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10

植物性蛋白質才是健康的蛋白質



【2013/06/10 文:suiis編輯部
康乃爾大學營養學榮譽教授科林‧坎貝爾博士(Dr. T. Colin Campbell)說:『長期以來,動物蛋白被認為是優質蛋白,或擁有更高的生物價值,這種觀點已經誤導我們數十年之久,甚至接近百年了』。自從1839年荷蘭化學家─葛哈德‧穆德勒(Gerhard Mulder)發現了蛋白質之後,因其能促進生長與修復細胞,始終被認為是極重要的營養素。

蛋白質( Protein )的希臘文是 Proteios ,含意「最重要的」。多年來人們對蛋白質的認識不夠了解,甚至早期認為它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事實上,動物性蛋白來自對植物的攝取,植物性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具備完整的必須胺基酸。

胺基酸(Amino acid)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賦予蛋白質特定的分子結構形態,使他的分子具有生化活性。人體能消化吸收以及利用的胺基酸只有二十二種。其中成人體內 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必須從膳食補充的胺基酸稱為必需胺基酸(EAA)約佔20%,其餘人體可自行合成的胺基酸稱為非必需胺基酸,約佔 80%,由肝臟製造。

也就是因為動物性蛋白質含有所有人體無法自己生成的必需胺基酸,而且每一種必需氨基酸的量與人類所需的量很相近,所以傳統上動物性蛋白質被認為是非常有 「效率」的蛋白質,於是被冠上「優質」蛋白質。至於植物性蛋白質在單一種類中,多少會缺乏一種以上的必需胺基酸,再加上植物性蛋白質合成新蛋白質的速度較 慢,所以過去總被稱為「低品質」蛋白質。

不過有「效率」就一定代表是好的嗎? 原來當初被用來衡量蛋白質效率的方式是餵養實驗動物一定數量的蛋白質,然後測量實驗動物的生長速度而定。由於實驗動物生長比人類嬰幼兒更為快速,且實驗動 物對個別的胺基酸需求量與人類大不相同,所以蛋白質效率可信度受到質疑。植物性食物的效率較低部分原因是植物纖維素降低了消化率,然而纖維素對於腸道蠕動 及腸道微生物平衡是不可或缺的因子,整體健康角度來說,並不是一項缺點。

美國責任內科醫師委員會(PCRM)也說明:「事實上,以素食來提供健康且均衡的營養,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素食提供足夠的蛋白質,任何一般的混合性植物飲食,就已提供超過人體需要的蛋白質。肉食往往會造成蛋白質攝取過多,而這導致人體罹患腎結石、骨質疏鬆症、 心臟病與部分癌症。」根據坎貝爾博士的研究顯示:「我們只要改變蛋白質的攝取量,就能阻斷或繼續癌細胞的發展。」「若動物蛋白的含量超過10%,則意味著 癌症的發展將大幅度增加。」

坎貝爾博士認為生長速度並不能被當做衡量蛋白質品質唯一或主要的標準,他認為最優不等於最健康。而所謂『低品質』的植物性蛋白質,雖然合成新蛋白質的速度較緩慢,但相對較為穩定,可以說是最健康的蛋白質。我們並不需要如此煞費苦心地去湊合必需胺基酸,因為我們人體有個非常精密、且複雜的新陳代謝系統,植物性蛋白質在經歷過新陳代謝轉換後,仍然可以得到所有的必需胺基酸。

植物性蛋白質才是健康的蛋白質:suiis素易


豆類每日建議食用量:suiis素易
http://www.suiis.com/INFO/InfoArticle.asp?no=437

週一無肉日 吃素救地球

2009-09-22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夾起一百公克的肉,正準備享受口腹之慾時,你已為地球增加三.六四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少吃一百克肉 減碳三點六四公斤

「全球週一無肉日平台」昨成立,除呼籲政府響應吃素政策,也提醒大家,別輕忽吃素的驚人環保力量,少吃一片肉,減碳效果可是少騎一公里機車的五十多倍。
「全 球週一無肉日平台」特別選在昨天九二一震災十週年的日子成立,發起人蘇小歡、徐仁修,及主婦聯盟董事長胡雅美指出,九二一是值得台灣人警惕的日子,我們必 須即刻減緩地球暖化的傷害,以免大自然一再反撲,吃素是最快速有效的減碳方法,歡迎大家一同豎起雙手拇指,提醒身旁的朋友「今天吃素吧!」

六縣市公家機關、學校響應吃素

「星期一,餐桌只想沒有肉,星期一,大地之母要休息」,台上年輕朋友唱著無肉日主題曲,台下包括「痞子英雄」導演蔡岳勳都出席響應,還陸續有實踐大學、英國牛津留學同學會等團體加入,包括瑞典、美國、荷蘭、歐盟等近二十個國家,都陸續推動多蔬食少肉的行動。
平台統計,國內已有至少六個縣市政府及轄內的學校響應素食減碳行動,北市推動一月至少一素,北縣推動減碳多吃素,新竹縣推動中小學營養午餐每週一素,南投縣員工餐廳每月兩餐素、學校營養午餐每週一素,雲林縣中小學每週二素餐,台南市每週一素餐。

