球變暖的速度,從而導致更多甲烷被釋放,而在地球歷史上,甲烷的突然大量釋放曾導致物種的大規模滅絕!

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23日率先被一英國媒體披露, 驚呼北極埋著一顆「甲烷定時炸彈!」

目前,一艘載有多國科學家的俄羅斯科考船正在北極進行環境考察,這艘科考船已經沿著俄羅斯北部海岸 行走了一圈。參與這一研究的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影 響北極的程度已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隨著北極海底永久冰凍層的解凍,數以百萬噸計的甲烷正在被釋放到大氣中,由於在導致溫室效應方面, 甲烷的破壞性是二氧化碳的20倍。所以科學家擔心,北極海底甲烷的釋放將大大加重地球上本已經十分嚴重的溫室效應。

科學家認為,甲烷在大氣中的含量至關重要,因為甲烷氣體的突然大量釋放在地球歷史上曾造成過全球溫度的突然升高、氣候的急劇變化甚至是物種的大規模滅絕。

最近幾天來,科考船上的研究者多次看到甲烷氣泡不斷順著「甲烷通道」冒出北極海面。

科學家認為,上一個冰紀形成的永久冰凍層,本來是充當防止氣體從海面逃逸的「蓋子」,而如今,隨著冰凍層的解凍,蓋子已經捂不住海底氣體的外逸。

科學家檢測到,在覆蓋西伯利亞大陸架方圓上萬英裏的地區,大氣中的甲烷濃度非常高,有時達到平常值的100倍。

據科學家估計,北極冰層下儲存的甲烷比全球煤炭儲藏總量中的碳還要多。由於目前北極變暖的速度超過了其他地方的速度,科學家十分擔心這些海底甲烷的穩定性。

鑒於甲烷在導致溫室效應方面的破壞性是二氧化碳的20倍,科學家憂慮,甲烷的釋放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 ,加劇全球變暖,而這一過程又會導致更多甲烷被釋放 ,從而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造成惡性循環。

近幾10年來,北極地區平均溫度上升了4攝氏度, 北冰洋冰層融化速度加快,冰層在大量消失。

領導這次北極探險的瑞典科學家奧爾簡‧古斯塔夫 森已將這一情況寫入北極地區考察報告--《2008西伯利 亞大陸架國際研究》,即將由美國地球物理學協會發表 。

資訊來源:
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080924_2_15i2s

科學家稱北極海底藏甲烷定時炸彈 可致物種滅絕

=======================================
《獨立報》:科學家在北極發現"甲烷定時炸彈"


北極地區永久凍結帶開始融化

(英文原題:Exclusive The methane time bomb)

  國際線上專稿:據英國《獨立報》9月23日報道,科學家們在北極發現新的全球氣候威脅:在全球變暖影響下,北極地區永久凍結帶開始融化,釋放出數百萬噸甲烷氣體,它們的破壞性比二氧化碳高20倍。

  科學家們稱,北極永久凍結帶就像一個“蓋子”一樣,將最後一個冰河世紀的甲烷氣體儲存在地下。但是他們近來發現,隨著全球變暖的日益加劇,這個蓋子似乎正在融化,很多甲烷氣體正在泄漏出來。

  沿著俄羅斯北部海岸線進行考察,科學家們發現那裏的甲烷濃度比其他地區高100倍,已經覆蓋了西伯利亞大陸架數千平方公里的地域。這些甲烷氣體沒有時間融入海水中。科學家們的初步調查暗示,大量沉積在北極海底的甲烷正在涌向海面,甚至數百萬噸甲烷氣體已經進入大氣層。地下儲存甲烷非常重要,因為科學家們認為,它們的突然釋放是造成全球氣溫迅速上升、氣候劇烈變化,甚至物種大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

  甲烷的破壞性比同為溫室氣體的二氧化碳高20倍,許多科學家擔心這些甲烷可能加速全球變暖速度,從而引發惡性迴圈。這些從海水中釋放出來的甲烷可以致使溫度升高,而高溫又會引發永久凍結帶進一步融化,釋放出更多甲烷氣體。據估計,儲存在北極下的甲烷氣體含量比全球煤炭中碳的含量還要高,因此大量釋放的甲烷氣體,就像一顆“超級定時炸彈”一樣,隨時威脅人類的生存。(李金良)

資訊來源: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18504/2008/09/23/2805s2255723.htm

2008/9/26

神七剛上天1小時,傳回地面的圖片中驚現“UFO”?

據媒體報導,神舟七號於今天晚上21:16發射升天.22:38飛船順利飛至西半球的時候,正值白天. 從艙口拍攝的攝像機意外地捕捉到一個清晰的碟形發光體,但身在艙內的宇航員並未注意到.
這個不明飛行物難道就是傳說 中的"UFO"? 目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專家還在進一步研討中.

2008/9/24

甲烷--比二氧化碳威力更強的溫室氣體 Methane – More Potent than CO2

澳洲布里斯本新聞組(原文為英文)

當世界各國政府正努力採取各種方法來對抗氣候變遷之際,全球暖化的效應也持續加劇,暴風雨、水災、旱災、熱浪和颶風等天災越趨頻繁猛烈。

近期一項最重要的資訊顯示,每噸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比二氧化碳高出25倍,這是以100年來分攤計算甲烷暖化作用的平均值。然而,甲烷在大氣中只停 留10年就幾乎偵測不到,20年後更幾乎完全消失,因此,將甲烷的溫室效應分攤為100年來計算,可說是大大低估了它的影響。由於我們減少溫室氣體的時間 已剩下不到100年,最新的方式是以20年來計算,得出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72倍

甲烷的排放,除了來自大自然,如海洋、永凍層和一些濕地外,也來自人為的污染。人為所產生的甲烷是其中一個最大的排放源,尤其是來自生質燃燒 (biomass burning,意指在開墾土地或改變土地用途時燃燒土地上的草木)和畜牧業。能源產業所排放的甲烷,包括煤礦業、煉油業、管路滲漏等,都能透過技術的改 進使其降至最低。但正如最近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全球環境健康」教授寇克‧史密斯博士(Dr. Kirk Smith)所言,畜牧業才是最嚴重的人為甲烷排放源。他說︰「我們所有吃肉的人,還有我必須指出,包括那些喝牛奶的人,都難辭其咎。」但值得慶幸的是, 我們每個人現在都能善盡一份心力,藉由減少吃肉和奶製品來降低甲烷在大氣中的含量。針對這點,史密斯教授直言不諱地證實道︰「即刻見效的方法就是少吃肉。」

目前各國政府所採取的對策都偏重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最近這項關於甲烷的資訊卻指出一個事實,即我們應該更加著重於減少甲烷的污染。史密斯博士進一步 說︰「甲烷是大家第二熟悉的溫室氣體,但其威力卻強多了。」他描述甲烷為一種相當險惡的氣體,它不僅是一種強烈的溫室氣體,而且會增加地面上的臭氧污染, 危害人體健康。大氣中若含有高濃度的甲烷,而使氧氣濃度降至19.5%以下時,就會使人體產生窒息的危險。甲烷的濃度增高,也會與空氣混合,形成高度易燃 並具有爆炸性的氣體。

寇 克‧史密斯博士認為氣候科學家應該多強調甲烷所造成的可怕後果︰「我們當然必須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但如果我們想要在未來廿年內扭轉氣候變遷,則應設 法減少留存期較短的溫室氣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甲烷。」世界各國應該聽從這項忠告,將減少甲烷的排放視為第一要務;政府在制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策略時, 應將不含動物成分的飲食方式列為首要重點。正如史密斯博士所言︰「在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甲烷污染中,牲畜是最大的排放源。」若能立刻減少全球甲烷的排放,也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來轉換成使用永續能源。

簡言之,如今科學已告訴我們,甲烷在造成地球暖化的效應上,比二氧化碳的威力強許多倍,為了地球及其所有居民著想,我們必須立刻大幅降低甲烷的排放。而要達成此一目標,人人都能採行的最快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取無動物成分的純素飲食方式。

線上觀看「無上師電視台」對寇克‧史密斯博士的完整專訪:http://video.Godsdirectcontact.net/magazine/AW643.php

參考資料︰
http://www.theage.com.au/opinion/the-missing-link-in-the-garnaut-report-20080709-3cjh.html?page=-1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thane

source: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1/index.htm


Methane – More Potent than CO2

By Brisbane News Group, Australia (Originally in English)

As the world’s governments strive to implement solutions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its effects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intensify with more frequent and severe storms, floods, droughts, heat waves, hurricanes and more.

