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8

Coffee to go告別一次性咖啡杯

 Coffee to go 在當今社會逐漸成為壹種時尚。 但愛喝咖啡的德國人每年因喝咖啡產生的壹次性紙杯竟超過2.8億,需伐樹43000棵,耗水量高達1.5億升。 為此,德國引入了咖啡杯回收系統。


http://www.dw.com/zh/coffee-to-go%E5%91%8A%E5%88%AB%E4%B8%80%E6%AC%A1%E6%80%A7%E5%92%96%E5%95%A1%E6%9D%AF/av-40645161?&zhongwen=trad

2017/9/25

大塊雞排、塑膠袋裝熱湯...癌症,是台灣人自己吃來的!婦產科醫師:「子宮內膜癌」的6個元凶

良醫健康網
健康大補帖
文/丁彥伶
 
10年、20年前,「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或「子宮癌」)這個病名,問10個臺灣人,可能會有11個人不知道,多的那一位,是誤認為子宮頸癌。

曾幾何時,本來罕見的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已經超過子宮頸癌,躍升婦女生殖道癌發生率的第1位!

所幸子宮內膜癌早期症狀明顯,多數患者都來得及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甚至還有機會保留子宮,到生完小孩再治療。

子宮內膜癌躍升第1大婦癌
長庚醫院婦產部部主任張廷彰醫師表示,20年前子宮內膜癌還是罕見的婦癌,但是自2003年到2013 年的10年間,粗發生率[1]卻成長了134%。

相對的,在國民健康署大力推廣子宮頸抹片篩檢後,子宮頸的病變多在轉變成侵襲癌時就被發現,侵襲癌自1998年的2,796人降為2014年的1,452人,二者的消長也反應出國民生活型態的西化。

子宮內膜癌的成因
雖然致癌的病理因素尚不明朗,但根據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已知其與下面這些因子有明顯相關:
一、少生、不生
為什麼本來臺灣罕見的子宮內膜癌,在短短不到20 年間卻像搭直升機一樣,發生率直線上升?張廷彰醫師指出,可能相關的因子為少子化因素。

臺灣是全球少子化最嚴重的國家,出生率比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最低的韓國還低。而女性的月經週期,即為子宮內膜逐月不間斷的從增殖(增生期)、成熟(分泌期)、剝落(月經來潮),再增殖、成熟的過程,月復一月的反覆進行。

唯在懷孕期間,得以暫時中止,於是若一輩子都沒有懷孕,長期下來,細胞的分裂難免忙中有錯,子宮內膜腺體發生異常的機率就會越來越高。

二、飲食西化
第二是飲食西化,不只外來的西式速食連鎖,包括臺灣小吃鹽酥雞、鹽酥青菜等,樣樣都是油炸食品,每片雞排一家比一家還要大,有的還裹上金黃麵衣,熱量一樣比一樣驚人。

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廖正義也說,臺灣不管到哪裡,滿街都是速食店、路邊油炸小吃、擺滿零食的超商,每個人隨時都可以買到各種零食,即使不餓也照吃不誤,人口肥胖問題也就越來越嚴重。飲食習慣導致肥胖,進而增加各種罹癌機率,其中子宮內膜癌和肥胖也有密切關係。

三、脂肪會轉化、分泌壞的雌激素
廖正義醫師說明,人體內除了卵巢會製造荷爾蒙、腎上腺會分泌雄性荷爾蒙外,人體的脂肪也會幫忙將腎上腺分泌的雄性荷爾蒙變化成雌激素。

少量脂肪轉化的雌激素,對停經後卵巢失去分泌荷爾蒙作用的女性有益,然而一旦產生過多,便容易過度刺激女性的乳房、子宮內膜等器官,這即為肥胖者容易有乳癌或子宮內膜癌上身的原因之一。

四、無所不在的環境荷爾蒙
除了自己體內分泌的荷爾蒙,張廷彰醫師提醒,婦女天天都在增加自己吸收環境荷爾蒙的機率。舉例來說,曾有新聞說臺灣人每天吃掉疊起來有101大樓這麼高的雞排;現在的雞一兩個月就可以養大宰殺,臺灣人又偏偏愛吃雞皮,不知不覺就從食物中吃進了很多環境荷爾蒙。

張廷彰醫師也從他親眼所見提出警示:有次他回家經過收攤的夜市,攤商把賣剩還熱騰騰的含湯食物,從大鍋中倒入大塑膠袋裡貯藏;另外,也有很多攤商為了省事,在美耐皿餐盤上包了一層塑膠袋後,再把各種油炸或熱食盛裝拿給客人,我們吃進的路邊銅板美食中,每一口都不曉得含有多少塑化劑。

