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28

信不信?世大運百米跨欄銀牌陳奎儒是吃素的

2017-08-28 14:01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即時報導
陳奎儒的父母親對兒子在世大運百米跨欄奪銀,為國爭光,感到欣悅不已。記者蔡維斌/攝...
陳奎儒的父母親對兒子在世大運百米跨欄奪銀,為國爭光,感到欣悅不已。記者蔡維斌/攝影
家住雲林縣四湖鄉的陳奎儒昨天在世大運110米跨欄,打破全國紀錄,為台灣奪下一面銀牌,消息傳回雲林,也是四湖鄉人的雲林縣長李進勇格外欣悅,一早就請教育處長梁恩嘉代表到陳府貼紅紙祝賀,家中也擠滿道賀的親友,陳奎儒的父親是當地湖西村長並也是李縣長的駐區祕書,他透露,奎儒從小就吃全素,照樣馳騁運動場並為國家摘銀。陳父語驚四座,引來更多祝賀聲。

陳奎儒父親陳文益說,兒子從小身高就高人一等,跑步速度就很快,從小學一路就跑金牌,立志要當選手,國中就選讀北港建國國中的體育班,再升到虎尾高中體育班,目前就讀台北體育大學專攻短跑,很感謝王教練指導,讓兒子有機會在國際賽中,為國爭光。

昨天陳奎儒進入決賽,父親陳文益動員數十名親友組成啦啦隊專車北上,到比賽現場為陳奎儒加油,當見到兒子打破全國紀錄為台灣奪下一面銀牌,陳文益當場感動到落淚,深深以兒子為傲。

陳府今天擠滿祝賀的親友,並送來許多紅紙,同為四湖鄉人的雲林縣長李進勇更感光榮,以賀電向陳文益致賀,強調這是雲林之光。

陳文益說,兒子從小就很會賽跑,家裡獎牌很多,去年更獲頒雲林之光的殊榮,因兒子跑步成績好,很多教練看好就一路栽培,但他也一再鼓勵孩子用玩的心情去跑,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陳父並透露,很多人以為運動選手,尤其需要爆發力的運動,都需要吃高蛋白的肉類,其實陳奎儒從小就跟著家人吃素,至今仍完全不吃肉,出國比賽也一樣吃素,去年到印度參賽,就自備電鍋和米菜,自煮自食,吃素不僅蛋白質營養夠,且讓身體更輕盈,跑起來速度就更快,或許這也是兒子跑得快的祕方。

陳文益認為兒子還有進步空間,希望更加努力,爭取進軍奧運的機會。
陳奎儒從小就可愛且身手敏捷,親友認為他天生就是運動的料。記者蔡維斌/翻攝
陳奎儒從小就可愛且身手敏捷,親友認為他天生就是運動的料。記者蔡維斌/翻攝
家住雲林縣四湖鄉的陳奎儒在世大運百米跨欄摘銀,縣長李進勇及各界親友到陳家貼紅紙祝...
家住雲林縣四湖鄉的陳奎儒在世大運百米跨欄摘銀,縣長李進勇及各界親友到陳家貼紅紙祝賀。記者蔡維斌/攝影
從小就吃素的陳奎儒活潑可愛,身手矯捷,親友認為他天生是運動的料。記者蔡維斌/翻攝
從小就吃素的陳奎儒活潑可愛,身手矯捷,親友認為他天生是運動的料。記者蔡維斌/翻攝

2017/8/21

向動物性食品添加物說NO

  • 2009/08/27

食品添加物有著色、調味、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抗氧化等用途。目前衛生署公布的添加物依功能分為十七大類,這些為了兼顧美味、美觀及口感而加入的化學物質中,有哪些是屬於動物性的呢?它們的食品E編碼以是多少呢?請參考下表整理:

【色素】

含動物性成份的色素主要是「紅色」,像胭脂蟲紅 就常被用在化妝品中,而蟹色素及蝦色素較常用於機 能性保健食品中。 註:蟹色素及蝦色素被歸為類胡蘿蔔素,所以和胡蘿蔔 素的E編碼相同,都是E160,故無法只從E編碼中辨別葷素。
色素名稱 來源 E編碼
胭脂蟲紅 胭脂蟲 E120
蟹色素、蝦色素 由蟹、蝦之甲殼取得 E160

