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9

轉載: 畜牧業抗生素超標問題 人類健康和出口問題

中國融入世界經濟主流的重要管道是入世,要想利用入世帶來的機遇並迎接挑戰就必須瞭解世貿組織的規則,程式和實際運作。


  • 畜產品優質化是產品走向市場,滿足國際畜產品標準化要求符合世界獸醫組織(OIE)對產品的各種品質和衛生標準化要求的需要

  • 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佔領份額的需要(產品市場競爭,實質是產品品質的競爭);

  • 是確保人類身體健康的需要。被農藥、重金屬和黴菌毒素污染的以及抗生素、激素超標的畜產品,危害人類健康,在國際市場中絕無競爭力,而無污染的純天然的保健食品將會成為市場上的俏貨。

中國畜產品污染情況日趨嚴重,是由於濫用抗生素添加劑或黴變飼料,以及由於工業"三廢"污染環境以及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各種農藥,使得畜產品污染日趨嚴重。


  • 在農藥污染方面(根據中國近10年調查):

    • 豬肉、雞肉、雞蛋中六六六(BHC)檢出率為60%-100%,超標率87%,超標9倍以上者居多;

    • 滴滴涕(DDT)的檢出率100%,超標率74%;

    • 由於人們食用了上述畜產品及農產品,人體脂肪也積蓄DDT等農藥,如人體脂肪中DDT含量已達1.4-20mg/kg

  • 在重金屬污染方面:

    • 汞、鉛、砷等經污染水源和土壤後,部分為植物所吸收而富集到農畜產品中,最後危害人類健康,重金屬的添加比例過大,造成在畜產品中沉積。

  • 在抗生素和激素類物質使用方面:

    • 已有17種驅蟲保健劑和11種抑菌促生長劑作為飼料添加劑用於生產;

    • 每千克豬肉、豬肝和腎臟中分別含有土黴素0.31mg0.49mg1.23mg;

    • 每千克雞肉、雞肝、腎臟中也分別含用鹽酸氯丙嗪0.2mg0.5mg0.65mg;

    • 不少飼料廠家仍在使用興奮劑(腎上腺素)作為促生長劑添加到飼料中使用,已陸續引起影響人體健康的嚴重事件;

      • 兒童性早熟現象日趨嚴重。甚至發現七歲女孩來月經,六歲男孩長鬍鬚;

      • 兒童性早熟會影響身體和智力的整體發育,導致兒童性早熟的主因是長期食用含激素食品造成的;

  • 在黴菌毒素方面:

    • 主要有曲黴菌、青黴菌和鐮刀黴菌污染飼料,據檢測,玉米、玉米糠、豆粕、魚粉、菜粕和棉粕等66個樣品中,黴菌污染率達89.4%,帶菌最高是麥麩,其次是玉米;

    • 黴菌毒素能引起心率減慢、呼吸加快、脫毛和流產等症狀;

  • 畜產污染物質方面,動物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造成畜產品質量下降也是較嚴重的。

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2004年4月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稱,歐洲人被有毒物質「包圍」,他們體內最少含有76種有毒化學物質,而這些物質在許多消費品中都能找到。


  • 該組織的研究人員200312月對47名歐洲人,包括來自17個歐洲國家的39名歐洲議會議員、1名前議員、4名觀察員及3名自然保護基金會成員進行血液測試,檢驗五大組別內的101種有毒化學物質:

    • 第一組是殺蟲劑,包括已禁用的DDT;

    • 第二組是殘留性有機污染物,包括已逐步禁用的PCB;

    • 第三組是阻燃劑,可在電腦、電視和沙發中找到;

    • 第四組是苯化物,存在於塑料、美容品和玩具等物品中;

    • 第五組為含氟物質,存在於物品的聚四氟乙烯覆蓋層和某些紡織品中。這些有毒化學物質可能會致癌或導致內分泌紊亂;

  • 調查發現,共有76種有毒物質在受檢驗者體內找到,各人平均含有41種有毒物質。其中有13種有毒物質在各人體內均發現,包括歐洲已禁用了20年的物質及現今生活常用的苯化物和氟化物。受檢驗者體內含量最高的是第四組中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它可能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和影響生殖。該調查顯示目前的化學品管制條例未能有效保障人體健康。

