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23

節能減碳 綠色行動從生活做起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4/22 12:17"

2009地球日專題(3)(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22日)節能減碳成為世界公民共同課題,不僅救地球,也能救荷包。參與綠色行動,就從生活做起,愛護地球只在一念之間。

台灣的能源99%仰賴進口,節能全民責無旁貸,但要怎麼做?台灣綠適居協會理事長邱繼哲說,居家省電的大絕招就是「降功率、省時間」,先從全面換裝節能日光燈或省電燈泡開始。

1 度電相當於1000瓦(W)功率的電器使用一小時,他指出,傳統鎢絲燈泡有20%電力用於發光,省電燈泡有95%用於發光。因此,13W省電燈泡的亮度與 60W傳統燈泡相當,每天使用8小時,省電燈泡1年可比傳統燈泡省下135度,相當於減少86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及500元電費,「全台各家戶都換裝日光燈或省電燈泡,減碳效益就很驚人」。

換裝省電燈泡降功率後,還要記得隨手關燈,此外,可開關式插座也是居家省電必備。國際能源總署調查,先進國家家庭浪費的待機電力,約佔總耗電量3% 到11%,電器不用時,停止供電也是節能省錢的小撇步。

節能之外,不要忘了也要省水。水器材研發暨推廣協會調查發現,家戶每省下1度水,就可減少10噸廢水處理成本,在水龍頭加裝省水墊片,省水效果就可達50%,若再養成「當用再用、用完即關」用水習慣,省水效果會更好。

廚房也是節能減碳戰場之一,主婦聯盟建議民眾在家中煮食時,善用燜燒、蒸、煮等技巧,多利用燜燒鍋、陶鍋,用餘熱將食物燜熟;善用多層次鍋具,下層煮飯、上層熱菜,省時又省能;冷凍食品調理前先室溫解凍等廚房管理技巧,也可省下不少瓦斯費、電費,達到減碳目標。

此外,冰箱只放7分滿也能節能減碳哦!環保署調查發現,民眾倒掉的廚餘中,約30%是未吃完或過期食物,原因不外於煮太多、買太多,冰箱只放7分滿,不僅可避免這種情形發生頻繁,也可減少冰箱壓縮機發動次數,達到節能目的。

蔬食也是減碳新主張,已素食多年的台灣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表示,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牲畜排放的廢氣主要成分甲烷,也是溫室氣體的一種,約佔地球溫室氣體的20%,對暖化影響也很大;專業素食網站「素易」總經理林紘睿表示,民眾一天少吃100公克肉品,產生的減碳效果約4.1公斤,「不吃肉幫助地球」不是空口白話。

其他還有騎單車通勤、淨灘、淨山、少搭電梯多走路、不使用免洗杯、筷等,綠色行動創意無限,但行動參與節能減碳更重要。980422

2009/4/21

422地球日 200多家素食店大優惠

民視 更新日期:"2009/04/21 21:01"

明天是422地球日,為了響應節能減碳救地球活動,台中縣市將有200多家的素食餐廳,聯合發起低價便當活動,其中最便宜的便當只要20元,希望藉此吸引民眾嚐嚐素食的美味。

不要小看素食的魅力,就算不加肉,也是香噴噴引人垂涎三尺,一樣色香味俱全,店家在22日,會以最新鮮的食材,裝150個便當,平常要7、80元,只賣20元,菜色有5樣。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有組織發起了維新運動,呼籲民眾吃素食減碳救地球,在台中縣市就找了200多家的素食餐廳,有高檔的自助餐百匯店,號稱有幾十種最精緻的菜色,在活動期間不管早午晚餐都打8折。

參加降價行列素食業者指出,很多消費者都認為菜比肉貴,所以消費群有限,最近菜價下跌,業者剛好順勢推低價便當,一方面希望吸引吃肉族的注意,一方面也要響應環保議題。(民視新聞徐祕康、陳建華台中報導)

地球日 台中縣市素食業者邀您「吃素 環保 救地球

教育廣播 更新日期:"2009/04/20 16:49"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一群關懷地球的志工與素食業者,將聯合發起維根新生活運動,以響應環保署「1人1日1kg減碳生活」,一項愛自己、愛地球最有效的雙贏飲食運動,希望在世界地球日當天能達到減碳一萬公斤的目標,在全球愛地球環保的潮流中,展現台灣人的地球之愛!