 【食用膠】

食用膠是很常見的食品添加物,加入食品中可以增添Q軟滑嫩的口感,也能達到光亮固色的效果,又不會破壞食物原本的風味,還能增加飽足感,所以像是市售的布丁、優格、巧克力、果凍、軟糖、膠囊,多含有食用膠。
動物膠 來源 E編碼
吉利丁、明膠、魚膠 E441
蟲膠(Shellac E160

【乳化劑】

目前,除了大豆卵磷脂E479(Thermally oxidized soya bean oil with mono- and di-glycerides of fatty acids)之外,其它的乳化劑都無法確定不含動物成份。

【膠原蛋白Collagen】

膠原蛋白(collagen)主要存在於動物結締組織中,市售的膠原蛋白產品若無特別註明為素食,其原料有可能自動物。植物性的膠原蛋白較常見的有珊瑚草、雷公根。基因工程微生物醱酵法則為目前醫療原料製造廠商最常用的方法。

【奶油/牛油】

奶油「butter」故名思意,是從牛奶中提煉而成;牛油「cattle fat」則來自於牛肉脂肪。中文時常將兩個詞混在一起,建議可由英文產品標示來分辦。

【凝乳酵素】

動物性凝乳酵素(rennet)存在於牛胃中,牛奶需要此種酵素才能疑固成起司,現在已研發出真菌、微生物的凝乳酵素,可必免使用動物性來源。

【鈣】

含鈣或加鈣食物,鈣的來源有可能取源自動物的骨頭,如牛骨或魚骨及貝殼類,此類產品應確認後再食用,比較保險。

https://www.suiis.com/info/article/304

2017/8/15

不食肉糜的投資法是未來的大熱門

超越肉類公司的食品於 Safeway 販售。(圖片來源:Quartz)
超越肉類公司的食品於 Safeway 販售。(圖片來源:Quartz)
投資界所謂的「素食幫」 (vegan mafia) ,指的是一群在全美資助新創公司的有錢投資客,這些人也盼能讓更多人「斷念」對動物性食品的依賴。經營生醫科技加速器公司 IndieBio 、同時也是位素食者的 Ryan Bethencourt 即透露,「我們這個龐大社群,正在打造、資助素食食品公司。」
「素食幫」投資的企業當中,最為人知的包含超越肉類公司 (Beyond Meat) 及 Impossible Foods ,這兩家公司以製作全植物成分的肉類聞名,前者的股東還包含全球首富比爾蓋茲 (Bill Gates) 。
美國財經媒體《CNBC》專訪「素食幫」數十位成員,這些人全部都強調,他們並非僅是投資這些專以素食者為主的公司,而是投資這些,因為健康、便宜而能夠吸引大眾的食品,例如素食明膠 Geltor ,其價錢低於一般明膠,而且不含動物性成份。
以植物為基底的漢堡肉。(圖片來源:《財富》)
以植物為基底的漢堡肉。(圖片來源:《財富》)
這幫投資人當中,也有許多人表示,他們對超越肉類公司背後團隊特別感到驚艷,因為這家公司能夠說服大型食品連鎖店,如全食 (Whole Foods) 與喜互惠 (Safeway) 在肉類專區販售該公司自實驗室「培養」的漢堡肉。順帶一提,超越肉類公司同時也得到肉類食品加工巨頭泰森食品 (Tyson Foods) 的投資青睞。
事實上,「素食幫」並不侷限於「不吃肉的」創業人士,部份人士更看重的,其實是環境保育、肉類的社會影響力,或只是想出方法「餵飽」不斷增加的全球人口。基金公司 VegInvest 創辦人 Jody Rasch 解釋,「許多在我們這領域的人其實沒有吃素,但他們認為,現行的社會系統無法永續生存。」
超越肉類公司的植物性蛋白質食品。(圖片來源:YouTube)
超越肉類公司的植物性蛋白質食品。(圖片來源:YouTube)
通用 Cruise CEO Kyle Vogt 也指出,將現存食物來源變成「更可口更便宜」,就是吸引投資人和說服消費者很實際的方式,「這基本上就是很不錯的投資事業,如果能夠成功,他們就能比以傳統方式種植、培養的食物更具優勢。」
這樣的觀點,同時也為風險基金 Fifty Years 共同創辦人 Seth Bannon 認同,他雖然是位食素者,但卻強調他們投資這些科技食品公司,並非純粹基於慈善因素,「放棄吃肉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健康因素,以及環境考量,但我現在已幾乎放棄以教育手段來說服人吃素。」
結果就是,這個領域正吸引不少,純粹將視其為創造穩健報酬的投資人青睞。例如矽谷的創投基金 Obvious Ventures ,不僅投資以植物為主的食品替代公司,也對這些能提供民眾以更便利方式,取得新鮮、本土食品包含肉類、魚類等的公司,進行投資。
「這與只吃甘藍菜或豆腐無關」在十年多以前成為一名素食者的 Jody Rasch 解釋道,「好吧,或許部份有關,但這同時也與為食物、藥物及食材,帶來更新穎的生醫科技有關。」 

