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30

全球暖化大衝擊 香蕉將成人類主食

暖 化效應已經成為全球氣候常態,「世界銀行」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到了2050年,全球平均氣溫會比工業革命之初,上升1.5度,氣候變遷不但會造成海平面 上升,農作物也會大幅減產,巴西的黃豆可能會減產七成之多,人類日常生活的飲食也會出現大洗牌,平常你我當成水果來吃的香蕉,可能會取代馬鈴薯,成為重要 的主食之一。

猴子剝皮吃香蕉,吃得津津有味,以後人類也有可能要把香蕉當成主食,天天當三餐吃。旁白:「玉米和稻米等傳統主食,由於遭受全球暖化的衝擊,在開發中國家的產量會銳減,香蕉應該很適合做為替代品。」

「國際農業研究組織」發表報告,未來數十年內,氣候變遷會降低玉米、小麥、水稻,還有馬鈴薯產量,容易種植的香蕉可以取而代之。印度民眾:「我愛香蕉它非常健康,我一天吃一根。」

其 實香蕉不只是水果,也是亞洲和非洲地區,五億人口的主食,貧窮國家民眾吃掉全世界九成香蕉,至少四億人每日攝取熱量的15到27%來自香蕉。旁白:「香蕉 並非唯一一種可以承受氣候變遷的作物,像是樹薯也相當強悍,可以應付得了,大部份的氣候狀況,可以提供蛋白質的豇豆,又稱為窮人之肉,可以對抗乾旱。」

氣候的衝擊改變作物生長環境,人類的飲食習慣也得跟著變。CNN記者:「你喜歡麵包、壽司、玉米餅、麵餅捲嗎?,這些主食的麥、米、玉米等農作物,非常仰賴雨水和天氣,現在它們的生產最令人擔心。」

氣溫和雨量的變化,將導致農作物價格上漲,到了2050年,價格甚至可能從3%上漲到84%,未來食物來源堪憂,糧食供應只會更加緊繃。旁白:「中國大陸的食物需求增長,會對全球市場造成負擔,氣候變遷會迫使中國大陸,1/5人口必須仰賴進口食物。」

溫室效應已經成為全球氣候常態,如果氣溫升高兩度,巴西的黃豆產量會大減七成,同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黃豆的營養成份也會降低。旁白:「黃豆裡含的鐵和鋅會降低,這些是有助於免疫系統的好成份,氣溫升高、二氧化碳增加,還會導致病蟲害猖獗。」

地球暖化影響陸地,也波及海洋,魚類可能被迫大搬家,導致漁獲量最多減少60%。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如果照這樣持續下去,全球海平面會上升20英呎。」

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恐怕一語成讖,世界銀行最新公布的氣候,地球暖化的腳步沒有停歇,糧食減產、漁業資源枯竭危機,迫在眉睫,你我的生活已經受到衝擊,極端氣候正在加速發威中。

拯救北極小白仔

極地研究:北極熊末世紀來臨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28日專電)加拿大研究團隊預測,氣候暖化促使冰層融解,北極熊棲地縮減,狩獵越來越難,若人類不採取行動,北極熊可能在本世紀跨過1個「再也回不去」的點,走向滅亡。

法國「世界報」(Le Monde)引述「PLoS One」期刊報導,全球北極熊約還有2萬5000頭,其中1/4棲息在加拿大極地列島,也是目前受氣候變遷影響較小的地方,加拿大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研究團隊就在此地蒐集資料。

北極熊可以吃魚、也可以吃馴鹿,但最主要的食物來源還是海豹,海豹豐富的脂肪可以提供很多熱量,沒有海豹,北極熊很難在極地艱困的條件下生存。

海豹在冰層下游泳,偶爾在冰層間的缺口冒出水面呼吸,北極熊就趁此時捕捉海豹。當冰層融解,缺口和洞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甚至像1個湖那麼寬廣時,北極熊就很難抓到海豹;可以說,海冰比例和冰層厚度就是北極熊存活的關鍵。

研究團隊保守假設,在2100年以前,氣候暖化可能造成極地氣溫升高攝氏3.5度;他們透過海冰比例、冰層厚度和雪層厚度進行模擬,推算極地條件可能讓20%的雄性北極熊挨餓,雌性北極熊和幼熊的狀況更糟。

母熊在春天交配後,會找1片土地定居,直到來春生下幼熊,這段時間牠們很少進食;當食物減少,母熊沒有足夠體力,可能放棄交配;再者,冰層重新結冰的速度太慢,母熊無法獵食,就無法餵養幼熊。

北極熊難道不能演化成適應新氣候條件的物種嗎?研究員韓密爾頓(Stephen Hamilton)認為,「新型基因傳遞是需要時間的,而氣候變化的速度,對牠們來說實在太快了」。