美國人吃一天素 可省一千億加侖水

蘇 小歡引述美國研究指出,如果美國三億人口,每人只吃一天素,就能為美國節省一千億加侖的水(足以供應新英格蘭近四個月所有房屋居民使用)、節省十五億噸餵 給牲畜的農作物(足以養活新墨西哥州民一年多)、節省七千萬加侖天然氣(足以提供加拿大和墨西哥所有汽車燃料)、節省三百萬英畝土地,及減少三十三噸的抗 生素使用量。並將因此減少一千二百萬噸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三百萬噸土壤侵蝕及導致的七千萬美元經濟損失,同時還能減少近七萬噸造成空氣污染的氨 氮氣體排放量。
中研院氣候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警告說,溫室氣體造成的地球暖化,已嚴重影響大自然生態,以台灣前十強降雨量的颱風為例,已是五十年前的一倍,照現今地球暖化的速度,再二十五年就可能達到三倍降雨量,減碳運動刻不容緩。
生活行為產生CO2排放量比較表生活行為產生CO2排放量比較表
「週一無肉日」平台昨成立,提醒民眾,少吃一片肉,減碳效果是少騎一公里機車的50多倍,右圖為主辦單位請飯店主廚秀出幾道精緻素菜。 (記者朱沛雄攝)「週一無肉日」平台昨成立,提醒民眾,少吃一片肉,減碳效果是少騎一公里機車的50多倍,右圖為主辦單位請飯店主廚秀出幾道精緻素菜。 (記者朱沛雄攝)
「週一無肉日」平台昨成立,提醒民眾,少吃一片肉,減碳效果是少騎一公里機車的50多倍。 (左圖,資料照,記者鄭淑婷攝)「週一無肉日」平台昨成立,提醒民眾,少吃一片肉,減碳效果是少騎一公里機車的50多倍。 (左圖,資料照,記者鄭淑婷攝)
「週一無肉日」台灣平台發起人徐仁修(右)、蘇小歡(左)比出雙拇指豎起的官方手勢,呼籲民眾吃素救地球。(記者朱沛雄攝)「週一無肉日」台灣平台發起人徐仁修(右)、蘇小歡(左)比出雙拇指豎起的官方手勢,呼籲民眾吃素救地球。(記者朱沛雄攝)
週一無肉日平台小檔案週一無肉日平台小檔案
 
 
http://m.ltn.com.tw/news/life/paper/336995

港河流抗生素污染 六倍超長江口

全球畜牧業及醫療系統濫用抗生素情況嚴重,導致具抗藥性的超級惡菌為患與日俱增,世界衞生組織將其列為人類公共健康三大威脅之一。抗生素可隨排泄物排到水 體,破壞生態環境,有學者首次針對本港河流的抗生素污染進行研究,發現鄰近人口密集地區的河流抗生素濃度,堪比黃埔江及珠江流域,更比長江口還要高出六 倍。學者認為,人類長期接觸這些抗生素,會增加抗藥性,分分鐘連普通病菌感染也無藥可醫。


香港教育學院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鄧文靖率領團隊,首次對本港河流的抗生素污染情況進行研究,在前年九月選取新界錦田河、雙魚河、石上河、山貝 河、蠔涌及梧桐河作為採樣點,檢驗六種常用抗生素濃度。結果發現河流的抗生素總濃度可達每升水五百八十納克,當中以錦田河檢出的抗生素濃度最高,其中一個 採集樣本的濃度接近每升水七百納克,雙魚河、石上河及山貝河也檢出一定濃度的抗生素。

濃度達嚴重級別

在檢出的抗生素中,以磺胺二甲嘧啶(sulfadimidine)及強力黴素(doxycycline)含量最高,前者最 高濃度達每升水約五百八十納克,與黃埔江及珠江的抗生素濃度相若,更高於長江口流域。強力黴素測出的最高濃度達每升水八十二納克,遠高於長江口(每升水約 二納克)及珠江(每升水約十三納克)。鄧文靖表示,若每升水抗生素濃度高於一百納克,已達嚴重級別。研究總結出,超過六成的水樣本所含抗生素濃度有低至中 的生態風險,尤其是對藻類植物。
鄧指出,在居民密集地區所採集的樣本,抗生素濃度較高,推斷與人類或動物的廢水排放有關,磺胺二甲嘧啶及強力黴素分別屬磺胺類及四 環素類的抗生素,動物飼料及人類醫療藥物均會用到。她說,中國科學院去年出爐的首份「抗生素全國使用量及排放量清單」,揭示中國河流抗生素平均濃度遠超歐 美,「但今次研究發現本港部分河流樣本嘅抗生素濃度,竟然比排放量高企嘅內地仲要高」,認為情況值得關注。

恐催生超級惡菌

醫院管理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表示,農業用水或食用河流的魚均會間接將抗生素帶入人體,增加人體細菌或病毒的抗藥性,催生超級惡菌,例如常見的大腸桿菌,一旦出現抗藥性,抗生素治療成效便大大降低,更可能出現引發其他疾病,對人類公共健康構成威脅。
記者鍾君容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210/00176_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