http://news.cnyes.com/news/id/3894089 

2017/8/12

《戰狼2》突破30億,走紅女主盧靖姍的素食人生

  • 2017/08/12


7月28日,動作電影《戰狼2》在全球熱映,女主盧靖姍此次在電影中飾演的援非醫生瑞秋更是讓觀眾嘆為觀止,舉手投足的氣場和令人信服的演技,絲毫不輸給任何大牌演員。

女主角盧靖姍的人氣一路高漲,很多人驚艷於她的美麗外表和性感身材,卻不知道,這位中美混血女孩,不僅是個素食主義者,還曾開過一家有愛的素食餐廳。

盧靖姍結緣素食


盧靖姍因為一次意外的燙傷,在朋友的建議下選擇了食療。
盧靖姍在一次採訪中回覆:「有一次我給我媽媽和姨媽用調理機做奶油蔬菜湯。那個調理機的蓋子突然蹦開,我的胳膊三級燙傷,醫生都說肯定會留下疤痕,也有很多人勸我去做手術。
當時我有一個朋友,建議我食療,我決定試一試,從那時候開始,我不光是吃素,我只吃沒有經過人工加工的食物。後來我的胳膊真的好了,連醫生都很驚訝,後來我把我的食譜也提供給了醫生,如果大家需要,我之後會找人翻譯過來,發在微博上。
後來我媽媽生病,我許了願,希望通過吃素為媽媽積福,雖然媽媽已經過世,但吃素的習慣卻固定下來了,也是覺得健康的飲食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

在非洲拍戲期間,網友打趣的問:在那個蠻荒之地,你們每天都吃些什麼?
盧靖姍笑著回覆:我還是吃菜!哈哈哈哈

因母親的離去,更加堅定素食。


盧靖姍:「人生觀的一些改變,但是我燙傷的經歷包括媽媽去世,不用同情我,我都覺得這些是很好的經歷。因為媽媽陪伴了我30年,我們關係很好,這就足夠了。而且我媽媽得的胰腺癌,通常幾個月就會去世,但是她活了將近2年,所以我很知足。
我燙傷的經歷也是,雖然經歷了這些,但是當我住院治療的時候,我才看到媽媽原來比我想像中更愛我,而且我還因為這件事學到了食療的方法。」

盧靖姍與素食餐廳

因為善心和幫助媽媽的病情好轉,盧靖姍與同為素食者的男友在香港開了一家有機素餐廳HOME。

HOME餐廳位於昂貴的中環中心地帶,主打raw food, organic food 和superfood,菜名都以瀕危動物命名。
為了幫助終止中國和越南的黑熊取膽貿易,HOME餐廳還與亞洲動物基金合作推出了Moon Bear月亮熊黑飯,每賣出一碗的錢都會捐助給月亮熊救護中心!

雖然該餐廳已於7月份歇業,但相信善良美麗的盧靖姍會越來越精彩!

熱愛各種美好事物的盧靖姍



受聯合國邀請,為“世界海洋日”發聲,呼籲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海洋家園。


加入保護月亮熊的公益組織,在《戰狼2》路演期間也會抽時間去救護中心探望熊寶寶們。

喜歡動物的她說:動物的大愛,能醫治所有的情傷。

拒看動物表演——請不要支持馬戲團!


