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5
朵洛莉絲·侃南談2012
朵洛莉絲・侃南
1931年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朵洛莉絲.侃南(Dolores
Cannon),是位資深的前世回溯催眠師,也是十六世紀法國預言家諾斯特拉達姆士(Nostradamus)及外星文明的頂尖研究者。自1979年起,
她陸續催眠過數百位自願者,並將藉由催眠挖掘出的「失落的知識」,彙集成《與諾斯特拉達姆士對話》(三冊)、《地球守護者》和《迴旋宇宙》(三冊)等多部
令人大開眼界的精采著作。年近八十的她,至今仍應邀至世界各地舉辦講座及工作坊,此外,她還經營「Ozark
Mountain」出版公司,精力充沛異於常人。
朵 洛莉絲婚後隨先生的海軍職務旅居世界各地,後來夫妻倆長期駐紮在德州,開始對催眠產生興趣,只不過,當時兩人專注的議題僅止於減重與戒菸。1969年,她 在使用催眠協助一位暴食症患者減重的過程中,意外回到個案的前世,事後她才曉得這是因為被催眠者到達了「夢遊層」(somnambulistic level)。這次事件,引發了她對輪迴的興趣。
1970年,朵洛莉絲的先生因傷退役,隨後舉家遷往阿肯色斯州,但直到九年後,她才因為子女成人而重新投入前世回溯催眠的領域。此後她發展出獨特的技巧,並以此技巧有效協助個案釋放隱藏在潛意識內的前世資料。1986年,朵洛莉絲在為個案進行催眠時,發現對方前世竟是諾斯特拉達姆士的門徒,還因此和這位四百多年前的大預言家搭上了線。諾氏表示自己寫下的四行詩遭到後人的扭曲和誤譯,他希望朵洛莉絲能以現代文字重新詮釋這些預言。
接 著,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此後無論朵洛莉絲催眠的個案是何許人,諾氏都會在過程中出現並給予大量資料,而且內容總是延續前次個案的話題,絲毫不差。透過二十 餘位自願者的協助,朵洛莉絲自1989年起陸續完成三本現代版的諾氏預言書,而近千則的晦澀預言也因此重獲新生。「他要我告訴大家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心智 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切。」她轉述諾氏的話說:「如果我告訴你人類能對自己做出的最糟糕的事,你們會試圖改變嗎?」她相信,諾氏想傳達的正是:人類的自由意志 可以改變預言。
除了受大預言家之託寫書,朵洛莉絲也和來自其他次元的「外星人」合作過。在近三十年的前世回溯催眠經驗中,她發現許多個案的 前世是居住在其他星球上的生物。「地球是個年輕的星球,它被刻意孤立在太陽系的這個區域,因為他們不希望我們把宇宙的其他地方弄髒。可是我們打從被神創造 以來,就一直以靈魂之姿存在,所以我們肯定待過其他星球。」她反問:「我們為什麼要一直探討ET呢?我們都曾經是ET啊。」
聲稱被飛碟或外星人綁架過的人不少,但他們多半被視為精神病患, 求助無門。朵洛莉絲在為這些「受害者」催眠的過程中發現,只要進入最深層的潛意識(高我),跳脫個案意識與情緒的干擾,就能還原事件真相。「人們對自己不 瞭解的事物往往感到恐懼。當心中充滿恐懼時,對於經驗的記憶也通常會扭曲。」朵洛莉絲強調,「飛碟綁架事件確實發生過,可是要瞭解原因,就必須把時間拉回 最初,因為地球人類是由ET所創造的。」
當一個星球的環境與條件俱足,星際或太陽系中的「議會」會派員前往播種,然而生命能否順利滋長,端 視自由意志的選擇而定。「我在數百個催眠個案中發現,有些人前世曾是當時的『播種者』。他們將來自宇宙各地的細胞帶到地球,然後觀察它們的生長。也就是 說,我們從一開始就是被看顧、被守護的。」朵洛莉絲繼續說道:「目前他們最關心的是地球上日益增加的癌症,以及各類污染與食品添加物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他 們持續改造我們的DNA,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免除疾病的威脅,永生不死。」
外 星人最初的計劃是在地球這個美麗的星球上創造永恆的生命,然而來自宇宙另一端的隕石卻意外帶著變異的病毒和有機生命體撞擊地球,使此地尚處於幼苗期的生命 形式遭到污染,疾病從此在地球上紮了根。當時的播種者曾返回議會討論遭到破壞的實驗該何去何從,最後他們決定讓地球生命依自由意志延續下去,但是從旁注入 補救措施,並給予人類長壽和抵抗疾病的原形質和基因資訊。「這就是外星人必須作人體實驗的原因。」朵洛莉絲解釋。
