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

少吃肉 救地球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1/21 00:07"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國人肉類攝取有增加趨勢,但若能減少食肉量,搭配蔬菜的攝取,除了能促進排便外,也能減碳救地球。桃園縣營養師公會副祕書長吳秋玲表示,現代人環保意識抬頭,許多研究都指出生產肉會浪費水,並製造溫室氣體,對全球資源帶來龐大壓力;若要戰勝氣候變遷,人們必須減少肉製品消耗才行。

美國康乃爾大學在2004年曾發表的一篇論文「飼養家畜與能源使用街中估計在美國地區,為了供應一個吃葷的人平均所需的飲食,每年必須消耗計:401加侖的汽油,但如果是素食者的話,則幾乎只要一半的量,只需219加侖。另外有研究指出牛群糞便所造成的污染氣體有一百多種,其中氨的排放量就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而氨正是導致酸雨的原因;甲烷排放量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這種氣體令地球暖化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06年的一份報告指出,畜牧業指出的溫室氣體比運輸業更多。以台灣為例:少吃一片肉,減碳效果等於少騎50公里的機車。

桃園縣營養師公會副祕書長吳秋玲表示,在均衡且面面俱到的條件下,減少肉品的攝取對健康有好處,但愈來愈多精緻且過度加工、烹調的食品充斥市面,反而曲解了健康飲食的概念,自然、原始、粗糙、均衡才是民眾追求的少肉真諦。加上有些婆婆媽媽誤認為肉類攝取不足會營養不良,甚至導致貧血、缺鈣的可能。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少肉的健康飲食原則呢?以下列舉一些注意事項。

1.適量補充牛奶與雞蛋,每日1-2杯牛奶或1-2份奶製品以滿足鈣質及維生素B12需求;每2-3天一顆雞蛋,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尤其幼兒、青少年、孕產婦等正處於生長或高蛋白、高鈣質需求階段,更應該注重牛奶與雞蛋的補充。

2.不喝牛奶者,黃豆類製品則建議每日4-5份,每份是一個巴掌大小。黃豆是素中之肉,胺基酸含量較其他植物完整。

3.全素者,全素者容易因飲食不均而有鈣質與鐵質缺乏的可能,應多選擇:菇類,如:杏鮑菇、木耳、香菇或堅果,如:杏仁、花生、開心果、芝麻等還有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鐵的食物。

4.主食來源多選擇全穀類及根莖類,這兩者都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也含有豐富胺基酸,可以彌補飲食中蛋白質、氨基酸的不足。

5.常食用鐵質含量較多的食物,紅豆、皇帝豆、甜豆,蔬菜則有:紅鳳菜、紅杏菜、山芹菜、菠菜等。但植物性鐵質吸收不如動物性鐵質,可在用餐前後,多食用水果,因水果富含維生素C在腸道有助於鐵質吸收。

若不吃肉,改吃足量的各色蔬果,除了可以節能減碳、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也能做好體內環保。因為全穀、蔬菜、水果、乾豆類食物具有豐富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過多攝入熱量;也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排便。

此外,蔬果中含有豐富的自然抗氧化劑,如︰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及上述提及的「植物性化學成分」,都可抑制新陳代謝所產生的「自由基」對細胞的破壞,降低細胞癌化現象。不僅可預防癌症,同時還可以減少許多文明病的發生,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便秘以及老化等。因此天天減少肉品的消耗,改吃各色彩虹蔬果,是兼具環境與身體保護的最佳的飲食方式。

火山爆發、地震頻傳 科學家指全球暖化是主因

(2010/01/14 22:16)
台灣受全球暖化影響,氣候變遷生災變, 您可知從飲食著手,就可以拯救地球?
海地發生大地震後,許多房屋倒塌,民眾被壓在瓦礫堆當中,只能伸出一隻手來求救。(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地震的發生是由地殼變動引起,但何時會發生,沒人知道,不過,現在有科學家指出,全球暖化很可能是最近這一陣子火山爆發、地震頻傳的主要原因。

地震發生瞬間,在大賣場裡的民眾驚慌逃離;這是這個月9日號加州發生規模6.5強震的情況,再早個5天,剛果火山爆發,冒出濃煙的岩漿。而在去年12月,菲律賓馬永火山也再度噴發,4萬居民被迫緊急撤離。

再加上目前這次海地大地震,不少人或許會懷疑這兩個月火山爆發、地震次數特別頻繁。對於這樣的問題,現在科學家提出了一項驚人理論,他們認為,最近地殼頻頻變動,可能是全球暖化造成。

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冰河融化,結果海平面上升,接著地殼釋放被壓抑的能量因此隆起,結果引發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倫敦大學麥蓋爾教授就指出,海洋大氣層和地殼其實相互影響,牛津大學派爾教授也指出,火山活動和氣候變動的密切關係。