善良本色的盧靖姍


再次回到電影《戰狼2》本身,瑞秋是眾多踏上非洲土地的援非醫生的代表,既真實又偉大。其實盧靖姍本人在生活中一直都和瑞秋一樣善良、本色地活著。
比如曾有微博主爆料,在非洲拍戲時遇到小伙子上來說「我很餓,可以給我買點麵包嗎?」周圍的人第一反應都是他是騙子,盧靖姍卻說:「沒事,哪怕他是騙我們的,我也可以給他買,萬一他是真的餓了呢。」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導演,你說怎麼演,就怎麼演,盧靖姍的人生就是被自己導演的這麼精彩。

https://www.suiis.com/info/article/581

2017/8/9

迫於形勢 肉鋪貼告示警告:吃肉殘忍

發稿時間:2017/08/07 18:17 最新更新:2017/08/07 19:05

位於柏克萊的「在地肉舖店」在迎接顧客的告示上寫道:「注意,動物擁有生存的權力,不論你用哪種方法,殺害牠們是暴力且不公義的。」圖為在地肉舖店一隅。(圖取自在地肉舖店臉書 www.facebook.com) 位於柏克萊的「在地肉舖店」在迎接顧客的告示上寫道:「注意,動物擁有生存的權力,不論你用哪種方法,殺害牠們是暴力且不公義的。」圖為在地肉舖店一隅。(圖取自在地肉舖店臉書 www.facebook.com)
 
(中央社洛杉磯7日綜合外電報導)也許在格外先進的加州,這只是遲早的事,不過,一家豪華肉舖張貼食用肉類很殘忍的警示標語,還是讓客戶相當吃驚。

法新社與「今日報」(Today)網站報導,位於柏克萊的「在地肉舖店」(The Local Butcher Shop)在迎接顧客的告示上寫道:「注意,動物擁有生存的權力,不論你用哪種方法,殺害牠們是暴力且不公義的。」

這家店在窗口張貼出這張標示的動作,是該店與柏克萊這個左傾大學城動保分子的「和平協議」一部份,他們過去4個月都在這家店示威站崗。

每週日這家店一開張展開屠宰工作時,就會被來自「隨地直接行動」(Direct Action Everywhere,DXE)動保團體示威分子包圍,有時候他們乾脆裸體、身上滴著假血並以玻璃紙包裹。

「在地肉舖店」合夥人洛克基諾(Monica Rocchino)與她的丈夫阿倫(Aaron)不知如何是好,決定跟這些動保分子見面。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708070262-1.aspx

2017/8/6

全球暖化開啟北極海「西北航道」芬蘭破冰船24天從溫哥華直達格陵蘭

2017年08月05日 09:00 風傳媒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西北航道是一條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Arctic archipelago),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航道。由於地處極北,低溫和浮冰讓這條航道險阻重重,早年取道西北航道曠日廢時,更曾經有偉大探險家葬身冰冷海底。


而近年由於全球暖化,危險的浮冰不斷消融,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的航行時間亦愈發短捷便利,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更創下穿越西北航道的最快紀錄:從加拿大西岸到抵達格陵蘭超過1萬公里的航程,僅花費24天。

受全球暖化影響,原本阻礙航道的海冰不斷融化,每年西北航道開通日期越來越早,全線暢通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美聯社(AP)報導,諾地卡號7月5日從加拿大西岸大城溫哥華(Vancouver)出發,途經西北航道,於29日抵達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歷時24天。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加拿大漁業及海洋部紀錄顯示,在諾地卡號之前,穿越西北航道的最快紀錄是2008年的加拿大海岸巡防隊所屬的聖羅宏號(Louis L. St-Laurent)。聖羅宏號7月5日從紐芬蘭(Newfoundland)極東的聖約翰斯(St. John's)出發,7月30日抵達波福海(Beaufort Sea)的巴羅角(Point Barrow),耗時25天。

諾地卡號一路上遇到的船隻很少,只在太平洋海域遇到少許中國貨船、阿拉斯加漁船和一艘德國郵輪。途經巴羅角時,雷達發現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巡邏艇謝爾曼號(Sherman)的蹤跡,進入北極群島後,諾地卡號的旅伴只有海鳥和海豹,偶爾看得到鯨,而直到諾地卡號完成2/3航程,船員才在維多利亞海峽(Victoria Strait)附近發現第一頭北極熊。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航行中少見北極熊,代表牠們賴以狩獵的海冰每年都不斷減少,揭示氣候變遷帶給北極生態圈的衝擊。科學家預言,如果全球暖化持續,到了2050年,西北航道大部分地區的海冰都會在夏天融化。