The most prominent recent information shows that methane is up to 25 times more potent, per ton, than CO2 in causing global warming. These calculations are based on averaging the heating impact of methane over 100 years. However, after only a decade, methane is barely traceable and almost disappears after 20 years, thus averaging it over a century dramatically reduces its impact. And as we don’t have 100 years left to reduce our greenhouse gases, more recent calculations averaged over a period of 20 years rate methane as 72 times more potent.

Methane emissions are produced from natural sources such as oceans, permafrost, some wetlands, and also from human-made sources. Human-produced methane is one of the largest emitters especially from biomass burning (the burning of vegetation for land clearing and land-use change) and the livestock industry. Methane from the energy sector such as coal mines, oil refineries and leaking gas pipelines can be minimized through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d advancements. But it is the methane from the livestock industry that is the worst human-derived emitter, as recently stated by Dr. Kirk Smith, Professor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Health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ley. He said, “And that is something that we all contribute to, all of us who eat meat and I must say, drink milk as well.” Fortunately then, reducing methane levels is something that all of us can have a hand in right now by consuming less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Professor Smith verifies this by boldly stating: “The immediate fix is to eat less meat.

Currently, governments worldwide are focusing on strategies to reduce CO2 emissions; however, this latest information about methane points to the fact that we should be concentrating on methane reduction much more. Dr. Smith added, “Methane is the second most well-known greenhouse gas but is much more powerful.” He described it as an insidious gas; one that is not only an intense greenhouse gas but one that also helps create ground-level ozone, which is damaging to human health. If high levels of methane reduce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atmosphere to below 19.5% then asphyxia can occur. Increased levels can also be highly flammable forming explosive mixtures with air.

Dr. Kirk Smith believes that climate scientists need to stress the dire consequences of methane more. “Sure we have to deal with CO2, but if you want to make an impact on climate in the next 20 years, the place to do it is with the shorter-lived greenhouse gases,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methane.” Nations worldwide need to take heed of this advice and make the reduction of methane top priority by placing the animal-free diet at the forefront of all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strategies; because, as Dr. Smith explained, “The biggest single source of human-caused methane emissions is livestock.” Reducing global methane levels right away will also buy us more time to transition into using sustainable energies.

Put simply, the science is now telling us that methane is several times more powerful in warming the planet than CO2 and that we need to drastically reduce our methane emissions immediately for the sake of the Earth and all her inhabitants. The quickest and most effective way to make this happen is something that all individuals can do and that is to adopt an animal-free or vegan diet.

To view Supreme Master Television’s full interview with Dr. Kirk Smith please go to: http://video.Godsdirectcontact.net/magazine/AW643.php

References:
http://www.theage.com.au/opinion/the-missing-link-in-the-garnaut-report-20080709-3cjh.html?page=-1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thane

source:
http://classic.godsdirectcontact.org.tw/eng/news/199/index.htm

2008/9/22

鐵圍內的悲歌

2008/9/21

好書推薦: 我的靈魂遇見動物/ THE SOULS OF ANIMALS



作  者:蓋瑞.科瓦斯奇(Gary Kowalski)
編/譯者:劉佳豪
出版社:柿子文化
ISBN:9868131952
出版日:2006.01.13
分  級:普級
語  言:中文
規  格:中文平裝

內容簡介

一隻母豬在生產後,用花在她新生的豬寶寶週圍排出美麗的花環;
一隻會比手語的大猩猩,清楚表達出貓咪好友的意外死亡,讓她有多麼傷心;
一隻小狗被垃圾場裡的娃娃人頭嚇得寒毛直豎,因為他相信那是一個鬼;
一隻雄鵝堅決不肯南飛過冬,只因為不願?下受傷的伴侶;
一隻黑猩猩為壯麗懾人的日落景象著了迷,連採拾的木瓜都忘了帶走;
一群大象用盡方法,想安慰並救回被獵人射穿胸膛的朋友;
一群牛兒圍著同伴被屠殺的地方,低頭哞哞鳴叫……

  母豬會慶賀新生嗎?大猩猩會思考死亡嗎?黑猩猩會欣賞美的事物嗎?小狗會恐懼鬼怪等無形的存在嗎?鵝兒懂得彼此相愛嗎?大象和大象失去至愛時會悲傷痛苦嗎?

  如果,這一切的情感表現是來自我們所謂的「靈魂」,那麼,最終的問題應該是:動物有靈魂嗎?

   唯一神教派的牧師蓋瑞.科瓦斯奇(Gary Kowalski)用《我的靈魂遇見動物》(The Souls of Animals)這部作品,回答了這些難解又難證明的問題。透過與信眾互動以及與讀者通信,科瓦斯奇收集了許多關於動物的真實感人故事,透過這些故事,我 們將進入動物們的心靈世界,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並認知到動物並非沒有生命、沒有感覺及智能的物體,而是會思考、有感情及心靈生活的個體,他們與人類一 樣,具有情感及靈性,甚至比人類更有智慧。因為——「在生命的大家庭中,人類是最年幼的種族,我們是動物世界中永遠的嬰兒,基本上,我們需要其他生物來告 訴我們:我們是誰?」

好書推薦: 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 Mad Cowboy

如果您還在吃肉, 請試著閱讀這本書,您會了解所不曾知道的真象.


作  者:霍華.曼(Howard F. Lyman)
出版社:柿子文化
ISBN:9572944096
出版日:2005.04.01
分  級:普級
語  言:中文
規  格:中文平裝



名人/媒體推薦

「我確定,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比霍華‧李曼更讓我尊敬的人了!再好的言詞,也無法表達我對李曼先生、他的工作以及本書的讚美。這是他自己的故事,也絕對是本世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請買十本,送給你所愛的人,這是最實在的禮物!」

——約翰‧羅賓斯,「拯救地球」組織創辦者《新世紀飲食》及《還我健康》的作者


「這本有如霍華‧李曼個人的奧迪賽,敍述他從牛仔、畜牧場主、到最後轉變為一位動物人道關懷運動者、環境保育推動者及素食者的歷程。一首啟發人心的史詩,記錄了一個非凡者的生命和轉捩點。他挑戰一切、放棄過去,開創更人道而文明的未來;這是關於美國畜牧文化的真實披露。」

——傑若米‧瑞福金,《超越牛肉:畜牧文化的崛起與衰落》作者

內容簡介

霍華‧李曼,一位高大魁梧,曾經擁有上萬畝農場以及千頭牛隻的美國畜牧大亨,在事業巔峰之際,突然面臨脊椎病變,可能導致半身不遂的健康危機。那一夜,他躺 在冰冷的病床上,想起溫暖的土壤與親愛的老婆─柳珍問過他的話,當下決定,不論後果如何,他將用餘生之力來修復被他摧殘的土地,讓它回到童年時光。

   他毅然放棄過去,以大衛面對巨人的無畏之姿,挺身對抗擁有龐大利益的肉品文化。1996年,他在熱門的「歐普拉脫口秀」中,踢爆肉品背後鮮為人知的紅色 檔案,並預言造成許多人畜死亡的狂牛症,即將襲捲全美。當晚他震醒了無數觀眾,一夜之間肉品滯銷,許多人因此成為素食者;但也激起德州畜牧業者惱羞成怒, 控告李曼和歐普拉違反了「誹謗食物法」!