台中縣市逾200家的素食業者,在22日世界地球日起三天,提供10元以及20元二款低價、美味、健康、愛心的素食餐共計逾10078份,另外有66家高價位的餐廳業者也紛紛釋出折扣套餐,歡迎大家一同來享用健康美味的素食,認識素食的益處,並一同減碳一萬公斤。

「低碳地球、為地球降溫」雲縣辦研討會

全國廣播 更新日期:"2009/04/21 19:15"

為慶祝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雲林縣政府上午特地於消防局舉辦「低碳地球、為地球降溫」全球暖化研討會,會中並由副縣長李應元率全體與會成員,誠心祈禱為地球祈福;另外研討會也邀請中研院周家復教授主講「全球暖化成因與解決之道」、中山醫學大學呂鋒洲教授主講「自由基的危害」,讓與會人員受益良多。(黃資茗報導)

雲林縣府上午主辦「低碳地球、為地球降溫」全球暖化研討會,會議由副縣長李應元主持,縣府一級主管、全縣國中、小學校長約200多人參加,祈福儀式由李應元帶領,大家手扶一顆發亮的地球,在主持人朗誦祝福詞聲中,默默誠心的為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祈福,最後為地球別上一只黃絲帶,結束祈福活動。

李應元表示,雲林縣推動校園低碳飲食,獲得議會的全力支持,希望能透過提案,讓縣內公私立國中、小學每週都能安排時間吃素食,更希望全體校長能夠支持,讓雲林縣在環境保護領域,特別是蔬食抗暖化的部份,引領全國風潮。

李應元強調,環保素對節能減碳的效益很大,這個議題也是新的學習,雖然目前仍待各方配合,但透過學校教育理念的宣導及落實,改變態度來真正實踐環保素的理念;李應元也特別代表縣長蘇治芬感謝各級學校的支持。

活動邀請中研院物理研究員周家復教授主講「全球暖化成因與解決之道」以及中山醫學大學應用化學系呂鋒洲講座教授主講「自由基的危害」,會後並由志工團體清海無上師世界會提供美味的低碳午餐供來賓食用。

嫌再生衛生紙不夠柔白 國人使用比例低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4/21 14:35"

生活中你使用再生紙嗎?據統計,每公噸的一般紙張必須砍伐20棵樹齡20到40歲的樹木,如果能將現今一半的紙張回收再利用,足以填補7成紙張的需求量,也就是有800萬公頃的森林可以因此免遭砍伐;主婦聯盟呼籲國人多多使用再生紙。(劉映蘭報導)

主婦聯盟觀察,國人使用再生紙的比例很低,尤其是再生的衛生紙,原因在於國人對再生衛生紙存有不敢使用的「心魔」,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委員會副主委林秀琴說,受到廣告的影響,國人使用衛生紙時都會覺得衛生紙一定要夠白,夠柔軟。

根據統計,可以生產5000份報紙的每公噸紙張,如果以再生紙取代,可以減少砍伐20棵樹齡20到40歲的樹木,如果將世界上一半的紙張回收加以利用,即可滿足70%新紙張的需求量,相當於800萬公頃的森林可以免遭砍伐。主婦聯盟表示,森林具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功能,可以減緩地球暖化,而紙張的再利用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廣告紙拿來做隔熱墊、順手用空白處做手抄紙等等,主婦聯盟也從即日起,到6月5日展示一系列再生紙的用品展,並開設免費課程教導民眾如何自製手抄紙。

有興趣的民眾請洽主婦聯盟02-23686211,有志工會安排參觀、解說。

2009/4/18

遏止全球暖化新策略: 環保人士忽略「素食是人類遏止氣候變遷的最佳利器」

http://qinghaiwxm.blog.sohu.com/112554647.html

A New Global Warming Strategy:
How Environmentalists are Overlooking Vegetarianism as the Most Effective Tool Against Climate Change in Our Lifetimes


作者:諾姆.莫爾(Noam Mohr)

原英文文章下載

http://www.earthsave.org/news/earthsave_global_warming_report.pdf



摘要

全球暖化讓全球環境面臨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威脅。但因爲焦點全部集中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的環保組織所發表的資料,無法顯示我們今天所得知的其他氣體,才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元兇。結果,他們自然就忽略可以在一生當中,有效降低全球暖化效應的最佳對策:倡導素食。

全球暖化與二氧化碳

環保團體認爲全球暖化對地球形成的威脅最大,這個面向是正確的,全球氣溫已經至少高於過去千年以來的記錄,而且增加的速度遠超過科學家的預測值,該預期後果包括沿海泛濫、極端異常氣候的增加、疾病的蔓延和大量的物種滅絕。

很遺憾地,環保團體投注的焦點,只放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國家立法全神貫注在提高燃油經濟標準、降低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投資替代能源等方面。對一般消費者的建議也集中在二氧化碳面向:買燃油效率佳的車和家電,並且減少使用頻率。



這是很嚴重的誤判,根據傑姆斯漢森(James Hansen)博士等人所發表的資料顯示,由大氣中觀測導致暖化的主要因素,不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雖然聽起來像是在質疑全球暖化的研究工作,但實際並非如此:漢森是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院(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主任,擁有「全球暖化論始祖」的封號。他長期支援抗暖化行動,其理論曾被艾爾高爾及經常爲環保組織所引用,他常和以推翻科學驗證過程爲目的的質疑者辯論。他的結論受到全球暖化專家們的普遍採納,包括傑姆斯麥克卡西(James McCarthy )博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第二工作團聯合主席等大人物在內。