蘇小歡、張祐銓倡和平飲食 讓世界和平

【人間社記者 胡巧鵝 大樹報導】 2014-11-11
  • 圖說:國際書展名人講堂,11月10日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二樓五觀堂,蘇小歡談「只有和平飲食能讓世界和平」的講座。 人間社記者胡巧鵝攝
  • 圖說:國際書展名人講堂11月10日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二樓五觀堂,蘇小歡為讀者簽名。 人間社記者胡巧鵝攝
我們日常生活中選擇的飲食,在不知不覺中與世界和平習習相關。國際書展名人講堂,11月10日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二樓五觀堂,由蘇小歡與張祐銓對談「只有和平飲食能讓世界和平」講座。

張祐銓點出長遠以來,人類的和平架構在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而今天的世界和平,已延伸人與物種之間,強調公平、正義、安全與自。「我們排斥強欺弱,然而日常生活飲食中,都在接受暴力;例如吃肉,那是其他物種的生命,人類卻用了他們不願意的方式取得。」

張祐銓說,佛法不離世間,佛教中的五戒即有不殺生。根據統計因人類肉品的需求量大,讓畜牧業發展,圈養大量動物,以致影響到用水量,也許未來人類會為了飲水或糧食而戰爭。

「週一無肉日」發行人蘇小歡,以兩個層面來談「只有和平飲食能讓世界和平」的主題,他先以選擇食物對身體的影響說起,由於供應與成本考量,促使人類以不正常的方式飼養動物,於是人類會吃到有害的肉品;吃素可以改變人類以強凌弱的觀念,因為強者不會永遠的強,國家亦然。

以 形上學的觀點來說,蘇小歡表示,在選擇食物背後的心態,素食是慈悲與歡樂,肉食就是強可凌弱的態勢。吃肉的暴力行為,存在我們的細胞與宇宙中,起心動念會 回到自己身上。注視一顆蘋果時,我們看到整個宇宙;蘋果樹表現了無限的生命網,種子落下成新樹,動物吃了分布得更廣。宇宙像一張無形的網,大家像珍珠般在 網中互相呼應。

最後,張祐銓說,從思想上去改變日常生活,實行無論吃的、用的以及穿的,都能不殘酷地對待動物,亦如佛陀的慈悲,主張不傷害任何一個眾生。而佛館風雨走廊的外牆有護生圖,和平飲食可說是護生畫集的續集。

甘地說:「世界上最殘忍的武器,就是餐桌上的叉子。」蘇小歡表示,推行「週一無肉日」是希望大家以漸進的方式吃素,期望達到吃純素,不添加任何加工製品的天然食物。

《牧牛王國──巴西亞馬遜畜牧業的快速擴張》摘要

本文原文爲葡萄牙文,版權歸Amigos da Terra - Amaznia Brasileira (Friends of the Earth - Brazilian Amazonia,地球的朋友─巴西亞馬遜) 所有,Amigos da Terra - Amaznia Brasileira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爲巴西司法部門所承認的公益民間組織。該組織的目標是提升公權益,例如人權等。該組織主要專注于亞馬遜地 區,當然也不排除其它地區。

本文作者爲:Roberto Smeraldi 和 Peter H. May。Roberto Smeraldi 是一位巴西的環保領袖,是 Amigos da Terra 的發起者和主管人,是巴西最有影響力的非政府組織領袖之一。

Peter H. May 是 ISE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xplosives Engineers) 主席,Friends of the Earth 的副主任,1986年獲康奈爾大學資源經濟學博士。

本文主要介紹了巴西亞馬遜最近幾年畜牧業的快速擴展,文章以詳細的數據顯示了目前亞馬遜的畜牧業擴展情况,介紹了畜牧業的分布、發展速度、出口以及屠宰等情况。另外,文章還講述了畜牧業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巨大影響。

以下爲《牧牛王國──巴西亞馬遜畜牧業的快速擴張》的摘要:

甘蔗種植擴張、大豆價格回漲和玉米種植迅速增長,都是去年巴西國內最有爭議的話題。這些問題也反映了巴西國內外的一些輿論走向。農業用地向森林的擴 展,特別是在亞馬遜地區,引起不少國際輿論的關注,尤其是在氣候變化的談判時。雖然農業産業的轉型可能涉及許多問題,但實際上在土地使用方面,問題最大的 就是牧場。那些森林附近的牧牛,對糧食和能源消費的改變所引起的投資和改造越來越顯著。與巨大的基礎建設投資有關的間接影響也與牧牛養殖的擴張有關。在過 去5年中,亞馬遜地區牧場的擴張,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使得現在需要更多地關注有關的部分政府機關、市場鏈、金融機構、科學家和民間社會團體。到目前爲 止,巴西仍然低估了,或甚至還不清楚這種情况影響的廣度和深度。