  宛如先知的預言,2003年12月26日,在令人狂歡的聖誕假期中,美國政府再也無法掩飾真相,向世界承認美國為狂牛症疫區!

狂牛症的背後黑幕

1、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真的安全嗎?

「狂牛症不僅能『跨物種』傳染,還能在人體內創造出新的變種病菌,引發足以破壞腦部並致人死命的新型庫賈氏症。」

「世界衛生組織也同意狂牛症和庫賈氏症之間有所關聯的論點,他們推論這種新型庫賈氏症變種的發生,最好的解釋就是食用了由狂牛患畜製成的牛肉食品。」

「患畜的肌肉組織確實能讓他種動物發病,這真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因為所有人都忘了,所謂的肌肉組織,在經過適度切片與包裝後,就是我們所吃的肉。」

美國雖然在2003年聖誔節期間才被確定為疫區,但是 早在一九八九年時,霍華.李曼就已經提出警告:「美國目前還未有任何確認的狂牛症病例,但是每年都會有數十萬頭牛死於一種神秘的疾病——唐納牛隻症候群, 這些牛都和馬西作實驗的小牛一樣,前一天看起來還好好的,第二天卻突然倒地死亡。」

「這些牛大都被磨成粉末,然後再餵給其他的牛。這其中只要有一隻是狂牛症患畜,就可能傳染給數以千計的其他牛隻。」

「如果政府能夠針對大量的唐納牛腦部切片進行檢測的話,將能更確實的估量我們的風險程度。不幸的是,我們的政府就像英國一樣,看起來並不急著揭開這個事實。」

2.有人認為吃到狂牛病畜而得到「人類狂牛症」(vCJD)的機率非常低,大約是百萬分之一以下,所以不必擔心?

「近幾年美國庫賈氏症病例的數量尚未增加到引起關注的程度,但是由於庫賈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的症狀很相像,因此很可能有許多庫賈氏症患者,隱藏在近來明顯增加的阿茲海默症裡頭。庫賈氏症經常會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混淆,匹茲堡『退伍軍人管理局醫學中心』的醫師,曾對五十四名死於痴呆的病人進行解剖檢驗,結果發現其中有三人實際上是死於庫賈氏症,」

3.如果牛肉真是庫賈症的罪魁禍首,那麼英國有那麼多人吃牛肉,為什麼沒有每年都爆發出大規模死亡?

「庫賈氏症在人類身上的潛伏期大約是十到三十年,因此在一九九○前半年發病的庫賈氏症患者,很可能是因為吃了八○年代早期或中期的受感染牛肉,當時狂牛症甚至還未被檢測診斷出來。……只要是吃牛肉;可能還包括食用牛奶和乳製品的人都是危險群。」

英國微生物學家理查‧拉席(Richard Lasey)更披露:「……大約二○一五年開始,英國每年都會有二十萬人死於這種疾病。」

4.狂牛症在全球的關注、防堵下,病例數已年年下降?

「一九八九年,另一個政府委員會公布了第二份意見稍稍不同的報告,提出兩個更半調子的危機處理方法;一是禁止某些特定的牛隻內臟成為人類的食物,包 括腦、脊椎、脾臟、胸腺、腸子和扁桃腺,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指出只有這些特定內臟會對人類造成危險,它們只是經濟價值最小罷了。另一個建議是,在未來二十年 裡嚴密監控死於庫賈氏症的人數。換句話說,政府正在打的算盤是,要確定問題嚴重程度的最好方式,就是等著看會死多少人!要知道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更有建設 性的方法當然是解剖牛隻驗屍並檢測其腦部,拉席一再提出這個建議都被英國政府拒絕,毫無疑問的,這是因為他們害怕可能出現的答案。」

「至於其他的重要措施,就只有對依法通報狂牛病例的農人,提供該牲口市價的百分之五十金額做為補償。對於這項措施背後的歪曲邏輯,拉席(他讓英國政 府在整個狂牛危機中都感到芒刺在背)作了如下解釋:為什麼補償金只有屠體市價的一半?我想我知道答案。因為如果支付全額,農人們就會踴躍通報病例,這樣將 會讓確認的病例數量大為增加,突顯出問題的嚴重性,引起民眾恐慌,而且,也會花掉政府更多錢。」

「一九九四年四月,政府把對狂牛病畜的補償金降低為百分之二十,這當然是希望能減少狂牛病例的通報數目。」

5.有人說他曾親自走訪美加地區的疾病管理、肉畜等管理系統,因此不擔心會危害健康?

「美國人從小的教養讓他們相信有人會為他們的食物安全把關,令人恐慌的真相是,負責確保我們食物品質的是美國農業局及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責任,這些官僚體系不但效率低落,而且其行事一向被認為不像公僕,反而更像是肉品及乳品工業雇用的員工。」

6.官員自己跟親人都是消費者,理應不會以政治考量為前提?

「英國農業部長約翰‧古墨在一場公關活動上,極力想要在電視上餵他那四歲大的女兒吃一個漢堡,以證明這項食品的安全性,但是她連一口都不願意碰,真是給足了面子!」

7.牛肉是美國人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他們勢必不敢輕忽其安全考量?

「有時我用來給牛接種的藥物,後來卻被認定對人類健康有重大危害而禁用,不過政府似乎永遠都願意和農畜事業全力配合,他們通常都會先確定藥品公司所列的問題藥物存貨都已賣光後,才讓禁令生效。而這些禁藥只要落入農人手中,他們就一定要用到一滴不留才干休。」

「如果你在牲口飼料中添加某種禁藥,那麼你必須面對的可能後果是,政府將會在二萬五千多份屠體中抽樣細查其中一份,而且不會針對所有的禁用物質來作 檢查,只檢測極少數幾種禁藥成份。就算他們真的查到了某些禁藥殘留,而且也追蹤到生產這份屠體的農場,那會怎麼樣呢?違法農場主人最可能的得到的處罰,就 是一封措辭嚴厲的警告信函。我從來沒看過有哪個農場主人,因為違犯了哪一條保護我們肉品安全的法規而大傷腦筋,因為簡單來說,所有的程序都不過是做做樣子 罷了!」

「低脂」的真面目
雖然市面上有許多不同的減重方法在互相較勁,但是大部份有聲望的營養師都一致同意三個基本原則。要有效而持久的減重,第一個原則就是不要限 制你的卡洛里攝取,除非你真的是一位強迫性暴食症患者,每天都吃下多到離譜的卡洛里(大部份過重的人都不是)。吃到你覺得不餓了就好,一般來說,中等身材 的女性每天應該攝取二千大卡熱量,而中等身材的男性則需要約二千五百大卡,不過這個數字會隨著活動量和新陳代謝速度,而有很大的變動空間。對大部份食量正 常的人來說,不太需要自找麻煩去計算卡洛里,而且這件事本來就很難精確做到。請記得,中國人大多比美國人吃下更多的卡洛里但是卻仍然能維持苗條因為他們攝 取的是植物為主的飲食。不過我說你不需要去計算卡洛里;和希爾斯說「卡洛里不用計算」,完全是兩碼子事,如果你吃下巨量充滿砂糖的低脂垃圾食物,那些卡洛 里絕對會回到你身上留連不去。