塑化劑到人體內,會轉化成各種干擾人體的荷爾蒙。張廷彰醫師說,2011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環衛研究組研究員王淑麗博士,從一般人的尿液中進行抽驗的研究發現,國人尿液中塑化劑DEH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一種常見塑化劑)的代謝濃度,較德國超出2到3倍,較美國人超出1.5到4倍,顯見國人的日常生活受塑化劑侵蝕有多嚴重。

塑化劑和內膜癌有很大的關係,在臺灣,塑膠製品無所不在,他建議民眾要防婦癌,最好要禁絕塑膠袋用在食物上,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除了不小心吃進肚子裡的荷爾蒙,廖正義醫師補充說明,有些荷爾蒙其實還是婦女自己找來吃的。他提醒,臺灣女性的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於停經前後大幅增加至高峰。

其原因為,進入更年期的婦女經常為了愛美「凍齡」,找蜂王乳、大豆異黃酮等來吃,此些營養品也都含有荷爾蒙。

此外,還有很多女生喜歡吃「雞佛」,也就是雞睪丸,或是其他動物的器官。雖然大多屬於雄性,但到了體內便會轉化成雌激素,如果為了變漂亮吃太多,都會成為對器官產生刺激的外來雌激素來源,愛美最終會付出代價。

五、基因突變
子宮內膜癌的第2個高峰期,是70歲以後。廖正義醫師說,子宮內膜癌有多種型態,如果和雌激素有關的,稱為第1型(type I)子宮內膜癌,約占所有內膜癌的9成,而和雌激素較無直接關係,則是第2型(typeII)子宮內膜癌。

70歲以後女性所患的內膜癌多半屬第2型,主要原因研判和基因突變有關,而「第2型內膜癌被發現時通常都不是早期!」廖正義醫師說,相較於第1型內膜癌被發現時多為早期來說,第2型的預後通常比較不好。

基因突變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也可能是後天才變化的,患有Lynch氏症(HNPCC遺傳性非瘜肉症結直腸癌)的病人較易發生子宮內膜癌,但目前並無國內本土的基因庫資料與標準化的檢測技術可協助患者進一步了解。

期待未來利用臺灣婦女癌症生物資料庫的研究資料與國外的研究成果,可以進一步提供個人化的治療建議與後代的預防方法。

六、老化現象
「癌症是一種老化的過程。」廖正義醫師說,醫界發現,隨著細胞老化,細胞更新分裂時容易出錯,當累積錯誤夠多時,便會導致細胞功能日益低下且修復力減弱,恐病變成為癌細胞。

老化成為細胞分裂出差錯的一個因素,這就是癌症特別容易發生在老年人的原因之一。遺憾的是,癌細胞一旦生成,便不會自然凋亡了。

[1]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線上互動查詢系統。粗發生率=(某特定癌症新診斷或死亡人數÷ 總人口數)×100,000 人。子宮體癌粗發生率,2003 年為7.35%,2013 年為17.20%。子宮頸癌粗發生率,2003 年為18.91%,2013 年為13.51%。本文摘自《那些子宮教我的事:婦癌迷思、臨床診療問題全解析》商顧出版社

2017/9/8

美洛杉磯七所學校試行Vegan營養午餐

  • 2017/09/08
圖:PETA
美國洛杉磯聯合學區LAUSD內的7所學校將在九月起試行素食營養午餐。
就讀北好萊塢、班寧、費爾法克斯、亨廷頓公園、羅斯福、克倫肖和希爾馬地區的高中學生現在將有Vegan午餐可以選擇,Vegan主食包括漢堡、香腸、豆醬、照燒肉餅三明治、辣椒玉米片等。

美味的素食午餐:素食漢堡、素食義大利香腸、辣椒玉米脆片/照片:LAUSD

LAUSD食品服務總監約瑟夫·沃恩(Joseph K. Vaughn)說,「我們正在與供應商合作,不僅確保產品符合營養和vegan標準,同時也必須兼具美味和食慾。我們想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期待,讓我們的學生嘗試Vegan選擇!」

該倡議首先由董事會主席史蒂夫·齊默爾(Steve Zimmer)介紹,並得到了許多動物權益活動家和組織的支持,包括女演員Pamela Anderson,青年活動家Lila Copeland和醫學團體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

