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3

終止鳥類墳墓!沒有扇葉的風力發電機




西班牙新創公司Vortex Bladeless研發出顛覆性的風力發電機,酷炫的外型,就像倒立的蘆筍直上天際。  (圖片來源:WIRED



摘要
只要開車經過海邊,就可以看到一台台大型的風車發電機正在旋轉,十分壯觀。但這樣的景象,未來可能會有所改變。西班牙新創公司Vortex Bladeless研 發出顛覆性的風力發電機,酷炫的外型,就像倒立的蘆筍直上天際。它沒有扇葉,製作成本較低,而且發電時完全無聲,無扇葉的設計更能保護鳥類安全。以下將介 紹Vortex的利基、原理與優勢:1.風力是建築業的阻礙,卻是發電的利器。2.Vortex的設計原理。3.Vortex的優勢。

1.風力是建築業的阻礙,卻是發電的利器
有別於一般的風力發電機,透過風力渦輪旋轉推動發電,Vortex的發電概念,來自於流體力學「渦量 (Vorticity) 」,渦量是描述流體的旋轉情況,對建築師和工程師而言,Vortex是他們建造房子必須處理抗風的難題,但對 Vortex來說,豐富的風力來源使發電機組擺盪震動,正好提供源源不絕的發電能量。Vortex的共同創辦人David Suriol、David Yáñez和Raul Martín說:「渦量是對建築師的阻礙,對他們而言卻是創業機會,我們應該要去思考如何善用這種能量,而不是去避開它」。因此他們從2010年就開始研 發無扇葉的風力發電機,將渦量透過震動轉化成電力。

2.Vortex的設計原理
Vortex的發電機形狀為細長的圓錐體,由複合玻璃纖維及碳纖維等材質製作,錐體的角度經過設計,目的是讓發電機產生最大的 震動值。如果有足夠的風量,就能造成發電機震動與搖晃,進而發電。在兩側圓錐的底部有相斥的環形磁鐵,作為非電動馬達,當圓錐朝某一個方向擺盪,底部相斥 的磁鐵就會將其拉至另一個方向,因此無論風速如何,發電機都能產生震動,震動所產生的動能,就會轉換成電能。

Vortex的發電機形狀為細長的圓錐體,由複合玻璃纖維及碳纖維等材質製作 。 (圖片來源:WIRED


3.Vortex的優勢
Vortex和一般的風力發電機,明顯的優勢在於,Vortex沒有齒輪,螺栓或者是任何機械零件,製造與維護成本便宜了約 50%。加上運作時完全無聲,無扇葉的設計對鳥類更加安全。而Vortex主打的產品Vortex Mini,高度約13公尺,在一般的狀態下,每小時42公里的風速可以轉換40%的風力。然而在實際的測試中,Vortex Mini相較於一般的風力發電機,風力轉換率少了30%,但在一台風力發電機所需的空間裡,可以擺放2台Vortex Mini,也因此彌補了Vortex風力轉換率較低的問題。

Vortex目前已經從西班牙政府和私人資金募資約100萬美元,並計畫於最近結束一輪在美國的融資。共同創辦人David Suriol說,他每天會收到超過200封的詢問郵件。當然,這個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希望能夠在今年年底以前,推出他們的第一個上市產品,高 2.7公尺,發電容量100瓦的發電機組,應用在發展中國家。Vortex Mini則計畫於2016年量產。
- See more at: http://www.startuptaiwan.com/blog/post/556fb8dd65aaea1ab88a8587?tag=556ccb3526797a305f8f01bb#sthash.1cBFExfx.dpuf 


全球肉類消費將達4.7億噸 環境衝擊恐惡化


【2014/01/14 文:suiis編輯部
現代人注重養生之道,素食主義已在全球掀起熱潮,但近日一份國際環保團體調查顯示,全世界對肉品的消費未跌反升,預計將達到近4.7噸的消費量,有學者警告這樣的趨勢將對人類的土地使用以及健康造成嚴重衝擊。

德國具指標性的環保團體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他們的《2014肉品消費地圖》中,發現全球肉品的消費量在2020年中將會達到4.7億噸,比原本預期的 數字多了1.5億噸,在肉類消費升高的情況下,供應牲畜的飼料不斷增加,會連帶增加耕作土地的面積與負擔、人類使用殺蟲劑等行為,也將對雨林、土壤、和河 川流域形成「致命的」衝擊。