據美國新聞週刊報導,僅1992年,全美就有13.3萬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感染,這種情況的發生很可能是因為動物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然後通過食物鏈將這種耐藥性病菌轉移給人類,使抗生素對人類疫病毫無效力。

在現代畜牧業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肉、禽、奶、蛋食品的同時,醫學界證實,人類常見的癌症、畸形、抗藥性、青少年早熟、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等問題以及某些食物中抗生素、激素及其他合成藥物的濫用與殘留有關。

長期以來,在飼養豬雞的日糧中,超量添加無機礦物元素,如CuSO 4200-300mg/kgZnO 2000-3000mg/kgZnSO 42000-3000mg/kg。雖然這些高劑量添加的無機礦物元素,確能提高家畜生產性能和防治某種腸道疾病,但是由於家畜對無機態的礦物元素消化吸收能力差,利用率低,所以必經超量添加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但這不僅導致養分過剩和經濟上的浪費,而且還對生態環境產生污染。

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都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追求可持續發展,從"土地到餐桌"全程監控品質,以保證生產安全、健康、優質的食品。目前全球的農業發展大體分為三種模式:


  • 普通食品: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合成物的常規農業,這是當今世界的主流形式

  • 有機食品:拒絕使用化學合成物的有機農業,這一模式以生態為目標

  • 綠色食品:有限度地使用化學合成物的可持續農業,這一模式追求的是雙重效應,即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

與農業生產模式相對應,食品也可大致分為普通食品、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的區別是有機食品的標準比綠色食品高,有機食品被稱為"純而又純"的食品,從基地到生產,從加工到上市,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綠色食品涵蓋了有機食品和可持續農業產品。


  • 有機食品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示使用農藥、化肥、激素、轉基因等人工合成物質,而其他優質食品則允許有限制地使用這些物質

  • 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要比其他食品難得多,管理要求要比其他食品嚴格得多。有機食品在生產中,必須發展替代常規農業和食品加工的技術和方法,建立嚴格的生產、品質控制和管理體系;

  • 與其他食品相比,有機食品在整個生產、消費過程中更強調環境的安全性,突出人類、自然和社會的持續與協調發展。

畜牧業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制約畜牧業發展和畜產品的出口的兩大因素是疫病和殘留。目前中國的疫情仍呈複雜的態勢。

生物學方法:現時科學家對生物物種認知有限,往往出現有意想不到的後果,根據過去歷史,引入有關生物理論上對滅蚊滅蟲有幫助,但要有成效就要進行大量繁 殖,可是數量一多,生態環境就會失衡,對其他生物可能有連鎖性影響。如美國夏威夷曾引入「殺手蝸牛」以控制非洲蝸牛的數量,但「殺手蝸牛」卻不吃非洲蝸 牛,反吃盡本土蝸牛,結果令當地科學家大感詫異;同樣,香港市民一度興起飼養巴西龜,但近年卻大量棄養在郊區一帶,令郊區的生態環境被外來物所佔據,故此 在考慮有關方法時,亦應關注有關方法對環境造成的損害。


http://www.duosuccess.com/tcm/001a04020501a01.htm

轉載: 抗生素在畜牧業的使用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美國的肉品生産企業不斷地對工廠化養殖的肉雞、魚、生豬和肉牛投喂治療疾病用的抗生素,目的是促進其生長, 同時預防在美國普遍存在的由於擁擠和不衛生的養殖環境導致的疾病爆發和傳播。目前科學界的普遍共識是,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不利人體健康的病菌的耐藥性。 (1) 針對這個對大衆健康的威脅,歐盟在九十年代就採取步驟禁止在畜牧業中使用不利人類健康、不是以治病爲目的的抗生素。美國的肉品生産部門也應該重新審視這種 危險做法。

抗生素大量的投喂

據美國國家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估計,美國至少有十七大類的抗菌藥物(更大範圍內使用的還有抗細菌的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和殺寄生蟲的藥物)被批准用於促進 牲畜的生長。(2) 這些抗生素包括各類給人治病的藥物,如青黴素、四環素、和紅黴素。(3) “ 關注時務的科學家聯盟 ”(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 UCS ) )預測,美國投喂給肉雞、生豬、和肉牛所使用的70% 的抗菌藥物,目的不在治病。(4) 另外,美國國家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還批准了三種抗菌素用於水産業。美國的水産養殖每年消耗五萬磅的抗生素。(5) 美國和全世界生産的抗生素,大部分是生産給農場用的,而不是給人治病的藥物。(6)