事實上,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統計指出,從1993到2006年,短短12年間,全球大地震次數就增加超過3倍,雖然地震和暖化的關連性還要進一步確認,但這項理論已經開始引起學界高度重視。(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氣候地圖揭示氣候變化失控之影響

(23/10/2009)

英國政府今日公佈了一份新的氣候地圖,主要闡述了如果無法將氣候變化控制在2℃以內將產生的全球影響。在距離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召開還有45天的大背景下,英國各部門大臣正朝著簽署遠大協定的方向努力邁進,以此來避免氣候地圖所指出的種種危險影響。

該地圖由外交大臣文禮彬、能源和氣候變化大臣文立彬與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家約翰•貝丁頓(John Beddington)在英國科學博物館共同發佈,它是由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re)的最新同行評審科學及其他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共同製作的。該圖還強調了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所可能造成的部分影響。

面對即將到來的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變化會談,英國政府希望會談最終達成的協議目標是能夠將溫度上升控制在2℃範圍內。超過2℃將對世界產生嚴重影響。

地圖顯示了4℃的升溫幅度並不會在全球平均分佈,陸地比海洋的升溫要快,高緯度地區尤其是北冰洋地區的升溫幅度也會更大。

陸地平均溫度將比工業革命前的水準高出5.5℃。

氣候地圖展示了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部分影響,尤其是水供給、農業生產、極端氣溫和乾旱、森林山火和海平面上升風險等方面的嚴重影響。

氣候地圖預測所有主要糧食產區的主要穀類作物的產量都將下降。作為23%中國人口乾旱季節的水源,喜馬拉雅冰川到2050年很有可能消失近半。

外交大臣文禮彬說:「我們無法適應一個升溫4℃的世界。這份氣候地圖清楚地展示了我們當前面對的挑戰究竟有多大,氣候變化是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性 的解決方案,答案已經在我們手裡。但要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還需要所有人--外交部、環境部、財政部、國防部和整個政府和社會--並肩行動將全球升溫控制在 2℃的範圍內,唯有如此才能最大化地降低4度升溫所帶來的巨大安全風險。」

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大臣文立彬說:「地圖說明了12月份的哥本哈根會談已經是背水一戰。在英國科學家的幫助下,我們看見了全球升溫不能控制在2℃ 內將造成的災難性影響。還有不到50天就必須簽協議了,英國正全力說服世界制定更遠大的目標,這樣簽署的協定才能夠保護我們未來不必陷入4℃升溫的境 地。」

英國氣象局氣候變化諮詢主任維琪•波普(Vicky Pop)說:「如果維持目前的排放水準,那麼全球平均溫度很可能於本世紀末升高4℃,甚至遠遠提前。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將帶來全球範圍內廣泛而嚴重的影響, 因此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降低排放,避免未來出現水匱乏和糧食匱乏。」

科學博物館館長、倫敦大學學院氣候科學教授克裡斯•拉普利(Chris Rapley CBE)說:「氣候地圖通過圖像證明了全球氣溫上升4℃將導致的重大改變,因此這也證明了此次哥本哈根會談必須達成一致成果。」

編者按

關於氣候地圖的科學資訊請參見www.metoffice.gov.uk/climatechange/guide/effects

4℃地圖的線上版www.actoncopenhagen.decc.gov.uk/4degrees 為使用者提供互動網路工具,方便關注特定影響和地區,增進對氣候地圖背後科學資料與事實的瞭解。

除公佈氣候地圖外,最新展覽「證明!讓你相信氣候變化的所有證據」。也將同時在科學博物館揭幕。詳情參見www.sciencemuseum.org.uk/proveit

4℃升溫影響地圖的背景資料: 該地圖強調了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的水準上升4度對人類產生的部分影響。

氣候地圖預測: 此次氣候地圖預測採用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的 HadCM3 QUMP組合模型,將A1B和A1F1情景應用於全部23個模型從而得出了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上升4℃的結果,再取全部模型達到4℃升溫的平均點。每個 模型達到4℃升溫點的時間均不相同,因此本次預測代表的並非某個特定時間點。需關注的問題包括陸地(高)與海洋間(低)的溫差和北冰洋地區的極度升溫。

影響: 本地圖並未詳盡展示全球範圍內的所有影響,而是依據關鍵主題(水、糧、食等)進行選擇,還包括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以來在英國範圍內所進行的研究,以及專門針對氣候變化高點可能影響所進行的研究的成果。

地圖關注的是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因此並未選取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唯一例外的是亞馬遜地區的樹木梢枯,因為它代表了氣候變化所造成的該地區的嚴重經濟損失。


http://ukinhongkong.fco.gov.uk/zh/newsroom/?view=PressR&id=2107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