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3

金星、火星—地球暖化的前車之鑑

10億年前,地球與她的鄰居金星、火星很類似都有海洋,且可能都有生命。努力爭取時間改變地球氣候變遷的氣候科學家,可能發現太陽系其他星球如金星(Venus)與火星Mars),過去遭遇失控的全球暖化災難,足堪借鏡:「它們曾有像地球的生態然後失去它,失去海洋,因不同原因朝不同方向失去穩定的氣候。火星變成冷凍的沙漠,金星成為悶燒的火爐。」

尋找金星上的生命

歐洲太空總署「金星特快車號」(EuropeanSpace Agency』s Venus Express)的資料顯示,岩石成分可證明金星上曾經有海洋。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儘管金星的大氣灼熱,但數十億年前的金星,可能不僅有微生物,現今也可能有生命體。爾文博士(Dr.Louis Irwin)是美國厄爾巴索德州大學的生物科學教授,他接受電視臺電話專訪時解釋。

爾文博士:「現在金星地表的溫度太熱了,無法支援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體,所以我們認為有二種可能:一種是金星地表下面可能有生命體,那裏可能仍很溫暖。但因為它的壓力很大,所以水可能以液體形式存在。另一種可能是金星的雲層裏也許有一些生命,這些雲層由濃度很高的硫酸霧滴形成。地球上也有生物能適應高度酸性環境,因此可理解可能有些微生物飄浮在雲層中。在金星雲層非常高處溫度比較適中,那裏的溫度和地球上的溫度不會有太大的不同。」

除了金星,科學家也研究鄰近的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關係。

爾 文博士:「這三個星球上的生命可能互有關聯,甚至互相交換 生命體,尤其早期時,這些星球的表面曾受到隕石撞擊,地殼被炸出九霄雲外,地殼碎片中的微生物可能在太空飄流,然後降到另一個星球。但也有可能這三星球上 的生命都是獨立形成。早期地球在有利的環境下,形成了生命,若金星和火星也曾有相同有利的環境,那它們就有可能獨立形成生命。」

金星火星是全球暖化失控的例子

10億年前,地球與她的鄰居金星、火星很類似都有海洋,且可能都有生命。但金星接近太陽。形成大量的水蒸氣而產生更多的熱,加上無法迴圈二氧化碳,造成今日仍可觀測到的嚴重溫室效應。地球距離太陽較遠,大氣的特性讓雨水把二氧化碳回收至地面,而倖免於金星的命運。

爾文博士(Dr.Louis Irwin0表示,地球有防止累積過量溫室氣體的能力,人類目前正破壞地球此能力。

爾文博士:「金星告訴我們太多大氣,會發生的問題。我們遇到的問題是地球能否保持適量的大氣,或會因人類的發展,釋放太多二氧化碳與甲烷等溫室氣體,產生溫室效應失控。我們釋放溫室氣體,進入大氣真的太過快,因而無法維續大氣自然的迴圈。我們確實是走在毀滅自己的道路上。」

金星、火星可能是幫助地球改變未來的例子

努力爭取時間改變地球氣候變遷路徑的氣候科學家,可能發現太陽系其他星球如金星(Venus) 與火星(Mars),過去遭遇失控的全球暖化災難,足堪借鏡。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Space Agency)金星特快車號計畫(Venus Express project)的科學家格林斯彭博士(Dr. DavidGrinspoon),與電視臺觀眾分享一些洞見。
格林斯彭博士:「穩定與健康的星球氣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當我們看鄰居星球金星與火星時,我們看到它們曾有像地球的生態然後失去它,失去海洋,因不同原因朝不同方向失去穩定的氣候。火星變成冷凍的沙漠,金星成為悶燒的火爐。我們該運用這些例子,現在我們有能力,從其他星球的例子學到更聰明,對如何照顧地球,思考更周詳,不要疏忽把地球推向其他危險的方向。」

氣候學家呼籲緊急行動避免大災難

美國航太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National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主任韓森博士(Dr. James Hansen)表示,若我們不立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很快達到氣候臨界點,而造成不可逆的後果。他指出,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快接近450ppm,這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數公尺,並使氣候變遷失控。在「扭轉氣候」(SolveClimate)網站他表示:「這個問題需要強勢的領導,我們唯一關心的就是大眾的利益。」

廣場大門前當活招牌 生菜美人魚教人吃素


艾希莉用了40顆生菜作裝飾,呼籲市民愛護動物及吃素。













(吉隆坡2日訊)善待動物,讓素食走進您的生活!