2007年,亞馬遜行政區(Legal Amazon)[注1]屠宰牧牛的總量首次超過了1000萬頭,比2004年增加了46%。2007年,亞馬遜行政區屠宰牧牛總量占整個巴西的41%,而 2004年是34%。在2006年,該地區對牧牛的屠宰率(每年屠宰的牧牛占總的牧牛數量的百分比)超過了其牛群的自然增長率。在這裏,由于通常將較適宜 生産的地域用做牧場,其牛群的自然增長率本來就相對較高。同時,也由于母牛屠宰數量的大量增加。從2004年起,由于亞馬遜地區的對牧牛屠宰的顯著增加, 巴西成爲了世界第二大牛肉生産國(即使視歐盟爲一個統一國家,美國第一)。
center 亞馬遜行政區的牧牛總量,已經超過了7400萬頭,該地區居民人均擁有牧牛數量已達3.3頭,是巴西人均數量的3倍。在其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人均甚至達9.3頭,在朗多尼亞州(Rondonia)也達7.7頭。過去5年中,巴西每增加4頭牛,就有3頭牛是在亞馬遜地區。

根據關于巴西牧牛數量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巴西國內,從2003年12月到2006年12月,除亞馬遜地區以外,其它地區的牧牛數量幾乎沒有增加。而在這期間,巴西的牧牛總量增長了大約100萬頭,96%來自于亞馬遜地區。

亞馬遜地區的牛肉産品的增長超過了其牛肉産品的出口。過去5年中,牛肉産品産量大約爲150萬噸,出口大約爲140萬噸。牛肉産品的增加和出口,使 巴西從2004年開始幷成爲牛肉出口的領頭羊,遠遠超過其它牛肉出口國。2007年,巴西出口的牛肉總量甚至超過了世界牛肉出口國的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總 和。
2007年,巴西新鮮牛肉出口的1/3來自于亞馬遜地區的直接出口,主要來自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帕拉州(Pará)、朗多尼亞州(Rondonia)和托坎廷斯州(Tocantins)4個州。2007年,帕拉州直接出口的牛肉總量 (以重量計)比2004年增加了7800%、朗多尼亞州增加了1350%、托坎廷斯州增加了150%、馬托格羅索州增加了360%。其中帕拉州的數據還不 包括在07年出口的活牛,其數量超過20萬頭。馬托格羅索州的牛肉,主要出口到俄羅斯、埃及、中國(通過香港)、英國、意大利、德國和美國幾個國家。朗多 尼亞州則主要出口到俄羅斯、埃及和英國。帕拉州從2007年年中開始,主要出口到以色利、埃及、中國、沙特、阿拉伯半島、象牙海岸(非洲)、黎巴嫩和安哥 拉。
巴西牛肉的主要進口國
國家 數量(噸) 百分比
德國 22,472 2.2%
伊朗 56,841 5.5%
意大利 59,414 5.7%
荷蘭 59,846 5.8%
美國 62,353 6.0%
英國 80,496 7.8%
中國(包括香港) 86,846 8.4%
埃及 176,571 17.1%
俄國 428,877 41.5%
總計 1,033,716 100.0%
資料來源:Amigos da Terra - Amazonia Brasileira, 2008
根據發展部的數據計算。

  最近幾年,由于工業生産能力的提高、新屠宰場的建立和5家最大的牛肉出口商進入該區域,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該地區牧業擴展的速度。

根據牧場主個人管理的不同和地域的不同,亞馬遜地區牧牛的載畜量有較大差异。根據不同牧場的土壤肥力、舊有土地利用情况、牧草管理、以及遺傳因素和 牛群本身管理的不同,載畜量從每公頃0.4頭到3.8頭不等,該地區的平均載畜量爲每公頃1.4頭。剛從森林直接轉化過來的牧場草地具有很大的肥力,這也 是刺激牧場不斷向森林擴展的一個原因。

在過去十年中,亞馬遜地區的畜牧業,導致了大約90億到12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土地使用和牲畜腸道發酵産生的溫室氣體,不包括其加工處理和運輸過程産生的溫室氣體),這個數字與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2年的總排放量大致在同一個數量級。

[注1]亞馬遜行政區包括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朗多尼亞州(Rondonia)、阿克裏州(Acre)、亞馬孫州(Amazonas)、羅賴馬州(Roraima)、阿馬帕州 (Amapá)帕拉州(Pará)、托坎廷斯州(Tocantins)和馬拉尼昂州(Maranhao)。

下載報告The Cattle Realm - A new phase in the livestock colonization of Brazilian Amazonia, Highlights in English

http://www.savetheplanet.org.cn/big5/org/friendsoftheearth/index.html

Merry-Chri --- BoA

Estrellas del Bicentenario

Ka Uluwehi O Ke Kai --- H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