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2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肉類生產課稅

2016/5/25  
國際資源小組(IRP)最新報告「Food systems and natural resources」預測未來10年雞肉與乳製品消費量將增加20%,豬肉及牛肉將增加14%,至2020年中國豬肉消費量,以及印尼、歐盟與北美禽肉量將大幅增加。不過有些國家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與印度,其整體肉類消費量幾乎沒有增長,預計是與文化、宗教因素有關。

調查發現,為養活70億人口,有24%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來自養殖和運輸,並造成全球60種物種消失。聯合國專家為了遏止全球肉類消費量增加以及其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建議各國政府對肉類生產課稅。IRP成員Maarten Hajer教授提出,減少人類肉品食用量的方式,未來可從供應鏈提高價格,從消費者層面進行課稅。IRP共同委員Janez Potočnik也說到處理消費者選擇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但我們必須面對。

報告的合著者Henk Westhoek表示,政府不只要鼓勵人民為了環保而少吃肉,並且超市與大型食品企業應提供更好的肉類替代品與食品選擇,以減少西方社會肉類消費。雖然報告本身不提倡任何政策選項,為使糧食生產更永續,IRP提供建議,包含減低肉類消費量、減少廚餘量並重新與當地農民連結,供政府參考。

UN expert calls for tax on meat production-Adam Vaughan, theguardian
 
https://www.go-moea.tw/message_info.asp?id=10228&cid=10 

食齋救地球?各政府研徵肉類「罪惡稅」抗暖化 料最快5年內出台

  • 一段北極熊餓到瀕死的影片,勾起大眾關注全球暖化的問題。今日(12日)就是巴黎氣候協定簽定兩周年,但引起的政治風波卻多於環保討論,關於如何減排的實際處理方法卻似乎仍在起點,覺得全球暖化沒得救?

  • 非也,你都可以拯救地球,方法就是吃少一點肉類。近年有不少報告都指出少吃肉類有助減低溫室氣體排放,甚至建議徵收肉類稅,有農業投資關注機構發表分析報告,指肉類將會是繼煙草、碳排放及糖後,面臨「罪惡稅」的項目,變相鼓勵吃素救地球。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記者拍下一隻瀕死北極熊的影片,引起大眾對全球暖化的關注。
料肉稅未來5至10年「面世」

風險評估機構「農場動物投資風險及回報」(Fairr)發表分析報告,指未來5至10年各國很可能出現對肉類徵收的「罪惡稅」(sin tax),以改變全球肉食急速增長的趨勢。報告指,肉稅有助減低家禽業界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處理人類健康問題,徵肉稅勢在必行。
全球肉類需求亦正在增加,多吃肉類亦對人體健康構成問題,最終導致大額醫療成本;不過肉食帶來的溫室效應就最受關注,單計家禽業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便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5%,多過汽車、火車、飛機及船的總和;若計及農業、乳業及食品生產等相關行業的排放量就更驚人,去年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的報告顯示,若更多人轉為素食,將可減少全球6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家禽業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5%。(視覺中國)
高密度家禽飼養方式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因,部份是因為動物及大型農場內的泥漿槽產生甲烷。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全球牛、羊等馴化反芻動物,每年釋放1 億噸甲烷,而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較二氧化碳強25 倍。另外水資源及穀物都用作飼養動物,較人類直接食用為浪費。
動物生產的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較二氧化碳強25 倍。(視覺中國)
 
徵肉稅可減少10億溫室氣體排放
即然吃肉會造成環境污染,對肉類徵收「罪惡稅」便成為各界研究議題,事實上,德國、丹麥及瑞典國會已經討論過有關問題,去年起,中國政府亦已呼籲民眾減少吃肉,爭取每年肉類需求量減少50%。

Fairr總監Maria Lettini說:「在實行巴黎氣候協定的過程中,我們很可能看見政府採取行動減少全球家禽業界對環境的影響,按現時的進程我們很可能在5至10年間看到肉類稅出現。」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去年的另一報告就分析,對牛肉收40%稅率,對乳製品徵收20%稅,及對雞肉徵收8.5%稅率,可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預計每年可減少10億噸排放量,相當於全球航空業。
牛油等乳製品生產也是產生溫室氣體的元凶之一。(視覺中國)
 
除徵稅 可附其他政策推廣少肉飲食
各界鮮有透過改變食物生產方式及需求模式,以應對全球暖化問題,主要因為擔心政策影響大眾對食物選擇自由而遭到反彈,亦擔心或會增加飢餓人口。

負責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報告的施普林曼博士(Dr Marco Springmann)說:「當人們看見食物價格增加,就會憤怒,你便要解釋為什麼你要這樣做。」他認為推行成功的食物稅政策其中一個方法,是將稅收所得用於確保人們可獲得更健康的食物,如丹麥對飽和脂肪徵稅,政府只收稅而沒有任何相關政策,一年後便被擱置;但墨西哥對汽水徵收糖稅,所得稅項用作學校內的免費飲用水,成效就較理想。

英國智庫Chatham House於2015年的報告則指,民眾對於肉稅的抗拒沒有各地政府想像中大,反而期望政府帶頭行動。除對肉類徵稅,該報告建議可以透過增加學校、醫院及軍隊中的素食,減少對家禽業界的資助等方式實行減少肉類需求的目標。
要改變人類肉食習慣,或可透過徵稅實現。(視覺中國)
 
密集式種植亦打擊環境
有分析認為,推行大型社會政策當中,最困難的莫過於改變人類習慣,若沒有動力民眾不會自動改變,因此徵稅可能是改變肉類需求模式的合適政策;但透過稅務的名義去控制民眾最終可能得不償失。

另有分析點出,縱使種植植物較飼養家禽的排放量為少、對環境的影響亦較少,但不代表對環境是好事。部份農夫也是採取密集式種植,在全球糧食需求增長下仍會對環境造成壓力。

https://www.hk01.com/%E5%9C%8B%E9%9A%9B/140555/%E9%A3%9F%E9%BD%8B%E6%95%91%E5%9C%B0%E7%90%83-%E5%90%84%E6%94%BF%E5%BA%9C%E7%A0%94%E5%BE%B5%E8%82%89%E9%A1%9E-%E7%BD%AA%E6%83%A1%E7%A8%85-%E6%8A%97%E6%9A%96%E5%8C%96-%E6%96%99%E6%9C%80%E5%BF%AB5%E5%B9%B4%E5%85%A7%E5%87%BA%E5%8F%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