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6

全球暖化開啟北極海「西北航道」芬蘭破冰船24天從溫哥華直達格陵蘭

2017年08月05日 09:00 風傳媒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西北航道是一條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Arctic archipelago),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航道。由於地處極北,低溫和浮冰讓這條航道險阻重重,早年取道西北航道曠日廢時,更曾經有偉大探險家葬身冰冷海底。


而近年由於全球暖化,危險的浮冰不斷消融,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的航行時間亦愈發短捷便利,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更創下穿越西北航道的最快紀錄:從加拿大西岸到抵達格陵蘭超過1萬公里的航程,僅花費24天。

受全球暖化影響,原本阻礙航道的海冰不斷融化,每年西北航道開通日期越來越早,全線暢通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美聯社(AP)報導,諾地卡號7月5日從加拿大西岸大城溫哥華(Vancouver)出發,途經西北航道,於29日抵達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歷時24天。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加拿大漁業及海洋部紀錄顯示,在諾地卡號之前,穿越西北航道的最快紀錄是2008年的加拿大海岸巡防隊所屬的聖羅宏號(Louis L. St-Laurent)。聖羅宏號7月5日從紐芬蘭(Newfoundland)極東的聖約翰斯(St. John's)出發,7月30日抵達波福海(Beaufort Sea)的巴羅角(Point Barrow),耗時25天。

諾地卡號一路上遇到的船隻很少,只在太平洋海域遇到少許中國貨船、阿拉斯加漁船和一艘德國郵輪。途經巴羅角時,雷達發現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巡邏艇謝爾曼號(Sherman)的蹤跡,進入北極群島後,諾地卡號的旅伴只有海鳥和海豹,偶爾看得到鯨,而直到諾地卡號完成2/3航程,船員才在維多利亞海峽(Victoria Strait)附近發現第一頭北極熊。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航行中少見北極熊,代表牠們賴以狩獵的海冰每年都不斷減少,揭示氣候變遷帶給北極生態圈的衝擊。科學家預言,如果全球暖化持續,到了2050年,西北航道大部分地區的海冰都會在夏天融化。

目前,穿越西北航道還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北極圈原住民族因紐特人(Inuit,舊稱愛斯基摩人)仍能藉由冰封的航道進行季節性遷徙,然而,由於旅遊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發展,北極圈生態仍岌岌可危。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當諾地卡號航經分隔加拿大與格陵蘭的巴芬灣(Baffin Bay)時,觀察到一列貨船。它們當時正前往加拿大巴芬島(Baffin Island)載運鐵礦,未來數十年會有更多船隻、機器進入巴芬島開採、運輸鐵礦,可能會帶來更大影響。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美聯社)
諾地卡號船員發現北極熊的地方,恰好是英國探險家佛蘭克林(Sir John Franklin)葬身之處。1845年5月19日,佛蘭克林率領「恐懼號」(HMS Terror)與「厄瑞玻斯號」(HMS Erebus)從英格蘭的格林海斯(Greenhithe)出發,準備探索西北航道從無人行經的最後一段航道,但船員的家人一直沒有等到他們回家。
英國探險家佛蘭克林的最後旅程──西北航道(Hans van der Maarel@Wikipedia / CC BY-SA 4.0)
英國探險家佛蘭克林的最後旅程──西北航道(Hans van der Maarel@Wikipedia / CC BY-SA 4.0)
同年7月26日,這兩艘船在巴芬島附近最後一次被目擊,之後便消失無蹤,推測佛蘭克林和128名船員死於失溫、疾病和飢餓。

160多年之後的2014年9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在維多利亞海峽的海床上發現「厄瑞玻斯號」的殘骸。2年後,「恐懼號」在威廉王島(King William Island)現身。

全球暖化會致命!科學家警告:21世紀結束前,歐洲每年將被極端氣候奪走15萬人命!

2017年08月06日 07:10 風傳媒
義大利近日高溫,中部古城佛羅倫斯一名男子頂著小傘,在戶外沖涼(AP)
義大利近日高溫,中部古城佛羅倫斯一名男子頂著小傘,在戶外沖涼(AP)

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近年愈趨頻繁,熱浪、洪水、乾旱的情況在世界各地時有所聞,義大利與西班牙等11個歐洲國家政府日前均發布熱浪警示,提醒居民與遊客採取預防措施,避免高溫帶來的健康危害。專門研究環境與人類健康議題的英國權威期刊《刺胳針地球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4日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人類再不遏制日益嚴重的全球暖化,在21世紀結束前,歐洲將有3億5千萬人受極端氣候危害,每年將有逾15萬人因此死亡。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資助的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負責這項研究,該研究中心檢視歐盟28國、瑞士、挪威、冰島從1981年至2010年氣候變遷與人口成長的2300份預測紀錄,分析熱浪、強烈寒流、野火、乾旱、河水氾濫、海水氾濫、暴風等7種極度有害的天災,希望了解這些極端氣候未來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從1981年至2010年,每年有3千人因為極端氣候引發的災害而喪生,而聯合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人類不採取行動遏制全球暖化,從2071年至2100年,每年將有15萬2千人死於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人數爆增逾50倍,其中將有15萬1500人是死於熱浪。
近年歐洲經常被熱浪侵襲,圖為2015年7月,一群男孩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前的水池戲水(AP)
近年歐洲經常被熱浪侵襲,圖為2015年7月,一群男孩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前的水池戲水(AP)
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地理系的葛倫斯坦教授(Andrew Grundstein)表示:「有鑑於2003年的歐洲熱浪與2010年的俄羅斯熱浪帶來的極大破壞,數千人喪生,大家應該認真思索這項研究。熱浪將越來越頻繁,想到就讓人害怕。」
近年歐洲經常被熱浪侵襲,圖為2015年7月,一群孩子在法國南部尼斯的廣場噴泉戲水(AP)
近年歐洲經常被熱浪侵襲,圖為2015年7月,一群孩子在法國南部尼斯的廣場噴泉戲水(AP)