把焦點單獨集中在二氧化碳,會加深誤解的程度。人類行爲會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比其他所有溫室氣體加起來還要多,這是正確的,然而,這並不代表二氧化碳就是地球暖化的最大禍首。很多其他的溫室氣體,吸熱能力比二氧化碳還強很多,有一些甚至具有成千上萬倍的威力。當我們談及不同溫室氣體導致暖化的潛力時--所定義的氣體爲在未來一百年,其數量會導致暖化現象者--結果發現,其他氣體所造成的全球暖化問題,比二氧化碳還要嚴重。

除了過度渲染二氧化碳的影響之外-- 因爲廢氣排放的主要來源是汽車和發電廠—其同時也會産生氣膠(Aerosol)微粒。氣膠事實上具有可以冷卻全球氣溫的成分,而其大量的冷卻作用,差不多可以抵銷二氧化碳的暖化效應。出人異料之外的結果是,二氧化碳排放源對全球氣溫的影響,在近期內將會被調整爲趨近於零。



因爲擔心製造污染的企業,會以該理由做爲排放廢氣的擋箭牌,所以該結果尚未完整地透露給環保團體,例如,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已將資料交由其他氣象專家審查,漢森的結論也獲得正面的認定。但是,該組織也同樣採用持反向意見氣候專家所誤用的資料,以反對二氧化碳的抑制,這種對立意見的糾葛是無法厘清的。

雖然二氧化碳在近期所造成的影響很有限,但在長期而言,減量對氣候變遷仍有關鍵性的影響。氣膠的存續期間很短,只能在空氣中存續幾個月的時間,而二氧化碳對大氣的加溫作用,卻可以持續數十年到數世紀之久。此外,我們無法假設氣膠的排放速度,會與二氧化碳並駕齊驅。假如我們今天一開始就失去對抗二氧化碳的良機,在我們被廢氣排放淹沒時,即爲時晚矣。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源,確是實際導致全球暖化的主因,加上未來五十年我們即將面臨的全球暖化現象,這些事實將會如影隨形。如果我們希望抑制未來半世紀的全球暖化趨勢,必須正視非二氧化碳的廢氣排放,並采行因應對策,而最佳的策略就是素食。



甲烷與素食主義

最重要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顯然就是甲烷,而全球最大的甲烷來源,就是畜牧業。

甲烷所造成的全球暖化效應,幾乎是所有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總和。甲烷是一種溫室效應威力,比二氧化碳強21 倍的溫室氣體,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達工業革命前的31%,甲烷濃度卻已超過兩倍。人爲因素的二氧化碳排量,只占自然界來源的3%,而甲烷卻是自然界的1.5倍。事實上,人類所致甲烷的釋放作用,可能加重暖化情形,反過來刺激濕地有機微生物的腐敗--這是自然界甲烷的最主要來源。

由於全球人爲所致的暖化現象,幾乎有一半是甲烷排放所造成,因此,減少甲烷排量應是當務之急。甲烷的來源包括煤礦業和垃圾掩埋--但遍佈全球的最大來源是畜牧業,一年可以製造一億噸的甲烷,而且該數位仍在持續上升中:全球肉品消耗量在過去五十年已翻升五倍,而且看不到什麽減少的迹象,約85%的甲烷源自牲畜的消化過程,雖然一頭牛所釋放的甲烷量相當少,但全世界數以億萬計的牲畜,對環境産生的集體效應卻相當鉅大。畜牧業另外15%的甲烷排放來自大量的「鹹水湖」,用來儲存未處理過的牲畜排泄物,而且在美國早已被環保人士以污染水源的禍首名義,成爲衆矢之的。

結論很簡單:減緩全球暖化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說是減少或避免肉品消費。只要加入素食(或嚴格一點:純素)行列,我們就可以遏止甲烷排放的最主要來源--這個要爲當今造成全球暖化效應,負起幾乎一半責任的溫室氣體。

素食的優點多於二氧化碳減量

除能立刻降低全球暖化效應的優點之外,改食用無甲烷排放的食品,要比找出降低二氧化碳排量的切入點更爲容易。

首先,不需限制溫室氣體減量,因爲在采行素食的過程中,即可以達到該效果。原則上,甚至可以做到100%減量,只會略微産生一點負作用而已,相反地,要透過減少二氧化碳達到相同的減量效果,無法避免對經濟産生破壞作用,即便是信心十足的二氧化碳削減策略,也還達不到削減一半的程度。

第二,改爲較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飲食,比改變石化燃料技術,以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要快,大部分的反芻動物農場,牲畜進出率爲一至兩年,所以減少肉品消費,幾乎可以立即明顯降低甲烷的排放,汽車和發電廠的更新率,換言之要花數十年,即便很便宜,而且也有無廢氣排放的燃料可供使用,但當今我們經濟所仰賴的大量基礎建設,也要花多年的時間建造,並且緩慢地逐步替換。