工廠化養殖對抗生素的依賴

工廠化農場中非自然的擁擠和排泄物的堆積,對農場動物的免疫系統産生極大的壓力,這使得正常的身體發育,如:生長,便受到了抑制。有人認爲不斷將抗生素注 入動物的身體內,就能減少犯病的機會並能快速增重。(7) 早在1979年,美國國會技術辦公室就指出:“ 當前的養殖業集中在高産量、高密度、令人窒息的養殖環境中。某種程度上,定期使用抗生素使得這種養殖模式得以維持。” “ 因此,爲了增加和維持養殖業的生産,目前對抗菌素少量使用的依賴,雖然能得到眼前的好處,卻是當代養殖業的致命點。”(8)

耐藥性強的細菌從農場到碗筷

任意使用抗生素會助長不利人類和動物的病原體的抗藥性。當細菌因肉雞和其他農場動物爲了增肥從飼料中吸取抗生素而變得更具抗藥性時,它們在人體內也會對治 病的抗生素有更大的抵抗性。在養殖場和零售肉鋪周圍,抗生素和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漂浮在空氣中、遊流在地下水裏和存在於地表泥土中。(9) 受到污染的肉品、用未經過處理的糞便澆灌的蔬菜以及被養殖場排泄物污染了的飲用水又會讓人感染到這些病原體。(10) 病原體中出現的抗藥基因會在細菌間進行交替衍生。義大利研究者在2007年發表了一份DNA圖譜的研究,顯示耐抗生素的基因能夠在雞肉和豬肉中被直接分辨 出來。(11)


有關公衆衛生危害的科學共識

全球主要的醫學、農學和獸醫學權威一致認爲,畜牧業中過量使用抗生素,會給人類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12)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食物中毒檢測專案前主任認爲,“在美國由食物所衍生的疾病的耐藥性之所以大增,是因爲養殖場使用抗生素的關係。”(13) 美國醫藥學會、美國公衆衛生學會、美國傳染病學會和美國兒科醫學會和美國其他350家全國性組織一起支援採取行動,終止醫用抗生素作爲動物的飼料添加劑。 (14) 農貿政策研究所專門研究抗生素抗藥性的研究員指出,目前臨床開發的新的抗生素,如果還有的話,也不會太多。(15)“ 將大量的抗生素浪費在沒有病的牲畜上,我們在犧牲抗生素治療病人的前景。”(16)

超級病菌蠢蠢欲動

彎曲桿菌病( Campylobacter )

環丙 ( Cipro )類的喹諾酮類抗生素( Quinolone antibiotics )從八十年代就已經用於人的藥物中。然而,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彎曲桿菌病( Campylobacter )的傳播是在喹諾酮類抗生素於九十年代中被批准後出現的。此後,喹諾酮類抗生素大量地加入在雞的飲水中。(17) 在諸如澳大利亞的國家,喹諾酮類抗生素只用於給人治病。因此,沒有聽說該國人體記憶體有耐此藥的病菌。(18)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得出結論, 認爲在養雞場使用這些抗生素使每年近萬美國人的疾病治療受到不利影響。這就意味著成千的人在感染了彎曲桿菌病後,對開始使用的其他抗生素沒有反應,因爲病 菌對使用的抗生素有抗藥性,醫生就不得不改用藥性更強的抗生素來對付疾病。(19) 研究顯示, 患有彎曲桿菌病的成千病人,因爲延誤了合適的治療方案,會經歷多達六倍的並發症,如大腦及心肺發炎,而且,最常見且最嚴重的狀況,便是死亡。(20) 當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宣佈美國準備加入其他國家以終止喹諾酮類抗生素在美國養雞業中的使用時,貝爾 ( Bayer ) 制藥廠率先打起了官司,導致終止喹諾酮類抗生素使用的步伐停了五年之久。 在那段時間,貝爾繼續佔有每年一千五百萬美元的銷售市場。(21) 與此同時,病菌的抗藥性也在上升。(22) 2005年,首個對多種抗生素有抗藥能力的病菌被分離了出來。這個被稱爲空腸彎麴菌 ( C. jejuni )的病菌對環丙沙星 ( ciprofloxacin )、紅黴素 ( erythromycin )、和頭孢三嗪 ( cerftriaxone ) 都有耐藥性. (23)