在9/5至11/17的試行期間,學生將投票選出自己喜歡的素食選擇,並提供改進的回饋意見。LAUSD將利用這些資訊在其他地區的學校推行素食午餐。

https://www.instagram.com/p/BT5O5MGF2cs/embed/captioned/?cr=1&v=7&wp=658#%7B%22ci%22%3A0%2C%22os%22%3A3306.53%7D
提案通過時,在場響起一片歡呼聲

https://www.suiis.com/news/article/1249

2017/9/6

衣索比亞 台灣人素食連鎖餐廳發光

(台灣英文新聞/李佳 阿迪斯阿貝巴 採訪報導)衣索比亞與台灣的距離大約有八千多公里,而在這幾乎看不到亞洲人的國家,會有台灣人以及台灣料理嗎 ? 
答案是有的,其中一家還是素食餐廳,它座落在首都阿迪斯阿貝巴 ( Addis Ababa )  ,是一家純素連鎖餐飲。

圖為愛家餐廳周心悅老闆與記者李佳。(台灣英文新聞特約記者李佳攝影)
由於生活條件挑戰多,在衣索比亞的台灣人確實不多,有的來這裡擔任國際志工,或是配合海外出差短期工作。不過在當地,竟然有台灣人開設餐廳。這家由愛家國際餐飲在衣國開設的素食餐廳,受到了清海無上師的啟發所創設,主要以亞洲美食為主,當然也結合當地人最愛的食物「Injara」及異國美食,所以客群相當的多,不僅亞洲人可回味家鄉的滋味,也讓當地人品嘗到台灣美食佳餚。
不過一定有許多人疑惑,那台灣食材以及廚師哪裡來呢 ?
周老闆表示,每幾個月就會回台灣帶些醬料及食材,她也傳授料理技術給當地廚師,給予他們機會讓他們慢慢學習。


愛家餐點-酸湯麵。(台灣英文新聞特約記者李佳攝影)
周老闆是新竹的客家人,談到家鄉,思念之情溢於言表。「看到來衣索比亞的台灣人,就好像看到自己家人一樣 ! 」她說到。 一人從台灣遠赴到非洲開餐廳,為的就是想把這份愛心與「吃素」理念傳達到更多地方,讓更多人知道吃素是多麼健康又幸福。

愛家素食餐廳菜單。(台灣英文新聞特約記者李佳攝影)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3246381

2017/9/5

2017/9/3

抗生素大戶 畜牧、養殖業逐步禁用

2017-09-03 01:50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
畜牧業、養殖業使用抗生素問題值得關注,根據農委會防檢局統計,二○一五年國內畜牧用抗生素使用五百多公噸,成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蘇益仁推估,動物用抗生素用量是人用的好幾倍。農委會指出,現在正逐步淘汰對人體有害的抗生素,並積極研發、引進新藥及生物疫苗或其他可替代藥物,減少藥物使用量。

畜牧業除了使用抗生素治療動物疾病,早年不少飼主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預防動物感染和促進生長。近年受極端天氣影響,出現高溫等變異,國內家畜、家禽常爆發疾病,如小豬下痢、豬丹毒、牛流行熱及禽流感等。防檢局指出,養殖戶為避免細菌性疾病或繼發性感染導致損失,養殖過程中會增加預防及治療用藥,因此動物用抗生素有逐年增加趨勢。

監察院於二○○○年就針對國內抗生素濫用,糾正農委會和衛福部,目前農委會採逐步淘汰、禁用危害人體抗生素的策略。農委會至今已刪除卅六種含藥物飼料,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施泰華表示,現在持續加強生物安全、人車進出消毒管制及疫苗接種等防疫措施。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根據過去學者研究,台灣河川裡的抗生素是歐盟標準一百倍以上,問題嚴重,抗生素進到河川後,除了可能出現更難撲滅的超級細菌,也可能對生物造成影響,他建議,確實做好藥物回收,或在藥袋、藥包上標示回收方法等,有助減少環境汙染。