善待動物組織一名外籍女成員艾希莉今午以“生菜美人魚”裝扮,在Pavillion購物廣場大門前,呼籲路人吃素。

“聯合國曾報導,飼養肉用動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比全球所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總和還要多,肉用工業是影響環境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

該組織指出,在工廠化養殖場中的牛、豬、雞等動物,在沒有麻醉下被斷角、斷喙、拔牙、斷尾及閹割,在屠宰場上也被機械化地吊起來割喉,甚至在意識完全清醒下被剝皮或燙死。

“我們邀請市民嚐試素食,如今已有許多素食美食,不需再將自己的飲食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之上。”

宣傳素食效果

艾希莉說,該組織曾在世界各地作類似抗議活動,如韓國、日本、中國、澳洲等,下一站會在印尼,希望以性感及新鮮方式,在市中心引起公眾注意,以達到宣傳素食的效果。

詢及為何使用生菜時,她笑說蘿蔔很重,不容易掛在身上,而生菜顏色鮮豔,其形狀也具有設計感。

艾希莉一手持“讓素食走進您的生活”標語,另一手向路人招呼,其美人魚裝扮吸引了許多途人駐足觀看及拍照,惟遭到保安人員驅趕而被迫提早結束,整個過程約30分鐘。
“公眾可以先嚐試一日一餐素食,身體狀況良好的話再慢慢成為,以在保護環境及善待動物上出一份力。”

WWF:北極暖化加劇 全球25%人口將受影響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09/03 02:50" 蔡和穎

(法新社日內瓦2日電) 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今天公布報告表示,北極的全球暖化現象可能造成洪水,並強化氣候變遷的衝擊,對世界1/4的人口造成影響。

  根據WWF發布的報告摘要,北極地區的氣溫在過去數十年來上升的幅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

  WWF北極計畫資深氣候變遷顧問薩默空(MartinSommerkorn)說:「這份報告想要說明的是,逐漸暖化的北極不只是區域性問題,而是一個全球問題。」

  他在聲明中警告:「簡單地說,如果我們沒有維持北極足夠的冷度,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將受到影響。」

  根據WWF委託科學家所做的報告,北極海冰層、格陵蘭(Greenland)冰棚和南極洲西部冰原逐漸融解,很可能在2100年前將海平面升高1.2公尺,較先前預期嚴重許多。

  WWF表示:「濱海地區伴隨而來的洪患將影響超過全球1/4人口。」(譯者:中央社蔡和穎)

民調:人類想救地球卻不願改變生活方式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9/03 12:24"

(路透倫敦2日電)路透(Reuters)非正式民調顯示,人類想拯救地球,卻不願徹底改變生活方式,例如為了減緩氣候變遷而放棄乘坐飛機或吃紅肉。

專家說,各國元首正在為本月在紐約進行的的另一次氣候變遷會談做準備,而激勵民眾改變生活方式,將會是確保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

在英國,有超過4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住家及旅遊使用的能源;二氧化碳是造成氣候異常主要的溫室氣體。

這項民調樣本為倫敦中區的英國男女各15人,年齡介於25至75歲,民調顯示所有人都願意為環境稍微改變生活方式,例如進行資源回收,但是很少人願意更徹底改善。

42歲的維傑辛特(Emerald Wijesinthe)告訴路透:「我試著減少開車次數,但我不會完全不開車。」

像是不隨手關電器這種小習慣,要改掉相對容易,但是更根本的改變是不太可能的。

英國研究會能源署(UK Research Council)研究員達比(Sarah Darby)表示:「女性可能較具有能源問題意識,也較願意改善生活習慣;而男性可能較願意花錢去買更有效率的設備。」

所有接受民調的女性都說他們努力減少能源消耗,男性則只有60%這麼作。

70%的男性表示他們無法改變生活方式,持同樣想法的女性僅10%。中央社(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