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25

正負2度C紀錄片

《±2℃》一部攸關您我未來的紀錄片
「今天你繳不起房貸的房子,明天都將泡在水裡。」

(Embedded image moved to file: pic01588.jpg)
為讓台灣民眾了解全球暖化對台灣的影響,陳文茜籌拍製作的「±2℃ 紀錄片」以台灣觀點出發,記錄氣候變遷對台灣將產生何等重大影響,此記錄片就如同「不願面對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的台灣版,獲得企業領袖聯手支持,「±2℃ 紀錄片」將於 2010 年 2 月 22 日首播,並展開一系列校園輪播。

由台灣媒體名人陳文茜發起製作的「±2℃-台灣必須面
對的真相紀錄片」,描述全球暖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影響,2005 年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 (IPCC) 原本預估本世紀末 2100 年海平面將上升 18~59 公分,但美國哈佛 ( HARVARD ) 與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 科學家於刊載在「自然 ( Nature )」期刊的新研究報告指出,上個間冰期全球海平面較今日高至少平均 6. 6公尺的可能性達 95%,令人不安的訊息是,氣候上升攝氏 1.5~2 度,海平面就可能上升到 6 公尺;遠高於目前聯合國 IPCC 估計的 1.4 公尺。

海平面若上升一公尺,11%的台灣土地,將無法居住或耕種11% 台灣土地,有的成為無法種植農作物的鹼土,有的大雨來時遭海水入侵,當暴雨來襲;雨量若為 1600 毫米,宜蘭、屏東、高雄、台南、台北等地區將遭遇洪水入侵。

這部紀錄片獲得台灣重量級企業領袖以行動支持拍攝計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與裕隆汽車董事長嚴凱泰等人各出資 200 萬元,知名插畫家幾米無償提供作品,讓執行團隊運用;陳文茜表示,這部紀錄片沒有版權,歡迎大家無償公益播放、轉寄、轉載。

《±2℃》記錄片團隊

製片:孫大偉 / 撰稿:陳文茜 / 口白:蔣勳 / 插畫:幾米
學者顧問:Stephen H. Schneider
     聯合國氣候小組研究報告核心撰稿人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史丹佛大學教授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汪中和
     中央研究院 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同位素水文實驗室主持人

電視播放時間

華視:2010/02/22 (週一) 23:00-00:30
   2010/02/27 (週六) 06:30-08:00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2010/2/23

校園少吃肉 一周一素救地球

【聯合報╱記者唐復年、林宛諭、李青霖/連線報導】

國小一年級的陳真司原本就吃素,知道同學每周有一天跟他吃素,非常高興。 記者唐復年/攝影
節能減碳風吹進校園!下月廿二日起,彰化縣全縣國中小學實施「周一無肉日」;新竹縣則於兩年多前就推動「一周一素」,新竹市西門國小九年前開始讓學生每月吃素兩天。

彰化縣教育處長林田富說,寒假期間全縣國中小學校長開會,彰師大教授魏必忠專題演講,告訴大家少吃肉的好處,加上哥本哈根會議節能減碳啟示,縣府決定全面推動「meat free Monday」。

他說,目前學生普遍營養過剩,每周一餐不吃肉,對健康不會有影響;如果有家長不接受,學校不會禁止,學生可自備肉製品。

「Ya!有同學陪我一起吃素了!」彰化縣民生國小昨天宣布,下星期一起午餐只有素菜,一年級男生陳真司高興歡呼。教師林麗華說,陳真司從小吃素,卻是全班最高最重的,證明吃素不會營養不足。

小學生偏好吃肉,平時營養午餐必有肉,彰化縣下月將推動「肉日」希望讓小朋友用餐也能符合節能減碳理念。 記者林宛諭/攝影
彰化縣鹿東國小上學期就實施「無肉日」,訓導主任粘佩雯說,每個月有兩天營養午餐不供肉,並搭配糙米飯、五穀飯、地瓜飯、薏仁飯等,小朋友一樣吃得健康。

鹿港國小家長林鈺婉聽到即將實施「無肉日」,笑著說「擔心兒子會挨餓」,兒子很排斥青菜,學校午餐裡的青菜都偷偷帶回家,一口都不吃,她擔心「無肉日」那天兒子會餓肚子。

新竹市目前有十九所國中小學「每周一素」,教育處長蔣偉民說,當前節能減碳氛圍下,比較好推動。最早推動的西門國小已有九年多歷史,一開始一個月兩天素,現在每周一次。

新竹縣兩年多前推動「一周一素」,教育處長姜秀珠說,主要考量校園「小胖子」變多,基於健康因素,全面實施;學生和家長反應還不錯,部分學校甚至一周二、三天素。

「±2°C」首映 企業家相挺

由陳文茜監製的環保紀錄片「±2°C」,昨天舉辦首映會,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右起)、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與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均出席,呼籲各界開始行動(Action)「救地球,救台灣」。
記者黃義書/攝影

由電視節目主持人陳文茜監製的環保紀錄片「±2°C」,昨(22)日舉辦首映會,科技業巨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與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均出席,同聲呼籲各界開始行動(Action)「救地球,救台灣」。

「±2°C」是以台灣為主題的環保影片,由七大企業家林百里、施崇棠、郭台銘、鄭崇華、趨勢創辦人張明正、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等參與贊助,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以台積電基金會共同贊助。

郭台銘昨天於片尾迅速離場,面對記者詢問觀後感想,僅簡短表示,環保很重要,所以大家要開始Action,共同拯救地球;林百里則未發表意見。施崇棠與鄭崇華呼籲政府重視環保議題,鄭崇華說,總統應該將選票置於第二位,環保才是首要議題。

除了企業界大老之外;行政院長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等政界人士,昨天均出席觀賞首映會。

鄭崇華指出,雖然企業談環保,但很多是沽名釣譽,總統應該把選票放在第二位。他批評,政府官員警覺性太低,以美國牛肉為例,占全球畜牧業排放二氧化碳量的18%,比汽車業排放的16%還高,美國牛肉還要空運來台,更是非常不環保的事情,官員顯然對環保「完全不懂」。

施崇棠指出,主辦單位發起每人一封電子郵件給總統,呼籲重視環保,發想良好。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行動拯救地球,降低溫室氣體效應。

回應±2℃減碳改以2005年為準

  • 2010-02-23
  • 中國時報
  • 朱立群、劉宗志/台北報導

 第一部記錄氣候變遷衝擊台灣環境的紀錄片《±2℃》昨晚首映,五院院長、國內企業龍頭與數百位志工一起觀賞。會後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私下表示,因應全球暖化的衝擊,行政院決定修正我國的減碳目標,原訂二○二○年回到二○○八年的排放水準,修正為回到二○○五年的水準。

 立法院長王金平則說,絕大多數立法委員已對《溫室氣體減量法》達成共識,預計這個會期就會順利通過。

 朱立倫是負責台灣整體氣候與環境政策的最高行政長官,看完影片後直呼「很感動」。他說,會下令要求縣市政府教育局安排各級學校學生觀賞《±2℃》,「學生才是最好的環保公民。」

 朱立倫並指出,行政院正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與「四大產業方向」,都與綠色經濟、綠色科技有關。在國際參與方面,我國下一步將以申請成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觀察員為目標。

 環保署長沈世宏看完《±2℃》後說,回應《哥本哈根協定》是我國當前最具體的減碳承諾,行政院將與交通部、經濟部、環保署、農委會等部會確定我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行動方案後,最遲三月底前,遞交 UNFCCC。