至於動物用抗生素,豬農黃先生表示,支持政府逐漸禁用對人體危害的抗生素,事實上,現在養殖戶也幾乎不使用這些,但現在動物疾病很多,也希望政府能夠找到替代性藥物。

大陸新種超級細菌已造成5死 醫籲台灣嚴防

2017-09-03 01:32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黃安琪/台北報導
香港理大發現一款新型超級細菌,命名為ST11 CR-HvKP。(圖:香港理大提供...
香港理大發現一款新型超級細菌,命名為ST11 CR-HvKP。(圖:香港理大提供)
超級細菌出現速度愈來愈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日前發現新品種超級細菌,為肺炎克雷伯菌的一種,被命名為「ST11碳青黴烯類抗性高毒性肺炎鏈球菌(ST11CR-HvKP)」,目前大陸已有五人因此死亡,醫師呼籲政府應提高警覺,加強各醫院感染控制。根據香港理工大學的報告,他們發現的ST11碳青黴烯類抗性高毒性肺炎鏈球菌,屬於原本就是高傳染性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一種,分析菌株後發現,屬於亞洲流行度最高、傳播力也最高的ST11型CRKP(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菌株。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前疾管署中區防疫指揮官王任賢解釋,碳青黴烯是治療肺炎克雷伯菌最高級的藥物,大約五到六年前,台灣已出現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CRKP),目前占所有肺炎克雷伯菌抗藥性菌種中的一成,一旦感染,非常棘手。現在出現新菌株,兩岸往返頻繁,避免這款超級細菌在台現身,只能靠減少用藥浮濫及感染控制。

但王任賢也提醒,目前台灣對於超級細菌,僅將「NDM-1腸道感染症」列為法定傳染病,醫院一旦發現有患者染上NDM-1依法需通報疾管署,並依照標準作業流程處理。他表示,全球有非常多超級細菌,僅要求NDM-1需強制通報,強度相當弱。

前衛生署疾管局長、三總感染科主治醫師張峰義指出,抗生素管理,除了醫院端,也要注意安養中心。

從事台灣抗藥性細菌研究近廿年,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楊采菱也提醒,感染CRAB常見年長者或加護病房患者,加護病房抗生素使用密度高,抗藥菌較易產生及維持,但年長者恐因抗生素使用頻率高,或住院治療易獲得抗藥菌,再回到長照中心就會將抗藥菌帶到社區,長照中心成社區抗藥菌其一個潛伏點。
加護病房八大超級細菌 圖表/聯合報提供
加護病房八大超級細菌 圖表/聯合報提供

加護病房超級細菌感染 醫憂心:未來無藥可醫

2017-09-03 01:27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台北報導
加護病房管制進出人員,並加強洗手,避免感染。衛福部疾管署監測,從二○○六年至二○...
加護病房管制進出人員,並加強洗手,避免感染。衛福部疾管署監測,從二○○六年至二○一六年,醫學中心加護病房常見八大超級細菌造成一萬五千多人感染,抗藥性細菌增加,使治療更棘手。 記者王騰毅/攝影
國內加護病房與社區抗藥性細菌比率不斷攀升,衛福部疾管署監測,從二○○六年至二○一六年,醫學中心加護病房常見八大超級細菌造成一萬五千多人感染,其中「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已動用最後一線抗生素,死亡率仍達百分之五到十五,醫師聞之色變,憂心未來無藥可醫。

今年流感疫情反常,北市一名國中生於五月先後罹患A型流感及諾羅病毒,病情急轉直下,出現血尿後轉入加護病房插管急救,後因細菌感染引發急性敗血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血液培養發現「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發病到死亡僅三天。流感未必致命,但感染多重抗藥性細菌卻讓患者孱弱的身體更不堪一擊,造成致命危機。

五十歲壯年因急性心肌梗塞接受心臟血管繞道手術,不料在加護病房感染超級細菌,住院兩個月,用到最後一線抗生素仍無效,無法挽回生命,家屬很難接受,揚言提告。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不只是手術,對於化療等患者,感染抗藥性細菌嚴重影響治療計畫,患者來不及治療因感染而喪命,不但可惜,更徒增醫療糾紛。

衛生署疾管局前局長、三總感染科主治醫師張峰義指出,超級細菌是全球都面臨的問題,國內醫學中心加護病房超級細菌十年來比率大增,原因複雜,包括人口老化使插管病人變多、疾病複雜度增加、感染管控在人力與物力方面的整合,醫療人員對於抗生素的使用管理也需要加強。

目前國內醫院抗藥性菌株監測由疾管署監測,社區抗生素抗藥性則由國衛院負責,張峰義認為,國內對於抗生素的管理與監測應有整體計畫,由於治療抗藥性細菌增加許多醫療成本,建議由掌握抗生素使用資訊的健保署負責統整,而感染管控需要消毒劑、乾洗手等物資,也需要第一線感控人員等專業人力,健保也應給予合理給付。

疾管署監測,台灣醫學中心加護病房超級菌比率十年來大增,MRSA於二○○六年時抗藥性達八成二,去年降至六成七,但除了MRSA抗藥性比率下降,其餘七種抗藥性皆往上增加,CRAB與VRE.faecium萬古黴素抗藥性屎腸球菌抗藥性比率皆超過六成。