同樣地,甲烷不像二氧化碳可以在空氣中存續一個世紀以上,它只能在大氣中迴圈八年,所以降低甲烷的排放量,可以快速地讓地球清涼一點。

第三,削減二氧化碳排放,要和汽車與石油企業等強權和富豪事業相抗衡,耗時費力。環保團體已就高效能燃油的休旅車,及淘汰無法符合現代環保標準的發電廠等議題,進行多年的遊說行動,仍然無疾而終。而在此同時,素食品卻隨手可得,而且每餐都能發揮減少農牧業甲烷排放的作用。

另外,民意調查顯示,民衆關心全球暖化現象已經很普遍,而熱心環保人士卻時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除非是剛好要買車或大型電器,多數人都想盡點心力、做些改變,但除了寫信給國會議員和關掉電燈之外,卻不知道要由何處切入。減少或避免肉品消費,是關心全球暖化的民衆,每天都能採取的幫助地球行動。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降低源自飼養牲畜的溫室氣體,對環境有很多附帶利益,因爲較少的甲烷含量,可以減少對流層所含的臭氧量,它會污染及危害到人類健康和農作物。此外,排放甲烷的工廠化農場,同樣也耗盡國家的供水系統,大部份的野生環境被鏟平,供做牧場用地和種植飼料作物。增建牧場以滿足西式與日俱增的肉品食欲,已經是造成第三世界國家伐林及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美國,工廠化農場囤積排泄物的鹹水湖,是造成水源污染的頭號元兇,確實,由於畜牧業對石化燃料的高度需求,一般美國人的飲食所産生的二氧化碳污染,遠超過一個蔬食者。

良心建議

各類型的組織團體,應考慮將推廣素食,列入抗全球暖化活動的主要專案之一,至少積極倡導環保的人士,應該在任何對抗全球暖化的活動中,建議個人可以採取的實質行動,提到素食。

政府應擬定政策鼓勵素食,可採取的機制包括對肉品課征和汽油一樣的環保稅,提供農牧場轉型補助金,鼓勵種植農作物而非畜牧,或由政府經辦加強素食方案,例如學校營養午餐或發行素食糧食券等。
~轉發完畢~

2009/4/16

Meat's Not Green 肉食不環保



Is Your Diet Causing Climate Change?
Watch PETA's Video on the Diet-Environment Connection.

2009/4/13

一餐改吃素 環保減碳愛地球

文章來源

http://tw.green.charity.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2/9/1ed.html

愛地球,其實透過飲食習慣,也能減少碳排放量,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怎麼說呢?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主席,曾經針對全球暖化,蒐集了上千位頂尖科學家的研究精華,呼籲大家「少吃肉、騎腳踏車、簡約消費」,其中少吃肉的部份,延伸出來就是「素食、低碳食物里程,還有不浪費食物等概念」。


--------------------------------------------------------------------------------



根據國內醫學界估計,台灣素食人口至少有200萬人。有一個數據顯示,平均生產一公斤牛肉,會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三小時。養一頭牛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相當於跑車開七萬公里。如果每天三餐當中的其中一餐改吃蔬食,每個人的碳排放量,將可減少0.78公斤的二氧化碳。若是吃素一年,就相當於種了82棵樹。


--------------------------------------------------------------------------------



「低碳食物里程」和「地產地消」的觀念,在國外行之有年,但在台灣對民眾來說都還算是一個較陌生的字眼。所謂的食物里程,我們可以舉「漢堡」來當作例子。假設你今天吃的一個漢堡,夾在漢堡裡面的牛肉,是從美國坐飛機來的,而夾在漢堡麵包當中的生菜、洋蔥,是從屏東坐卡車來的,番茄醬是從日本坐船進口來的,當這些食材被蒐集並處理製作成一個漢堡之前,背後已經計算著這些食物在運送的過程當中,運輸的交通媒介已經產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在國外有研究發現,一個漢堡的碳足跡約為3.1公斤的二氧化碳。有鑒於此,日本推行「地產地消」概念,就是提倡農產品應該以「當地生產、當地消費」,減少食物的運送,不但兼顧環保,又能確保新鮮和健康。


--------------------------------------------------------------------------------



有另一個統計顯示,葷食者一年製造的二氧化碳1,500公斤,素食者一年430公斤,兩者差距1,070公斤。而且您可能不知道,畜牧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實比所有汽車、機車排放的量還要多,平均生產一公斤的肉,牲畜必須吃下七公斤的穀物,如果吃肉人口太多,另一方面也會間接造成穀物的短缺,讓一些人沒東西吃。