地 底文明是朵洛莉絲近期較關注的議題。她從許多催眠個案中得到關於地底城市的零星資料,如今數量已累積到可拼出全貌的收成階段。「地球上到處都有地底城市, 有些地底文明在亞特蘭提斯文明之前就已存在。當時地球氣溫尚末冷卻,狀態也不穩定,無法適應地表的ET決定避居地底,目前這整個文明依舊存在。」她引用外 星人給予的資料表示:「ET在地底放置了與太陽類似的東西,他們有自己的光源、湖泊、花園,以及地表不存在的各種動物。他們藉隧道與整個文明體系相通,而 金字塔便是隧道的出口。從一地到另一地,他們的移動時速可達三千英哩。他們並不想走出地表,也不是暴力族群。事實上,他們的文明遠高過我們。」
前 世是地球人或外星人不稀奇,在朵洛莉絲接觸過的催眠個案中,有些人前世竟是動、植物,甚至礦物或空氣。「許多人不瞭解,萬物皆有意識。我催眠過前世是石頭 的人,他說他的生命好緩慢。前世只是冰山一角,我從這裡開始挖掘出知識的源頭。」她進一步闡述:「我對身為石頭的一生能學到什麼感到好奇,他告訴我,他學 到了什麼叫『限制』。萬物都是能量,只是土壤和石頭以較低的頻率振動。但最終,我們都會進展至更高的頻率。」
對 於逐漸逼近的2012年,朵洛莉絲也提出了「新地球」的概念。「地球正經歷轉化。較敏感的人,可能注意到自己的身體也隨著地球的振動頻率同時改變。當地球 轉變時,人們會改變飲食習慣並減少肉類的攝取,這是為了讓身體變輕盈,以便進入另一個次元的美麗新地球。其後,人們將逐漸擺脫肉體,成為光體,屆時負面事 物將再無容身之處。」所有的生命都在學習,地球能否順利進化?朵洛莉絲說:「全宇宙都在看。」
朵 洛莉絲婚後隨先生的海軍職務旅居世界各地,後來夫妻倆長期駐紮在德州,開始對催眠產生興趣,只不過,當時兩人專注的議題僅止於減重與戒菸。1969年,她 在使用催眠協助一位暴食症患者減重的過程中,意外回到個案的前世,事後她才曉得這是因為被催眠者到達了「夢遊層」(somnambulistic level)。這次事件,引發了她對輪迴的興趣。
1970年,朵洛莉絲的先生因傷退役,隨後舉家遷往阿肯色斯州,但直到九年後,她才因為子女成人而重新投入前世回溯催眠的領域。此後她發展出獨特的技巧,並以此技巧有效協助個案釋放隱藏在潛意識內的前世資料。1986年,朵洛莉絲在為個案進行催眠時,發現對方前世竟是諾斯特拉達姆士的門徒,還因此和這位四百多年前的大預言家搭上了線。諾氏表示自己寫下的四行詩遭到後人的扭曲和誤譯,他希望朵洛莉絲能以現代文字重新詮釋這些預言。
接 著,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此後無論朵洛莉絲催眠的個案是何許人,諾氏都會在過程中出現並給予大量資料,而且內容總是延續前次個案的話題,絲毫不差。透過二十 餘位自願者的協助,朵洛莉絲自1989年起陸續完成三本現代版的諾氏預言書,而近千則的晦澀預言也因此重獲新生。「他要我告訴大家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心智 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切。」她轉述諾氏的話說:「如果我告訴你人類能對自己做出的最糟糕的事,你們會試圖改變嗎?」她相信,諾氏想傳達的正是:人類的自由意志 可以改變預言。
除了受大預言家之託寫書,朵洛莉絲也和來自其他次元的「外星人」合作過。在近三十年的前世回溯催眠經驗中,她發現許多個案的 前世是居住在其他星球上的生物。「地球是個年輕的星球,它被刻意孤立在太陽系的這個區域,因為他們不希望我們把宇宙的其他地方弄髒。可是我們打從被神創造 以來,就一直以靈魂之姿存在,所以我們肯定待過其他星球。」她反問:「我們為什麼要一直探討ET呢?我們都曾經是ET啊。」
聲稱被飛碟或外星人綁架過的人不少,但他們多半被視為精神病患, 求助無門。朵洛莉絲在為這些「受害者」催眠的過程中發現,只要進入最深層的潛意識(高我),跳脫個案意識與情緒的干擾,就能還原事件真相。「人們對自己不 瞭解的事物往往感到恐懼。當心中充滿恐懼時,對於經驗的記憶也通常會扭曲。」朵洛莉絲強調,「飛碟綁架事件確實發生過,可是要瞭解原因,就必須把時間拉回 最初,因為地球人類是由ET所創造的。」