三總感染科主任林永崇表示,當病人感染CRAB或CRKP碳青黴烯類抗藥性肺炎克雷白氏菌而引發嚴重菌血症,死亡率達四到六成。
加護病房八大超級細菌 圖表/聯合報提供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加護病房八大超級細菌 圖表/聯合報提供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2017/9/2

活出奇蹟 Living a Course in Miracles: An Essential Guide to the Classic Text


活出奇蹟

內容簡介

  二十一世紀靈修寶典《奇蹟課程》的最佳精華導讀版!
全球銷售量逾二百萬冊、被譽為「二十一世紀靈修寶典」的《奇蹟課程》(A Course in Miracles),自一九七六年出版以來,已經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它開啟新時代思潮之先聲,激發西方自六○年代以來的通靈熱潮,可說是新時代(New Age)思潮的源頭之作,在新時代的領域中至為重要,與賽斯書、奧修書並列。在歐美,為了《奇蹟課程》而成立的讀書會有數千個,因為此書而出版的周邊書籍,也有近千本。
  當時,哥倫比亞大學醫療心理學系教授海倫.舒曼在寫筆記時,突然聽到一個「神秘聲音」告訴她:「這是闡釋奇蹟的課程。」她回應那個聲音說:「想必這是個選修項目。」然而她得到的回答卻是:「不,它絕對是必修的。」因為不論你喜不喜歡,想不想面對,生命就是這樣的必修課程。

  於是她將聽到的一切據實寫下來,花費七年時間,才完成了這部以寬恕為要旨的《奇蹟課程》。這本書擷取基督宗教與佛教的思想精華,並結合「深度心理學」,讓我們學習從新的角度思考,打破以小我的眼光看世界的習氣,引導我們停止譴責自己、譴責他人,從評判、憤怒和罪咎中解脫,藉此解開長期鬱積的心結。
  然而,要了解這部玄奧難測的靈修鉅著並不容易。本書作者強恩.蒙迪身為《奇蹟課程》目前碩果僅存的三大元老之一,將自己數十年來研習《奇蹟課程》的成果,以及他親身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經驗,寫成本書。他簡單扼要地點出了《課程》中的重要內容,並透過生動活潑的故事,來說明「心靈的運作」「小我的運作模式」、「如何化解罪咎」、「療癒內在的恐怖份子(錯誤)」以及「從自私到自性」等主題。
  透過蒙迪的引導,我們將更容易了解這部曠世奇書的重點與奧義。他以本書提供了一條明確、可行的途徑,讓我們得以汲取《奇蹟課程》的智慧,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加以活用,讓我們活出生命的全新境界,真正獲得美好奇蹟。

本書特色
  ◆《奇蹟課程》銷售已逾二百萬冊,譯成十八種語言,不論海內外都有眾多支持者,本書為《奇蹟課程》入門書。
  ◆作者為《奇蹟課程》初代三大元老學員之一,專業度足夠。
  ◆比《奇蹟課程》好懂易讀。《奇蹟課程》厚達1200頁,內容艱澀玄奧,令許多人望而卻步,本書濃縮了課程精華,並以幽默生動的筆法教導讀者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實用性高、門檻低。
作者簡介
強恩.蒙迪博士(Jon Mundy, PhD)
  作家、講師,也是哲學性質的幽默脫口秀表演者,以「俗巴巴博士」(Dr. Baba Jon Mundane)著稱。他在大學任教超過四十年,教授哲學及宗教課程。他至今共有九本著作,同時也是《奇蹟》(Miracles)雜誌發行人,以及紐約市跨信仰組織「Interfaith Fellowship」的榮譽資深牧師。
  他早在七○年代就開始學習《奇蹟課程》,是目前碩果僅存的三位元老之一。他在一九七三年結識了《奇蹟課程》的筆錄者海倫.舒曼(Helen Schucman)博士,從而接觸到《課程》。海倫在一九八○年生病之前,一直給予他多方面的指導與指引。
  他是《奇蹟課程》的資深學者、最早期的學員及教師,也是首先在傳統會所宣揚奇蹟理念的主要導師。他在全世界舉辦過數千場講座,教導《課程》的要旨,行跡遍及世界各地。
譯者簡介
謝明憲
  快樂的學徒,台灣宜蘭人,台科大應外系畢。隱居彩虹山,躬耕於幸福村七彩田;農閑之餘,以翻譯心靈勵志書籍為樂,並嚮往如宇宙般的寧靜。譯有:《秘密》、《秘密青少年版》、《比神更快樂》、《來自天堂的問候》、《天堂旅遊指南》、《情緒的驚人力量》(合譯)、《用心》、《按對夢想的開關》、《陰影效應》、《發現生命的禮物》等書。
審訂者簡介
周玲瑩
  曾任「奇蹟資訊中心」執行祕書、顧問,現任「中華新時代協會」理事。譯有《寬恕十二招》、《無條件的愛──與心對話》、《一念之轉:四句話改變你的人生》,並經常受邀擔任心靈成長課程的講師。
 