大腸桿菌 ( E. coli )

有大量證據顯示, 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膀胱炎症也同對農場動物的藥物投喂有關聯。(24) 明尼蘇達大學醫學研究人員通過對來自多個零售市場的1000多份食品樣品的分析發現,69% 受檢的豬肉和牛肉有糞便殘留,92% 的禽肉帶有大腸桿菌。而豬、牛和雞肉上收集的大腸桿菌的80% 對一種或多種抗生素有耐藥性。同樣,一半以上的雞肉中的病菌對五種以上的藥物有抗藥性。另外,一半的禽肉樣品中受到消化系統外的病原體大腸桿菌的污染, (25) 因此證明泌尿道系統的大腸桿菌感染也可以由食物中的病原體引發。(26) 科學家懷疑婦女在吃了動物産品後,她們的下半部腸道會感染有抗藥性的細菌。這些細菌還會通過尿道爬入其膀胱。(27) 一些基因圖譜技術,包括基於聚合酶鏈式反應的基因分辨法( PCR-based phylotying )、多點排序測定法 (28) 和全面的基因排序法 (29) 都鎖定了禽類大腸桿菌同人類膀胱炎症的關聯。

禽流感病毒 ( Influenzavirus A )

細菌不是唯一能抗藥的。據華盛頓郵報2005年“ 抗禽流感藥物毫無療效 ”一文中揭露,“ 多年來有迹象顯示,中國的養雞戶一直在雞的飲水中放置抗病毒的藥物金剛烷胺 ( armantadine ) ,以減少引起流感大發生而導致的經濟損失。(30) 在雞的飲水中放置金剛烷胺作爲防範禽流感的預防措施,最早是在八十年代的美國使用的。 當時,不顧及到藥物使用九天內,抗藥的病菌就會變異的事實,賓西法尼亞州爲控制大規模的禽流感暴發使用了金剛烷胺。(31) 而金剛烷胺在中國的使用被指責爲具有廣泛抗藥性的新的禽流感H5N1出現的原因。這個新的禽流感病毒對能對抗人類疫病、可能救命的藥物已有了抗藥性。 (32) 佛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內科臨床病毒學教授菲德裏克-海登寫到:“ 實際上,這個發現說明針對這個病毒的各類抗病毒藥物已經失效。” (33)

金黃色葡萄球菌 ( MRSA )

由於在歐洲農場和動物零售肉品中發現大量耐甲氧西林 ( methicillin )的金黃葡萄球菌, 養殖業使用抗生素的做法便受到嚴格審查。據報道,荷蘭農業、自然和食品標準部長基史偉曼近期說“ 畜牧業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病毒耐藥演變的最主要原因,其中的一個後果便是(包括金黃葡萄球菌在內的)各種耐藥微生物在農場動物中的傳播。”(34) 最近在北美生豬中發現金黃葡萄球菌,這說明來自農場動物的金黃葡萄球菌所引發的潛在公共健康威脅,可能是個全球性的問題。(35)

沙門氏菌 ( Salmonella )
耐抗生素的沙門氏菌也引發了人類的嚴重疾病。(36) 食品中攜帶的沙門氏菌在七十年代晚期出現在美國東北部地區,然後傳遍整個北美洲。其中的一種說法是,耐多種藥物的沙門氏菌是在八十年代通過污染了的飼料而 傳遍全球的。這種污染了的飼料是使用人工飼養、定期投喂抗生素的魚類加工而成。(37) 這種魚類的人工養殖方法受到疾病控制中心的譴責。(38) 疾病控制中心尤其對快速出現的一種耐九種抗生素,包括頭孢曲松 ( ceftriaxone ) 在內的病毒, 趕到憂心忡忡。 頭孢曲松是主要使用在兒童身上的一種抗生素藥。(39) 沙門氏菌每年導致數百美國人死亡;數千美國人住院 (40) 以及上百萬美國人得病。(41) 現代商業養雞業的通風不良、塵土飛揚、(42) 高飼養密度 (43) 和極度的焦躁情緒 (44) 一直被指責爲病毒耐藥問題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的潛在誘發因素。