當一個星球的環境與條件俱足,星際或太陽系中的「議會」會派員前往播種,然而生命能否順利滋長,端 視自由意志的選擇而定。「我在數百個催眠個案中發現,有些人前世曾是當時的『播種者』。他們將來自宇宙各地的細胞帶到地球,然後觀察它們的生長。也就是 說,我們從一開始就是被看顧、被守護的。」朵洛莉絲繼續說道:「目前他們最關心的是地球上日益增加的癌症,以及各類污染與食品添加物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他 們持續改造我們的DNA,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免除疾病的威脅,永生不死。」
外 星人最初的計劃是在地球這個美麗的星球上創造永恆的生命,然而來自宇宙另一端的隕石卻意外帶著變異的病毒和有機生命體撞擊地球,使此地尚處於幼苗期的生命 形式遭到污染,疾病從此在地球上紮了根。當時的播種者曾返回議會討論遭到破壞的實驗該何去何從,最後他們決定讓地球生命依自由意志延續下去,但是從旁注入 補救措施,並給予人類長壽和抵抗疾病的原形質和基因資訊。「這就是外星人必須作人體實驗的原因。」朵洛莉絲解釋。
地 底文明是朵洛莉絲近期較關注的議題。她從許多催眠個案中得到關於地底城市的零星資料,如今數量已累積到可拼出全貌的收成階段。「地球上到處都有地底城市, 有些地底文明在亞特蘭提斯文明之前就已存在。當時地球氣溫尚末冷卻,狀態也不穩定,無法適應地表的ET決定避居地底,目前這整個文明依舊存在。」她引用外 星人給予的資料表示:「ET在地底放置了與太陽類似的東西,他們有自己的光源、湖泊、花園,以及地表不存在的各種動物。他們藉隧道與整個文明體系相通,而 金字塔便是隧道的出口。從一地到另一地,他們的移動時速可達三千英哩。他們並不想走出地表,也不是暴力族群。事實上,他們的文明遠高過我們。」
前 世是地球人或外星人不稀奇,在朵洛莉絲接觸過的催眠個案中,有些人前世竟是動、植物,甚至礦物或空氣。「許多人不瞭解,萬物皆有意識。我催眠過前世是石頭 的人,他說他的生命好緩慢。前世只是冰山一角,我從這裡開始挖掘出知識的源頭。」她進一步闡述:「我對身為石頭的一生能學到什麼感到好奇,他告訴我,他學 到了什麼叫『限制』。萬物都是能量,只是土壤和石頭以較低的頻率振動。但最終,我們都會進展至更高的頻率。」
對 於逐漸逼近的2012年,朵洛莉絲也提出了「新地球」的概念。「地球正經歷轉化。較敏感的人,可能注意到自己的身體也隨著地球的振動頻率同時改變。當地球 轉變時,人們會改變飲食習慣並減少肉類的攝取,這是為了讓身體變輕盈,以便進入另一個次元的美麗新地球。其後,人們將逐漸擺脫肉體,成為光體,屆時負面事 物將再無容身之處。」所有的生命都在學習,地球能否順利進化?朵洛莉絲說:「全宇宙都在看。」
【氣候變遷Q&A】(35) COP18的指標性功能是什麼?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副教授)、譚偉恩(美國紐約慢食協會會員)
倘若此次會議之後能有更進一步具體的行動,那麼目前不當的農業經營與土地使用方式將可望有所變革,而檢驗這項可能性的最佳指標,應是即將於
本月26日在多哈(Doha)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第18次締約國會議(COP18)暨《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第8次締約國會議(CMP8)。
長期以來,UNFCCC和此氣候建制架構下籌組的相關會議被視為是主權國家談判與商討因應全球暖化的平台,議題焦點集中在如何減少人為溫室 氣體的排放以及對碳排大國進行管制。相較之下,與糧食安全密切相關的農業議題雖然同樣為國際社會長期爭論(特別是在貿易場合),但一直到2008年的 COP14/CMP4才開始逐漸在UNFCCC的議程上受到重視。儘管如此,國際間的討論並沒有將心力放在關鍵性的農業工業化現象和如何協助各國(特別是 發展中國家)的農業有效地因應極端氣候問題,更遑論提及攸關人類基本生存的「糧食權」保障。[1]