第二個原則是降低你所攝取熱量中來自脂肪的百分比。不管貝瑞‧希爾斯寫了什麼,脂肪一定會讓你胖!一克的脂肪就有九大卡熱量,而一克的碳水化合物卻只有四大卡。此外,就如尼爾‧柏納德醫師在他簡單卻權威的著作《一個醫師的苗條指南》中所寫的:「來自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和來自脂肪的熱量相比,所增加的體脂較少。」這是因為脂肪可以被直接放進我們體內脂肪貯存區,如果要貯存碳水化合物,就得先把它們轉換為脂肪,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會消耗熱量。更有甚者,碳水化合物還能提高新陳代謝率,讓卡洛里能以快的速度燃燒掉。總而言之,美國飲食中的高脂肪對這個國家的肥胖來說,是無人能敵的頭號主因。雖 然飲食中理想的脂肪比例目前仍在爭議中,但是安全的說,大部份人所攝取卡洛里中,最佳的脂肪比例大都落在百分之十到十五這個範圍內(發育中的兒童和孕婦飲 食中,可能需要更高的脂肪百分比),如果你正因為減重而注意飲食中的脂肪含量,就必須找出什麼樣的數值對你最好。不過,請記得,如果你吃的都是正確的食 物,就不需要去知道飲食中精確的脂肪比例,因為你將會自然而然的吃在一個適當的範圍裡。

千萬不要被牛奶罐上的「低脂」標示騙倒,這一類標示都是誤導消費者,因為他們所標示的脂肪含量是以重量計算出來的百分比,而不是卡洛里的百分比,而牛奶的大部份重量都是水。標示著脂肪含量百分之二的牛奶,若以卡洛里的百分比來計算,事實上是百分之三十五,因此仍舊是高脂食品。關於脂肪唯一有用的統計數值,是脂肪所提供的熱量百分比,或是每一份含有幾克脂肪的標示,以重量百分比來標示脂肪含量根本就是高度誤導,政府應該全面禁止這種不實宣傳。

要避開高脂飲食最好的方法,就是戒絕所有的動物性食品。「特瘦」牛絞肉所提供的熱量 中,有百分之五十四都來自脂肪,一隻烤雞的熱量中有百分之五十一都是脂肪,鮭魚脂肪的熱量百分比則是四十。相對而言,一顆馬鈴薯所提供的熱量中,只有不到 百分之一是來自脂肪,只要你不是以炸薯條的形式來吃它(這會讓它的脂肪含量增加兩百倍以上),或是在上頭淋起司醬、奶油或酸奶油,它就會是一種很棒的低脂 食物。你可以把它蒸熟或烤熟,淋上蕃茄醬(購買標示有機且未加白糖製造的蕃茄醬)、莎莎醬、巴西里或低脂磨菇醬,甚至不加醬吃原味,如果你正在密切緊戒你 的腰圍,馬鈴薯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你可以選任何複合碳水化合物來取代動物性食品——水果、蔬菜、榖類或大豆類,它們都能讓你瘦下來或是長保苗條。沙泣是個 好選擇,不過請不要在上頭淋高脂的醬汁,你可以試試檸檬汁或是其它的無脂醬料。

採用低脂飲食法也表示你入須避免或限制蔬菜油、人造奶油、堅果、種子、橄欖和酪梨的攝取量。如果你用大量的墨西哥梨醬、花生醬、炸蔬菜、抹上厚厚一 層人造奶油的白麵包、浸泡在橄欖油中的義大利麵、甜甜圈和炸薯條來取代肉類,那麼就算是全素的飲食,也不能幫助你減重或降低血膽固醇。雖然不常見,但全素 飲食絕對有可能讓你體重增加,而油脂(它們百分之百都是脂肪)和堅果(它們的脂肪含量都非常高)通常都是這種罕見狀況的罪魁禍首。如果你真的要用油,菜籽 油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的飽合脂肪比例較低(約百分之六),但是——請記得,它仍舊是百分之百的脂肪,就算你沒有在減重,也應該限制這些高脂食品的使用。 此外,人造奶油中含有氫化油,並不像許多人所認為的是一個健康好選擇,它對你的心臟和健康所造成的危險,不會小於它所取代的奶油。

吃「低脂」的餅乾、冰淇淋或其他零食並不能幫助你減重,這些食物大都含有大量的卡洛里而沒纖維質,而且有時它們的脂肪含量並不真的像那些靠不住的包裝標示所提出的那麼低,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空熱量,而你當然希望你攝取的卡洛里能幫你工作,為你的細胞提供養分。

減重的第三個基本原則,當然就是運動。根據事實顯示,經常性的溫和運動對健康的幫助,要比偶爾一次長時間激烈運動效果大得多。在開始進行一套運動計劃之前,你應該先請教你的醫師,當然,你也可能想要參考巴布‧格林(Bob Greene)和歐普拉.溫芙蕾合著的作品《創造連結》(Make The Connection), 在這本書中,歐普拉以個人日記的方式介紹出格林的運動及減重建議,以及她如何成功的實行格林的計劃。格林所寫的每一件事在我看來都非常明智合理,只有一個 例外:我認為他不應該只強調低脂飲食,而應該強調低脂蔬食。你還記得吧?就算是表面看來很瘦的牛肉,切出來都會有飽合脂肪形成的美麗大理石花紋分佈其間, 而且,不管這塊肉看起來有多瘦,它都會提供有害健康的膽固醇。


作者介紹

霍華˙李曼(Howard F. Lyman)、葛林‧墨塞(Glen Merzer)

出生於蒙大拿傳統農場家庭的李曼,經營李曼農場長達二十年,
熟知畜牧業運作體系。1979罹患脊椎腫瘤後,毅然決定結束農場生涯,
進軍全國農人聯盟擔任法案公關,曾發起蒙大拿農人聯盟;並曾擔任
人道對待動物協會「良心飲食運動」領導人、超越牛肉聯盟常務董事、
國際素食聯盟及國際拯救地球聯盟主席。

他最重要的貢獻,為推動美國通過「全國有機食品生產條例」,造
就有機飲食觀念的蓬勃發展。現任「永續未來之聲」(Voice for a Viable
Future)創辦人兼總執行。

2008/9/14

英軍中校稱看見UFO艦隊 國防部下令封口



現年64歲的阿蘭·特納中校曾在英國皇家空軍雷達系統服役了29年。1971年,他和戰友們從軍事雷達螢幕上監測到“UFO艦隊”。然而英國國防部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卻下令嚴加保密。時隔37年,退役多年的特納首次披露了這一絕對內幕。

據報道,1971年,特納在現已被停用的英格蘭多塞特郡索普雷基地服役,時任雷達班班長。當年一個晴朗的夏夜,他和戰友們從軍事雷達螢幕上監測到 驚世駭俗的一幕:多達35個的UFO排成一隊在3000英尺(約914米)至60000英尺(約18288米)的高空作等距離飛行,飛行時速約爲300英里(約483公里)/小時。

每個UFO只在螢幕上閃現數秒鐘便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同樣的UFO。以此類推。特納回憶道:“我立即意識到這不是一支軍事飛機。當時能 夠以如此速度攀升的飛機只有‘閃電’超音速戰鬥機,可是它們不可能保持如此完美的陣型,並且會發出巨大的雜訊。可是那天晚上,沒有人聽到一絲動靜。”