 昨晚首映會冠蓋雲集,五院院長之外,全程觀影的貴賓還有蔡衍明、林百里、郭台銘、施崇棠、鄭崇華等企業家。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作家蔣勳等參與紀錄片拍攝的學者、作家亦齊聚一堂。

 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表示,全球海陸空等運輸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排放量十六%,全球畜牧業占十八%,美國等各國政府應設法降低畜牧業比重,就能大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表示,節能減碳不止是企業的責任,還必須靠大家共同努力來做,他自己就吃素,生產素食過程排放的溫室氣體量較肉類少非常多。

電子廢棄物成長500% 生態浩劫

更新日期:2010/02/23 14:09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報導】根據聯合國公布的研究調查顯示,未來十年,全球淘汰的手機、電腦等產品所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將成長500%,將為環境及人體健康造成極大浩劫。

手機、電腦產品科技日新月異,帶給人類生活相當大的方便,不過,凡使用過必留下痕跡,人類使用的電子產品一旦被淘汰,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將對環境形成威脅,甚至危害人體健康,其又以留下的有毒物質最令人憂心。

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對於電子產品的需求正快速成長,對於環境的危害像一顆未爆彈。

該研究預測,到了2020年,南非與中國被淘汰的電腦所產生的電子廢棄物,比起2007年時,成長200%到400%,印度則以500%的超高速度成長。

在中國,大部分的電子廢棄物都落入小型回收商之手,私自被拆解金屬再轉賣,因此造成有毒汙染以及極低的金屬回收率的情況一再發生。雖然各國政府為了解決廢棄物造成環境汙染問題,透過立法鼓勵回收,不過效果卻相當有限。

該報告還指出,以2007年全球賣出超過10億支手機的比例推測,光在中國,2020年從手機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將以7倍的速度成長,印度則更驚人,將以18倍的速度成長。

全球從手機、電腦、冰箱、玩具以及mp3等電子產品淘汰後所產生的電子廢棄物,每年皆以4千萬噸的速度快速成長。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正負2度C紀錄片電視廣告-求救篇

正負2度C紀錄片的電視廣告-淹水篇

正負2度C紀錄片電視廣告-逃難篇

無肉日救北極熊 彰縣學生捧場

  • 2010-02-23
  • 中國時報
  • 【鐘武達/彰化報導】
  我要救北極熊!  ▲彰化縣中小學第一個「無肉日」的營養午餐,學生吃得津津有味。(鐘武達攝)

  我要救北極熊!  ▲彰化縣中小學第一個「無肉日」的營養午餐,學生吃得津津有味。(鐘武達攝)

 吃菜不吃肉,要救北極熊!彰化縣國中、小校園為響應節能減碳,實施周一「無肉日」廿二日開跑,第一次享用到沒有魚、肉的營養午餐,小朋友依然吃得津津有味,北斗國中的趙致平甚至還說,「如果能夠救一隻北極熊,天天吃也沒關係」。

 縣府為響應節能減碳,兼顧學子營養均衡,自本學期起將每星期一訂為「無肉日」,希望透過「無肉日」的宣導,灌輸學子環保觀念,且是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

 沒魚沒肉 依然色香味俱全

 昨天是新學期第一個星期一,北斗國中上午朝會時就向學生預告「中午沒有肉吃」的消息,讓不少學生感到新鮮又期待,還想著中午到底要吃什麼菜?

 中午開飯囉!第一次看到營養午餐果真是沒有魚、沒有肉,儘管好像有點奇怪,但是因為學校準備的菜色,依舊是色香味俱全,學生拿到飯盒時,直說,還不賴。林其立還秀了英文「very good」。

 環保盡力 一天不吃無所謂

 或許對節能減碳還一知半解,但因學校已經有過仔細的解釋與宣導,學生對頭一遭的「無肉日」相當地捧場。王羽茜說,每星期才一天,似乎就跟以前一樣,不會因為無肉而有所不同;謝佳佑則表示,因為能替地球盡一份心,所以覺得「無肉」特別好吃。

 陳宥丞說,要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愛,所以再吃第二碗;對北極熊印象模糊,但從媒體得知北極熊可能面臨生命威脅的趙致平說,能為減緩地球暖化盡一點心力,也許只能救一隻北極熊,天天不吃肉也沒關係。

2010/2/22

陳文茜:氣候安全應為國安層次

更新日期:2010/02/22 14:53

(中央社記者蔡欣樺台北22日電)「±2℃紀錄片─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今天試映,負責籌拍的媒體人陳文茜號召認同這部紀錄片的觀眾,1人寫1信至總統府,盼將台灣氣候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層次。

陳文茜中午出席試映會時指出,她如果是總統,她會將國家預算重新分配,尤其是國防預算與綠能預算全部對調,並加強對綠色能源的投資。

「±2℃紀錄片─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試映會中午舉行,晚上將舉行首映會。主辦單位表示,已邀請五院院長出席,另外也邀請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等企業家。

陳文茜表示,她看過很多紀錄片,包括美國前副總統高爾(Gore,Al)的「不願面對的真相」、 法國知名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的「拯救地球」及英國 BBC等籌拍與氣候安全相關的紀錄片。

這些片中都未提到台灣,她說,一度讓她以為台灣將是氣候變遷下的幸運兒,但事實上,台灣恐是氣候變遷下全世界的第1批難民。因此,她認為應該要籌拍1部屬於台灣的氣候變遷紀錄片,讓台灣民眾面對自己的危機,自己救自己。

此外,陳文茜指出,這部片是希望喚醒民眾的公民意識。因此,她號召認同這部紀錄片的觀眾,1人1信寄到總統府,盼「拯救地球、拯救台灣、拯救孩子」,「將台灣的氣候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次,並且進行一場綠色的大革命。」

陳文茜表示,籌拍這部片,不準備有任何收入,只是希望能夠教育下一代,她也無償提供所有電視台播放,預計收看人口會超過1、200萬人;同時也將與縣市政府合作,首站將到台中市,與台中燈會合作,接下來也將巡迴宜蘭縣、屏東縣等。

「±2℃紀錄片─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全長約 70分鐘,影片共分為7個大段落。第1個大段落,先整理過去半年來全球令人驚異的氣候變遷現象;第2 個大段落是從科學家的角度,引用中研院與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報告解釋;第3個階段,則回到台灣必須面對的幾個真相,包括人口密度過高、土地侵蝕率高等。

片中,還比較台灣與荷蘭對全球暖化的準備,同時重回受到莫拉克風災侵襲的災區及台灣水庫已很難承受短時間的暴雨等議題,訴說台灣在全球氣候變遷下可能遭遇的困難與因應方式。990222

汪中和:海面升一米淹沒10%國土

更新日期:2010/02/22 16:37 林永富

【台 灣醒報記者林永富報導】第一部針對台灣氣候變遷探討的紀錄片「正負2度C」今天首映,提供許多研究結果給這部影片參考的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 中和指出,片中提到的問題未來都有可能在台灣發生,尤其是海平面若上升一公尺,全台將有10%國土會遭淹沒,「每個人努力節能減碳,可增加地球修復能力, 讓災害延緩發生。」

「台灣做為氣候難民恐怕無法避免,而且是第一批受害者。」汪中和說,台灣位於歐亞板塊活躍地區、北迴歸線及最大陸地與海洋的邊界,屬於地質高度敏感地帶,「面對氣候變遷將首當其衝。」