目錄

第一部基本詞彙與概念
第一章 一定另有出路《奇蹟課程》的緣起
第二章 你內始終清明自我中心、孤獨與神智不清
第三章 就是這個!《奇蹟課程》介紹
第四章 救恩的故事主要人物介紹
第五章 從失心到覺醒《奇蹟課程》談心靈的運作
第六章 小我的運作模式解開亞當與夏娃的神話
第七章 化解罪咎解脫恐懼之道
第二部奇蹟形上學
第八章 世界大夢奇蹟形上學
第九章 我不是一具身體死亡與小我的身體身分
第十章 「永恆」即在當下耐心的實踐
第三部活出《奇蹟課程》:實際應用
第十一章 內在導師、小我及上主的救贖計劃聖靈在《奇蹟課程》中扮演的角色
第十二章 我怎會發生這種事?考驗、意外、巧合與天命
第十三章 自我觀察觀照、見證與願心
第十四章 人人此刻早有答案恢復原有的記憶
第十五章 療癒內在的恐怖份子(錯誤)論憤怒與責任
第十六章 從自私到自性我什麼也不是,而你又是誰?
第十七章 首要之務加強改變的動力
第十八章 心靈訓練的課程改變心靈,改變生命
第十九章 語齋:靈性的齋戒觀察與修正思想
第二十章 無可寬恕執著過去是沒有出路的
第二十一章 良善是萬能的鑰匙教人之際,才能真正學習
跋 活出《奇蹟課程》
 