據特納稱,無獨有偶,位於倫敦希思羅機場的6台軍事雷達及其操作員們當時也監測到了這一神奇事件,並且將這些UFO出現的方位鎖定在英格蘭索爾茲波平原的東部。同年,他們將這一難以解釋的奇特現象報告了上級。

英國皇家空軍的首長事後繪製出這支“UFO艦隊”的飛行路線圖,結果發現後者途經諸多英軍軍事要地。比如,英格蘭威爾特郡的林漢姆皇軍空軍基地,位於赫特福德郡布魯克曼公園的飛行導航信號發射機,等等。

然而,英國國防部在接到這起神秘事件的報告後,於3天後派人視察了英國皇家空軍的營地,並且隨即下令所有目擊者和當事人不得向外界透露此事。 1984年,特納由於在軍中的出色表現,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1995年,時年51歲的特納中校從英國皇家空軍光榮退役。直到那時,他也未敢對當年那起 “UFO艦隊”事件透露半個字。

10月,特納將作爲特邀嘉賓,出席在英格蘭西約克郡龐蒂弗拉克特市舉行的一個名爲“近距離接觸”的UFO討論會。時隔37年,退役多年的特納終於於近日首次披露了當年那一神秘事件的絕對內幕。

來源:揚州晚報 宗文

2008/9/11

有機食品當道 德國人改吃素

近年來,德國飲食文化已有更迭,有機飲食文化興起。一向以肉食聞名的德國餐點已不再受德國人歡迎,因為生態環境的改變,動物感染事件時有所聞,愈來愈多德國人改吃素食,更多的德國人改吃生機食品。

根據統計,50年來德國人肉類攝取量增加了一倍,每人每年平均食用61公斤肉食,為歐盟國家的前幾名,但物極必反,近來愈來愈多德國人放棄肉食,或者成為生機飲食的常客。

不啃香腸 改喝豆漿

德國營養學家也注意到德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營養學家艾斯曼表示,因為民生日常用品和狂牛病等動物感染醜聞頻傳,很多德國人改吃蜂蜜、蛋乳和豆類產品, 「十幾年前沒有人想得到,豆類產品如豆漿和豆腐可以在歐洲如此受歡迎。」曾幾何時,德國人不再大口吃肉和啃香腸了,而各大超市皆可買到豆漿。

按照「國際素食者聯盟」的一項統計,全德的素食者已達8%,約700萬人。德國素食者對生態環境的議題深為關切,尤其對動物飼養的方式感到不妥及不滿,這是德國人改吃素食的最大原因。

另外,歐洲人長年來保護動物意識不斷增長,此事亦對食肉主義產生極大衝擊,食肉與愛護有靈魂的生物一事,造成倫理上的基本予盾。

而同時,有機飲食文化大量興起。所謂有機食品的規定十分嚴格:非經基因改造,未施用農藥及人工肥料及廢水汙泥所生產的食品,而肉類則不准注射抗生素及生長激素。

九成家庭 都曾吃過

八十年代的有機食品顧客多為蓄長髮背布包的環保支持者。今天,中產階級及高教育高收入的家庭成為主要客戶群,而尤以年輕人和年輕家庭為主力,因為有機食品 的價格昂貴,一般中下以下階級無法負擔。不過,有機食品文化滲透力甚強,最近已鋪貨到一般超市。一項非正式統計顯示,去年,90%的德國家庭至少購買過一 次有機食品,這趨勢正在上揚。

德國有機食品使用者多半是長期顧客,其中有不少對全球化運動所帶來的社會不公充滿自覺,他們也是「公平產品交易」(Fairtrade)的支持者。公平產品交易有別於一般資本主義定義下的交易。

【2008/09/12 聯合報】@ http://udn.com/

請願書/PETITION

請願書

正本:聯合國 秘書長 潘基文


副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董事長 Jacques Diouf博士

   世界衛生組織 董事長 瑪格利特.陳 博士


發文單位:

  • Jens Holm:歐盟瑞士成員

  • 瑞士素食協會

  • 歐洲素食暨動物新聞聯盟

食物對飼料

親愛的秘書長先生:

「世界食物安全的羅馬聲明」在1996年重申了「民眾得以享有對安全和營養食物的權利」。 簽字者也承諾他們的政治意願-「根除所有國家的飢餓」。

在2008年,營養不良和飢餓不僅在世界上許多地區增加,也刷新了記錄而達到新的痛苦峰頂。減少和被浪費的穀物,飛漲的物價和不能永續耕作的農耕方法只是結合並導致弱勢的人民在生命威脅風險的部份因素。

無法接受的是,甚至是在幾乎每年六百萬個孩子,死於飢餓和營養失調的嚴厲情況下,而有用穀物中的巨大百分比仍然被使用於餵養農場的動物。

以人道的名義而言,一個負責任的全球性社區不能再供給,以耗費7-16 kg穀物或大豆,上至15,500公升的水和323 m2放牧土地,只為能支付生產一公斤牛肉的產品。為全部的絶望需求者保全食物,是更能接受及持續的大方向。

不幸地,即使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專家考量:「家畜是對環境的一個主要威脅」,他們僅僅推薦不同的農耕技術,提供一些破壞一個已經脆弱的環境所需承擔的風險,再者或許超出修復能力之外。

所有飢餓的人,幾百萬的素食者及那些選擇有益健康方式以取代消極傳統飲食者,他們有權去期待決策者、政府和國際機構為所有可利用的選擇,包含素食主 義做一個科學的調查。這種資源-和救生生活方式,是公正的研究和增進努力的價值,不能持續是因為它的潛在性決定了在人道的偏好上食物對飼料的激烈爭議。

為此,我們對呼籲聯合國和它的代辦處停止忽視素食主義,並以學習它多面的好處取代合併它們的目標,而達到一個無飢餓世界的未來策略。

誠懇地,


Sign this petition!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remarks to this petition please contact: info (at) evana.org

@@@@@@@@@@@@@@@@@@@@@@@@@@@@@@@@@@@@@@@

PETITION

TO:
United Nations Secretary-General Ban Ki-moon

COPY:
FAO - Director General Dr. Jacques Diouf
WHO - Director General Dr. Margaret Chan

Launched by:

'FOOD VS FEED'

Dear Mr. Secretary-General,

In 1996, the “Rome Declaration of World Food Security” reaffirmed “the right of everyone to have access to safe and nutritious food“. The signatories also pledged their political will “to eradicate hunger in all countries.”

In 2008, malnutrition and starvation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re not only increasing but are set to reach new peaks of suffering. Dwindling and wasted crops, soaring prices, unsustainable farming practices are just some of the factors which combine to put vulnerable people at life-threatening risks.

It is not acceptable that even in a grim situation with hunger and malnutrition killing nearly six million children each year, huge percentages of available crops are still being fed to farm animals.

In the name of humanity, a responsible global community can no longer afford to invest 7-16 kg of grain or soya beans, up to 15,500 liters of water, and 323 m2 of grazing land in the production of just one kilo of beef for those with the means to pay for it. More accessible and sustainable avenues to secure food for all are desperately needed.

Unfortunately, even though the experts of the FAO consider 'Livestock a major threat to environment', they merely recommend different farming techniques, some of which entail the risk of damaging an already vulnerable environment even more, perhaps beyond repair.

All hungry people, many million of vegetarians and those looking for wholesome alternatives to destructive traditions have the right to expect from decision makers, governments and international bodies a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all available options, including vegetarianism. This resource- and life-saving lifestyle is worthy of unbiased research and promotional effort, not last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to decide the raging battle of 'food vs feed' in favour of humanity.

For this reason, we appeal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ts agencies to stop ignoring vegetarianism and instead study its multi-faceted benefits, with the aim of incorporating them into future strategies for a world without hunger.