--------------------------------------------------------------------------------



為了即將到來的地球日,如果您也想響應愛地球,但又不知道怎麼做的話,Yahoo!奇摩綠生活建議您在未來的用餐習慣當中,能考慮「素食」這個選擇。


--------------------------------------------------------------------------------



★響應422地球日,快來參加Yahoo!奇摩綠生活:6行動,愛地球響應活動


--------------------------------------------------------------------------------

2009/4/9

南極洲冰架消失 北極圈冰架20年融掉1/4台灣

更新日期:2009/04/09 11:24 YT Chen編譯

據一份與英德科學家共同合作發表的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報告指出,南極洲已有一座冰架完全融化,而另一座冰架已損失約羅德島州3倍大的冰體(約8500餘平方公里,略小於1/4台灣島面積)。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集中在南極洲,該地區是地球最大的冰河區。該報告指出,南極洲的冰河因氣候變遷正以比先前所知更快的速度融解中。美國內政部長 沙拉薩(Ken Salazar)說:「這項研究對南極洲沿岸和冰河變化範圍提供最直接的探討依據。當地冰河迅速消退,再一次證明我們的地球已深深地、且更迅速地經歷氣候 變遷所帶來的效應。」「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工作,正調查氣候變遷對全世界的影響,其中包括對冰河的檢測,這將是歐巴馬政府承諾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基礎。」

使用歷史資料和新拍攝的衛星圖像、空中攝影、其他數據, 和最新的製圖技術,美國地質調查局4月3日發布的研究,沿著南極洲的拉森(Larsen)和沃迪(Wordie)冰架描繪冰河消退的軌跡。

科學家先前就已知沃迪冰架消退的情形,但這次研究是第一次記錄該冰架已完全消失的情形。此外,拉森冰架的北部也不復存在。從1986年至今起,從拉森冰架崩離的冰體已超過羅德島州大小3 倍,達8500餘平方公里面積。

地質調查局科學家報告說,這些浮動冰架對氣候變遷特別敏感,它們迅速的消退可能是項警訊,意味著南極洲的陸上冰原也將因氣候暖化而不斷流失。

科 學家們警告,這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威脅在地處低窪的沿岸社區和島嶼,地質調查局研究報告的首席作者、地質學家費里格諾(Jane Ferrigno)說:「持續且顯著的冰河消退正警告我們地球系統正在改變,我們必須預作準備。南極洲擁有全球約91%的冰河,因此特別值得關注,在冰原 上的任何改變均會對人類社會帶來嚴重的威脅。」

關於拉森冰架的新報告和地圖是研究整個南極洲海岸的沿岸變化和冰河特性的一部分。研究也是美國地質調查局冰河研究計畫的一部份,該計畫使用衛星圖像監控並描繪地球上冰河的範圍和變化。

在4月3日出版於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Letters)的另一項研究中,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報告指出,北極圈的夏天將於30年內達到無冰狀態,與上世紀所預測的情形不同。

「北極正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改變。這是自然變化、空氣暖化,和溫室氣體造成的海洋條件結合而成。」NOAA太平洋海洋環境實驗室海洋學家,也是該研究的合著者歐凡藍登(James Overland)如此表示。

夏天海冰覆蓋的地區預計減少至目前面積的1/4,自目前180萬平方英里(約466萬平方公里)減少至約39萬平方英里(約100萬平方公里), 約損失2/5美國大陸面積。NOAA團隊預言,在加拿大和格陵蘭北邊的海冰將能維持現狀,但在太平洋北極區的阿拉斯加俄羅斯將會減少。

聯合國:冰架崩裂將使全球暖化影響南極加劇

更新日期:2009/04/08 20:50 蔡和穎

(法新社巴黎8日電) 聯合國環境計畫署(UNEP)表示,南極半島(Antarctic peninsula)一個面積如同牙買加大小的冰架(ice shelf)發生崩裂,將使原已情況不妙的南極地區暖化加速。

聯合國環境計畫署說,衛星照片顯示,曾經連接威金斯(Wilkins)冰架和海岸的一座40公里長冰橋,已在僅約500公尺寬的最窄處斷裂。

威金斯冰架覆蓋面積曾經達到約1萬6000平方公里,自1990年代開始縮減。去年五月之前,連接沙科島(Charcot)和拉塔迪島(Latady)的冰橋還在。

  聯合國環境計畫署表示,冰橋消失將使海流沖蝕更多冰架。(譯者:蔡和穎)

2009/4/7

暖化造成北極冰層消失 今年更嚴重

更新日期:2009/04/07 14:50 陳 蓉

(法新社華盛頓6日電) 新的科學證據顯示,北極一帶的海冰層愈來愈薄。研究者指出,春天到來時,北極圈一帶超過9成的海冰形成不過1到2年而已。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The National Snow andIce Data Center)研究顯示北極圈新形成的海冰通常於春夏時融化,如果能存在2年,就能成為關鍵的厚冰層。但過去2年因氣候暖化,大多是新且薄的結冰。

今年冬天厚冰層降到歷史新低,只有37萬8000平方英里,較去年減少43%,失去的厚冰層有一個德州大。通常覆蓋冰雪中,結冰時間較短且較薄的結冰數量約佔70%,但今年達到90%。(譯者:陳蓉)

四年後北極冰層全面融化

更新日期:2009/04/08 03:45 賴宥霖

【記者賴宥霖綜合編譯報導】北極冰層面積不但變小,而且變更薄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及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六日指出,今年冬天北極冰層覆蓋面積是歷史第五低,且兩年以上的厚冰層只佔10%。科學家並預估,2013年北極冰層可能將完全融化。