針對地球暖化對台灣的衝擊,汪中和表示,台灣的山區高強度降雨機率將會增加,並有沿海海平面上升,及乾旱等極端氣候現象,都需要面對及預先防範。「海平面上升一公尺,台灣就有10%的國土面積會受到影響,這些現象未來十年內都有可能發生。」

我們能做什麼?他指出,雖然目前已經有點晚了,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能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節能減碳,「每個國家與世界聯手對抗,可以延緩惡化,至少可以了解問題,無法避免就去適應變化,不會因無知而受害,使災害減輕。」

「任何人努力去做都會有正面的影響。」汪中和說,無論是企業或個人,都要留意,雖然台灣只佔世界的1%排碳量,「但大家都應努力,讓地球有修復的機會,否則只會更嚴重。」

全球暖化效應 熱帶氣旋減少但威力增大

更新日期:2010/02/22 01:50 張曉雯

(法新社巴黎21日電) 今天披露的研究報告指出,由於全球暖化,本世紀熱帶氣旋發生的頻率可能會減少,但威力增大。

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稱為颶風,在東亞稱為颱風,形成於溫暖海域,由於溫室效應氣體導致氣溫升高,讓人質疑未來氣候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

克努松(Tom Knutson)與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同僚,檢視過去4年經過同行評審的調查研究,當時相關議題開始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他們根據「A1B」情境模擬提出警告,採取中間立場的A1B電腦模擬情境,預測全球溫度在21世紀將會上升攝氏2.8度。

報告指出:「全球熱帶氣旋的發生頻率可能會減少,或者基本上維持不變。」但報告警告,熱帶氣旋的風力會更強,增強2%到11%,並降下更多豪雨。(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關鍵「2度C」 台灣恐成首批氣候難民

更新日期:2010/02/22 16:15 郭岱軒

第一部紀錄台灣氣候變遷的紀錄片「正負二度C」,自去年8月莫拉克風災後籌款拍攝,耗資8百萬,歷經5個月完成;片中點出全球暖化、氣候劇烈變遷,台灣將會是第一批氣候難民,若海平面上升6公尺,像嘉義東港、屏東林邊等區域都會沉入海底,影片還以無償供播方式推廣,期待喚醒台灣人民與政府對環保的重視。

去年8月,莫拉克颱風帶來的慘重災情,記憶猶新,紀錄片「正負二度C」,從全球暖化、劇烈氣候的變遷,聚焦台灣,喚醒公民對環保的重視。影片旁白:「房子在家人面前被沖走,村落在縣長面前消失。」

媒體人陳文茜:「即使我看過那麼多影片,我不會看到任何一個篇幅告訴你說,這裡頭有台灣;我覺得我們欠台灣這個社會和這個土地,一部屬於台灣自己要面對全球暖化的紀錄片。」

第一部台灣本土氣候變遷紀錄片,「正負二度C」明白指出,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度,台灣雨量將增加1倍;全球海平面上升6公尺,台灣的嘉義東石、屏東林邊東港以及雲林麥寮都將沉入海底,極端的雨量不但水庫無法負荷,類似莫拉克這樣的強烈颱風,未來不只一個。

中研院地球所教授汪中和:「明年會不會有莫拉克?我們看過去歷史,我們只能說『非常非常可能』!」

哥本哈根大會唯一結論,人類存亡繫於氣溫升降,關鍵2度C之內。紀錄片號召台灣民眾,一人一信寄到總統府,呼籲政府將台灣氣候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層次,面對全新的地球生態,做好全面的準備。

2010/2/21

台灣醫界動起來 呼籲吃素抗暖化救地球

-吃素抗暖化救地球專題之1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

近年全球災難不斷,台灣也經歷88水災山崩滅村,「抗暖化」等不及全球達成共識,台灣醫界日前召開高峰論壇,呼籲人類從吃素做起,不僅健康,更可抗暖化、救地球。

推動台灣醫界首場「全球暖化與全民健康高峰論壇-暖化與醫學的科學面與倫理觀」活動的台大雲林分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建勳表示,2009年5月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已明白指出,「21世紀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就是全球暖化,呼籲醫界正視危機,同時引領民眾做好抗暖化的準備。」

這場全球暖化與全民健康高峰論壇,出席者都是具份量的專業人士。

包含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明濱、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林瑞雄、台大醫院前副院長陳榮基、台安醫院前院長暨婦產科主任蘇主惠、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石富元、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秘書長暨營養師邱雪婷,以及哈佛醫學院講師暨慈濟醫院主治醫師許瑞云等。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在會中指出,相對於20世紀全球增溫攝氏0.6度,預測21世紀將增溫達1.8到4度,為上個世紀增溫度數的3到6倍多;對照過去1000年情況,極不尋常。

他說,21世紀海平面預測將上升28到43公分,若海平面上升5公尺以上,就是格陵蘭島冰雪全溶之時。還有極高溫日數會增加,極低溫日數會減少,這會使得登革熱病媒蚊繁殖增加;極端氣候也會出現,包含中、高緯度雨、雪會增加,旱災更嚴重,颱風、暴雨可能會更多、更嚴重。

劉紹臣特別點出,台灣20世紀增溫達1.1度,高過全球增溫0.6度,且1970年之後台灣日照時數少了15%,濕度明顯減少,霧已從大城市消失,全台與外島的小雨約少了30%,大雨明顯增加,大豪雨更增加50%以上。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表示,暖化現象產生的極端氣候,將導致糧食產量嚴重短缺,不論是嬰幼兒、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都可能因饑荒而營養不良、免疫力不全、容易罹患各種疾病,死亡率會上升。

他引述「拯救兒童(SavetheChildren)」慈善團體說法表示,未來10年每年會有多達1.75億兒童受氣候變遷災害影響,甚至會有數以百萬計的兒童會喪生、被迫離鄉背井,或者受饑荒與疾病侵襲。

他預測,全球暖化將造成傳染病的擴散,也同時會造成非傳染病的增加。

例如溫溼度急遽變化,會造成感冒、氣喘發生率提高,增加老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沙塵暴惡化,將增加空污相關疾病。花粉季延長,恐造成氣喘與過敏等疾病增加。乾旱易導致飲用地下水發生砷、鎘等污染物慢性中毒等。

陳建仁說,英國「刺胳針」期刊指出,畜牧業產生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占全球溫室氣體總量25%以上,應鼓勵大家少吃肉、吃素,且吃素患心血管疾病、癌症者少,每個人都可響應。

曾到格陵蘭島冰原探勘研究的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周家復說,2009年「世界看守中心(Worldwatch)」報告評估,供給人類大量肉品的畜牧業,產出的溫室氣體已占全球溫室氣體總量逾半,呼籲政府施政時應納入參考。

慈濟醫院副院長劉鴻文建議大家吃素要吃當地、當季盛產的果菜,還要適當運動,多走路、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更能達到節能減碳、抗暖化的目的。

醫界除了召開抗暖化高峰論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教授李明濱及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教授兼副校長王進崑也發起「選擇營養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有效遏止氣候變遷」的醫界及營養師連署,推動素食,抗暖化、救地球。990221

畜牧業排放過半溫室氣體 吃素抗暖化

-吃素抗暖化救地球專題之2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秘書長、營養師邱雪婷表示,國際研究警告,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必須減排50%,由於畜牧業排放量占總量51%以上,目前看來,吃素是最快奏效的抗暖化之道。

邱雪婷表示,食物體系產出的溫室氣體,80% 來自畜牧業;200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在「畜牧業的巨大陰影(Livestock's Long Shadow)」報告中估計,畜牧相關產業造成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量的18%。