有別於UNFCCC的實踐,跨國公民團體和具有市場代表性的農牧企業在先前述提及的羅馬會議上討論出有關「糧食安全與營養的全球戰略綱要初 稿」(1st Version of Global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2]雖然這不是一項具有拘束力的國際法律規範,故法理上難以要求各國政府遵行,但經由與會國家在會議上的肯認 (adopted),文件中決策性的共識(Decision Box)至少已被賦與國際軟法(soft law)的性質,足以提供國家的政府,甚至是相關的國際組織作為政策參考或實踐依據。換句話說,即便今年的COP18/CMP8再度在氣候治理的成績單上 繳出無法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國際社會在全球糧食治理的問題上其實已經有了初步的規範性共識,可供彼此合作與進一步形成有拘束性的決議。因此,現在問題(無 論是因應全球暖化還是落實糧食基本權)的關鍵很清楚地不在於國際社會「沒有對策」,而是在於主權國家「欠缺行動」。[3]
筆者認為,上述「糧食安全與營養的全球戰略綱要」未來成敗與否的指標可以先在COP18/CMP8有關農業與糧食安全的議程談判結果中窺見 端倪,[4]而這或許正是今年氣候變遷會議最具體的貢獻之一:指標意義。COP18/CMP8所以具有指標性功能的原因在於,氣候變遷(高度環境議題相 關)與糧食安全(高度貿易議題相關)具有難以分割的關聯性,而農業在此兩者間扮演了關鍵性的建橋者角色。
[5]依據2009年世界銀行與聯合國共同發表的評估報告,人類必須修正已經過度工業化的糧食生產與消費體系;而另一份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Human Rights Council)特別報告員 (Olivier De Schutter)的調查文件指出,既有的人類農牧經營方式不利於解決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衝擊。
此外,糧農組織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的調查進一步將農業與氣候變遷的互動關係加以凸顯,指出極端氣候對於農業是一大威脅,而目前傳統農業的運作方式卻加速氣候變遷的不穩定性,使得極 端氣候越來越頻繁。FAO於是建議,友善環境的農業經營模式是因應目前乾旱或洪水等氣候災變較妥適與可行的方法。
[6]事實上,目前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例如非洲地區),氣候變遷已是相當急迫性的安全問題;當在地多數人口仍然需要透過農作生產換取維生的 經濟條件和苦於糧食短缺之際,極端氣候同時無情地在這些國家境內對糧食生產構成抑制效果。此外,與純粹經貿理論假設有別,全球貿易的自由化與商品市場擴張 並沒有為這些國家帶來太多財富的累積;相反地,貿易往往造成該國糧食生產結構瓦解,並且剝奪了當地農民的糧食自主權(food sovereignty)。
由於工業化的農業過於強調生產效率,沒有考慮到農業經濟行為背後的外部不經濟(external diseconomy)問題。因此,農業供給與消費鏈的前端生產者在他們經濟行為過程中往往把許多本應承擔的成本轉嫁給他人和地球。舉例來說,密集使用農 藥可以確保作物免於蟲害、外觀精美、產量提升,但也同時減損耕地周遭生物多樣性、土壤永續力,以及消費者的食品衛生安全。然而,這些對人類與環境生態造成 的負面影響多半未由風險製造者吸收,也未依循污染者付費的原則處理。經濟學把此種現象歸類為是一種市場失靈,認為可以透過政府公權力的介入(市場干預)加 以解決。
但事實上,許多國家的政府並沒有意願將外部不經濟的問題內部化。換句話說,能夠解決市場失靈的管理者不重視外部不經濟所帶來的風險或實害; 相反地,許多國家在農業貿易上的補貼政策證明,政府不但沒有以課稅或罰則處治破壞環境的農業生產者,反而提供更多經濟上誘因,讓外部性問題更形惡化。另一 方面,農業工業化在當代資本主義盛行的經濟思維下同時對全球暖化與糧食安全的治理構成負向拉力。
儘管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的主張已經在COP17/CMP7被提出,但只要看看美國在氣候調適基金(Adaptation Fund)上的意興欄姍和對生質能源每年高達6500億的補貼,永續發展的不切實際就一點也不是純粹悲觀的想像,而是極具說服力之洞見。
理論上與理性認知上,當世人聽聞極地海冰(sea ice)消逝的面積與速度逐年不斷增加;森林野火的頻率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乾旱與洪水的發生次數趨於頻繁,就應該了解氣候型態不正常地改變正以難以預期的 方式威脅全球各地;無非南北,無關工業化程度,無關民主還是極權政體。
