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4/1

全球氣候多極端? UN最新負面報告

聯 合國氣候變遷小組發表最新報告,出示1萬2千個證據,表示暖化正在失控中,光是去年澳洲就出現百年熱浪,氣溫飆破40度以上,菲律賓的海燕颱風登陸時速超 過270公里,造成至少6千人罹難,2萬5千人失蹤,英國去年底遭暴風雨侵襲,大水成災,雨量破了248年來的紀錄,還有大陸日益嚴重的空汙問題,都顯示 因為氣候暖化,造成的負面效應一一浮現。


報告還指出,平均氣溫上升2度,全球經濟成長將下跌2%,損失超過千萬美元,到了2050年,米麥糧食將減產25%,漁獲量更會少了一半,2013年極端氣候發威,在世界各地釀災,菲國海燕颱風,6千人喪生,2013東歐大水,釀數10億美金損失,澳洲40度熱浪襲。

聯 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31日公布報告,證實全球化對氣候的負面影響,這是由聯合國1700名頂尖科學家研究了1萬2千份的報告後,所做出的結論,並獲得90 個國家的認可,報告中指出,人類作為造成暖化已是鐵證如山的事實,聯合國警告,如果再不採取行動,全世界都將承擔嚴重後果。

氣候變遷委員會主席帕邱瑞:「這個報告傳達了清楚的訊息,世界必須適應調整,全球必須減少排放,越早行動就越能避免氣候變遷為全球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聯 合國的報告指出,全球氣溫只要再上升2度,就會更加深乾旱問題,非洲大陸首當其衝受影響,隨之而來的就是糧食短缺問題,到了2050年,稻米、小麥等食物 產量將減少25%,飢餓人口將急遽攀升。香蕉農:「農民減少栽種的面積,原本種植5千棵香蕉樹,現在只種1千棵,甚至只種700棵,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 水,很多農民不種蔬菜了,因為根本沒水可以灌溉。」

另外氣候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島國有被淹沒的危機,洪水犯濫將更加嚴重,英國今年 所遭遇罕見洪災,未來恐怕就是家常便飯,另外氣溫升高,珊瑚礁白化、魚類及其牠種類生物向兩極遷徙,預估到了2050年,全球漁獲量將減少一半以上。聯合 國秘書長潘基文:「我很擔心,這是個警訊,當我看到冰山快速融化,大自然是不會跟你協商的,它也不會等人,是人類必須採取行動。」

這次的 聯合國報告特別指出,氣候變遷是無可逆轉的後果,災難已經迫在眉睫,但絕大部分的國家卻都沒有做好防範準備,這份報告就是警鐘。全球暖化專家培瑟爾:「聯 合國報告建議,政府應該採取應變措施,因為這是最有經濟效益的行動,解決氣候變遷帶來的災難,有些國家,像英國,可能會有更多的洪水,對付洪水最好的方 式,不是阻止氣候變遷,而是做好預防工作。」

科學家們表示,各國必須大幅減少碳排放,才能避免氣溫持續上升,過去減排大多淪於口號,各國 意見分歧,也少有工業國家確實遵守,經濟專家認為,未來應嚴格執行碳排放稅的政策,迫使各國在降低成本的考量下,尋求再生能源。經濟學家霍普:「每多一噸 的碳排放,就會造成相當於125元美金的負面衝擊,在英國是80英鎊,對抗全球暖化,企業必須認真看待,他們就該要付錢。」

天神發怒,要用洪水毀滅世界,諾亞於是造方舟,搶救人類和物種,如果全球暖化問題繼續被全球忽視,這個聖經故事或許就是人類未來的寫照。

新一波能源競賽再起!瞄準海洋發電 中國是最大戰場

海洋能源是未來新趨勢(圖:AFP)
海洋能源是未來新趨勢(圖:AFP)

在頁岩氣之後,人類還有哪些替代能源可以開發?答案是,海洋。海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且尚未被開發的清潔能源;現在各國正展開一場能源競賽,而中國將成為海洋能源領域中,最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

《華爾街日報》報導,海洋能源的開採,將導致中國企業和歐美企業間的競爭加劇,特別是如果中國企業和合資夥伴連袂開發技術的話。目前,歐盟是海洋發 電領域中的先鋒。海洋發電有三種技術:利用潮汐漲落發電的水下渦輪發電、依靠海浪動能的水面漂浮式發電、以及利用海水溫差的發電。