1 Falkow S and Kennedy D. 2001. Antibiotics, animals, and people—again! Science 291(5503):397.
2 Anderson AD, McClellan J, Rossiter S, and Angulo FJ. 2003. Appendix A: 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agriculture. In: The Resistance Phenomenon in Microb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 Vectors: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 and Strategies for Containment: Workshop Summar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p. 231-43). http://books.nap.edu/openbook.php?isbn=0309088542&page=231. Accessed March 5, 2008.
3 Mellon MG, Benbrook C, and Benbrook KL. 2001. Hogging It! Estimates of Antimicrobial Abuse in Livestock (Cambridge, MA: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4 Ibid.
5 Viola C and DeVincent SJ. 2006. Overview of issues pertaining to the manufacture,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antimicrobials in animals and other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animal antimicrobial use data coll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73(2-3):111-31.
6 Tilman D, Cassman KG, Matson PA, Naylor R, and Polasky S. 2002.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intensive production practices. Nature 418:671-7, citing: Mellon MG, Benbrook C, and Benbrook KL, op. cit.
7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1979. Drugs in Livestock Feed: Volume 1: Technical Report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http://govinfo.library.unt.edu/ota/Ota_5/DATA/1979/7905.PDF Accessed March 12, 2008.
8 Ibid.
9 Smith DL, Dushoff J, and Morris JG. 2005. Agricultural antibiotics and human health.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Medicine 2(8):e232.
10 Acar JF and Moulin G. 2006.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t farm level. Revue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 de l’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25(2):775-92.
11 Garofalo C, Vignaroli C, Zandri G, et al. 2007. Direct detec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specimens of chicken and pork mea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113(1):75-83.
1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 2003. Expert workshop on non-human antimicrobial usag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va, December 1-5. http://www.who.int/foodsafety/publications/micro/en/amr.pdf Accessed March 12, 2008.
13 Drexler M. 2002. Secret Agents: The Menace of Emerging Infections (Washington, D.C.: Joseph Henry Press).
14 Keep Antibiotics Working. 2007. Kennedy, Snowe & Slaughter introduce AMA-backed bill to cut antibiotic resistance linked to misuse of antibiotics in animal agriculture. Press release issued February 12. http://keepantibioticsworking.com/new/resources_library.cfm?RefID=97314 Accessed March 12, 2008.
15 Cassell GH and Mekalanos J. 2001. Developmen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era of new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ncreas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85:601-5.
16 Nierenberg D. 2005. Happier meals: rethinking the global meat industry. Worldwatch Paper 171, September. http://www.worldwatch.org/pubs/paper/171/ Accessed March 12, 2008.
17 Gupta A, Nelson JM, Barrett TJ, et al. 2004.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Campylobacter strains, United States, 1997-2001.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0:1102-9.
18 Price LB, Johnson E, Vailes R, and Silbergeld E. 2005.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Campylobacter isolates from conventional and antibiotic-free chicken product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3(5):557-60. http://www.ehponline.org/members/2005/7647/7647.html Accessed March 12, 2008.
19 Anderson AD, McClellan J, Rossiter S, and Angulo FJ, op. cit.
20 Helms M, Simonsen J, Olsen KE, and Molbak K. 2005. Adverse health events associated with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in Campylobacter species: a registry-based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 191:1051.
21 Palmer E. 2002. Bayer urged to eliminate animal version of Cipro. Kansas City Star, February 20. http://keepantibioticsworking.com/news/news.cfm?News_ID=176 Accessed March 12, 2008.
22 Keep Antibiotics Working. 2005. Keep Antibiotics Working praises FDA’s first ever ban of agricultural drug due to antibiotic-resistance effects in humans. July 28. http://keepantibioticsworking.com/new/resources_library.cfm?refID=73539 Accessed March 12, 2008.