她說,根據最新資料,全球權威環境問題與趨勢分析研究機構看守世界中心(Worldwatch Institute)2009年11、12月的報告指出,畜牧業造成的溫室氣體已經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1%以上。

她說明,這兩項數據的落差,在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估算,少了以下四點考量。

首先是牲畜呼出的二氧化碳沒有估算進去,而且這些畜牧業占去 26%的原始森林土地,還用了這些土地之外的 33%土地來種穀物餵食。如果土地能維持原有森林狀態,不但不會排放溫室氣體,還可降低溫室氣體。

其次,畜牧業產出的甲烷,若以100年時間計算,暖化潛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若以25年計算,甲烷的暖化潛力更是二氧化碳的75倍。

第三,「畜牧業的巨大陰影」是以2002年統計資料試算,但2002到2009年間,畜牧業已成長12%。

第四,「畜牧業的巨大陰影」所用數據,例如家禽類產量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糧食展望」報告不一,明顯被低估。

邱雪婷說,除了畜牧業,養殖魚類產生的溫室氣體,也還沒有納入計算。又如任何肉品需要冷藏保鮮、烹調,不吃的部位還要掩埋,都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

她進一步表示,國際間預估,由於人口增加及新興國家(中國及印度)的經濟發展,肉品需求在未來30年將大幅提升,將比2000年提高85%。

醫學頂尖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已提出警告,全球必須在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降低80%,為達此目標,應在2030年先降低50%的排放量。

歐洲吃素人口甚多的英國,可以作為參考案例。

她說,英國從食物、農業體系著手,增加畜牧業經營效率、改變土地使用、改善排泄物處理方法、回收暖化氣體及降低對石油的依賴。除此之外,英國還必須減少30%畜牧量,才能在2030年達到溫室氣體減排50%的目標。

邱雪婷說,若能降低30%畜牧量,英國罹患心血管疾病人數將可減少15%,這還不包含未量化估算的其他好處,例如癌症、糖尿病罹患率都會大幅降低。

人類呵護自己的幼兒時,是抱在懷中貼著臉,卻用殘忍手段畜養幼小動物,再宰來吃。她呼籲,吃素抗暖化救地球,終究還是要回歸人道。

她也提醒注重健康的民眾,可能忽視食用動物養殖過程所使用的抗生素,保守估計占 50%抗生素使用量,也因此帶來醫療隱憂。且新種人畜共通疾病不斷出現,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禽流感及H1N1新流感,也被列入肉類飲食議題中討論。

另外,陸地生態破壞,高達70%熱帶雨林用於畜牧及種植飼料,大量物種被毀滅,但畜牧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卻低於1.5%GDP。海洋也已面臨浩劫,2006年科學(Science)期刊就已發表,有91%的魚類已經瀕臨枯竭。

邱雪婷舉她留學加拿大時,指導教授David Suzuki常說的「試管細菌生存法則」為例,呼籲全人類思考。

這支試管中第一秒僅一隻細菌,每秒倍增,到了第58秒,試管內就有多達 25%細菌,請問這些細菌剩幾秒鐘可活?答案是2秒,因為第58秒將占50%,第59秒就全滿了。

她說,但在第60秒時,聰明的細菌又創造了 3個試管,只是這只讓全體細菌多活到第62秒(第61秒用掉第一支新試管,第62秒用罄)。

這些細菌回顧第55秒時,細菌原本只占試管的4%,這時有細菌大聲說,「我們過了55秒才用4%,還有96%可用。」另一頭瞭解實情的細菌則擔憂,「只剩5秒了!」

邱雪婷說,「人類真的是那群開心還有96%試管可用的『細菌』嗎?」990221

醫師:吃素減低慢性病癌症發生 環保護地球

-吃素抗暖化救地球專題之3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

慈濟綜合醫院主治醫師許瑞云不管是在醫學實驗,或日常生活,都大力提倡素食,因為可以降低多種慢性病、癌症發生,而且身體輕鬆、精神敏銳,環保、護地球,她鼓勵大家一起來。

許瑞云是個小留學生,曾任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哈佛麻省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返台後在慈濟綜合醫院擔任教學型主治醫師。

許瑞云說,其實光是美國的農場,就可以餵飽20億人口,但是大多數的穀物不是給人吃的,有 95%的黃豆用於畜牧業,森林變成肉品。

除了生態浩劫、不人道。許瑞云以健康觀點提出科學知識供民眾參考。

她說,其實人類看到生肉或未曾調味的肉,是有動物本能的,她做過開放式提問,幾忽全部的人的本能反應都是不會想吃,只是現代人的本能被調味料掩蓋了。

她指出,攝取肉類容易引起癌症、中風、心臟病、便祕、感染性疾病、骨質疏鬆症、慢性腎臟病、胃病等疾病;國人前三大死因正是急性腫瘤、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

她說,醫界已做過降低膽固醇試驗顯示,使用安慰劑沒太大作用,能讓膽固醇大幅降低的是用藥與吃素的兩組,成果相當。

許瑞云說明,第一組為對照組,蛋奶素,飲用脫脂奶粉,符合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第二組是藥物組,飲食如同對照組,外加降膽固醇藥。第三組是全素飲食。

實驗顯示,4週後,這三組壞膽固醇降低比例,依序是8%、30.9%及28.6%,CRP發炎指標依序降低10%、33.3及28.2%;表示蛋奶素者,仍要用藥才能達到全素飲食的結果。

另一份治療心臟病的研究顯示,對象是48位中度到重度心臟病病人,實驗組是吃低脂全素飲食、改變生活型態及增加運動,對照組是採一般醫學治療,5年後,後者的復發率是前者的2.7倍。

許瑞云說,紅肉與醃製肉類會導致直腸癌、食道癌、胃癌、前列腺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及膀胱癌;鹹魚會造成鼻咽癌。燒烤食物則與胃癌有關。

她說,另有研究顯示,肉的消耗量與大腸癌的發生率成正比。還有研究慢性腎臟病資料顯示,肉蛋白使腎功能惡化程度是植物蛋白的 3.5倍,現代人大量攝取過多蛋白質是會傷腎的。

她提供各種動物與植物食品平均蛋白質含量值給民眾參考:雞蛋13、魚肉18、豬肉19、雞肉19、牛肉19、奶酪21,植物類的穀物12、豌豆與毛豆12.6、干豆類22、花生25.6、黃豆36.5。

不過,許瑞云呼籲國人,吃素也要吃得健康,吃過多加工品不好,不要太偏重黃豆加工品,也不要吃基因改造食品;已有實驗顯示,被餵食基改黃豆的老鼠出現大腸變性問題。而且台灣人吃素環境仍待改善,千萬不要吃下過量添加物。

她也提醒素食者,蛋白質要攝取各種不同的發芽後的豆類、堅果類、全穀或全麥食物。鈣則自黑芝麻、秋葵、堅果、乾燥海帶或海帶芽、無花果、綠葉蔬菜、芥蘭、莧菜、豆腐與黑豆等攝取。

維生素D要靠晒太陽。維生素B12可來自發酵穀物製品、啤酒酵母與回春水。鋅可攝取巴西核果、海藻、紫菜、南瓜、芝麻、葵花子、松果、全麥麵包、糙米、扁豆、杏仁、胚芽及燕麥。

鐵可來自全麥麵包、葡萄乾、芝麻、南瓜子、豆類、古樹普洱、深綠色蔬菜、菠菜、高麗菜、豆腐,但別同時喝咖啡或茶。鉻可來自啤酒酵母、全穀類及酵母。歐米加-3脂肪酸可來自亞麻籽油、核桃及微藻抽出物。