全球第一個商業化,已並網發電的潮汐流發電機是2008年在北愛爾蘭安裝的。德國西門子公司司(Siemens AG)也是海浪和潮汐發電的大投資者,西門子預估,未來,海洋潮汐將可為全球2.5億個家庭供電。

然而,現在卻有許多專家認為,中國是開發、營運海洋能源的最佳地點,因中國的海岸線長達11000英哩,潛力足夠,且中國的污染問題日趨嚴重,更需要以海洋發電來替代。

而中國也看到了這樣的商機,正大舉加碼海洋能源領域的投資,許多國外企業也開始測試設備,要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據悉,目前獲得中國支持的研究項目 包括動態潮汐發電大壩。此一發電大壩的渦輪配有弧面的葉片,讓魚類可以安全通過。若獲得批准,發電大壩的發電量可相當於2個半的核子反應爐,成本高達 300億美元。

北京相關單位對此發電大壩投下330萬美元,進行研究,而真正投入建設,至少還要等到10年後。至於地點?研究指出,中國、韓國和歐洲海岸的淺水區較適合潮汐發電。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China Renewable Energy Society)海洋能專業委員會前秘書長王傳昆表示,自2010年以來,中國政府在海洋能源方面已投資約人民幣10億元。

過去7年來,歐洲對海洋能源領域的私人投資金額已經達8.25億美元,美國能源部也支持多個太平洋沿岸的研究。然而,多數業界人士認為,中國才是未 來海洋能源發展的關鍵。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與中國華彬集團(Reignwood Group)合作,興建全球首座大型海洋溫差發電站。兩家公司預計將於今年6月前,在亞洲建設海洋發電站。美國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估計,此發電站足以滿足約1萬個西方家庭的電力需求。

專家預估,隨著海洋發電市場拓展,中國和歐美海洋能源企業間的合作,恐將演變成激烈的競爭,並相當有可能重演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間的競爭態勢。歐 盟委員會今年1月發表的戰略報告就已經警告,海洋能源市場的潛在價值高達數百億美元,未來將有群雄激烈競爭,呼籲歐元區成員國應該把握時機呼籲歐元區成員 國應該把握時機,扶持目前國內的發展項目,免得錯失商機。

「無人倖免」 IPCC:氣候變遷正衝擊糧食與人類安全



摘譯自2014年3月28日ENS日本,橫濱報導;江惟真編譯;鄒敏惠審校
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第二工作小組(WG2)31日在日本橫濱市發表第五次評估報告及決策摘要,彙整出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和自然系統的影響評估、未來的災害風險,以及可能的調適方案。

WG2新增議題、章節 聚焦因應措施
「這份報告探討氣候變遷已經造成的後果和未來可能產生的危險,涵蓋所有的地理區域和產業、從海洋到人類安全等各項議題。」第二工作小組的聯合主席、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Chris Field博士說。

第二工作組針對氣候變遷對水源、土地、海洋生態、糧食、都會區與農村、能源和工業、人類健康與安全、生計與貧窮的影響等議題進行評估。「報告聚焦於徹底瞭解問題以及找出有效的因應措施。」Field博士說。

第二工作小組報告整體佔的份量較過去幾次的評估報告增加了許多,並且為了探討氣候變遷調適相關的新議題,新增了10個章節;海洋議題在其中2個新章 節佔了頗大的比重,其他的新增章節則納入生計、貧窮、人類安全、城鄉差異等議題,深入探討社會經濟、文化、地區計畫等談及氣候變遷不可忽視的面向。氣候變 遷帶來全球衝擊 沒有一國倖免報告預測,氣候變遷將在未來數十年中增加糧食與水源短缺的風險以及連帶的社會衝突;若全球升溫2℃,極端氣候型態將導致全球年度GDP下降2%。

報告表示,單就觀察到的現象可以發現,最令人震驚的莫過於不管是熱帶還是極地,小島或大陸,最富裕的國家抑或最窮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氣候變遷的痕跡。

「氣候變遷正在全世界上演,但人類社會對此的應變措施卻遠不及格。」報告以此作結。海洋酸化、海面上升、全球升溫是主要衝擊報告草稿摘要指出,海洋溫度將持續上升,影響海洋的生產力、魚群數量和沿海漁業社群的生計。摘要也預測,部分熱帶地區的漁業資源將減少達60%,尤其是非洲地區。

報告警告,長期下來,海平面上升預計可能淹沒15%的太平洋島嶼。到了2100年,部分亞洲城市很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而變成沼澤,其中加爾各答、孟買、達卡、上海、曼谷、胡志明市和仰光等城市最危險。

