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8/07/13 10:47
-世紀危機專題報導系列之十一(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十三日電)人類正面臨地球暖化、油荒、糧荒與通膨的世紀危機!許多人開始力行「低碳足跡生活」,包括多走路、少開車、少吃肉、多吃蔬果、注重食物里程、珍惜資源,期盼透過節能減碳,因應危機,維護永續地球。留日碩士賴青松是力行者之一,他幾年前帶著一家人到宜蘭務農。
為力抗全球暖化、油荒、糧荒,科學家、環保、公益團體都發出警語與推動許多活動。隨著這波全球通膨愈演愈烈,愈來愈多人響應節能、減碳活動。
在台灣,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今年推出「蔬食抗暖化宣言」,獲百萬人連署,共同許下承諾,第一,少吃或不吃肉,多採蔬食餐飲與當地食材;第二,以步當車,減少不必要交通;第三,珍惜資源,減少不必要浪費,支持低碳能源政策;第四,傳播這個重要訊息。
素食團體主張,畜牧業耗費能源、耗水,造成環境污染,更重要是生產一人份肉食餐飲所耗能源,可以生產十人至十五份的蔬食餐飲。一人吃素一天,減少排放4.1 公斤的二氧化碳;一人吃素一年,可等於全年未使用家庭用水與瓦斯所省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與其要求大家少吃肉,不如要求每個人能更注重「食物里程」(Food Miles)重要性,以食用當地生產的食物為主。
保育專家珍古德很早就開始倡導「食物里程」觀念,鼓勵大家多食用當地食物。
廉價石油讓全球化日益風行,農業大國靠著生產成本優勢以及打著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旗號,農產品坐船、坐飛機到世界各地,因此,在台灣民眾可以吃到美國農民種的芹菜、紐西蘭奇異果、日本富士蘋果。
但這些蔬菜水果搭乘飛機,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卻也消耗多重能源,他們必須從產地先運到機場,搭機到台灣,從桃園機場到通路販賣,再由民眾買回家中,這之間的「碳足跡」,對地球而言,可就是完全多出來的。
回到當年不濫用地力,不用化學肥料,可以盡情品嚐當地農產品的日子,充分實踐「食物里程」概念,賴青松正是身體力行者之一。
擁有日本國立岡山大學環境法碩士學位、五年九班的賴青松,因為「魂瑩夢牽著當年阿公靠著一方沃土,種稻、種甘蔗、種菜頭、種荔枝、龍眼、蓮霧的農家時光」,他2001年帶著太太、兩個小孩回到宜蘭務農,堅持推行不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的自然栽培法。
「只想好好做田,種出值得等待的好滋味」,不想成為資本市場中另一種優質米品牌,完全摒除市場機制,賴青松克服不用農藥的種種困難後,發想組成「穀東俱樂部」,成為穀東才能享受這種幸福滋味,而他是這些穀東共同聘請的「田間管理員」。
因此,在那方水田,春天可以看到上百名都市穀東一起來插秧;七月穀東們攜家帶眷一起來刈稻;冬至大家一起搓圓仔,吃湯圓。
「把老家種回來」,是賴青松的夢想,尋找一個可以把心放下的所在。與他一路相隨的牽手美虹則學習親手釀製醬油、釀豆腐乳、曬甘蔗燻臘肉。
走出資本主義商業邏輯的框框,穀東俱樂部讓他們與許多台灣土地守護者結緣相識,例如有人不用農藥,在海濱沙地種紅蘿蔔;有人在梨山種植有機果樹,以復育森林等。
他們的作法、理念,與現今日本許多地區興起家庭菜園,不謀而合,自產、自栽、自用,而且完全有機栽種。不用化學肥料,可減緩地球暖化,這正是十足的低碳農業。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種回土地上,但「低碳足跡生活」人人都可以響應,因為用愈少的碳,對地球的傷害愈少。
環保署全民二氧化碳減量資訊站可以計算每種活動所生產的碳,在食衣住行育樂中,都可以力行減碳,例如吃八分飽、自備環保筷、舊衣回收、冷氣溫度調高一度、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
隨著國際油價飆漲,節能減碳已成為全球通用的名詞,只要每個人能身體力行,回歸簡單素樸生活,也許正是解決這波世紀危機一帖藥方。9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