許瑞云舉例,許多名人都吃素,包含達文西、愛迪生、林肯、甘地、蕭伯納、伏爾泰、愛因斯坦、史懷哲。體壇的健美先生也有人茹素,9 次奧運會金牌獎劉易士(Carl Lewis)、超級馬拉松和長跑競賽世界紀錄保持人西波士(Istvan Sipos)也是。

據她所知,有位 104歲西方茹素女性每天還在健身房運動,不需晚輩照料。另一位 110歲的亞洲茹素女性許哲,還開養老院照顧許多70、80歲的老人。

台安醫院前院長暨婦產科主任蘇主惠並說,研究顯示,吃素男性比非素食男性壽命多 6歲,女性方面則多3歲。990221

立院通過提案 支持學校推廣吃素抗暖化

-吃素抗暖化救地球專題之4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

民間團體在各地學校推廣「週一無肉日」,立法院也通過相關提案,建議各縣市政府及學校響應素食減碳行動,每週擇一天為「無肉日」。

立委黃志雄提案,立委吳育昇、黃偉哲、陳淑慧、林滄敏、李明星、林正二、賴士葆、呂學樟、江義雄、吳清池、劉盛良、簡東明等人連署,立法院去年12月31日通過臨時提案,推廣各地學校響應「無肉日」。

提案內容指出,2009年世界銀行報告指出,畜牧業排放的甲烷占全球總量 60%,其來源是牛隻、牛糞,而甲烷對地球暖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72倍。

提案表示,經濟發展帶來肉食消耗增加,畜牧業興盛助長地球暖化是不爭的事實;但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等待跨國決議減碳政策之際,可以先從個人減碳做起。

提案指出,民間推動「週一無肉日」現況,已有6縣市政府及轄區內學校響應。

包含台北市推動一月至少一素,台北縣推動減碳多吃素,新竹縣推動中小學營養午餐每週一素,南投縣員工餐廳每月兩餐素、學校營養午餐每週一素,雲林縣中小學每週二素餐,台南市每週一素餐;雲林縣近日也已開始推動教授廚工做素菜。990221

吃素救地球風潮 台灣與國際同步動起來

-吃素抗暖化救地球專題之5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

旅居海外20年的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周家復說,全球蔬食人口在成長中,連孩子們也開始吃素,早已有網站介紹全球蔬食餐飲與評比,台灣餐飲業也擬提供蔬食,迎合市場變化。

周家復回憶,他是從29、30歲出國留學前開始吃素,吃素的原因很單純,跟很多西方吃素的人想法一樣,就是愛護動物,其次才是環保。

他說,隨著愈來愈多科學事證的提出,他愈來愈確定吃素是好的。

他說,或許西方吃素的原因,與台灣多數從宗教觀念出發的刻版印象不同,西方的餐飲店很多都會在菜單上提供蔬食選項給茹素的客人;對他們而言,蔬食是有想法、正向的,與東方人的看法不相同。

台灣的素食店比西方國家多,但是一般餐飲店卻不一定提供蔬食,除非是中高價的餐廳,才願意配合做出蔬食餐給客人享用;多數只提供炒菜之類,這對素食者的營養提供並不均衡。

周家復說,全球素食人口在增加中,台灣的餐飲業似乎也感受到了,從商機觀點出發,推出蔬食有助於提高客層多元性,業界醞釀要改變菜單,把菜單的3/10左右調整為蔬食,以迎合市場變化。

至於多數餐廳都提供蔬食的西方國家,周家復說,現在連速食店都因應市場需求,推出素食漢堡套餐供消費者選擇。就他所知,推出素食比薩近10年的業者,素食菜單還成了最受歡迎的口味之一。

周家復一家4口都吃素,他說,他的兩個女兒從出生起就吃奶素,太太懷孕期間也吃素,念小學五年級的大女兒現在是舞蹈社的精英班成員,表示她的體能沒有比較差,游泳表現也不錯;小女兒念小三,在跑步方面表現突出。

他進一步指出,美國營養師協會已經公開承認,蔬食飲食可以提供任何年紀、不同成長階段的人營養,包含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運動員也不例外。所以在西方國家,其實素食人口持續增加,相關產業的成長力道可預期會持續增長。

例如德國8000萬人口中,有8%、約 640萬人是蔬食人口;英國還發現,因為蔬食人口的成長,已使得英國市場的肉品銷售量下滑。

在台灣,茹素人口也不分年齡增加中。例如近年民間推動「週一無肉日」,就有不少小學營養午餐已經響應,雲林有一所響應「週一無肉日」活動的學校,校長為獎勵學生用功念書,說要請孩子吃牛排,沒想到學童反而回校長一句:「不是要抗暖化、愛護動物嗎?」

就連國際網站也已出現提供全球素食餐飲資訊與相關美食評比的網站,名為「Happy Cow」,很受歡迎,就像是自助旅行者會看「寂寞星球」蒐尋全球資訊一樣;這意味素食人口的確遍及全球,而且在成長中。

去年赴哥本哈根參加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的周家復獲知,在公民高峰會議上,有官方人士及國際非政府組織成員與會,對是否該對肉品課「肉品稅」的議題進行討論。聯合國也開始探討全球除了對商品課碳稅之外,是否該對肉品課肉品稅。

這意味著全球的食品發展導向,未來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抗暖化啟動綠能產業在全球蓬勃發展,蔬食抗暖化亦若是,相關商機,就看誰能洞察掌握,就能成為產業尖兵。目前可以確認的是,相關產業已開始在全球蔓延成長。990221

陳淑麗茹素20年 畢生推廣吃素抗暖化

-吃素抗暖化救地球專題之6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

吃素不健康、會憂鬱?聽到這樣的疑問,今年61歲的董氏基金會終身志工陳淑麗笑著說,她吃素20年,正是最佳「活體實驗」,去年還成為瑜珈教師,要為推廣環保素食,再燃活力。

電視上大家都見過陳淑麗,她經常拍公益廣告呼籲民眾戒菸。董氏基金會的誕生,她正是催生者之一;身為公眾人物,陳淑麗深諳個人影響力用在公益活動上,可以發揮比常人更大的作用力,這讓被朋友稱呼為「傻大姊」的她,一股腦兒從演藝圈投入公益。

許多藝人淡出螢光幕會發福,但陳淑麗沒有,她不僅比妙齡女郎苗條,還一身活力。特別是年逾半百後,走路腳步輕盈與否,就可知道這人只是苗條,還是真的健康。

陳淑麗說,「其實我是先投身公益,才吃素。我吃素有20年了,去年我還拿到印度瑜珈教師資格」,還被告知是那一批取得資格者柔軟度最好的一位,機構還告訴她,這與她長年吃素有關。練瑜珈練到出師,健康與否假不了。

但她不鼓勵吃破壞生態的高山蔬菜,以及不健康的過度加工品。

說到吃素的緣起,陳淑麗笑著說,這跟20年前朋友送她兩本書有關,一直被稱「傻大姊」、「傻妞」的她,送書的人卻寫說要送給「有智慧的女人」,其中一本從宗教、生命、人道談吃素,另一本從環保與健康談茹素。

「我只是看了環保作為茹素的出發點那本書,就發現要產出一樣份量的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所用資源對比竟高達17:1,我就決定要吃素了,要做個有智慧的女人。」

陳淑麗的吃素之路不是全沒阻力。「一開始,我媽媽是反對的,但她每逢過年四處品嚐年菜,往往都要掛病號,跟著吃素的我喝清湯與素菜後,過年她沒再掛病號了,並尊重我的選擇。」她讓母親體驗了植物性蛋白與動物性蛋白的差異。