目前,穿越西北航道還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北極圈原住民族因紐特人(Inuit,舊稱愛斯基摩人)仍能藉由冰封的航道進行季節性遷徙,然而,由於旅遊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發展,北極圈生態仍岌岌可危。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當諾地卡號航經分隔加拿大與格陵蘭的巴芬灣(Baffin Bay)時,觀察到一列貨船。它們當時正前往加拿大巴芬島(Baffin Island)載運鐵礦,未來數十年會有更多船隻、機器進入巴芬島開採、運輸鐵礦,可能會帶來更大影響。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諾地卡號船員發現北極熊的地方,恰好是英國探險家佛蘭克林(Sir John Franklin)葬身之處。1845年5月19日,佛蘭克林率領「恐懼號」(HMS Terror)與「厄瑞玻斯號」(HMS Erebus)從英格蘭的格林海斯(Greenhithe)出發,準備探索西北航道從無人行經的最後一段航道,但船員的家人一直沒有等到他們回家。
英國探險家佛蘭克林的最後旅程──西北航道(Hans van der Maarel@Wikipedia / CC BY-SA 4.0)
英國探險家佛蘭克林的最後旅程──西北航道(Hans van der Maarel@Wikipedia / CC BY-SA 4.0)
同年7月26日,這兩艘船在巴芬島附近最後一次被目擊,之後便消失無蹤,推測佛蘭克林和128名船員死於失溫、疾病和飢餓。

160多年之後的2014年9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在維多利亞海峽的海床上發現「厄瑞玻斯號」的殘骸。2年後,「恐懼號」在威廉王島(King William Island)現身。

全球暖化會致命!科學家警告:21世紀結束前,歐洲每年將被極端氣候奪走15萬人命!

2017年08月06日 07:10 風傳媒
義大利近日高溫,中部古城佛羅倫斯一名男子頂著小傘,在戶外沖涼(AP)
義大利近日高溫,中部古城佛羅倫斯一名男子頂著小傘,在戶外沖涼(AP)

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近年愈趨頻繁,熱浪、洪水、乾旱的情況在世界各地時有所聞,義大利與西班牙等11個歐洲國家政府日前均發布熱浪警示,提醒居民與遊客採取預防措施,避免高溫帶來的健康危害。專門研究環境與人類健康議題的英國權威期刊《刺胳針地球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4日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人類再不遏制日益嚴重的全球暖化,在21世紀結束前,歐洲將有3億5千萬人受極端氣候危害,每年將有逾15萬人因此死亡。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資助的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負責這項研究,該研究中心檢視歐盟28國、瑞士、挪威、冰島從1981年至2010年氣候變遷與人口成長的2300份預測紀錄,分析熱浪、強烈寒流、野火、乾旱、河水氾濫、海水氾濫、暴風等7種極度有害的天災,希望了解這些極端氣候未來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從1981年至2010年,每年有3千人因為極端氣候引發的災害而喪生,而聯合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人類不採取行動遏制全球暖化,從2071年至2100年,每年將有15萬2千人死於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人數爆增逾50倍,其中將有15萬1500人是死於熱浪。
近年歐洲經常被熱浪侵襲,圖為2015年7月,一群男孩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前的水池戲水(AP)
近年歐洲經常被熱浪侵襲,圖為2015年7月,一群男孩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前的水池戲水(AP)
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地理系的葛倫斯坦教授(Andrew Grundstein)表示:「有鑑於2003年的歐洲熱浪與2010年的俄羅斯熱浪帶來的極大破壞,數千人喪生,大家應該認真思索這項研究。熱浪將越來越頻繁,想到就讓人害怕。」
近年歐洲經常被熱浪侵襲,圖為2015年7月,一群孩子在法國南部尼斯的廣場噴泉戲水(AP)
近年歐洲經常被熱浪侵襲,圖為2015年7月,一群孩子在法國南部尼斯的廣場噴泉戲水(AP)

該研究也指出,21世紀初,每年6人因為海水氾濫喪生,到了21世紀末,每年將有233人因為海水氾濫而死。此外,乾旱將讓供水減少,糧食生產將受到影響,屆時1億3800萬人的基本用水需求也會受到衝擊。
2013年,德國東部格里瑪(Grimma)因豪雨成災,美麗的小鎮泡在水裡,許多人認為這是極端氣候所致(AP)
2013年,德國東部格里瑪(Grimma)因豪雨成災,美麗的小鎮泡在水裡,許多人認為這是極端氣候所致(AP)
原本氣候溫和的南歐將受到最嚴重的影響,屆時熱浪與乾旱將侵襲這個地區,義大利、希臘、西班牙、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馬爾他(Malta)、葡萄牙、斯洛維尼亞的居民將幾乎全數受到極端氣候引發的災害影響,每年每100萬人裡會有700人因此喪生。北歐丹麥、冰島、芬蘭、挪威、瑞典屆時每3人就有1人受到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影響。