科學家指出,北極的海冰就像地球的空調,可冷卻空氣及海水,影響全球洋流系統,還可以將太陽的輻射反射回太空,但是近年來,北極海冰的面積及厚度卻以驚人的速度下降。

長期追蹤北極冰層覆蓋率的科學家指出,今年冬天的北極冰層面積是自1979年有衛星監測以來,所發現的歷史第五低。史上覆蓋率最低的六次,則分別發生在過去六年中(2004~2009)。

冰雪資料中心的研究員表示,2008-09之間北極冰層的最大面積為585萬平方英里,比1979~2000年的平均值少了27.8萬平方英里。

每年冬天重新結冰的短期薄冰,在1980及1990年代約佔北極總面積的40~50%,目前則達到了70%;而兩年以上的厚冰層,也從當時30~40%的面積下降到僅有10%。這顯示北極冰層變得比以前更薄。

冰雪研究中心科學家Walter Meier表示,北極冰層的厚度非常重要,因為太薄的冰層容易在夏天融化。他曾估計北極海冰層將在2020至2040年完全融化,目前則可能提前到2013年

美 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Ron Kwok研究發現,季節性的薄冰層大約只有6英尺的厚度,但是能夠通過一個夏季而不融化的冰層則需要9英尺,目前厚冰層的厚度及體積正逐漸下降,取而代之 的是容易在夏天融化的薄冰層。目前冬季覆蓋北極冰層的體積,相當於密西根湖與蘇必略湖的總和,約2.4萬座曾文水庫的總蓄水量。

北極厚冰層面積 歷史新低

更新日期:2009/04/08 04:09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全球氣候暖化又出現一項有力證據:最新數據顯示,北極厚冰層的面積已降至歷史新低。專家警告,北極海大面積的冰層越來越薄,年代也越來越短,可能在10年內消失殆盡,成為引發全球擔憂的問題。

英國每日電訊報7日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數據顯示,今年冬天北極圈的海冰面積為585萬平方英里,雖比2006年的最低紀錄多出28.2萬平方英里,卻仍是歷來第5低紀錄,也比1979年至2000年的平均面積少了27.8萬平方英里。

照這速度10年內恐融光

北 極一帶的海冰層也愈來愈薄,相較於1981年至2000年之間較厚冰層比例平均達到三成,如今北極圈一帶只有一成的海冰形成時間達到2年以上。換言之,結 冰時間較短且較薄的海冰以往約占70%,今年卻已上升至90%,這意味北極圈海冰的面積可能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來得少。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科學家梅爾指出,過去20年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層大幅縮減,近6年來更持續創下歷來最低的6次紀錄。由於較薄的海冰可能在夏季融化,他估計北極海在2020至2040年會成為「無冰區」,這種情況甚至可能提前在2013年降臨。

北極圈新形成的海冰通常會在春夏時融化,若能存在2年以上,即可成為關鍵的厚冰層。但過去2年因氣候暖化,大都是新且薄的結冰,尤其是今年冬天,厚冰層面積更降至歷史新低,只有37萬8000平方英里,比去年減少43%,減少的厚冰層約相當於德州大小。

另一端的南極也存在地球暖化造成冰雪融化的問題。美國地質調查所上週公布南極海岸詳細地圖,也發現冰層逐漸縮小且消失,更首度顯示南極半島西端的沃迪(Wordie)冰架已整個消失。

@@@@@@@@@@@@@@@@@@@@@@@@@@@@@@@@@@@@@@@

美科學家:北極冰層愈來愈薄

更新日期:2009/04/07 18:50

(路透洛杉磯6日電)美國政府科學家指出,地球的天然調溫器、北極海冰近年來愈來愈薄,且北極冰帽面積持續縮小。

研究人員引用最新衛星資料指出,每年夏天融化冬天再結冰的較薄季節性海冰,目前佔北極冰層的7成,而1980及1990年代僅佔40% 到50%。

與此同時,持續兩個夏天或更久未融化的厚冰層,如今在冬季只佔北極冰帽不到10%,以往則佔30% 到40%。僅在兩年前,終年不融海冰佔冬季冰帽的20%或更多。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The National Snow and IceData Center)科學家梅爾(Walter Meir)指出,氣候科學家間的強烈共識是,不久的未來,北極將邁向大抵無冰的夏季,預估最早是2013年,但他認為太快了。

無論如何,他又說:「此並非是否,而是何時的問題。」 中央社(翻譯)