Sincerely,

signature

References:

  1.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a standard of living adequate for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himself and of his family, including food …”
  2. Rome Declaration of World Food Security: “We consider it intolerable that more than 800 million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o not have enough food to meet their basic nutritional needs. This situation is unacceptable.
  3. FAO: Livestock a major threat to environment

Background:

  1. Jens Holm: The livestock industry and climate - Over a third of all grain harvested becomes fodder. Is that rational?
  2. Swiss Union for Vegetarianism: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Meat Consumption

Sign this petition!

2008/9/10

Meat: Making Global Warming Worse

By BRYAN WALSH
Beef cattle graze on a hillside below wind towers 50 miles east of San Francisco along Altamont Pass, California April 14, 2008.
Beef cattle grazed on a hillside below wind towers 50 miles east of San Francisco along Altamont Pass on April 14
Robert Nickelsberg / Getty

Need another reason to feel guilty about feeding your children that Happy Meal — aside from the fat, the calories and that voice in your head asking why you can't be bothered to actually cook a well-balanced meal now and then? Rajendra Pachauri would like to offer you one. The head of the U.N.'s Nobel Prize–winning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Pachauri on Monday urged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o cut back on meat in order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Give up meat for one day [per week] at least initially, and decrease it from there," Pachauri told Britain's Observer newspaper. "In terms of immediacy of action and the feasibility of bringing about reduction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t clearly is the most attractive opportunity." So, that addiction to pork and beef isn't just clogging your arteries; it's flame-broiling the earth, too.

Related Articles

In Search of a Test-Tube Hamburger

On Monday, the clamorous animal rights group PETA announced it would award $1 million to the first p...

A Last Warning on Global Warming

In this image released by Paramount Classics, young polar bear Nanu is shown wit...

What's Next

Cloning Dinner Same beef as last night, please The FDA looks set to allow sales of milk and meat fro...

By the numbers, Pachauri is absolutely right. In a 2006 report, the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concluded that worldwide livestock farming generates 18% of the planet'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 by comparison, all the world's cars, trains, planes and boats account for a combined 13%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Much of livestock'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warming come from deforestation, as the growing demand for meat results in trees being cut down to make space for pasture or farmland to grow animal feed. Livestock takes up a lot of space — nearly one-third of the earth's entire landmass. In Latin America, the FAO estimates that some 70% of former forest cover has been converted for grazing. Lost forest cover heats the planet, because trees absorb CO2 while they're alive — and when they're burned or cut down, the greenhouse gas is released back into the atmosphere.

Then there's manure — all that animal waste generates nitrous oxide, a greenhouse gas that has 296 times the warming effect of CO2. And of course, there is cow flatulence: as cattle digest grass or grain, they produce methane gas, of which they expel up to 200 L a day. Given that there are 100 million cattle in the U.S. alone, and that methane has 23 times the warming impact of CO2, the gas adds up.

The worrisome news is that as the world economy grows, so does global meat consumption. The average person in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 eats more than 176 lb. of meat annually, compared with around 66 lb. consumed by the average resident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As developing nations get richer,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citizens spend their extra income on is a more meat-rich diet. Whereas pork would once have been a rare luxury in China, today even the relatively poor in the country's cities can afford a little meat at almost every meal — so much so that pork imports to China rose more than 900% through the first four months of the year. In 2008, global meat production is expected to top 280 million tons, and that figure could nearly double by 2050.

Producing all that meat will do more than just warm the world; it will also raise pressure on land resources. The FAO estimates that about 20% of the planet's pastureland has been degraded by grazing animals, and increased demand for meat means increased demand for animal feed — much of the world's grain production is fed to animals rather than to humans. (The global spike in grain prices over the past year is in large part due to the impact on grain supplies of the growing demand for meat.) The expanded production of meat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industrial feedlots, which bleed antibiotics and other noxious chemicals. And of course, the human health impact of too much meat can be seen in everything from bloated waistlines in America to rising rat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eveloping nations, where heart attacks were once as rare as a T-bone steak.

So is Pachauri right that going vegetarian can save the planet? (At least the 68-year-old Indian economist practices what he preaches.) It's true that giving up that average 176 lb. of meat a year is one of the greenest lifestyle changes you can make as an individual. You can drive a more fuel-efficient car, or install compact fluorescent lightbulbs, or improve your insulation, but unless you intend to hunt wild buffalo and boar, there's really no green way to get meat — although organic, locally farmed beef or chicken is better than its factory-raised equivalents. The geophysicists Gidon Eschel and Pamela Martin have estimated that if every American reduced meat consumption by just 20%, the greenhouse gas savings would be the same as if we all switched from a normal sedan to a hybrid Prius.

Still, Pachauri is just slightly off. It's a tactical mistake, first of all, to focus global warming action on personal restrictions. The developed world could cut back hugely on its meat consumption, but those gains would be largely swallowed up — sorry — by the developing world, which isn't likely to give up its newly acquired taste for cheeseburgers and pork. The same goes for energy use, or travel. It's great for magazines to come up with 51 ways you can save the environment, but relying on individuals to voluntarily change their behavior is nowhere near as effective as political change aimed at speeding the transition to an economy far less carbon-intensive than our current one. So, by all means cut back on the burgers — I recommend a nice deep-fried scorpion — but remember that your choices from the takeout menu will matter less than the choices made by those who inherit the White House next January.

See photos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here.



http://www.time.com/time/health/article/0,8599,1839995,00.html

2008/9/9

拯救地球 少吃肉更有助減排

  • 2008-09-08
  • 中國時報
  • 【閻紀宇/綜合外電報導】

 飽口福 傷地球▲首爾一家肉品店矗立的新鮮牛肉廣告令人垂涎欲滴。肉品生產直接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佔全球總量18%,故少吃肉對減排更有幫助。(美聯社)

  中秋節不烤肉又多了一個理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席帕喬瑞(見左圖,歐新社)近來呼籲:已開發國家應少吃肉類,為減少溫室 氣體排放盡一份心力。帕喬瑞是虔誠印度教徒,長年茹素,他鼓勵民眾從每星期選一天不吃肉做起,慢慢減少餐桌上肉類消耗。

 中秋節不烤肉又多了一個理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席帕喬瑞近來呼籲:已開發國家應少吃肉類,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盡一份心力。帕喬瑞是虔誠印度教徒,長年茹素,他鼓勵民眾從每星期選一天不吃肉做起,慢慢減少餐桌上肉類消耗。

 IPCC去年與美國前任副總統高爾共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六十八歲的帕喬瑞也在上星期再度當選IPCC主席,展開第二個六年任期。他八日將在英國倫敦的農場動物福利非政府組織「關懷世界農業」(CIWF)發表演講,題目正是:「全球警訊:肉品生產與消耗對氣候變化的衝擊」。

 開車排氣量 較肉品生產

 帕喬瑞日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指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估計,肉品生產直接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佔全球總量一八%。因此我要提醒世人,在減緩氣候變化的諸多方法之中,改變飲食習慣是可行之道。」相較之下,交通運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佔全球總量一三%;換言之,就溫室氣體減量而言,少吃肉比少開車更有幫助。

 FAO的估計涵蓋肉品生產的整個過程,包括森林除伐、飼料製造與運輸、運輸工具使用的化石燃料、牛羊等牲畜的打嗝與排氣。其中最值得關切的問題是森林除伐,熱帶雨林受到的傷害尤其嚴重。牛羊打嗝與排氣則會釋出大量甲烷,這種氣體造成的溫室效應高達等量二氧化碳的廿三倍。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的計算,動物性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雖然高於植物性蛋白質,但是前者生產過程消耗的化石燃料是後者的八倍。芝加哥大學的一份報告則顯示,美國民眾如果從一般的飲食習慣轉為完全素食,每個人一年將減少排放一四八五公斤的二氧化碳。

