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9

地球暖化「藻」知道 墾丁紅藻銳減

更新日期:2009/11/19 14:37

(中央社記者陳靜萍基隆19日電)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林 (糸秀)美今天指出,全球暖化造成的生態浩劫已在台灣悄悄上演,墾丁國家公園以及東北角海域藻種銳減,嚴重危害淺海珊瑚礁生態。

林 (糸秀)美長期針對台灣南部墾丁國家公園以及東北角海域藻類進行調查,並從事海洋性紅藻特殊生活史相關研究,今天她在海洋性紅藻長期研究成果發表會上,發表上述研究結果。

林 (糸秀)美表示,因為人為的不當開發以及地球暖化影響,造成海洋中的海藻生長棲地漸漸消失,許多過去常見的藻種,越來越少見,

根據林 (糸秀)美長期監測海藻的結果,常見的黃氏龍鬚菜及其姐妹種等海洋性紅藻,1992年至今,生長季節及出現月份有明顯變短趨勢,而且藻種逐漸減少。

林 (糸秀)美說,1992年至1994年,秋末到春季期間在墾丁附近海域都可以發現藻體分布;而東北角海域除初秋時節外,紅藻也是水下常見的藻種之一。

但受到夏季高溫的影響,林 (糸秀)美在2007年的研究中卻發現,東北角的海藻其生長季節及出現月份有明顯變短趨勢,而墾丁海域海藻出現的季節及月份則是大幅縮短,僅零星出現於冬季。

林 (糸秀)美表示,台灣地區屬於受氣候變遷危害的高危險群,人為干擾加上全球暖化,造成海藻生長棲地漸漸消失,整體藻類的多樣性逐年減少,已嚴重危害台灣珊 瑚礁生態,讓整個海藻生態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除了黃氏龍鬚菜及其姐妹種等海洋性紅藻外,林 (糸秀)美說,同樣生長在墾丁國家公園淺海地區的紅藻,如嗒哇捲羽藻、粉枝藻、短環絲貝氏藻、螺旋紅枝藻等藻類也日漸稀少。981119

小學生一週一素 多纖多鈣多健康

文╱週一無肉日聯絡平台

如果從養生的觀點來看現在的飲食問題,年輕一代的飲食,特別是小學生可說是「史上肉食最多的世代」!

擁有中西醫雙執照的黃建勳醫師觀察,近來,有許多小女孩年紀輕輕的胸部就發育、月經來潮…,都是因為消耗過多的動物性食品,吃進了沒有必要的荷爾蒙累積所致。

不論從中西醫養生的觀點,黃建勳認為,愛吃肉都非好事,而針對很多小朋友的便秘、痔瘡問題,植物性飲食還有第二項特點,就是纖維素,要想解決學童的便秘困擾,一定要從植物性飲食著手。

前長庚主治醫師、敏盛醫院主任許尚文醫師也指出,有的家長擔心,不吃肉、又不喝牛奶,孩子會不會骨質疏鬆?

其實,早在1972年,美國臨床營養期刊就已經有一篇肉食者跟蔬食者的比較,研究發現,蔬食時間越久,骨頭的密度反而越強硬,尤其到風險最高的7、80歲,蔬食者的骨密度差不多是1.3,強度是肉食者的將近兩倍之多!

另外1986年哈佛大學有一位很有名的教授提供一份很大規模、很有公信力的一份研究,他發現,全世界牛奶喝最多的3個國家是美國、紐西蘭、瑞典,結果骨質疏鬆的比例,就是前3名!

南投縣、新竹縣有的學校,甚至從去年就已經開始「週一無肉」了,根據學校體健科老師的反應,學生過胖或是血脂肪過高的情況,都有很顯著的改善。

許尚文說,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吃一天會不會造成營養不夠,反而是吃一天素夠嗎?

前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陳惟華醫師就說到,有人擔心少吃肉,孩子的鐵質會不會不夠?其實不會。素食者比非素食者缺鐵的機會更小,因為大部分的蔬果裡面含有維他命C,會促進鐵質的吸收,植物裡頭含有很多鐵質、維他命A跟纖維素,多吃蔬果的小朋友反而會攝取比所謂多吃肉的小朋友要來得多。

有人則擔心鋅這個礦物質會不會不足?因為鋅是生長發育所必須的!其實穀類、堅果、豆類都含有豐富的鋅,素食者都可以有很好的鋅攝取量。

另外,一般來講,動物性的蛋白質會干擾鈣質吸收,所以低草酸鹽類的蔬菜──甘藍菜的鈣質已經證實比牛奶的鈣更好。

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陳建中教授則指出,從食品的成份而言,肉類的蛋白質成分大概是10幾到20左右;植物方面,一般豆類可以達到20幾甚至30,大豆更是高達40,所以不必擔心蛋白質的問題。再者,黃豆其實是一種完全蛋白質,人體該有的基本20種胺基酸都具足。

一般,我們所謂的飲食指南就是用「食物金字塔」觀念。事實上,只要把動物的部份改用其他的植物取代即可。

陳建中建議,如果學校改採無肉餐食,則一樣是──穀類6份、蛋白質用合起來一樣5份的豆類與堅果取代、蔬菜4份、水果2份、油脂只需很少即可,甚至根本可以不必另外添加油脂。因為一般的植物裡就已經有油脂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nov/16/today-health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