23 Moore JE, Barton MD, Blair IS, et al. 2006. The epidemiology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Campylobacter. Microbes and Infection 8:1955-66.
24 Ramchandani M, Manges AR, DebRoy C, Smith S, Johnson JR, and Riley LW. 2004. Possible animal origin of human-associated, multidrug-resistant, 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40:251-7.
25 Johnson JR, Kuskowski MA, Smith K, O’Bryan TT, and Tatini S. 2005. Antimicrobial-resistant and 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in retail foods.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91:1040-9.
26 Jones TF and Schaffner W. 2005.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persistent scourge of foodborne disea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5:1029-31.
27 Brownlee C. 2005. Beef about UTIs. Science News 167(3).
28 Moulin-Schouleur M, Reperant M, Laurent S, et al. 2007. 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of avian and human origin: link between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common virulence patterns.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45(10):3366-76.
29 Johnson TJ, Kariyawasam S, Wannemuehler Y, et al. 2007. The genome sequence of 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O1:K1:H7 shares strong similarities with human 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 coli genomes.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9:3228-36.
30 Sipress A. 2005. Bird flu drug rendered useless: Chinese chickens given medication made for humans. Washington Post, June 18.
31 Webster RG, Kawaoka Y, Bean WJ, Beard CW, and Brugh M. 1985. Chemotherapy and vaccination: a possible strategy for the control of highly virulent influenza virus. Journal of Virology 55:173-6.
32 Sipress A, op. cit.
33 Hayden F. 2004. Pandemic influenza: is an antiviral response realistic?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23:S262-9.
34 Soil Association. 2007. MRSA in farm animals and meat. http://www.soilassociation.org/Web/SA/saweb.nsf/89d058cc4dbeb16d80256a73005a2866/
5cae3a9c3b4da4b880257305002daadf/$FILE/MRSA%20report.pdf
Accessed March 12, 2008.
35 Khanna T, Friendship R, Dewey C, and Weese JS. 2007.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lonization in pigs and pig farmers.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128(3-4):298-303.
36 Varma JK, Greene KD, Ovitt J, Barrett TJ, Medalla F, and Angulo FJ. 2005. Hospital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Salmonella outbreaks, United States, 1984-2002.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1(6):943-6. http://www.cdc.gov/ncidod/EID/vol11no06/pdfs/04-1231.pdf Accessed March 12, 2008.
37 Drexler M, op. cit.
38 Angulo F. 1999.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aquaculture: potential for public health impac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Memo to the Record, National Aquaculture Association Release, October 18. http://www.nationalaquaculture.org/pdf/CDC%20Memo%20to%20the%20Record.pdf
Accessed March 12, 2008.
39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2. Outbreak of multidrug-resistant Salmonella Newport—United States, January-April 2002.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51(25):545-8. http://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5125a1.htm
Accessed March 12, 2008.
40 Schroeder CM, Naugle AL, Schlosser WD, et al. 2005. Estimate of illnesses from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n eggs, United States, 2000.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1(1):113-5.
41 Burrows M. 2006. More Salmonella is reported in chickens. New York Times, March 8. http://nytimes.com/2006/03/08/dining/08well.html Accessed March 1, 2008.
42 Holt PS, Mitchell BW, and Gast RK. 1998. Airborne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n molted laying chickens. Avian Diseases 42:45-52.
43 Braden CR. 2006.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type Enteritidis and eggs: a national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43:512-7.
44 Bailey MT, Karaszewski JW, Lubach GR, Coe CL, and Lyte M. 1999. In vivo adaptation of attenuated Salmonella typhimurium results in increased growth upon exposure to norepinephrine.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67:359-64.