吃素會影響社交活動嗎?她說,「原本與朋友餐敘,我會自帶便當;現在,很多餐廳都會炒素菜,很方便,我的朋友都會給我這位被他們稱『菜姑』的人備好素菜,即便到美國勞軍也不例外。」

陳淑麗說,「以前的我是無肉不歡的,一個排骨便當還要外加一隻雞腿。吃素之初原本吃鍋邊菜,但一次與朋友去吃火鍋,我雖只燙素菜等食物吃,返家後整個胃翻滾,之後連鍋邊菜也不吃了。」

吃素之後,體力如何?長年做公益的陳淑麗,直到1994年才因接觸器官捐贈活動成為慈濟志工,921大地震、88水災她都參與災區清理工作,吃素、年紀都不成原因,她的體力、耐力還比一般人好,且仍長年持續捐血。

吃素會影響專注力嗎?陳淑麗說,她聽一整天的論壇,沒午休也沒打過一次哈欠。與會其他人士也確實見證到她的專注力,不輸專業人士。

陳淑麗表示,全球有10億人口挨餓中,每天有 2.4萬人是餓死的,若更多人願意改變飲食習慣,少吃肉或吃素,就能讓養活一個肉食者所消耗的植物性食物,用來養活20人。地球持續被人類過度耗用,砍掉森林放牧產肉,作為地球村的人類,面臨暖化問題加劇,每個人都有責任。

她並回憶一段往事,長年吃素的她,多只言及環保,因為怕給人壓力,不太深述下去。有次她在復興南路吃清粥小菜,只選素菜的她好奇一位外籍人士也只吃素菜,就向對方詢問原因。

她說,「對方很直接、自然的告訴我,『上帝創造動物,是給人類做朋友的,不是給我們吃的。』」陳淑麗聽了很開心,覺得真是一語中的,就是要尊重生命。

她重申,很多人說地球生態失衡的災難是大地反撲,她認為人都需要調養,也是有機體的地球何嘗不需要?推廣吃素,是「給地球、給自己養生息」,與其眼看地球生態失衡、災難死亡不斷,最後毀滅,少吃肉或吃素就可以救地球、救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陳淑麗說,只要一想到推廣素食這麼有意義,她就決心運用她這個「活廣告」的影響力,推廣素食活動與提高吃素環境的便利性,而且因為有了這個想法,動力再現,讓她全身再度感受到當年投身公益的生命熱忱,她畢生都將推廣茹素抗暖化。990221

動保團體籲不吃肉 生命觀不一樣

20100221 11:20:36
-吃素抗暖化救地球專題之7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

動保團體支持茹素,出發點來自有益人體健康、環境永續及動物生命應受尊重。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說,如果人不被教育「吃肉有營養」,生命觀念會不一樣。

陳玉敏說,20歲出頭的她也愛吃豬排,雖然曾是某大宗教團體的一員,在那麼大的宗教氛圍下,她沒有覺得要吃素;直到她翻譯Peter Singer所寫的「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一書,才開始吃素;這本書是她翻譯得最快的一本。

她想過,為何多數人對「肉品生產」沒有意識,那是因為被父母告知,吃肉有營養、才健康;反之,若能被告知蔬食才健康,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命觀念也許就不一樣。事實上,醫界已有相關資訊,證實蔬食才健康。

陳玉敏說,大家可曾想過牛肉、豬肉、雞肉是怎麼生產的?小牛一出生,就被從牛媽媽身邊帶開,迅速離乳,養在一個小格籠裡,連站都沒可能,刻意讓牠缺鐵、不運動,目的是什麼?只為了讓牠被宰來吃時,肉是軟的,投人類的口感所好。

母豬也被當成哺乳機一樣橫躺地面,不得動地餵小豬群,觸地的身體潰爛也置之不理。陳玉敏說,「身為女性的妳,有母親的你,做如何想?」

雞的飼養,以英國為例,18到19平方公尺的地方,可養 4萬隻雞,只花41天就讓牠們長到2至2.5公斤的屠宰體重;這在1960年代早期,得要花84天。在過度擁擠的情況下,有的雞根本不可能覓得飼料與飲水槽,生命更是過度短暫。

迅速增重也讓雞的腳承受巨大壓力,跛腳常常發生,又常接觸到高含氨量的排泄物,易造成灼傷;不自然快速成長,也讓心臟衰竭成為常見現象。

陳玉敏說,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有限人力到台灣各地實地拍攝,看到有的動物屠宰方式是活打到死,豬群會驚恐的聚在一起至傷重而亡;這還不包含先前用電擊棒驅趕豬到屠宰空間時,豬身早已四處是電灼傷。

有的則是利用豬愛說話、嘴會張開的動作,用尖勾瞬間刺入上顎,當豬痛到不能動時,再往上一提,另一手一刀劃破牠的喉管,就此經歷10多分鐘痛苦至身亡的過程。她想問,「有必要這麼殘忍嗎?」

拍攝牛的屠宰過程,更讓陳玉敏完全崩潰。

她回憶約莫6、7年前,前往北部最大屠宰場調查,親眼目睹令人髮指的過程。為了讓人類吃到嘴裡的牛肉口感比較軟,屠宰當天活灌牛隻4到5次水,萬一灌死,就宰了。

她敘述,灌水方式是用粗鐵管插入牛的食道,開啟水柱對牛活體灌水,牛隻再痛苦也動彈不得;其中一隻被淘汰待宰的老乳牛也一樣被活體灌水,「但是牠懷孕了,當場被灌水灌到腹中的小牛活活沖出母體外…。」

其他很多牛,就算沒懷孕,也是被灌水灌到吐,甚至「舌頭外掉」。

這還沒結束,要宰殺前,用鐵絲穿透鼻頭,撮成圓環,再用麻繩綁住鐵環,利用牛因鼻痛而不敢亂動,扯繩控制牛往前移動到固定位置;接著用鈍而大的斧頭往牛頭正上方猛劈,直到確定牛跪下腿證實無力反擊,這時麻繩往上一拉,用刀劃破喉管放血至死。

陳玉敏說,她目睹一頭牛被劈七次,前腿下跪無力撐下去時,牠的眼往上看著劈牠頭的人類,像在問說,「為什麼這樣對我?」

「很多人真的不知道我們每天一點點的口腹之欲,正在創造一個非常悲慘世界。而且這些動物從出生到被宰殺所經歷的一切殘忍,牠們的意識完全清楚。」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完成這項調查後,發起「為牛請命」運動,到行政院、傳統市場發傳單與調查資料揭露實況,不僅台灣媒體廣為報導,連國外重要媒體都做報導。六個月後,他們發起第二波活動,業者有了回應,因為銷量明顯下滑。

陳玉敏說,那位劈牛的業者後來還反過來感謝她,說「玉敏是我的朋友。」因為他的手原本也快因長年使力劈牛而毀了,在那樣的肅殺現場,殺牛的人也是全面緊繃,就怕牛受不了,向他們衝撞。

陳玉敏提醒喜愛肉品美味的老饕,豬、牛、羊、雞等動物因為不人道的集約飼養、運輸與宰殺,處於緊迫狀態,肉色正是很多人喜愛的深色「暗乾肉」或淺色的「水漾肉」,殊不知那代表糖化,已無營養;而且飼養過程所用藥劑的毒素也殘留其中。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支持推廣蔬食,不過,陳玉敏坦言,在多數人還在肉食之際,他們與歐盟國家一樣,希望先推動全面人道屠宰,即運用電流可快過神經傳導的速度,讓動物在放血前先被電流電昏失去知覺,減少其受凌遲的痛苦。

