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24

政府、科學家橫濱集會 討論氣候變遷



各國政府代表與科學家今天(25日)起將在日本橫濱(Yokohama)集會1週,討論一項令人憂心的氣候變遷報告,並且在31日會議閉幕時發表一份完整報告。

法新社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已擬訂的第五次報告(Fifth Assessment Report)草案警告,洪澇與乾旱可能使人類衝突加劇,並且對全球經濟造成浩劫。

法新社認為,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的這份報告可望引導未來幾年的政策與氣候會談。

報告草案指出,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將明顯升高洪澇的風險,特別是歐洲與亞洲將暴露在這種危險之下;同時,氣溫的上升也將導致可再生水資源的下降和海平面升高,在2100年之前,將有數以百萬計的沿岸居民因海平面的上升而無家可歸。

報告草案又說,全球人口持續擴張,糧食需求將大幅增加,而小麥、稻米和玉米的平均產量卻將下降;資源的減縮將引發激烈競爭,貧窮、移民與飢餓將成為發生動亂與戰爭的隱形因素。

IPCC的報告草案指出,透過在未來數十年降低碳排放,全球可能在21世紀結束之前,避開許多嚴重的氣候變遷後果。

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成立25年來,已經發表過4次評估報告,預定在橫濱會議公布的第五次報告將預告更多的區域受衝擊細節,並且強調海平面上升與衝突的風險。

海面上升減緩 全球暖化未暫停


(中央社奧斯陸23日綜合外電報導)今天公布的一項研究說,亞馬遜和澳洲降雨較多減緩了本世紀至今洋面上升速率,因為降雨把水從海洋移到陸地。這項研究摒棄了洋面上升速率減緩與全球暖化暫停有關的說法。

路透社報導,海平面上升是氣候變遷最清楚徵候之一,隨著氣溫上升,格陵蘭和南極大陸部分冰層融化,從喜馬拉雅山到阿爾卑斯山的冰河也融化,海洋因此擴張上升。

但氣候科學家發現,海面上升速率從1994到2002年平均每年0.34公分,減緩到2003到2011年每年0.24公分,使質疑人類必須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懷疑論者感到振奮。

專家在這篇「自然氣候變遷」月報(NatureClimate Change)今天出版的論文上說,如果排除自然移轉,則2003到2011年海面每年應該會上升0.33公分。這項自然移轉是此期間反聖嬰現象(La Nina)盛行,使太平洋表面溫度下降,使陸地降雨增加。

論文主要作者、法國土魯斯(Toulouse)地球物理學和空間海洋學研究實驗室(Laboratory for Studiesin Geophysics and Spatial Oceanography)的卡澤納夫(Anny Cazenave)告訴路透社,把自然變異列入考量後,「海面上升速率沒減緩」。

她說,出現反聖嬰現象的年分,亞馬遜、剛果盆地和澳洲降雨增加,海洋降雨減少。目前仍不清楚氣候變遷是否影響反聖嬰出現的頻率。

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教授李佛曼(Anders Levermann)說:「降在陸地上的雨水,最終會回到海洋。其中部分成為地下水,但大部分會流入江河或蒸發。」

從1900年以來,海面上升了將近20公分。聯合國氣候專家小組預期上升速率會增加,到21世紀末可能上升26到82公分。

氣候暖化持續 去年是有史以來排名第6最炎熱一年


「世界氣象組織」說,人類活動引發氣候暖化,去年是有史以來,排名第六最炎熱的一年。

「世界氣象組織」說,去年海水上漲,導致氣候異常,給人類帶來很多災害,例如海燕颱風侵襲菲律賓,造成至少6千1百多人死亡,還給菲律賓和越南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此外,去年澳洲也遭遇有史以來最炎熱氣候,也給澳洲帶來很多災害。