陸:抗生素毀掉中國一代

(中央社台北19日電)中國大陸濫用抗生素等抗菌藥物情況已成醫療業重症。對此,大陸衛生部藥政司副司長姚建紅日前表示,「抗生素毀掉中國一代人」。

新華社報導,大陸衛生部繼14日出台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抗菌藥物臨床管理辦法後,將開始對全大陸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進行一番大整治。

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表示,衛生部今年除對住院病患抗生素使用率、各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數量管等制定嚴格標準,今年底前,衛生部將對大陸三級甲等醫院進行「地毯式」驗收檢查。

報導引述此前衛生學者研究顯示,大陸每年生產抗生素約21萬噸,其中國內使用18萬噸(含醫療及農業使用),人均消費量138克左右,相當於美國人的10倍。

另據衛生部報告表示,在大陸住院病患中,抗生素使用率達到70%,是歐美國家的2倍。其中外科患者幾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達97%。但其中超過8成病人實際上根本不須用到抗生素。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朱正綱表示,抗生素等抗菌藥物更常被漁牧業當作飼料添加劑,用來降低養殖動物的發病率。這些後果可能導致細菌耐藥性快速成長,到最後出現無藥可治的「超級細菌」。

朱正綱進一步指出,這都是因為有些臨床醫生缺乏較完整的抗菌醫療知識,不重視隊病原菌的病原學檢查等,隨意制定用藥方法。還有醫生為「保險」起見,擴大預防性用藥的範圍及時間。

此外,衛生部相關人士指出,大陸有6000多家藥廠,生產各類抗菌藥物1000多個品種、數萬個產品。單由衛生行政部門管理抗菌藥物困難重重。光今年藥監局的藥物審批結果顯示,最新審批藥物當中,抗菌素依然達到6成。

吉林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許東林則表示,抗生素濫用在大陸是個很嚴重的事實,實際上很多醫生都心知肚明,但是在利益驅使下,這已成行業潛規則。

台捕鯊照曝光 美環保團體關切



台捕鯊照曝光 美環保團體關切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9月28日 上午12:03

法新社華盛頓19日電) 最新照片顯示,台灣漁民似在獵捕大量「生態脆弱」的鯊魚後,美國皮尤環境組織(Pew Environment Group)今天對此表達擔憂。

皮尤環境組織在官網發布幾張照片,顯示有數十隻內臟被取出的鯊魚從卡車上卸下來,排在地面上,倉庫地板上還有成堆的魚翅。

皮尤環境組織鯊魚專家藍德(Matt Rand)說:「這些影像讓我們對龐大規模的捕獵鯊魚行動有些了解,也顯示出,未基於科學方式管理鯊魚,引發毀滅性後果。」

為了對付捕鯊取鰭的行為,台灣7月宣布計畫,加強各項措施,並已禁止漁民在鋸開魚鰭後,把鯊魚丟回海裡任其死亡。

皮尤環境組織1月的報告將台灣列為據報全球捕鯊量第4大的國家,前3大是印尼印度與西班牙,這4國捕鯊量占全球總量逾35%。

皮尤環境組織估計,為了維持全球魚翅交易,每年有高達7300萬隻鯊魚遭獵捕,並警告,鯊魚數量快速耗盡,將威脅到整個海洋生態系統。(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美環保組織憂鯊魚瀕臨絕種



(中央社記者張若霆多倫多19日專電)美國皮尤環境組織(ThePewEnvironmentGroup)關切漁民捕殺鯊魚問題,並為人類大量捕殺極易瀕臨絕種的鯊魚感到憂慮。

法新社報導,皮尤環境組織的照片顯示,數十隻內臟已被清除的鯊魚自卡車上卸下,放在地上。也有照片顯示某間倉庫內堆積如山的魚翅。

皮尤環境組織鯊魚專家藍德(MattRand)表示,這些攝自台灣的照片只是世界大量捕殺鯊魚的縮影。藍德認為,由於世界目前尚缺有關鯊魚保護的科學論據,因此大量捕殺鯊魚之風無法遏止。

藍德也擔心,因為沒有捕殺鯊魚數量上限,故全世界漁民們均可盡情捕殺鯊魚。

報導指出,台灣今年7月宣布一些限制捕殺鯊魚獲取魚翅的措施。台灣宣布的新措施也禁止漁民將割取魚翅後的鯊魚丟回海中,任其死亡。

皮尤環境組織今年1月公布全球捕殺鯊魚排行榜,台灣名列第4,僅落後印尼、印度及西班牙。這4國的鯊魚捕殺量占全球總量的35%。

皮尤環境組織估計,全球每年捕殺的鯊魚量為7300萬隻,以供魚翅市場之需。皮尤組織警告,鯊魚數量的急劇減少,將會危及海洋生態系統。

藍德呼籲世界各國政府,應採取行動,保護鯊魚,否則鯊魚即將絕種。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密西沙加(Mississauga),橡樹市(Oakville),已立法禁止販售魚翅。禁售魚翅的運動,預計很快就將擴及全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