她說,英國規定人道屠宰的肉品有標示,須放在架上最明顯處,集約飼養只能放不醒目的低欄位。英國政府也已發現,因為吃肉,全國每年付出 1.7兆英磅在健保支出上,因此已從小學開始推廣少吃肉,並把農林漁業部改為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德國政府也有相關革新作為。

她提醒政府,台灣健保財務惡化,政府應正視肉食文化與畜牧業相關作為引發的環境失衡、健康受害及健保財務惡化問題,不要只看到產業面的選票,否則最後這一切將是全民一起買單。990221

一眼震撼 養豬戶駱鴻賢不養豬改吃素

20100221 11:20:43
-吃素抗暖化救地球專題之8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

32歲的駱鴻賢,8 年前跟爺爺學養豬,祖孫倆卻因了解其中過程而不吃豬肉。去年 5月中因為一隻待宰黑豬的眼神,讓他改行不養豬、改吃素,並開始收養流浪狗貓,重新「樂活」。

美國有第四代畜牧業者霍華李曼棄養肉牛、改吃素,上歐普拉節目、出書,揭曉畜牧業不為人知的政商結盟真相,並推動美國通過「全國有機食品生產條例」。在台灣,也有個養豬戶駱鴻賢,要分享他放棄養豬,改吃素、收養流浪狗貓的故事。

駱鴻賢現在是運貨司機,去年 5月中旬之前,他是個養豬戶,養豬養了 8年。

去年 5月,駱鴻賢循例要將養了一年的大黑豬運往屠宰場屠宰,當天的狀況卻異於往常。

他說,「被我抓的那隻豬,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我,未發出任何聲音,像是在問我:『你怎麼會這樣對待我?』其餘的豬聲嘶力竭地集體大叫。」

那個經驗讓駱鴻賢當天晚上無法入睡,眼前一直出現當時的畫面,他隔天甚至想去抓回那隻眼睜睜看著他的豬,不過已經來不及了,牠已經被屠宰了。

「那次經驗震撼太強了,我之後就吃不下肉,吃素了。」

駱鴻賢說,「其實豬的靈性很強,當飼主打開柵欄,牠們全會感到驚恐,都知道人要做什麼。當中最大的那隻『老大』會先發出『控』的一聲,然後18欄的豬群就會開始驚叫不停」。

回想起養豬的過程,每天大清早 4時就要起來載餿水餵食,就怕豬吃不飽,像照顧孩子一樣在餵豬,卻在最後要把牠們都宰了、賣了,說穿了,「是為了個人利益,所以要把牠們犧牲掉。」

駱鴻賢說,其實他的爺爺希望他能養到1、2萬頭規模,爺爺雖已往生,奶奶還是希望他能繼續養豬;但是媽媽則為他放棄養豬、改吃素開心不已,連他3歲及2歲的兩個孩子也都吃素。妻子看到他痛風沒了,不用再陪他去醫院打針,也認同了他的做法。

他說,連豬看到他的反應都不一樣了,現在他只剩11頭豬,他會照顧牠們到生命終了。這11頭豬現在吃他從素菜餐廳載回的菜,跟他一樣變瘦(他自己從107公斤變成86公斤),但比過去健康快樂,豬隻現在見到他不但不會驚叫,還會搖尾巴、用嘴磨他打招呼。

他說,「其實動物都比人還有靈性。」

講到飼養。他說,正常長大的豬是不可能破 250台斤的,應該是200台斤左右,但卻有很多豬長到300台斤,「神豬」甚至可達3000、4000台斤;原因就是在豬腿內外側打針,還有吃一包50公斤、添加很多東西,要價新台幣1000元的飼料,才長到這麼重的。

其次,葷的餿水腐敗後會產生沼氣,卻都餵給豬吃。這些藥劑、添加物、腐敗食物的毒素,都累積到豬身上。

駱鴻賢說,「我跟爺爺原本就都不吃豬肉。當然有的養豬戶還是吃。」

他說,獵食動物的腸僅身體的 3倍長,草食動物的腸卻是身長的11倍,人類也是如此;腸子長的動物其實不適合肉食,長時間讓累積毒素、腐敗的肉存在腸子裡,年輕時抵抗力好,可能沒差,老了就生一堆無法醫的病。

現在的駱鴻賢不養豬,怎麼生活?

他說,過去若一年送宰 100頭大黑豬,好的時候一年可賺70萬元養一家老小;現在的他開貨車,1個月收入約2、3萬元,但他把地騰出來給媽媽、妹妹種有機蔬菜,還去收容所領養狗跟貓,「心安理得、十分開心,生活感受不一樣了。」

他希望很多同行以及愛貓、愛狗的團體也跟他一樣開始吃素,不但健康,也會讓動物保護團體之名更實至名歸。990221

2010/2/14

殘忍又危害生態 環團籲拒吃魚翅年菜

央廣 更新日期:"2010/02/13 13:15" 韓啟賢

農曆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端出豐盛的年菜,而且很多家庭都會準備一道和魚有關的菜,象徵著年年有餘。但環保團體呼籲,如果年菜中的魚是已瀕臨滅絕,或是漁獲方式是以殘忍又會造成海洋生態無法永續的手段獲得,像是魚翅,應該拒絕食用這類的年菜。

環保團體「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指出,魚翅是鯊魚的背鰭、兩邊側鰭與尾鰭等4片「翅」,其重量不到整條魚的十分之一;也由於價格昂貴,很多捕魚船為了節省空間、裝載更多魚翅,把捕獲鯊魚割下魚鰭後,將較無價值的魚身丟回海中,讓牠們在海裡慢慢流血、痛苦死亡。

而且,由於魚翅的消費食用量非常大,使得全球鯊魚數量以驚人的速度銳減。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有關鯊魚族群量的研究指出,現有111種鯊魚的生存已出現危機。科學家警告,如果人類持續過度捕撈漁業資源,2048年後,人類將只剩水母可以食用。還有,由於鯊魚生的少,幼鯊需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成年,加上鯊魚在海洋中,位於食物鏈頂端,一旦其族群崩解,其他魚類的多樣性就受到嚴重威脅。像是在北大西洋,由於鯊魚族群減少,造成以扇貝為攝食對象的魟魚大量繁殖,迫使當地有百年歷史的扇貝漁業走入歷史。

陳玉敏還說,不少魚翅在加工製作時都會漂白,吃了對健康有害。陳玉敏說:『這幾年科學家的檢驗其實都警告人類,第一個是它(魚翅)有漂白,因為加入漂白劑把它漂白、好看;第二個就是它的汞汙然殘留非常的嚴重。所以,吃了其實對你也不健康,對身體有傷害,所以我們覺得那真的不是值得鼓勵的一道菜餚。』

環保團體除了呼籲民眾「拒吃魚翅」外,也希望銷售通路與餐飲業者能停止販售不人道且不環保的魚翅料理,讓人類真的能夠「年年有魚」。

2010/2/6

The Secret of Kells《凱爾斯的秘密》 --Trailer




凱爾斯的秘密
the Secret of Kells


榮獲 韓國動畫影展-最佳動畫長片
榮獲 安錫動畫影展-動畫長片最佳人氣獎
榮獲 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觀眾獎
獲邀 台北金馬國際影展