此研究主要作者、聯合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佛希里(Giovanni Forzieri)表示,人類未來面臨的災害風險有9成是氣候變遷所致,剩下1成是人口成長、移民、都市化造成的風險。聯合研究中心指出,全球暖化造成的各種災害裡,熱浪為害最大,未來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死亡約有99%是熱浪所致,科學家指出,熱浪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中風、呼吸道疾病驟增。
2016年6月,法國巴黎豪雨,塞納河暴漲氾濫,許多人認為這是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AP)
2016年6月,法國巴黎豪雨,塞納河暴漲氾濫,許多人認為這是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AP)
佛希里說:「這項研究顯示,除非全球暖化被當成緊急事件而受到遏制,人們採取適當的適應措施,否則本世紀結束前,每年約有3億5千萬歐洲人可能受到有害的極端氣候影響。」

全球暖化、嚴重汙染 海洋缺氧「死亡區」急速擴張 總面積超過英國!

2017年08月06日 09:00 風傳媒
一旦水體內的氮和磷含量過高,藻類和浮游生物就會快速繁殖,使水體變色,圖為美國紐約(右)和紐澤西州(左)沿岸的藻華現象。(美聯社)
一旦水體內的氮和磷含量過高,藻類和浮游生物就會快速繁殖,使水體變色,圖為美國紐約(右)和紐澤西州(左)沿岸的藻華現象。(美聯社)
全球各地水域的死亡區快速擴張,現已超過406處,這些水域缺氧,生物難以生存,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甚鉅。研究報告也指出,美國最大的肉品供應商,是墨西哥灣死亡區近期迅速擴張的主因。

死亡區(dead zone)是氧氣稀缺的水域,形成主因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營養鹽汙染(nutrient pollution),大多數水生生物在死亡區中無法生存。根據發表於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的報告,全世界的死亡區多達405處,涵蓋24萬5000平方公里的面積,比英國國土還要大。



2017年夏天,位於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的死亡區大規模擴張,面積超過2萬700平方公里,而波羅的海(Baltic Sea)的死亡區,則在過去115年間擴張超過10倍,近幾年已達到6萬平方公里。

雖然死亡區也有可能自然形成,但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才是產生死亡區的主因,而且還不斷使現況惡化。農場和下水道排放的廢水含有豐富的氮和磷,這兩種營養物質隨地表逕流進入水域,引發「藻華」(algal bloom)現象,藻類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遮蓋海底植物需要的陽光。藻類和浮游生物死亡後下沉、被細菌分解,消耗大量的水中氧氣,造成其他生物死亡。
全球死亡區分布圖。(Wikipedia/Public Domain)
全球死亡區分布圖。(Wikipedia/Public Domain)
環保組織「Mighty Earth」研究報告指出,供應畜牧業的廣大玉米田和大豆田是形成墨西哥灣死亡區的主因,流入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流域畜牧農業發達,施灑過多的肥料富含氮與磷,這兩種物質不斷流入墨西哥灣中,使死亡區快速擴張,報告也點出,全美最大的肉品生產商泰森食品(Tyson Foods),要為這片死亡區負很大責任。
影響水域含氧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營養鹽汙染,全球暖化導致海水升高,也會讓水的溶氧量降低,而使死亡區擴張。全球死亡區不斷增加,不僅對漁業造成重大打擊,也會影響觀光業,許多海灘因為污染及優養化導致的惡臭,被迫關閉。
停止死亡區擴張是可能的,不過需要立法機構與相關產業的配合,而且行動要迅速。科學家指出,只要減少59%流入密西西比河的氮與磷,就能顯著減小墨西哥灣的死亡區。
死亡區(dead zone)是氧氣稀缺的水域,形成主因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營養鹽汙染,圖為加州外海。(Wikipedia/Public Domain)
死亡區(dead zone)是氧氣稀缺的水域,形成主因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營養鹽汙染,圖為加州外海。(Wikipedia/Public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