 飼料用水消耗 加劇暖化

 CIWF從二○○四年開始發起「少吃肉類」運動。該組織指出過去四十年來,全球肉類消費量直線上升,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地球資源與生態環境。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糧食用於飼養牲畜,獲取一公斤牛肉要消耗十公斤飼料與十萬公升的水。全球農場牲畜每天至少製造一三○億噸的廢棄物,污染土壤與河川,加劇全球暖化趨勢

 CIWF執行長德席娃女士呼籲各國政府在協商「京都議定書」之後的溫室氣體減量協定時,應該針對減少肉類生產與消耗量訂定明確目標,但是要兼顧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差異。不過帕喬瑞對於強制減量措施持保留態度,認為可以從增加肉品價格的碳成本著手,達到以價制量的效果。英國的全國農民協會(NFU)也表示願意全力配合,減少畜牧業與肉品加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例如調整牲畜飼料的成分以減少其甲烷排氣、運用厭氧醱酵技術(anaerobic digestion)處理牲畜廢棄物等等,並強調自一九九○年以來,英國農業的甲烷排放量已降低一三%。

巖窟王 Gankutsuou

雖然從未看完過任何一集,也不知道在演什麼. 不過那獨特的華麗美術風格,不同於一般的日本動畫,讓偶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隨意選取的2段.



2008/9/8

How Pixar Fosters Collective Creativity (Pixar如何促進培養團隊創意)

一篇不錯的關於公司管理或說企業文化的形成文章. 當藝術不再是個人創作, 而是集體創作的時候, "管理"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如何在尊重個人的意見, 然後溶入成為集體共識的過程中, 個人才華能有最大的發揮,這是需要思考與用心面對的.


http://chihmingchang.blogspot.com/2008/09/how-pixar-fosters-collective-creativity.html


2008/9/7

聯合國專家:少吃肉對抗氣候變遷

更新日期:2008/09/07 17:50 楊一峰

(法新社倫敦七日電) 一名頂尖的聯合國專家今天告訴英國「觀察家報」,人們應該少吃肉,協助對抗氣候變遷。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主席帕卓里告訴觀察家報,人們應該從每週一天不吃肉開始,然後逐漸減少吃肉。

這位六十八歲的印度經濟學家是一名素食主義者。他說,改變飲食對減少溫室廢氣排放,以及飼養牛隻和其它動物對環境造成的相關問題很重要。

他說:「初期(每週)一天少吃肉類,然後逐漸減少。」

他說:「這是短期內可以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直接可行的行動,它顯然是最具吸引力的方案。」

他說,其它生活方式的小範圍改變,也可以協助對抗氣候變遷,但他未詳細說明。

他說:「那是我所想強調的事:我們確實需要在經濟上的每個環節削減。」

帕卓里預定明天在倫敦以「全球暖化:肉類生產與消費對氣候變遷的影響」為題,發表演說。

帕卓里上週當選連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主席,任期六年。他從二零零二年以來領導這個小組,並監督二零零七年的全球暖化危機報告。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當時警告,如果不採取行動,地球溫度上昇可能對地球氣候系統造成災難性改變,導致飢荒、乾旱、暴風雨,並讓許多物種消失。

這個機構也在二零零七年與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共同贏得諾貝爾和平獎。

2008/9/6

放生等於放死 保育團體:應轉成保育

更新日期:2008/09/05 11:29 記者賴宥霖/許婉楨報導

關懷生命協會表示,現在商業化的「放生」,不僅造成生態的破壞,而且被放生動物存活率也不高,其實等於「放死」,建議宗教團體應將那些放生的經費轉作保育工作。

關懷生命協會釋昭慧法師表示,現在的「放生」其實是「放死」。就好像政府出動軍警,把大批無辜民眾關住監獄,然後總統宣佈大赦,以示德政一樣。關懷生命協會指出,放生已經成為商業化的行為。

生命關懷協會建議,放生的團體應以護生概念代替放生,將那些放生的經費轉作保育工作,另外,大量放生行為,應該跟環保單位申請,或者對生態環境、生物存活率評估過後再作。「台灣動物社會研究室」主任陳如敏也說,要保護生命,應先減少人為干擾才是,如此反而不該放生。

農委會林務局回應,各界應該宣揚「放生」的真相,林務局也已製作「放生與放死」宣導影片,將會加強宣導。

2008/9/4

加拿大北極地區出現大規模冰棚崩解

更新日期:2008/09/04 07:04

(路透渥太華3日電)科學家今天表示,加拿大北邊的北極上個月有面積廣達55平方公里的冰棚崩解,剩餘的冰棚以「大規模且令人憂心」的速度縮小。

他們表示「馬爾侃冰棚」(Markham Ice Shelf)8月初崩解脫離艾士米爾島(Ellesmere Island )。他們還表示,總面積76平方公里的兩大片冰棚,已經從附近的「瑟森冰棚」( Serson Ice Shelf)崩離。

魁北克拉瓦爾大學(Laval University )北方研究中心主任文森(Warwick Vincent)說:「這些改變規模很大,且令人憂心。」

最近數十年來,北極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的速度,遠快於全球平均溫度,專家認為這種現象與全球暖化有關。中央社(翻譯)


@@@@@@@@@@@@@@@@@@@@@@@@@@@@@@@@


北極巨大冰架脫落

更新日期:2008/09/04 08:08

(中央社記者張若霆多倫多三日專電)加拿大科學家指出,一塊面積達十九平方英里(五十五平方公里)的巨大冰架,上月初自加拿大北極地區的艾士米爾島脫落,而且剩下的冰架也在以驚人的速度縮小。科學家認為,這都是氣候變化造成的結果。

自艾士米爾島脫落的冰架為馬克罕冰架。它是目前加拿大北極地區碩果僅存的五個冰架之一。科學家亦發現,除馬克罕冰架外,還有兩塊,總面積達四十七平方英里的冰塊已自舍爾遜冰架脫落,使舍爾遜冰架面積減少了百分之六十。

魁北克省拉維爾大學北方研究中心主任文森表示,北極冰架溶解的速度及規模令人憂慮。他說,近幾十年來北極某些地區氣溫上升速度比全球平均速度還快。科學家認為,此一現象與地球暖化有關。

安大略省川特大學極地冰架專家穆勒表示,北極冰架紛紛溶化,凸顯了北極生態變化之快,令人難以想像。穆勒指出,北極已發生的變化無法再復原,因為曾經造成北極的環境現在已不復存在。

穆勒表示,今年夏天沿艾士米爾島沿岸冰架流失冰塊總量達八十三平方英里,比三個曼哈坦島還大。

渥太華大學教授卡普蘭表示,海冰的減少,加上不尋常的高溫,加速了冰架的流失。

卡普蘭指出,目前北半球最大的冰架,沃特亨特冰架也到處出現裂縫。此一現象顯示,此一冰架在今後數年內仍會繼續縮小。

加拿大北極地區碩果僅存的五個冰架是在今年七月底出現嚴重流失情形。當時,科學家發現面積約達八平方英里的冰塊自沃特亨特冰架崩落。之後,沃特亨特冰架又再流失了八點五平方英里的冰塊。

艾士米爾島沿岸的冰架面積最早有三千五百平方英里,但現在只剩下三百多平方英里。

科學家們表示,冰架形成的過程相當長,並有其獨特的生態。這些冰架消失後,將無法再現。

加拿大北極群島冰架迅速流失使政府十分憂慮。加拿大政府擔憂,從此外國船隻可以自由航行於北極水域。上周,加拿大總理哈珀表示,加拿大將嚴格要求外國船隻使用加拿大北極水域前,需先向加拿大報備的規定。然而,美國及其他國家並不承認加拿大對北極水域的主權。970903