報告也指出,海洋酸化和暖化將嚴重影響珊瑚礁生態。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430~480ppm已是勉強維持珊瑚礁健康的上限。

自從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已至少上升0.6℃,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經從280ppm增加到2013年的400ppm,幾乎是以1年2ppm的速度在增加。

全球氣溫上升將造成更嚴重的都市空氣汙染和更頻繁的森林大火;暖化的北極到了本世紀中,將有長達125天的無冰期,大開物流運輸和資源開採之門。報 告指出,人類適應乾旱、洪水和極端氣候的能力有限,就目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來看,人類將無可避免地陷入苦戰。因應措施隨時間更加緊迫、艱難如同過去所有的IPCC報告,這份報告也強調因應措施和減碳的重要,以避免更嚴重的災情。第二工作小組的共同主席,來自阿根廷的Vicente Barros博士表示,「我們身處於『人造氣候變遷』的時代,任何投資的前期評估工作越是完善,就越有能力替我們的現在和將來付利息。」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之下,世界各國政府正合作談判,以期在2015年前討論出新的全球溫室氣體減量協議或其他具法律效力的結果,並於2020年後實施。AR5分四部曲 10月完成總體報告第二工作小組的報告並非蒐集最新研究,而是統整過去已經完成的研究結果,由數百位氣候科學專家自願貢獻心力、歷時4年時間完成,是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AR5)四部曲的第二部。

第一部由第一工作小組(WG1)負責,檢視氣候變遷的物理科學基礎,於2013年9月完成。第一工作組科學家發現,人類有95%的機率是1950年代以降全球暖化現象的元凶。科學家們表示,不管在陸地上、大氣中還是海洋裡,全球暖化都是無庸置疑的。

第三工作小組(WG3)負責評估氣候變遷的緩解方法,報告將於今年4月完成。所有的AR5評估報告將統整成一份完整報告,預計於今年10月完成。 IPCC Report: Climate Risks Grow As Earth’s Temperature RisesYOKOHAMA, Japan, March 28, 2014 (ENS)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

聯合國警告:全球暖化將失控

 

〔編 譯俞智敏/綜合報導〕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31日警告,倘若全球再不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目前已見的全球暖化負面效應將會「失控」,對 全球產生「嚴重、普遍且無法逆轉」的衝擊;全球衝突、飢荒與洪災恐繼續惡化,威脅全球存糧和人類安全,危及全球人類的生活與生計。

IPCC報告2600頁
IPCC於1988年成立,宗旨為提供各國政府以科學為根據的中立行為準則,此次在日本橫濱舉行的5天會議中,公布了300多名科學家花了3年時間 撰寫的2600頁評估報告,光是報告摘要就長達32頁,希望說服全球政治領袖儘快採取具體行動。經過數天冗長討論後,全球100多個政府代表31日無異議 通過摘要內容。「風險」一字在摘要中出現多達230次,平均每頁出現頻率達5次半,更凸顯出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憂心程度。

IPCC報告指出,氣候變遷早已在全球造成影響,例如海冰融化、北極永凍層解凍、珊瑚大量死亡等。但除自然生態系統首當其衝外,氣候不斷暖化更將對 人類生活帶來「嚴重、普遍且無法逆轉」的衝擊。本世紀以來,全球頻頻出現熱浪、野火、暴雨、洪災等超級天災,世界存糧及人類安全都將受到威脅。IPCC主 席帕喬利(Rajendra Pachauri)指出,「地球上沒有任何人能免遭氣候變遷波及。」

貧弱者首當其衝
極端氣候對於貧民及老弱者的打擊尤其嚴重。科學家指出,各國政府並未設置保護這些人口的機制,「全球最貧窮的社群和國家將面臨嚴峻挑戰,」而且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會比預期來得更多、更快也更早。

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造成全球穀物產量衰退,特別是小麥,令人擔心糧食產量能否跟得上人口增加速度。但未來全球小麥和玉米的產量還可能遽減,熱帶地區的漁獲量也可能銳減40%至60%。

此外,氣候變遷也可能導致食物價格暴漲和政治不安情勢升高,使得既有的貧窮、疾病、暴力與難民問題惡化,甚至可能引發戰爭;另一方面,又使現代化社 會的好處,如經濟常態性成長等趨緩,例如亞洲與非洲都曾在2008年糧食價格上漲後出現暴動,這些問題都已是現在進行式,而非未來式。

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氣候變遷的衝擊也跟著加劇,唯一的辦法就是立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透過減緩暖化速度來爭取時間;同時擬定興建海堤與人口搬遷等計畫,以減少人類遭受天災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