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29

【搶救馬爾地夫】島嶼將沈! 馬爾地夫總統籲抗暖化

TVBS 更新日期:"2009/09/28 22:35" 楊樺

位在印度洋的馬爾地夫,是著名的渡假天堂,從空中看下去,珊瑚礁島如藍寶石般在海中閃耀。但是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海平面升高,威脅最高海拔不過兩公尺的馬爾地夫的國家生存,一百年之後,全國島嶼都可能會被海水淹沒。馬爾地夫總統納希德,在首都馬列接受TVBS獨家專訪時表示,馬爾地夫站在氣候變遷的最前線,要求國際重視暖化的影響,未來將不排除向國外買地移民。納希德總統強調,今天發生在馬爾地夫的危機,未來就會發生在其他國家上,請看記者楊樺和潘郁文,來自馬爾地夫的報導。

從空中看下去,珊瑚礁、海水,層次分明,礁湖內純白的細沙,和透明的海水,組合成美麗的土耳其藍。

珊瑚礁上,則是迷人的寶藍色彩,最外層的一片深藍,圍繞著熱帶島嶼,馬爾地夫的珊瑚礁島,在印度洋中,綻放著寶石般的光芒。TVBS記者楊樺:「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再過一百年後,馬爾地夫這一片美景,很可能就會沈在海平面以下。」

根據科學家的估算,如果全球暖化速度不變,海平面每年上升將近1公分,全國海拔最高只有2公尺的馬爾地夫,未來可能全部都沈沒在海中。

馬爾地夫的生存危機,總統納希德,心中感受最深,2008年底,41歲,記者出身的納希德,一舉打敗執政30年的前總統,成為馬爾地夫人民,尋求改變的新希望。

而對抗全球暖化,是他上任後最迫切的危機。馬爾地夫總統納希德:「如果珊瑚白化成真,將再對我們經濟產生重大損失,同時影響島嶼的生存,珊瑚礁是要保護島嶼的。」

現在看到的小島,面積只有2.5平方公里,卻是馬爾地夫的首都,馬列也是世界上最迷你的首都,不到10萬人生活在島上,但海平面持續上升,首都也不保。

面對可能亡國的危機,納希德不斷向國際社會呼籲,要共同對抗全球暖化,納希德最壞的打算,是向國外買土地,來安置人民。納希德:「離開去另一個國家,也許是最後不得不最後的解決方式,但那不是我們所希望達到,或者希望做。」

用觀光賺來的錢,拿去國外買土地移民,當然沒有人願意,但是如果暖化問題不解決,卻可能是不得不的最後選擇,馬爾地夫民眾,也將成為暖化難民。納希德:「如果你今天不能保護馬爾地夫,未來你也無法保護自己的國家,我們站在最前線,我們是氣候變遷的最前線。」

為了爭取言論自由,納希德曾經進出監獄23次,民主目標達成了,但面對全球暖化,馬爾地夫能做的不多,要承擔的卻不少。要避免珊瑚白化,要保護海岸線不被侵蝕,要堅守每一吋土地。納希德:「氣候變遷不只是環境議題,更重要的是,人權議題,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有生存的權利。」

納希德總統強調,環境保育的重要性,但是國際社會還是全力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才能拯救馬爾地夫的天然美景。

保羅.克魯曼專欄-舊經濟勢力 不願面對氣候災難

中時 更新日期:"2009/09/29 03:09" 保羅.克魯曼

中國時報【保羅.克魯曼】

每隔一陣子我就對地球的命運感到絕望,覺得我們正逐步向浩劫逼近,但大家都不想聽壞消息或採取任何行動阻止浩劫發生。

近年來有關氣候變遷的悲慘警告並非胡言亂語,而是得自頂尖科學家所設計的氣候模型。就在過去短短幾年,對地球前途的預判已大幅惡化。

什麼因素造成這種新悲觀?部份係因某些變化(如北冰洋冰層減少)的發生比預期快很多,部份係因有更多證據顯示,放大人為溫室氣體效應的回饋迴路(feedback loop)比之前所知更為強勁。例如全球暖化會導致凍原帶解凍,釋放出二氧化碳造成更多暖化,但新研究顯示,永凍層的二氧化碳含量遠超過先前的估計,這表示回饋效應也會放大很多。 結果是氣象科學家集體變成希臘神話中的卡珊德拉(Cassandra),她被賜予預言災禍的能力,但也受到詛咒無法讓人相信。我們談的不是遙遠未來的劫難,儘管全球氣溫可能本世紀下半才會大升,但很多災害早在之前就會發生。

二○○七年《科學》期刊有篇論文《對北美洲西南部即將轉變為更乾旱氣候的模型預測》說,多個氣候模型一致預測,未來幾年到幾十年內造成塵暴狀況的永久乾旱,將成為美國西南部的新氣候形態。所以如果閣下住在洛杉磯,並且喜歡上周澳洲雪梨沙塵蔽天的紅色天空景象,不用去旅行,這種景象即將自動上門。

在一個理性世界,步步逼近的氣候災難將是我們在政治和政策上最關注的事項,但情況顯然不是如此,為什麼?

部份答案是很難使人的注意力維持專注。天氣不斷變化,全球每年的平均氣溫也會起伏;如果有一年創下破紀錄高溫,接著幾年通常會比較涼。據英國氣象局統計,歷來最熱的是一九九八年,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則說是二○○五年。不論是哪一年,都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危險已經過去。

但我們忽視氣候變化的更大原因可能正如高爾所言:真相讓人太不願面對。和市井傳說相反的是,以應有的力度去回應氣候變化,並不會使經濟崩潰,但會使經濟重新洗牌,損害某些強大的既得利益,同時創造新的經濟機會。然而過去崛起的產業擁有遊說大軍,未來的產業卻沒有。

此事不只關係到既得利益,也關係到既存理念。卅年來主導美國的政治意識形態一貫揄揚私人企業並貶抑政府,但氣候變化卻是只能透過政府行動來處理的問題。很多右派寧可否認這個問題的存在,也不願承認其政治哲學有其侷限。

所以當前人類面對的最大挑戰排不上優先議程,最多只被當成一個政策議題。我不是說歐巴馬總統不該優先推動健保改革,但接下來最好是有關氣候變遷的立法。

(克魯曼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本報國際新聞中心尹德瀚摘譯)

研究:10%世界主要物種受氣候變化等威脅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09/29 17:20" 楊超寰

(法新社雪梨29日電) 根據一項今天發表的澳洲研究,在氣候變化與其他因素影響下,全球近10%的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和魚類正面臨滅絕危機。

「澳洲與世界現有物種數量」(Number of LivingSpecies in Australia and the World)研究發現,現有190萬已分類物種中的0.9%正面臨威脅,其中包括9.2%的主要脊椎動物類。

由澳洲政府資助的全球唯一動、植物物種調查統計「生物資源研究」(Biological Resources Study)發現,哺乳類的20.8%、鳥類的12.2%與兩棲類的29.2%正面臨危機。

爬蟲類的4.8%與魚類的4.1%也受到威脅。

澳洲環境部秘書克魯克(Robyn Kruk)說,「在澳洲與全世界,生物的多樣化正面臨巨大且不斷增加的壓力。」

根據這項研究,全世界很可能有1100萬個物種,其中僅190萬種已被發現,其他還有數百萬種無脊椎動物、真菌及其他有機體尚待被發現及命名。(譯者:中央社楊超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