德國環境及自然保護協會(BUND)基金會長芭芭拉(Barbara Unmüssig)表示,亞洲國家的肉類消費量若是繼續向「西方看齊」,會加速肉類的產量往高度工業化發展,這樣的趨勢會讓副作用發生,例如食物污染的醜 聞、抗生素的濫用、以及動物被施打賀爾蒙等問題都會陸續浮現。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一份題為《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Livestock's Long Shadow -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Options)的報告中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動物產品對生態環境的巨大破壞,特別是牲畜產生的溫室氣體已經超過了交通運輸業,包括汽車、飛機和船隻等。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畜牧資訊和政策局主席暨資深作家Henning Steinfeld說:「畜牧業是造成今日嚴重環境危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必須採取緊急行動才能補救。」

畜牧業對環境的破壞相當廣泛,包括空氣污染、氣候變化、水資源的浪費、水污染、森林砍伐、土地​​和土壤的破壞、物種的消亡等等。該報告同時還指出解決畜牧業造成的環境問題是我們當前非常緊迫的任務。

付出與回報的神奇能量轉換

?"
樂於助人可以激發人們的友愛感激之情,從中獲得的內心溫暖,緩解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慮。(AFP)
 

研究發現,樂於助人可以激發人們的友愛感激之情,從中獲得的內心溫暖,緩解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慮。而且,經常行善還有益於人體免疫系統;反之,一個心懷惡意、損人利己的人的壽命比較短。

文 _ 鄭孝祺

人生在世,誰都想活得豐富多彩,健康長壽。因此人人注重飲食營養、鍛鍊養生,卻忽略了「修為和德行」這一重要的保健方式。唐代醫家孫思邈是一名長壽之人, 他表示,「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延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說的是做人之道,關乎生命的壽夭。現代眾多科學研究同樣證實,善惡有報, 行善能延長人的壽命。

孔子在《論語.季氏》篇中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強調「大德必得其壽」。

美國研究人員在以「社會關係如何影響人的死亡率」為主題的研究中發現,一個樂於助人且和別人和睦相處的人,其預期壽命顯著延長,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 心懷惡意,損人利己,和他人相處不融洽的人,其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種族、收入、體育鍛鍊以及生活作風都不能影響這個具有普遍性的結論。

人的善惡觀念 影響壽命長短

美國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研究人員連續9年,跟蹤調查加州阿拉米達縣(Alameda County)的7000位居民,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則對2700多人進行14年跟蹤調查後,得出人的善惡觀念影響壽命長短的結論。

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善良人的長壽原因是:從心理角度看來,樂於助人可以激發人們對他的友愛感激之情,他從中獲得的內心溫暖,緩解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慮。而且,經常行善還有益於人體免疫系統。

反之,一個心懷惡意、損人利己的人的壽命比較短。如一個心臟病常常發作又對他人懷著敵意的人,其心臟冠狀動脈堵塞的機率就比較大。再如處處視人為敵的人, 往往一觸即發,暴跳如雷,容易使血壓升高,甚至釀成任何藥物都難以治癒的高血壓。至於貪污受賄和盜竊之類的人,因作賊心虛,易失眠、煩躁、精神壓力很大, 這種人的壽命比大多數人短。

美國心理學家傑爾曼和他的學生在歷時長達70多年的研究中,對加州各中學865名男生和672名女生,每隔5至10年反覆進行詳細心理測試。到1991 年,這些被測試的學生中,有一半男生和三分之一女生在世。通過對死亡者心理特徵與其壽命對照研究表明,那些從少年時就表現出性格誠實、遵守信用及責任心強 的人,比之於不夠自覺、不夠踏實的同齡人要多活2至4年。

被譽為「提燈天使」的南丁格爾自願到前線護理傷病員,從無私奉獻中感受到美好人生。 

(維基廣場)
被譽為「提燈天使」的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來自英國上流社會家庭,但她放棄優越生活,在戰爭期間自願作為一名護士到前線護理傷病員,從無私奉獻中感受到美好人生,享年102 歲;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德蕾莎修女(Teresa of Calcutta),一生服務於傳染病患者,直到走完87年的人生之路。

研究:惡念在血液中產生毒素
美國有雜誌曾經發表題為〈壞心情產生毒素〉的研究報告,報告稱:「人類的惡念,能引起生理上的化學物質變化,在血液中產生一種毒素。當人在正常心態下向一 個冰杯內吐氣時,凝附著的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物質;而當人處在怨恨、暴怒、恐怖、嫉妒的心情下,凝聚起的物體便顯現出不同的顏色,通過化學分析得知,人的負 面思想會使人的體液產生毒素。」

