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7

核擴散+暖化 世界末日鐘撥快1分鐘

距末日僅剩5分鐘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由於全球對於阻止核武擴散的進展不足,以及對付氣候變遷的持續不作為,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BAS)」十日宣布,將「世界末日鐘」往前調快一分鐘到二十三時五十五分,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十二點還有五分鐘。

BAS共同主席麥法藍說,「現在距離午夜還有五分鐘」。「世界末日鐘」上次調整是在二○一○年,當時因對美國總統歐巴馬當選及全球核武事務合作懷抱希望,往後撥慢一分鐘,如今再度撥快一分鐘,回到二○○七年的時刻。

BAS共同主席克勞斯說:「很清楚地,當時看來要發生的改變沒有發生、沒有落實。」他說,各國領袖面對當前明顯的核擴散、氣候變遷威脅,以及尋找新的、安全且永續能源的持續挑戰,仍普遍照舊行事。

世界末日鐘 1947年設立

成員包括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BAS,於一九四七年設立「世界末日鐘」,用以顯示人類距離毀滅性大災難的急迫程度。午夜十二點意味世界末日來臨,亦即離午夜越遠越安全,越近就越危險。一九四七年成立時設定的時間是十一點五十三分。

迄今情況最危急的時刻是在一九五三年,因美國和蘇聯在九個月內相繼核試爆,當時距離午夜僅兩分鐘;離末日最遠的是一九九一年,美俄簽署拖延已久的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ART)後,往後撥到距離午夜七分鐘。

成立以來第20次調整

這次是「世界末日鐘」第二十次調整,理由包括核武緊張升溫、各國拒絕投入全球性行動對抗氣候變遷,以及日益傾向拒絕採納對世界重大問題的科學性看法;日本福島核災也凸顯在易受天災地區仰賴核能發電的風險。

核武威脅方面,聯合國負責裁軍事務的前副秘書長達納帕拉說,目前全球共部署逾兩萬枚核武,威力足以摧毀人居地區好幾次,即使美俄簽訂新戰略武器裁減 條約,也未達成科學家期待;美俄法等大國今年將舉行大選,及中國領導人換屆,為這些國家核武計畫和政策帶來不確定性,還有恐怖份子、非國家行為者使用核武 的疑慮。

至於氣候變遷問題,BAS執行董事班奈狄克說:「全球在防止氣候變遷災難上,或許接近無法回頭的極限點,未來幾年採取的行動,將讓我們走上一條非常難以轉向的道路。」

減沼氣煤煙 可舒緩暖化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華盛頓13日專電)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減少沼氣和煤煙排放,將可減緩全球暖化約華氏1度,並可改善人類健康,拯救數百萬個生命,也能增加農作物生產。

過去有關氣候變遷的討論多集中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幾年來,科學家們開始注意到兩項短期的污染源沼氣和煤煙,這也是會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之一。

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氣候科學家辛德爾(Drew Shindell)領軍的國際研究團隊,在期刊「科學」(Science)上公布研究成果指出,減少沼氣和煤煙排放,將創造氣候、人類健康和農業的「三贏」局面。

研究團隊透過減少火爐燃燒木材,控制柴油車排放氣體及收集煤礦中釋放的沼氣等方式進行研究。透過電腦模擬研究發現,減少沼氣和煤煙排放將可顯著減緩全球暖化約華氏1度。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減少沼氣和煤煙排放會改善空氣品質,避免肺部及心血管疾病的產生,每年將可挽救70萬至470萬人的生命。

減少沼氣和煤煙排放也可讓稻米、玉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較容易從空氣中吸收所需的養分。

據統計,目前全球大約有30億人的生活仰賴火爐燃燒木材、糞肥及其他會釋放煤煙的燃料,若改用清潔燃燒的火爐,將有助短期內減緩全球暖化現象,也會改善空氣品質。

碳排放太高 威脅魚類生存

法新社雪梨16日電) 根據今天公布研究顯示,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升高,恐連帶影響海中魚類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對牠們的生存造成嚴重後果。

研究發現,推估到本世紀結束前,海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將干擾魚類聽力、嗅覺及移動和逃離掠食者的能力。

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的「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表示,他們數年來在含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海水中,檢測珊瑚魚幼魚行為表現。

發表這篇報告的孟迪教授(Phillip Munday)表示:「現在很明顯,牠們的中樞神經顯然受到很大破壞,可能損及牠們的存活率。」

孟迪和其同僚也詳細說明他們號稱是全世界首度發現證據,指出海水中高濃度二氧化碳破壞魚類關鍵大腦受體。「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登出這篇報告。

這導致魚類在行為和感知能力明顯變化。

他說:「海洋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可直接干擾神經遞質功能,對海洋生物造成前所未知直接威脅。」(譯者:中央社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