推薦序
醒人又惱人的奇書∕周玲瑩
  有一本書,十多年來從未離開過我的視線、我的腦海,它甚至進入我的細胞,撼動我每根緊繃的神經,讓我不由自主地運用在現實生活中,也因而開啟了我另一種看待事物的眼界和心態。這本書,就是《奇蹟課程》。
  《奇蹟課程》是二十一世紀重量級的靈修書籍,在全世界已熱賣超過兩百萬冊。此書的中文譯者若水女士對它的形容極為貼切:「這是一部醒人卻又惱人的奇書,寫得迴腸九轉,玄奧難測,卻又字字珠璣,令人不忍釋手。」
  此書一再提醒我們:「我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義。若它有某種意義,必是我自己賦予的,是我內心世界投射於上所作出來的評判。」這個驚人的觀念,一下子把我們的眼光由外往內,轉向自己一向刻意迴避的內心世界,也就是一切問題的源頭,讓我們不得不放下評判,俯首承認「我不是眼前這個世界的受害者」。
  《奇蹟課程》的惱人處還不僅止於此,它使我們不但從此再也無法輕易往外指責別人,還進一步指出,我們一向不想看也不敢看的陰暗面,諸如恐懼、內疚與定罪等等千奇百怪的小我戲碼。它認為唯有正視小我戲碼,方是療癒的真正開始。從以下這段引文,我們不難領略《奇蹟課程》一針見血的手法,坊間很少有哪本書能把小我剖析得那般露骨:
  根本沒有「寬恕別人」這一回事,你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全是自己的罪過。因為你只想在別人身上而不想在自己身上看到罪的蹤影。
  我曾聽說國外有人看不下去一把火燒了它,後來覺得它講的句句入理又買來重新操練,然後再度燒了它,就這樣一連燒了七八回合。我也聽說國內有人憤而把它丟進垃圾車眼不見為淨,後來忍不住到圖書館借出來看,最後還是又買了它,甚至開始找人共組讀書會。由此看來,說它是一本醒人又惱人的奇書一點也不為過。
  同樣的,坊間也很少有哪本書像你手上這本《活出奇蹟》,那麼有系統而詳盡地介紹《奇蹟課程》及其理念,它從形上學的層次一直到實際生活的層面,架構清晰,筆觸強而有力,一步步親切「導覽」,讓我們了知如何在內在導師(聖靈)的引領之下,終止內心瘋狂的小我陰謀,重新選擇正念之心,活出生命的奇蹟。
  《活出奇蹟》的作者瓊恩.蒙迪博士,是《奇蹟課程》幾位碩果僅存的元老之一,也是身教言教兼備的資深奇蹟老師,更是一位說故事的高手。他用輕鬆幽默的筆法,適時引用聖經故事、古今名人軼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故事,乃至於他自身的學習經歷,使得《奇蹟課程》那部「迴腸九轉,玄奧難測」的奇書一下子變得生動活潑,很快就拉近我們與它之間的距離,因而毫不防備地讓那些原本玄奧的奇蹟理念流入心內,自動化解層層卡住的小我心結。
  《奇蹟課程》一再強調這世間是一場夢幻,天堂才是實相。然而,我們卻始終覺得世間是實相,天堂才是夢幻。瓊恩.蒙迪博士為了讓我們明白世界真的是一場大夢,他把夢境分成四種不同類型:夢中的英雄、不可告人的私夢、可以公諸人世的夢,以及世界的集體大夢。他更進一步闡述,一切社會規範、風俗、道德觀、習慣、信念、價值、宗教、神話、哲學、心理問題……等等,無一不包括在世界的大夢裡。也就是說,不論醒著或沉睡,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作夢,甚至對夢境「上癮」而受到馴化,就如同狗兒受到賞罰的制約而被馴化一般。
  讀到這一段時,我好似被狠狠敲了一記,霎時看到自己(夢者)是如何親手打造出私夢、公夢、世夢,並對它們上癮到渾然不覺的地步,而其實,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精心打造的。至此,我不禁啞然失笑,對世間所有的人事物開始願意「嘗試退後一步去看,再看」,以認真而不當真的心態來重新面對這個人生夢境。同時,我也深深感謝有這麼一部「醒人又惱人的奇書」之「解碼書」,適時地來到我的生命奇蹟之旅。
  是的,以我全心研修《奇蹟課程》十餘年的經驗,深知其相關書籍大都相當深奧,絕非一般讀者可以輕鬆閱讀而領略一二的。當初出版社邀我幫忙審閱時,我曾問及為何這麼有勇氣出版《活出奇蹟》,現在,我才知道我那樣的質疑分明就是上了小我的當。幸而,我也有一份勇氣接受這項「任務」--協助明憲釐清全書有關奇蹟理念,這正是此次我參與審閱的目的。審稿期間,我發現自己彷彿進入心靈學、心理學、宗教學及哲學的交會之處挖寶,字裡行間充滿了幽默風趣、意味深長的靈修哲理,我常會「情不自禁」地來來回回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心裡明白,它不僅讓我享受到閱讀之樂,還帶來了自動療癒之效。
  最後,且讓我以《活出奇蹟》所引用的《奇蹟課程》練習手冊第一百八十二課的一段話與大家結緣,它常常觸動我心深處:
  你好似活在其中的世界,並不是你真正的家。你的心冥冥中知道這一事實。
(本文作者為中華新時代協會理事、本書審訂者)
譯序
記奇蹟因緣與致謝∕謝明憲