而這些難以迴避的天災,除了造成個人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外,也同時直接衝擊全球糧價,導致糧食安全風險的加劇;並且衝擊災區食物的衛生安全。 舉例來說,日本2011年因地震與海嘯引起的核災,還有美國最近因Sandy颶風釀成的風災,均因為電力供應不足的災後環境而損及食物保存、鮮度與安全 性,面臨衛生條件惡化的食品公共衛生風險。
看清生存環境威脅四伏的事實與了解氣候變遷和農業工業化的負面影響是關鍵的一步,至少這幫助世人瞭解終止糧食不安全需要的是:有智慧 (smart)、有軔性(resilient)、有效率(efficient),並且友善於環境的農業與發展政策。雖然糧食安全與氣候變遷關聯性如何的討 論起步較晚,但遲來的關注總比不到好。COP18/CMP8已經將糧食安全列入會議議程,因此一個「機會」正等著在此次氣候變遷會議中發酵與被國際社會實 踐。如果各國政府有心,相對邊緣性的糧食安全可以逐漸成為氣候談判的主軸,串聯起落實綠色經濟與修正錯誤農業經營與土地使用方式的契機。
怕只怕,COP18/CMP8因為:(1)國家主權與全球治理的衝突無法調和;(2)市場資本主義依舊不願受到生態保護觀念的限制;(3) 預警原則與科學確定生兩者間難以建立交集;以及(4)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權益與全球環境公共財保護之間的潤滑劑(北方國家的技術與資金援助)極度欠缺等四大 因素,而再度無功而返,最後重蹈覆轍,僅剩乏善可陳的虛無共識。
由於距離2015年還有一段時間,加上金融危機衝擊尚未消除,故而本文悲觀預期各國政府官員與企業管理人在環境政策的立場上不會有明顯轉 變,甚至認為野火或風災等問題未必會造成自己的損失。毋寧,與其做長期才得以稍見效果的永續型政策,為他人作嫁,不如執行一些短期就能見效的經濟拓展方 略,為自己的政權穩固或財富積累加分。
有鑑於此,COP18/CMP8十之八九又是一個將被形容為「有建設性的共識基礎,而非全然失敗的氣候會議」,但事實上明眼人都知道,自從 《京都議定書》通過後,每年UNFCCC的集會已經淪為是只換地點,但不換劇碼的一場全球治理鬧劇。一年前,194個會員國在德本 (Durban)COP17/CMP7的尾聲階段同意,將在2015年形成有法律拘束力的後京都氣候治理規範。
因此,月底即將召開的COP18是檢驗各國誠意與履行度高低一項明確的參考指標,在為期10天的會期中(倘若最後沒有延期),各國在議程上 的共識與交集多寡可以讓世人知道哪些國家對地球有義,而哪些國家對環境無情。至於有拘束力的新溫室氣體減量共識能否出現,長期關注氣候變遷的讀者都知道, 每年大會閉幕那天的主辦國都會發表類似如下的一句話,「這是一個重要的起點,讓我們期待來年……」。
註釋:
[1] 國際社會已經不可能在討論氣候變遷與能源政策的同時避而不談糧食安全的問題;事實上,糧食生產與消費佔據全球碳排比重相當大一部分。以美國這樣的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為例,整個糧食系統的經濟活動,就佔了該國至少30%的碳排比重。
[2] 儘管只是初稿並且強調不具有法拘束性,但這份文件已在會員國家間形成共識,是一份可供政策實踐的指導方針。詳見:http://www.fao.org /docrep/meeting/026/me597e.pdf (last visited: 2012/11/8)
[3] 從條約法(the law of treaty)的角度觀之,國際會議一項很重要的功能是凝聚各國共識,進而在此之上形成有拘束性的法律文件,解決跨國性問題。因此每當國際會議無果而終 時,人們就容易形成問題無法被解決的認知。但事實上,一項國際議題(例如:人口販運、金融管制、核武擴散等)能否解決的關鍵在於主權國家願不願意約束自我 行為,而不是在於有沒有形諸文字的法律規範。事實上,很多國際條約開放簽署或生效後,並沒有獲得主權國家充分的遵約實踐。
[4] UNFCCC目前的暫訂議程可見: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2012/cop18/eng/06.pdf (last visited: 2012/11/08).