報告:海洋日益暖化 風暴威力更強

更新日期:2008/09/04 09:27

(路透華盛頓3日電)古斯塔夫(Gustav)颶風的餘威續向美國中部挺進之際,氣候學家今天提出報告,全球海洋暖化導致最強勁熱帶風暴的威力也會跟著增強。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艾爾斯納(James Elsner)說:「如果海洋持續暖化,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熱帶風暴的威力也會跟著增強。」

艾爾斯納指出:「今年以來,我們確實看到海洋變暖,我認為有理由相信,那就是我們看到風暴增多的原因。」

古斯塔夫前天在紐奧良西部登陸;今天又有3個風暴形成,朝美國本土而來。

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預估,從今年6月1日到11月30日之間,會有多達12到16個熱帶風暴,其中有6到9個颶風,以及2到5個強烈颶風。中央社(翻譯)

@@@@@@@@@@@@@@@@@@@@@@@@@@@@@@@@@@@@

研究:全球暖化海水升溫 強烈風暴威力更猛

更新日期:2008/09/04 07:05 F57陳昶佑

(法新社巴黎三日電)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全球暖化可能會增強最猛烈的熱帶氣旋的威力。

研究說,在醞釀氣旋的熱帶地區,海水溫度每上升一度,便可能導致最強烈風暴的數目增加近三分之一。

研究作者在這份刊登於英國「自然」期刊的報告中說:「隨著海水暖化,海洋擁有更多能量能轉變成熱帶氣旋的強風。」

過去學界曾根據過往三十年的觀察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由於海水暖化,颶風威力變得更強烈。

但是對大西洋地區的觀測數據比針對印度洋的氣旋及太平洋的颱風所作的觀測更詳盡,而且歷史更久遠。

為了填補空缺,三位美國科學家研究了自一九八一年至二零零六年所有風暴生成海域的衛星數據。

他們計算風暴數目,以及每次風暴期間的最大風速,並與海平面溫度相比對。

在這二十五年中,學者並未發現整體風暴數目增加。

但在最強烈的風暴,或是強度大約列為最高等級的風暴中,風速均大幅增加。

除了南太平洋,幾乎所有風暴生成海域都出現這樣的趨勢,也就是氣旋越猛烈,變化就越大。

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很明顯是因為南太平洋已經是最溫暖的海域,因此相較於大西洋、印度洋與北太平洋,溫度增加幅度相對較低。

學者在強度較小的風暴中,並未發現風速增加。

由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艾爾斯納領導的研究團隊進行的這項研究,支持所謂的「熱引擎理論」,這項理論的根據是在於一種概念:海水暖化能提供更多原始熱能燃料,驅動氣旋。

報告中估算,海水每升溫攝氏一度,會導致每年的「強烈」氣旋數目從十三個增為十七個,增幅達三成一。

由頂尖科學家組成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去年發布「第四評估報告」時說,從一九零六年至二零零五年間,全球海平面溫度上升了攝氏零點七四度,其中絕大多數上升是集中在最近幾十年。

該小組預測,到了二一零零年,暖化幅度將介於攝氏一點八度至四度之間。

2008/9/2

衛星照片顯示北極有史以來首次變孤島

更新日期:2008/09/02 08:05

據最新衛星照片顯示,北極有史以來首次變成了一座孤島。衛星照片顯示,冰雪融化已經打開了西北和東北通道,現在船隻已經可以在北極冰帽周圍航行。新打通的通道讓各國輪船公司湧到這裡,他們希望能在這裡開闢出新的航線。

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家認為,這是全球暖化產生嚴重破壞的一個重要景象。美國太空總署獲得的這些照片標識著~在至少12萬5千年間,北極和大西洋以及太平洋相連的兩條捷徑第一次同時融化。

航運公司已經做好了探索新航線的準備,這條新航線將使德國日本的航線縮短4000海里。如果冰塊繼續以目前的速度融化,船隻將很快可以跨越北極。

許多科學家認為,在2030年之前,北極附近的大塊冰層在夏季時會完全消失。

2008/9/1

冰舌融光!繞北極無礙 12.5萬年來頭一遭

更新日期:2008/09/01 04:09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最新公布的北極衛星照片顯示,北極海冰融化已讓環繞北極點的西北和東北通道上週同時打開,這是人類史上首次能夠繞行北極點航行,但這也凸顯全球暖化超出預期的加快。

最後一塊冰舌也消失

英國獨立報31日報導,德國布萊梅大學科學家在網站上公布一批美國航太總署(NASA)微波遙測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西北通道已於上週末打開,而穿過西伯利亞拉普提夫海伸向俄羅斯、封鎖東北通道的最後一塊冰舌也在數天後融化。

西北、東北兩通道首度同時開

這是12萬5千年來這兩條通道首度同時打開,也是這一個月內北極所出現多個全球暖化危機徵兆中最令人震驚的。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SIDC)海冰專家塞瑞茲教授說,這是「歷史大事」,更進一步證實現在北極冰帽可能已經進入無法逆轉的「死亡螺旋」。

全球暖化又加速 專家震驚

上週該中心曾警告,未來數週北極海冰面積可能減少到打破去年的新低紀錄;美國科學家莫斯洛斯基今年提出的報告預測,5年內北極夏季將完全無冰,而且融冰速度可能會大幅加快。促成這些論點的關鍵點,就是去年北極冰層融化數量達到原本預期要等到2050年才會出現的規模。

海運利多 航程驟減數千英里

北極的西北通道經加拿大,東北通道則經俄羅斯環繞北極點。2005年東北通道一度打開,西北通道當時仍維持封閉,去年情況相反,現在兩條通道同時打開。

最期待這天來臨的要算是海運公司,因為這兩條通道將讓海上航程大幅縮短數千英里,東北航道就讓德國到日本航程縮短4000英里,已有海運公司準備明年派船航行東北通道。

研究:格陵蘭冰原融解海平面升高可能性大增

更新日期:2008/09/01 14:35 郭無患

(法新社巴黎三十一日電) 科學家今天指出,他們已不能再排除格陵蘭冰原將快速融化的預期,這個被冰封的世界劫數一旦開啟,將使全球各地大部分海岸線被淹入上升的海平面中。

研究人員發現,在前一個冰河時代覆蓋北美洲的勞倫太德冰原,其融化的速度比我們認知的速度快得多,為海洋注入了數以十億噸計的淡水。

這項發現加深了對未來格陵蘭冰原穩定性的憂慮,由於暖化加速致使勞倫太德冰原在這個世紀結束前再一次開始融解。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氣候研究學者拉格蘭德表示:「Glacial這個源自冰河的形容詞,曾經用來意味著冷淡而緩慢的事情」。

「來自過去的新證據,配上我們預測未來氣候的模型顯示,Glacial這個字已不再具有緩慢的意思;過去冰原對氣候變遷反應迅速,這暗示未來也可能有類似的反應」。

研究人員的調查報告,由「地質科學」期刊在網路上刊出;這份報告著重影響氣候變遷平衡的關鍵因素。

雖然科學家有信心認為,南極洲到目前為止已逃過全球暖化的主要傷害,但他們非常不確定冰原貯藏淡水足可使海平面升高七公尺的格陵蘭將如何。

根據科學家的鑽探結果,勞倫太德冰原在兩萬年前達到最高峰時,厚度達三公里,並向南延伸最遠到現在的紐約和俄亥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