《凱爾斯的秘密》國際媒體推薦

絢麗的視覺效果。與宮崎駿相同理念,肩負起教育下一代的重擔 ~Screen International
光彩奪目、交錯複雜的幾何圖象,美得令人讚嘆 ~Variety


《凱爾斯的秘密》劇情內容

西元八世紀,維京海盜四處掠奪。
在這個黑暗的時代,一本華麗精緻、圖文並茂,
記載著傳說史事的福音書,將化黑暗為光明…

  年僅十歲的布倫丹和叔叔-阿博特住在城牆高築的凱爾斯城裡,修道院的人們為了防止維京海盜來襲,全心投入建造避難高塔的工作。城外有一片神秘森林,阿博特總是嚴厲警告布倫丹不准離開修道院,但布倫丹對於城外的神秘森林,總是滿懷好奇心,想一探究竟。

  某天,有個帶著神秘白貓的修道士來到凱爾斯,他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光照者-艾丹,艾丹的出現為布倫丹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因為艾丹的個性和阿博特南轅北轍,他溫和、幽默,老是隨性而為,艾丹堅信唯有知識可以化黑暗為光明。除此之外,他還帶來一本鑲滿黃金的福音書-愛歐那之書,深深被書本內容吸引的布倫丹,自告奮勇要幫忙完成這本書,但,首先他必須到禁忌森林裡取得製作墨水的橡樹種子;雖然叔叔一再告誡他不可以離開修道院,但布倫丹仍獨自進入神秘森林,此時狼嚎四起,某種神秘生物突然出現在布倫丹面前…


《凱爾斯的秘密》故事介紹

匠心獨運 以筆尖為畫面注入生命力
精雕細琢 刻劃出最細緻動人的蘇格蘭藝術國寶

  【凱爾斯的秘密】取材自愛爾蘭歷史文物-《凱爾經》的故事,敍說飾本福音書完成的艱辛過程。導演藉由先進的科技,以電腦動畫完美結合中古世紀歷史文明與張力十足的冒險故事,將愛爾蘭特有的歷史呈現在世人眼前。
  本片強調手繪風格,以少見的手法,運用大量的水平或垂直線條構成人物及畫面,創造出一個極其獨特的夢幻世界,雖然畫面都是2D平面影像,卻創造出精細的立體感及空間感,形成非常獨特的畫面風格。
  影片運用的手法有別於一般動畫呈現,時而運用簡單筆觸繪製場景,時而運用大量色彩豐富影像視覺。並以特殊的手繪方式點出其他細節,畫工之精細著實讓人嘆為觀止,觀眾也能輕易感受其獨到之處,尤其當《凱爾經》的頁面充滿生命力而轉動時,細膩程度著實令人驚豔。
  【凱爾斯的秘密】是原創故事,故事內容懸疑緊湊,充滿神秘的氣氛,不僅呈現出自然力量的可敬可畏,也呈現歐洲黑暗時期戰亂動盪與人心不安的歷史氛圍。故事其中一個主軸在於《凱爾經》製作及完成的過程,另一個主軸則圍繞在主角─布倫丹從一個乖乖聽從叔叔指令的角色,蛻變成為一個勇於思考、勇於實踐自我目標的男孩。為了讓布倫丹行為心境的轉變合理,導演特別在故事中安排了兩個與布倫丹非常親密,但彼此個性衝突的角色:嚴謹且不苟言笑的阿伯特和隨性且幽默風趣的艾丹,截然不同的兩者深深影響著劇中布倫丹的行為和決定,兩人的幾段對手劇情,也讓整篇故事更緊張刺激。除此之外,導演還創造了神祕的狼族少女-艾絲靈,讓本作的轉場更流暢、故事更完整,並增添了些許神話及神秘色彩。
  【凱爾斯的秘密】透過布倫丹堅毅的信仰與毅力,將《凱爾經》想傳達的誠信、努力等信念轉述給觀眾,再輔以精細華麗的畫面、刺激懸疑的劇情,可說是近期歐洲動畫的上乘之作。


鬼才導演 湯姆摩爾(TOMM MOORE)

以本片獲得「歐洲年度最佳導演」大獎

  現年34歲的湯姆,是動畫圈中掘起的新銳導演。1999年湯姆與朋友成立了卡通沙龍(CARTOON SALOON) 製作公司,在成立公司之後,湯姆便參與公司內各種類型影片或電視作品的製作,在不同的作品中分別擔任場景設定、編劇、角色設定還身兼導演、動畫師等職務,在製作其他影片期間,湯姆亦開始規劃他的第一部原創動畫長片-【凱爾斯的秘密】。此片推出後,他便以新秀之姿,於2009年歐洲卡通研討會中(Cartoon Movie Tributes),一舉擊敗法國瘋影動畫工作室精神領袖-賈克雷米吉黑賀,榮獲「歐洲年度最佳導演」大獎的殊榮。初試啼聲的成果令人驚豔,【凱爾斯的秘密】獲得一致的肯定,也讓湯姆摩爾瞬間躍升為歐洲知名的年輕導演。
  湯姆摩爾另有多部短篇作品,如【沙發上的馬鈴薯】( Couch Potato)及【服裝綵排】( Dress Rehearsal),這次成功將【凱爾斯的秘密】推上大銀幕後,湯姆現正全力投入新作品【海洋之歌】( La Chanson de la mer)的製作中。

FANTASTIC MR. FOX - Trailer

北極冰層融化損失 2050年最高將達24兆美元

路透 更新日期:"2010/02/06 13:33"

(路透華盛頓5日電)根據今天發表的報告,北極冰層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洪水和熱浪,可能造成全球農業、房地產和保險在2050年之前損失達2.4兆到24兆美元。

共同撰寫這份報告的紐約州巴德學院(BardCollege)資源經濟學家古德斯坦(Eban Goodstein)表示:「全世界所有人都必須承擔這些損失。」

他表示,這份報告第一次提供數據,試圖將全球最大空調之一的損失換算成金錢。這份報告經過逾12名科學家和經濟學家審查,並由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Pew Charitable Trusts)旗下的皮尤環境組織(PewEnvironment Group)贊助。

他說:「北極是地球的空調系統,而它已經開始損壞。」

這份報告表示,北極海冰和積雪的消失,導致熱浪、洪水和其他影響,已造成全球每年損失約610億到3710億美元。中央社(翻譯)

2010/2/4

今冬北極海冰薄 春夏恐加速融冰

路透 更新日期:"2010/02/05 09:51"

(路透華盛頓4日電)氣候學家今天說,這個冬天北極海地區的薄冰,可能意味夏天來臨時冰層大幅融化,引發「雙重災難」。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Data Center)主任瑟瑞玆(Mark Serreze)說:「冰塊並不是一直融化,而是沒有快速增加。」

1月份,北極海冰塊每天增加3萬4000平方公里,只比1980年代增加速度的1/3高些,不過低於21世紀前10年的平均速度。

瑟瑞茲說,若北極海冰塊無法在黑暗寒冷的冬季顯著增加,春天來臨時這些冰塊可能會提早融化,速度也比較快。

他說,北極海冬天被較少冰塊覆蓋,加上現存的冰塊較以往薄且脆弱,「就會有雙重災難」。

這些脆弱的薄冰較易提早融化,一旦開始,原本能反射熱的淡色海洋冰塊,改由吸熱的深色海洋水份取代,使北極海冰塊在春夏兩季加速融化。中央社(翻譯)

包強虎年賀歲



包子版《精武英雄》-- 中國包子大戰日本壽司
http://caf-flyboy.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05.html

包子版周傑倫《龍拳》
http://caf-flyboy.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1153.html

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