英國加的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與美國德州大學的聯合研究顯示,「惡有惡報」有科學根據。統計發現,少年罪犯的身體雖然比起同年齡的守法少年強壯,但當他們步入中年後,健康狀況急速下降,住院和殘障風險比正常人高出數倍。很可能跟犯人不良生活習慣與心理狀態有關。

美國著名心血管專家威廉斯博士早在1958年就對500名醫科大學生開始進行追蹤研究,經過25年後,他發現,其中對他人「敵視情緒」強或較強的人,死亡率達96%,這批人中患心臟病者也是其他人的5倍。

付出與回報間 有神奇能量轉換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前生命倫理學教授、現石溪大學教授(Stony Broo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史蒂芬.波斯特(Stephen Post)和小說家吉爾.奈馬克(Jill Neimark)從現代科學和醫學角度,對人的種種善行,在「付出」與「回報」之間究竟能產生什麼樣的關係進行了深度研究。

研究人員制定了一個詳細測量表,並長期追蹤一些樂於付出的人,分門別類的對每一種「付出」帶來的「回報」進行物理統計和生理分析,從而找出「付出」產生的 「醫療作用」和「快樂指數」,例如「宅心仁厚、樂善好施」的人,他們的善行確實對自身心理和身體健康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其自身的社會能力、判斷能力、 正面情緒以及心態等都會得到全面提升。哪怕對別人一個會心的微笑,傳遞一個友好幽默的表情,都會引起唾液中免疫球蛋白濃度的增加。

給別人一個會心的微笑,傳遞一個友好幽默的表情,都會引起唾液中免疫球蛋白濃度增加。 

(fotolia)
在綜合了40多所美國大學的一百多項研究成果後,並結合長期追蹤的實驗報告顯示的數據,他們得出令人驚訝的結論: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祕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渾然不知。

此外,科學家也在神經化學領域研究中發現一種現象:當人心懷善念、積極思考時,人體內會分泌出令細胞健康的神經傳導物質,免疫細胞也變得活躍,人就不容易 生病,正念常存,人的免疫系統就強健;而當心存惡意、負面思考時,負向系統被激發啟動,而正向系統被抑制,身體機能的良性循環會被破壞。

哈佛大學進行了一次實驗,讓學生們看一部記錄一位美國婦女終生在加爾各達救助窮人和殘疾人經歷的影片,隨後對這些被感動的學生進行唾液分析,發現他們免疫球蛋白A的數量比看紀錄片前增加。

養性者 則治未病
《黃帝內經》中說:「靜則神藏,燥則消亡。」靜,是指人的精神、情志保持在淡泊寧靜狀態,神氣清靜而無雜念,可達到真氣內存、心神平安的目的。 《黃帝內經》還說明一項真理:「養生要重德。」重視道德包含:做事要認真、負責,做人要真心、誠實,心態要保持慈善、祥和,要有恆心、毅力、大忍之心。在受到外因衝撞時,能有豁達的心胸去包容體諒,而不是馬上進入熱戰狀態,唇槍舌劍一番。

相傳活到141歲的藥王孫思邈,非常注重道德修養在養生長壽中的價值和作用,他在其巨作《千金要方》中說;「養生在於德行。德行兼備,雖不吃藥也可以長壽;德行不足,雖服玉液金丹(仙丹)也不能延壽。」

他還說:「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他主張治病須先治「心」病,治未病之病,不靠藥物,而在善於百行。百行就是人的各種行為,就是上述的「五難」。百行端正,則無需藥物也可以延年益壽。這就是養生先養性的實際意義。

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

從這些科學研究來看,善惡有報已經超越了有神論所倡導的生命價值取向,而是整個人類在此基礎上發展和生存的規律。這些科學研究也從側面證實,古人對善惡有報的信,並不是思想的封閉和愚見,而是那個時代,很大一個群體對待生命的根本看法。

對善惡有報的信,正說明人的思想是開闊的、開明的。心態的開放傳達著生命對未知事物保持的謙卑。因為信的本身,就是一種開放的態度,所以不會隨意的用極端 的思想,去封閉自己的出路,思想境界也很容易擺脫惡念的禁錮,開明的思想產生的效應,自然的能夠感應天地之間的協調。也正如醫學古籍中講的「正氣存內,邪 不可干」,生命自然健康,自然福壽。◇

http://www.epochweekly.com/b5/407/14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