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 2012年6月9日 上午8:41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8日專電)據本期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國際貿易是威脅全球30%生物多樣性存活的罪魁禍首,巴西也被指控有許多期貨商品,造成多種物種生存受威脅。
研究指出,這些威脅物種生存的進出口商品數以萬計,從黃豆、肉、奶、木材、礦石等初級期貨商品到優酪乳、巧克力、鋼板、家具和建築材料等工業成品。
研究員將受威脅物種的生態資料與國際貿易的流通資料交叉,製圖追蹤一個國家的產品消費模式如何影響另一個國家物種的生存。
比方坐在德國一家餐廳內喝哥倫比亞咖啡,會如何影響哥倫比亞叢林內猴子的生存環境;在俄羅斯吃巴西牛排,又會對亞馬遜森林的砍伐產生怎樣的影響?
研究員分析了逾50億種貿易關係,包括187國的1萬5000項商品和2萬5000項物種受威脅資料,根據各國受威脅物種進口與出口數量的比例,將它們歸類為「生物多樣性進口國」或「生物多樣性出口國」。
美國、日本與德國是3大生物多樣性進口國,意味這些國家消費的進口商品對物種生存構成的威脅比出口商品多。印尼、馬達加斯加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則是生物多樣性最大出口國。
巴西也被歸屬於「生物多樣性進口國」。研究指出,巴西進口的商品對76種物種的生存產生負面衝擊,出口商品則影響本國的35種物種存活,尤其是肉類和穀物等期貨商品。
換句話說,比起出售商品給其他國家,巴西向其他國家購買更多的商品,讓更多物種的生存受威脅。
澳洲雪梨大學研究員佛朗(Barney Foran)表示,假如考慮巴西的領土面積和國際社會對它施加的壓力,巴西的表現還算是差強人意,但為了維護物種的生存,還是需要思考改變目前的消費模式。
非政府組織Imazon研究員巴雷多(Paulo Barreto)指出,巴西工商業對環境造成的衝擊,一大部分與國內市場需求有關,比方對亞馬遜森林砍伐影響甚大的農牧業,巴西產製的肉類約85%都是供應國內市場。
亞馬遜木材也是類似情況。所以巴雷多認為,巴西其實是威脅本國生物多樣性生存的最大罪魁禍首。
FGV基金會永續研究中心永續消費計畫研究員上原(Thiago Uehara)表示贊同。他說,不能將所有過失都歸咎於國際貿易,因為巴西的許多期貨商品,最大消費市場還是國內。
上原認為,無論是生產國還是消費國,對全球物種生存受威脅都有責任,這是全世界必須面對的雙向問題,但各國政府可以透過研究結果採取追蹤、認證,或取締危害生物多樣性生存商品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