[5] 以一個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看,排骨便當一個的碳足跡約為1.3公斤,其中有超過80%的碳排來自原料(米、肉、菜的生產),而烹煮、加工與運輸過程的碳排 僅佔20%。而像漢堡一類的西式餐點,碳足跡約為3~5公斤(相當於21公里的車程),其中包括肥料、飼料、殺蟲劑、灌溉用水等等的製造或使用。因此,現 代人的飲食消費其實無異於是在「大量的」消耗石油。
上個月的15日至20日,聯合國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World Food Security,
CFS)在羅馬召開第39次集會。期間與會國在一項關鍵原則上達成共識,認為政府應責無旁貸地處理因氣候變遷所導致日益嚴峻的糧食安全問題,並特別強調對
人民「糧食權」(the right to food)的維護。
長期以來,UNFCCC和此氣候建制架構下籌組的相關會議被視為是主權國家談判與商討因應全球暖化的平台,議題焦點集中在如何減少人為溫室 氣體的排放以及對碳排大國進行管制。相較之下,與糧食安全密切相關的農業議題雖然同樣為國際社會長期爭論(特別是在貿易場合),但一直到2008年的 COP14/CMP4才開始逐漸在UNFCCC的議程上受到重視。儘管如此,國際間的討論並沒有將心力放在關鍵性的農業工業化現象和如何協助各國(特別是 發展中國家)的農業有效地因應極端氣候問題,更遑論提及攸關人類基本生存的「糧食權」保障。[1]
有別於UNFCCC的實踐,跨國公民團體和具有市場代表性的農牧企業在先前述提及的羅馬會議上討論出有關「糧食安全與營養的全球戰略綱要初 稿」(1st Version of Global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2]雖然這不是一項具有拘束力的國際法律規範,故法理上難以要求各國政府遵行,但經由與會國家在會議上的肯認 (adopted),文件中決策性的共識(Decision Box)至少已被賦與國際軟法(soft law)的性質,足以提供國家的政府,甚至是相關的國際組織作為政策參考或實踐依據。換句話說,即便今年的COP18/CMP8再度在氣候治理的成績單上 繳出無法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國際社會在全球糧食治理的問題上其實已經有了初步的規範性共識,可供彼此合作與進一步形成有拘束性的決議。因此,現在問題(無 論是因應全球暖化還是落實糧食基本權)的關鍵很清楚地不在於國際社會「沒有對策」,而是在於主權國家「欠缺行動」。[3]
筆者認為,上述「糧食安全與營養的全球戰略綱要」未來成敗與否的指標可以先在COP18/CMP8有關農業與糧食安全的議程談判結果中窺見 端倪,[4]而這或許正是今年氣候變遷會議最具體的貢獻之一:指標意義。COP18/CMP8所以具有指標性功能的原因在於,氣候變遷(高度環境議題相 關)與糧食安全(高度貿易議題相關)具有難以分割的關聯性,而農業在此兩者間扮演了關鍵性的建橋者角色。
[5]依據2009年世界銀行與聯合國共同發表的評估報告,人類必須修正已經過度工業化的糧食生產與消費體系;而另一份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Human Rights Council)特別報告員 (Olivier De Schutter)的調查文件指出,既有的人類農牧經營方式不利於解決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衝擊。
此外,糧農組織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的調查進一步將農業與氣候變遷的互動關係加以凸顯,指出極端氣候對於農業是一大威脅,而目前傳統農業的運作方式卻加速氣候變遷的不穩定性,使得極 端氣候越來越頻繁。FAO於是建議,友善環境的農業經營模式是因應目前乾旱或洪水等氣候災變較妥適與可行的方法。
[6]事實上,目前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例如非洲地區),氣候變遷已是相當急迫性的安全問題;當在地多數人口仍然需要透過農作生產換取維生的 經濟條件和苦於糧食短缺之際,極端氣候同時無情地在這些國家境內對糧食生產構成抑制效果。此外,與純粹經貿理論假設有別,全球貿易的自由化與商品市場擴張 並沒有為這些國家帶來太多財富的累積;相反地,貿易往往造成該國糧食生產結構瓦解,並且剝奪了當地農民的糧食自主權(food sovereignty)。