報告還說,歷史上氣溫最高的年份有14個,其中13個出現在21世紀。

UN:2013年天災符合人為氣候變遷後果



世 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秘書長賈侯(Michel Jarraud)今天(24日)在日內瓦表示,2013年的重大自然災害,例如重創菲律賓的海燕(Haiyan)颱風,或是澳洲百年一遇的嚴重旱災等,與 人為的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後果「相符合」。

賈侯說:「2013年的多起極端天候,都跟我們預期人為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結果,相符合。」

他同時表示,全球暖化的腳步「並未停歇」。

WHO:全球每年70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今天(25日)公布的最新報告,全球每年有大約700萬人因空氣污染問題而喪生,其中有半數是導因於室內火爐的煙霧。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空氣污染問題已經變成當今最大的單一環境健康風險,平均每8個死亡案例中就有1人是因空氣污染而喪生。

參與世衛組織研究報告的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環境研究小組主管凱利(Frank Kelly)表示,每個人都得呼吸,因此無法避開污染問題。

空氣污染的主要風險在於,微小粒子能夠深入人體肺部,導致發炎。科學家甚至懷疑,空氣污染也會導致心臟發炎,進而衍生出慢性疾病或心臟病等。

根據世衛組織的估計,在2012年大約有430萬人的死因是室內空氣污染,其中大部份亞洲地區,這裡的人習慣以柴火或煤爐在室內烹煮食物。另外2012年有370萬人死於室外的空氣污染,其中90%發生在開發中國家。

世衛組織最新報告所提出的空氣污染致死人數是過去估計的2倍,主要是因為關於空氣污染對健康危害的資訊增多,以及診斷技術進步。

報告:暖化對人類構成重大風險


(中央社科羅拉多州波爾德24日綜合外電報導)頂尖氣候科學家本週將在日本完成關於全球暖化衝擊的報告。他們表示,如果認為只有遙遠的北極熊才會在數十年後面臨氣候變遷的衝擊,那你就錯了。

美聯社報導,事實上,科學家認為,地球暖化的危險不僅即時,且與人類息息相關。

美國科羅拉多州波爾德市(Boulder)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科學家蘭卡歐(Patricia Romero Lankao)說,「我們就是北極熊」;她指的是因全球暖化導致海冰融化而受到威脅的第1種物種。

蘭卡歐將和另外60多名科學家,在日本完成一項大規模的權威性全球暖化衝擊報告。

全球約有100國政府代表將出席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本週召開的會議,科學家屆時將發表報告摘要,告訴全球領袖問題的嚴重程度。

根據報告草稿的主要內容及報告執筆人和其他科學家,全球暖化帶來的巨大風險和整體衝擊,遠比科學家原先認為的更即時和更當地性。全球暖化不僅是冰融威脅動植物生存,更會讓饑荒、疾病、乾旱、洪水、難民和戰爭等人類問題惡化。

根據報告,科學家已經觀察到暖化帶來的許多改變,例如北美、歐洲、非洲和亞洲熱浪增加,還有如同莫三比克2008年造成9萬人流離失所的嚴重洪災,如今在非洲和澳洲都更為常見。

歐洲和北美愈來愈常降下具破壞性的暴雨,北極冰層消融不僅對北極熊造成影響,且已改變了加拿大北部原住民的文化和生活。

報告預測,若氣候變遷持續發生,將為全球帶來以下傷害:

暴力:科學家表示,暖化不會造成戰爭,但會帶來不穩定因素,讓現存的威脅惡化。

糧食:由於氣溫上升和降雨型態改變,全球糧食價格將在2050年前攀升3至84%,許多地區恐鬧饑荒。

水:2080年前,全球大約1/3人口將面臨地下水資源減少超過10%。

健康:健康問題可能大幅增加,有更多人因為熱浪和火災生病或受傷,還有更多由食物和水傳播的疾病出現。

財富:許多窮人將變得更窮,經濟成長和降低貧窮的速度趨緩。當氣溫上升至一個程度,全球整體收入可能開始減少,幅度高達2%,不過這很難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