該研究也指出,21世紀初,每年6人因為海水氾濫喪生,到了21世紀末,每年將有233人因為海水氾濫而死。此外,乾旱將讓供水減少,糧食生產將受到影響,屆時1億3800萬人的基本用水需求也會受到衝擊。
2013年,德國東部格里瑪(Grimma)因豪雨成災,美麗的小鎮泡在水裡,許多人認為這是極端氣候所致(AP)
2013年,德國東部格里瑪(Grimma)因豪雨成災,美麗的小鎮泡在水裡,許多人認為這是極端氣候所致(AP)
原本氣候溫和的南歐將受到最嚴重的影響,屆時熱浪與乾旱將侵襲這個地區,義大利、希臘、西班牙、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馬爾他(Malta)、葡萄牙、斯洛維尼亞的居民將幾乎全數受到極端氣候引發的災害影響,每年每100萬人裡會有700人因此喪生。北歐丹麥、冰島、芬蘭、挪威、瑞典屆時每3人就有1人受到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影響。

此研究主要作者、聯合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佛希里(Giovanni Forzieri)表示,人類未來面臨的災害風險有9成是氣候變遷所致,剩下1成是人口成長、移民、都市化造成的風險。聯合研究中心指出,全球暖化造成的各種災害裡,熱浪為害最大,未來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死亡約有99%是熱浪所致,科學家指出,熱浪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中風、呼吸道疾病驟增。
2016年6月,法國巴黎豪雨,塞納河暴漲氾濫,許多人認為這是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AP)
2016年6月,法國巴黎豪雨,塞納河暴漲氾濫,許多人認為這是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AP)
佛希里說:「這項研究顯示,除非全球暖化被當成緊急事件而受到遏制,人們採取適當的適應措施,否則本世紀結束前,每年約有3億5千萬歐洲人可能受到有害的極端氣候影響。」

全球暖化、嚴重汙染 海洋缺氧「死亡區」急速擴張 總面積超過英國!

2017年08月06日 09:00 風傳媒
一旦水體內的氮和磷含量過高,藻類和浮游生物就會快速繁殖,使水體變色,圖為美國紐約(右)和紐澤西州(左)沿岸的藻華現象。(美聯社)
一旦水體內的氮和磷含量過高,藻類和浮游生物就會快速繁殖,使水體變色,圖為美國紐約(右)和紐澤西州(左)沿岸的藻華現象。(美聯社)
全球各地水域的死亡區快速擴張,現已超過406處,這些水域缺氧,生物難以生存,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甚鉅。研究報告也指出,美國最大的肉品供應商,是墨西哥灣死亡區近期迅速擴張的主因。

死亡區(dead zone)是氧氣稀缺的水域,形成主因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營養鹽汙染(nutrient pollution),大多數水生生物在死亡區中無法生存。根據發表於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的報告,全世界的死亡區多達405處,涵蓋24萬5000平方公里的面積,比英國國土還要大。



2017年夏天,位於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的死亡區大規模擴張,面積超過2萬700平方公里,而波羅的海(Baltic Sea)的死亡區,則在過去115年間擴張超過10倍,近幾年已達到6萬平方公里。

雖然死亡區也有可能自然形成,但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才是產生死亡區的主因,而且還不斷使現況惡化。農場和下水道排放的廢水含有豐富的氮和磷,這兩種營養物質隨地表逕流進入水域,引發「藻華」(algal bloom)現象,藻類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遮蓋海底植物需要的陽光。藻類和浮游生物死亡後下沉、被細菌分解,消耗大量的水中氧氣,造成其他生物死亡。
全球死亡區分布圖。(Wikipedia/Public Domain)
全球死亡區分布圖。(Wikipedia/Public Domain)
環保組織「Mighty Earth」研究報告指出,供應畜牧業的廣大玉米田和大豆田是形成墨西哥灣死亡區的主因,流入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流域畜牧農業發達,施灑過多的肥料富含氮與磷,這兩種物質不斷流入墨西哥灣中,使死亡區快速擴張,報告也點出,全美最大的肉品生產商泰森食品(Tyson Foods),要為這片死亡區負很大責任。
影響水域含氧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營養鹽汙染,全球暖化導致海水升高,也會讓水的溶氧量降低,而使死亡區擴張。全球死亡區不斷增加,不僅對漁業造成重大打擊,也會影響觀光業,許多海灘因為污染及優養化導致的惡臭,被迫關閉。
停止死亡區擴張是可能的,不過需要立法機構與相關產業的配合,而且行動要迅速。科學家指出,只要減少59%流入密西西比河的氮與磷,就能顯著減小墨西哥灣的死亡區。
死亡區(dead zone)是氧氣稀缺的水域,形成主因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營養鹽汙染,圖為加州外海。(Wikipedia/Public Domain)
死亡區(dead zone)是氧氣稀缺的水域,形成主因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營養鹽汙染,圖為加州外海。(Wikipedia/Public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