由於工業化的農業過於強調生產效率,沒有考慮到農業經濟行為背後的外部不經濟(external diseconomy)問題。因此,農業供給與消費鏈的前端生產者在他們經濟行為過程中往往把許多本應承擔的成本轉嫁給他人和地球。舉例來說,密集使用農 藥可以確保作物免於蟲害、外觀精美、產量提升,但也同時減損耕地周遭生物多樣性、土壤永續力,以及消費者的食品衛生安全。然而,這些對人類與環境生態造成 的負面影響多半未由風險製造者吸收,也未依循污染者付費的原則處理。經濟學把此種現象歸類為是一種市場失靈,認為可以透過政府公權力的介入(市場干預)加 以解決。
但事實上,許多國家的政府並沒有意願將外部不經濟的問題內部化。換句話說,能夠解決市場失靈的管理者不重視外部不經濟所帶來的風險或實害; 相反地,許多國家在農業貿易上的補貼政策證明,政府不但沒有以課稅或罰則處治破壞環境的農業生產者,反而提供更多經濟上誘因,讓外部性問題更形惡化。另一 方面,農業工業化在當代資本主義盛行的經濟思維下同時對全球暖化與糧食安全的治理構成負向拉力。
儘管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的主張已經在COP17/CMP7被提出,但只要看看美國在氣候調適基金(Adaptation Fund)上的意興欄姍和對生質能源每年高達6500億的補貼,永續發展的不切實際就一點也不是純粹悲觀的想像,而是極具說服力之洞見。
理論上與理性認知上,當世人聽聞極地海冰(sea ice)消逝的面積與速度逐年不斷增加;森林野火的頻率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乾旱與洪水的發生次數趨於頻繁,就應該了解氣候型態不正常地改變正以難以預期的 方式威脅全球各地;無非南北,無關工業化程度,無關民主還是極權政體。
而這些難以迴避的天災,除了造成個人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外,也同時直接衝擊全球糧價,導致糧食安全風險的加劇;並且衝擊災區食物的衛生安全。 舉例來說,日本2011年因地震與海嘯引起的核災,還有美國最近因Sandy颶風釀成的風災,均因為電力供應不足的災後環境而損及食物保存、鮮度與安全 性,面臨衛生條件惡化的食品公共衛生風險。
看清生存環境威脅四伏的事實與了解氣候變遷和農業工業化的負面影響是關鍵的一步,至少這幫助世人瞭解終止糧食不安全需要的是:有智慧 (smart)、有軔性(resilient)、有效率(efficient),並且友善於環境的農業與發展政策。雖然糧食安全與氣候變遷關聯性如何的討 論起步較晚,但遲來的關注總比不到好。COP18/CMP8已經將糧食安全列入會議議程,因此一個「機會」正等著在此次氣候變遷會議中發酵與被國際社會實 踐。如果各國政府有心,相對邊緣性的糧食安全可以逐漸成為氣候談判的主軸,串聯起落實綠色經濟與修正錯誤農業經營與土地使用方式的契機。
怕只怕,COP18/CMP8因為:(1)國家主權與全球治理的衝突無法調和;(2)市場資本主義依舊不願受到生態保護觀念的限制;(3) 預警原則與科學確定生兩者間難以建立交集;以及(4)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權益與全球環境公共財保護之間的潤滑劑(北方國家的技術與資金援助)極度欠缺等四大 因素,而再度無功而返,最後重蹈覆轍,僅剩乏善可陳的虛無共識。
由於距離2015年還有一段時間,加上金融危機衝擊尚未消除,故而本文悲觀預期各國政府官員與企業管理人在環境政策的立場上不會有明顯轉 變,甚至認為野火或風災等問題未必會造成自己的損失。毋寧,與其做長期才得以稍見效果的永續型政策,為他人作嫁,不如執行一些短期就能見效的經濟拓展方 略,為自己的政權穩固或財富積累加分。
有鑑於此,COP18/CMP8十之八九又是一個將被形容為「有建設性的共識基礎,而非全然失敗的氣候會議」,但事實上明眼人都知道,自從 《京都議定書》通過後,每年UNFCCC的集會已經淪為是只換地點,但不換劇碼的一場全球治理鬧劇。一年前,194個會員國在德本 (Durban)COP17/CMP7的尾聲階段同意,將在2015年形成有法律拘束力的後京都氣候治理規範。