  記得首次接觸《奇蹟課程》,是十多年前剛退伍後不久,當時台灣網路剛普遍流行,上網搜尋資訊成為很新奇有趣的事。在某種因緣際會下,看見國外某個網站介紹《奇蹟課程》,發現它雖然用的是基督教的語言,內容卻完全不同於傳統宗教,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索性在網路上留下資料。此後,每年都會收到國外寄來三至四期的《燈塔》(Lighthouse)期刊。不過,光是讀期刊的內容就覺得像是在讀「天書」,更甭說去訂購它每一期後面廣告的那整部《奇蹟課程》,只寄望將來哪位好心的大德將它翻譯出來。
  幾年後,有一次逛書店竟發現《奇蹟課程》中文版,真是喜出望外!二話不說,馬上付錢抱回家拜讀。不過,這次挫折感更重了,因為每次翻開來讀不到幾頁,就完全忘記它前面在講什麼;勉強讀完後,腦袋也是一片空白,甚至會懷疑起自己的中文理解能力。雖然讀不懂它,但不知怎的,直覺上就是覺得這部又厚又重的書「絕非等閒」;因此不但沒把它給扔了,還在每個住處都各準備了一部《奇蹟課程》,前後總共買了三部,不過它們終究還是難逃被束之高閣的命運。
  後來一心投入新時代思想,並參與「正面思考」及「吸引力法則」的引介與翻譯工作,然而在接觸這些思想的同時,心中卻也不時產生疑惑:就算一個人運用吸引力法則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能夠得到花不完的金錢、滿意的伴侶、豪華的房子、漂亮的車子、理想的事業、健康的身體、響亮的名聲,一切心想事成,要什麼有什麼,但問題是,然後呢?人從此就真的幸福滿足了嗎?此外,幾乎所有談論心想事成的書都非常強調「無限創造」這個概念,然而只要再深入檢視便不難發現,它其實是對應著「永遠不可能滿足」的狀態;因為欲望是個無底洞,不得不用無限創造來解決這個滿足的問題。
  再者,心想事成及正面思考也談論心靈與愛,認為心靈才是創造的源頭,愛是一切的真相;然而其出發點卻不是為了認識內在心靈的圓滿,而是想利用這個創造的源頭去得到外在更多的東西,以填滿欲望的無底洞。人為了獲得這一切,不得不正面思考,否則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於是人變得越來越神經質,對於負面的東西避之唯恐不及,處處有罣有礙;負面情緒一出現便立刻壓抑下去,即使知道負面事物的存在,也要假裝視而不見;這一切的背後,豈不是恐懼感在作祟?如此一來,這當中還有愛可言嗎?然而,新時代也有一派思想認為,人就是神,而人的種種不幸與恐懼,都是神創造出來讓自己體驗的;神為了認識自己是純粹的愛,所以才創造出恐懼。這就更奇怪了,難道神有被虐待狂不成?
  這種種的疑惑,直到遇見《奇蹟課程》才恍然驚醒夢中人,原來:眼前的世界並沒有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只要還想在世上尋找救恩,心靈就會受困於此。而且,恐懼並非神的屬性,故也不可能是神的創造;人生的種種恐懼及痛苦,不過是你誤解自己的信號。
  奇怪,之前讀《奇蹟課程》怎麼都「沒看見」這些解答呢?仔細一想,可能是以前不夠用心深入,再者就是整部《奇蹟課程》卷帙浩繁,若不透過一個理論架構來一窺堂奧,往往會不得其門而入,徒呼玄之又玄!此時,一本導讀書就顯得非常重要,可以省去相當多的摸索時間。
  巧的是,當時受女友影響而重拾《奇蹟課程》的同時,在因緣際會下,接了翻譯瓊恩.蒙迪這本《活出奇蹟》的工作。不過,由於了解《奇蹟課程》的相關書籍都深奧非常,若對奇蹟理念沒有一定的認識是翻譯不出來的;再加上平時閱讀奇蹟中文網諸位「臭皮匠」翻譯的文章,其翻譯水準之高、用詞表達之講究,以及付出的時間和用心的程度,實在令人望塵莫及!深恐自己達不到這個標準,因此曾對翻譯此書一事產生很大的抗拒。幸而若水女士等前輩慨然應允給予翻譯上的協助,此時才彷彿吃下一顆定心丸,頓時信心增加不少。翻譯期間,為了彌補不足,也積極參加奇蹟讀書會及各階的研習;本來想拖幾年再來認真深入的東西,在翻譯這本書的幾個月內,全都湊上一腳了。不過,也是透過這一過程才了解到,在翻譯過程中所獲得的心靈啟發與喜悅,其實是遠勝過翻譯的成果的。
  本書翻譯期間承蒙若水女士、玲瑩姐及奇蹟網編陳夢怡小姐諸多協助指導,謹此表達十二萬分的感謝。尤其要特別感謝玲瑩姐無私地付出大量時間全力協助,除指正譯文訛誤之處外,也幫助釐清不少奇蹟理念,可謂亦師亦友,在此致上最大的敬意與謝意。
  另外也要感謝台北願心讀書會召集人Acca(游振英),在學習《奇蹟課程》方面提供各種協助及無時無刻的貼心鼓勵;感謝陳恕民帶領的上主之師班諸位同學的愛護與指導;感謝美濃「奇蹟村」眾村民的熱情及溫騏夫婦的愛心支持;感謝李姐貴珍女士提供世外桃源般清幽僻靜的住處;感謝銀河堂眾弟兄於翻譯期間不斷提供珍饈美饌;也感謝王季慶女士、桑田德在翻譯方面提供寶貴的意見與指導,在此一併致謝。
  本書作者相當博學,舉凡文學、宗教、哲學、歷史、神秘學無一不涉獵,礙於譯者學識淺薄,加上初入門學習奇蹟,疏漏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賢達先進不吝斧正是盼。
(本文作者為本書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