2009/4/5

40年後 全球物種消失三分之一

更新日期:2009/04/05 04:09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全球物種正以每年消失一千種的速度滅絕!二○五○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一物種消失,人類從各種生物取得的糧食、醫藥與建材將大量缺乏。」國際知名生物多樣性學者彼得.雷文指出,全球人口急速擴張、全球暖化與生態失衡,人類正在引發第六次地球滅絕,上一回的物種滅絕發生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當時造成恐龍大滅絕。
生物大師雷文 來台演講
台灣擁有高、低海拔地形,四面環海、棲息地擁有許多特殊物種,包括三千六百多種動植物,五百多種鳥類,四百種蝴蝶。彼得.雷文說,台灣擁有二十萬至二十五萬物種,其中三分之一是台灣特有種,但僅七萬五千種被鑑定出來,「台灣雖是海島型國家,但生物種與大陸型生物相似,值得用心研究。」
彼得.雷文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來台演講,他指出,近五十年來,全球人口從二十五億暴增到六十八億,耗用地球四分之一的表土、五分之一的可耕地與三分之一的森林。
人類急速擴張,導致生態失衡、物種瀕危,其中「棲地破壞、外來種入侵及人為不當獵捕,是造成生物多樣性的三大威脅,但近幾年全球暖化問題浮現,預計二十%到四十%的物種是因為暖化問題而滅絕。」彼得.雷文提醒,人類應該致力減緩二氣化碳排放,以穩定全球氣溫。
人類超支地球生產力
彼得.雷文分析,人類在一九七○年時,使用地球七十%的生產力,但今日卻使用一百二十%,已嚴重超支。他強調,各國政府應該去除政策迷思,鼓勵建立小型家庭,他表示,台灣政府鼓勵多生小孩以解決老化問題,並不是個好主意。

2009/4/4

人類破壞環境 全球企鵝生存難

更新日期:2009/03/31 11:01
企鵝這種可愛的生物,面臨了人類帶給牠們的諸多威脅,為了挽救濱危的非洲企鵝,南非有保育人員為他們提供人造巢穴;而在南美洲智利,則有官員為了麥哲倫企鵝集體死亡事件,努力鑽研原因。
老婆,你在哪裡呀,我帶著樹枝回來蓋房子囉!唉,說到這非洲唯一的企鵝,要存活還真不容易,數量從1930年代的300萬隻,驟減到目前的12萬隻,這全都拜人類破壞生態環境之賜。
還有專家做出不幸預言,認為非洲企鵝在11年內就會絕種,為了避免慘劇發生,位於南非好望角的國家公園,最近有保育人員為這些只有50公分高的小嬌客,提供200個人造巢穴,幫助牠們安心繁衍下一代。
原來非洲企鵝有了人造巢穴的保護,就能夠避開猛烈的陽光和海鷗等獵食者的侵襲,保育人員希望非洲企鵝能在這片,全世界唯一一個有人類和企鵝共游的海灘,繁衍得欣欣向榮。
鏡頭轉到南美洲,這裡是智利南部的海灘,而沙灘上怵目驚心的躺滿1500隻麥哲倫企鵝小小的屍體,卻沒有人知道牠們是怎麼慘死的,當地漁夫雖然不太喜歡企鵝,卻也信誓旦旦絕對沒有傷害企鵝,因此當地官員為了企鵝集體死亡事件困惑不已。
而漁夫口中的可疑沙丁魚,會不會就是企鵝的死因,也有待調查。(民視新聞王皓綜合報導)

南極一冰架已完全融化

更新日期:2009/04/04 08:35
英國的一項研究指出,南極一個冰架已經消失,另一個正在快速變小,冰河融化的速度加快,這一切都是氣候暖化惹得禍。
英國的南極研究團隊說,從1960年代就開始分解的沃迪冰架,已經完全溶化,拉森冰架的北部,也已經消失,根據測量,從1986年至今,拉森冰架的面積減少了八千三百平方公里。
這再一次透露氣候暖化的狀況,比之前認知,嚴重得多。
地球上的冰河,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集中在南極,那裏的冰層變化,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也特別深遠。

@@@@@@@@@@@@@@@@@@@@@@@@@@@@@@@

氣候變暖南極冰架繼續退縮

人類活動為地球氣候帶來了不良影響
BBC科技事務記者 波杰:
南極大陸本周又有一座巨型冰山崩塌,這是過去四個月來南極洲冰架第四次出現重大退縮。氣象專家認為,這標誌著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從今年三月以來已經有四座主要的冰山冰川崩裂,漂離南極洲的拉森和羅斯冰架。
崩塌的冰山和冰川的大小從數百平方公里到數千平方公里不等。
本周崩塌的冰山本來是羅斯冰架的一部分,大小有6千多平方公里。這座冰山一直被叫作C-19,這是從1976年科學家們開始標號以來,第19座漂離南極洲地區的冰山。
當大陸地表的融血逐漸流淌到冰川的裂縫中去時,就會使冰川發生傾斜,導致冰川崩解或者漂離大陸。
氣候變暖
南極洲冰架變薄退縮是地球氣候變化最明顯的證明之一。由全球數百名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去年經過詳細研究,作出結論:地球氣候正在變暖。
這個專家小組評估了人類活動對氣球環境的影響並發表了長達三捲的評估報告。他們認為,已經掌握的證據清楚地說明瞭地球氣候正在變暖,而人類需要為氣候變化承擔責任。
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從四十年代起南極洲的平均氣溫已經上升了兩度。
雖然冰架分裂不會對海平面造成重大影響,但是專家認為,冰架的存在能夠阻止冰川滑向海洋,而且冰架能使冰川上空不容易出現比較溫暖的大氣,因此可以抑制冰川表面融化。
科學家們預測如果南極洲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最多可能會上升5米。

