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除了使用抗生素治療動物疾病,早年不少飼主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預防動物感染和促進生長。近年受極端天氣影響,出現高溫等變異,國內家畜、家禽常爆發疾病,如小豬下痢、豬丹毒、牛流行熱及禽流感等。防檢局指出,養殖戶為避免細菌性疾病或繼發性感染導致損失,養殖過程中會增加預防及治療用藥,因此動物用抗生素有逐年增加趨勢。
監察院於二○○○年就針對國內抗生素濫用,糾正農委會和衛福部,目前農委會採逐步淘汰、禁用危害人體抗生素的策略。農委會至今已刪除卅六種含藥物飼料,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施泰華表示,現在持續加強生物安全、人車進出消毒管制及疫苗接種等防疫措施。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根據過去學者研究,台灣河川裡的抗生素是歐盟標準一百倍以上,問題嚴重,抗生素進到河川後,除了可能出現更難撲滅的超級細菌,也可能對生物造成影響,他建議,確實做好藥物回收,或在藥袋、藥包上標示回收方法等,有助減少環境汙染。
至於動物用抗生素,豬農黃先生表示,支持政府逐漸禁用對人體危害的抗生素,事實上,現在養殖戶也幾乎不使用這些,但現在動物疾病很多,也希望政府能夠找到替代性藥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