因此,月底即將召開的COP18是檢驗各國誠意與履行度高低一項明確的參考指標,在為期10天的會期中(倘若最後沒有延期),各國在議程上 的共識與交集多寡可以讓世人知道哪些國家對地球有義,而哪些國家對環境無情。至於有拘束力的新溫室氣體減量共識能否出現,長期關注氣候變遷的讀者都知道, 每年大會閉幕那天的主辦國都會發表類似如下的一句話,「這是一個重要的起點,讓我們期待來年……」。
註釋:
[1] 國際社會已經不可能在討論氣候變遷與能源政策的同時避而不談糧食安全的問題;事實上,糧食生產與消費佔據全球碳排比重相當大一部分。以美國這樣的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為例,整個糧食系統的經濟活動,就佔了該國至少30%的碳排比重。
[2] 儘管只是初稿並且強調不具有法拘束性,但這份文件已在會員國家間形成共識,是一份可供政策實踐的指導方針。詳見:http://www.fao.org /docrep/meeting/026/me597e.pdf (last visited: 2012/11/8)
[3] 從條約法(the law of treaty)的角度觀之,國際會議一項很重要的功能是凝聚各國共識,進而在此之上形成有拘束性的法律文件,解決跨國性問題。因此每當國際會議無果而終 時,人們就容易形成問題無法被解決的認知。但事實上,一項國際議題(例如:人口販運、金融管制、核武擴散等)能否解決的關鍵在於主權國家願不願意約束自我 行為,而不是在於有沒有形諸文字的法律規範。事實上,很多國際條約開放簽署或生效後,並沒有獲得主權國家充分的遵約實踐。
[4] UNFCCC目前的暫訂議程可見: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2012/cop18/eng/06.pdf (last visited: 2012/11/08).
[5] 以一個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看,排骨便當一個的碳足跡約為1.3公斤,其中有超過80%的碳排來自原料(米、肉、菜的生產),而烹煮、加工與運輸過程的碳排 僅佔20%。而像漢堡一類的西式餐點,碳足跡約為3~5公斤(相當於21公里的車程),其中包括肥料、飼料、殺蟲劑、灌溉用水等等的製造或使用。因此,現 代人的飲食消費其實無異於是在「大量的」消耗石油。
[6] C. Hattam, and N. Scialabba, eds., Organic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Food Security (Rome: FAO, 2002).
年增2.5% 全球排碳量再創新高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德國機構公布最新統計數據,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較前一年增加2.5%,總計達到340億公噸,幅度也較1990年時增加一半。其中全球最大碳排放的國家為中國,其次為美國與印度,台灣則排名第20名。
德國再生能源研究所(IWR)公布最新數據與排名,中國去年二氧化碳排放
量89億公噸,不僅增加6億公噸,換算成每人約為6.6公噸,因此成為全球排碳大國,第二大國為排放60億公噸的美國,其國人約佔19公噸,第三名為印
度,其次為俄羅斯、日本與德國,根據統計,所有排放量前十大國家,包括美國、俄國與德國總排放量都已經減少。
德國與國際能源總署預測的數據幅度其實有差異,因為國際能源總署今年五月預估,去年全球總排碳量應該會成長3.2%,中國還是在碳排放居冠。
國際能源總署也表示,目前包括巴西、中國與印度等經濟體,都增加了再生能源科技的投資,藉此彌補能源需求缺口,但是即便增加低排碳來源,如果要達到聯合國希望降溫攝氏2度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根據德國再生能源研究所統計,南韓去年排碳量佔全球第七位(7.3億公噸),台灣為第20名(3.2億公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