@@@@@@@@@@@@@@@@@@@@@@@@@@@@@@@@@@@@@

南極一個冰架因全球變暖解體消失

  新華網華盛頓4月3日電兩項獨立的新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南極一個名為沃迪的冰架已經完全消失,另有兩個冰架的面積也在迅速減少,面臨坍塌危險。這些發現進一步證實,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比人們想像的快得多。
  冰架是陸地冰延伸入海後形成的一片厚大的冰。美國地質勘探局3日發表新聞公報說,該機構與英國南極考察處的研究人員通過衛星圖像和其他最新勘探技術發現,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解體的南極沃迪冰架現已完全消失,而另一個名為拉森的冰架的北半部分也不見了,自1986年以來,拉森冰架消失的面積超過8500平方公里。
  研究人員將沃迪冰架的消失和拉森冰架面積縮小歸咎于全球變暖。美國內政部長肯‧薩拉薩爾在公報中說:『南極冰架的快速消融再次表明,氣候變化給地球帶來的深刻影響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
  歐洲航天局3日也發表公報說,該機構獲得的最新衛星圖片顯示,連接南極夏科島和拉塔迪島的威爾金斯冰架出現新裂縫,這有可能加速該冰架的斷裂。在過去一年里,該冰架的面積減少了約1800平方公里,占其總面積的14%。目前,威爾金斯冰架的平均寬度只有2.7千米,最狹窄區域的寬度僅剩900米。
  歐洲航天局說,過去50年里,靠近南美洲的南極半島的氣溫升高了2.5攝氏度,遠遠超過全球平均升溫,氣溫迅速升高可能是威爾金斯冰架等南極冰架快速消融的主要原因。
  隨著全球變暖,人們對氣候變化問題越來越關注,極地研究日益受到重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2日報告說,北極夏季海冰融化速度之快超過原先預期,其面積最早可能在30年內大幅減少。人們擔心,極地冰川融化會使海平面升高,從而威脅低海拔的沿海地區。

@@@@@@@@@@@@@@@@@@@@@@@@@@@@@@@@@@@


南極一冰架因全球變暖解體消失

(星島)4月4日 星期六 16:20
兩項獨立的新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南極一個名為沃迪的冰架已經完全消失,另有兩個冰架的面積也在迅速減少,面臨倒塌危險。這些發現進一步證實,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比人們想像的快得多。
冰架是陸地冰延伸入海後形成的一片厚大的冰。美國 地質勘探局3日發表新聞公報指,該機構與英國 南極考察處的研究人員通過衛星圖像和其他最新勘探技術發現,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解體的南極沃迪冰架現已完全消失,而另一個名為拉森的冰架的北半部分也不見了,自1986年以來,拉森冰架消失的面積超過8500平方公里。
研究人員將沃迪冰架的消失和拉森冰架面積縮小歸咎於全球變暖。美國內政部長肯·薩拉薩爾在公報中說:“南極冰架的快速消融再次表明,氣候變化給地球帶來的深刻影響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
歐洲航天局3日也指,據獲得的最新衛星圖片顯示,連接南極夏科島和拉塔迪島的威爾金斯冰架出現新裂縫,這有可能加速該冰架的斷裂。在過去1年裏,該冰架的面積減少約1800平方公里,佔其總面積的14%。目前,威爾金斯冰架的平均寬度只有2.7千米,最狹窄區域的寬度僅剩900米。
歐洲航天局說,過去50年裏,靠近南美洲的南極半島的氣溫升高2.5攝氏度,遠遠超過全球平均升溫,氣溫迅速升高可能是威爾金斯冰架等南極冰架快速消融的主要原因。
隨著全球變暖,人們對氣候變化問題越來越關注,極地研究日益受到重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2日報告說,北極 夏季海冰融化速度之快超過原先預期,其面積最早可能在30年內大幅減少。人們擔心,極地冰川融化會使海平面升高,從而威脅低海拔的沿海地區。

@@@@@@@@@@@@@@@@@@@@@@@@@@@@@@@@@@

英美研究: 南極冰棚正快速消失

更新日期:2009/04/04 15:26
(路透華盛頓3日電)美國與英國的政府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一片南極冰棚已經快速消失,另一片則正在消失,而因為氣候變遷,冰河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融化。
研究人員說,自1960年代就已經開始分解的沃迪(Wordie)冰棚已經完全消失,拉森(Larsen)冰棚的北半邊也已經不見,自1986年以來,拉森冰棚已經縮小3200平方英里(8300平方公里)。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及英國南極勘測(British Antarctic Survey,BAS)的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就是主因。中央社(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