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13

在城市裡種菜 新加坡蓋垂直農場




新加坡國土面積只有台北市的2.5倍,由於地小人稠並不適合發展農業,農產品高度倚賴國外進口,一位土木工程師引進美國的垂直農場概念,在城市中蓋「垂直溫室種菜」,一年365天都能生產。
TVBS記者林芳穎:「新加坡寸土寸金要在城市裡面種田有可能嗎?答案在這裡。」

創辦人黃順和vs.記者:「小白菜是在那邊,大白菜是在那邊,所以他們是同一個家庭,所以你在同一個溫室裡面可以都種不一樣的。

三層樓高的溫室搭起A字型鋁架,每個架上都有新鮮嫩綠的蔬菜等著採收,這是新加坡第一個垂直農場。

創辦人黃順和:「這個垂直系統當我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到新加坡的土地有限,所以我們必須向上發展,就好像新加坡我們現在住在政府組屋一樣的道理。」

創辦人黃順和當了30年土木工程師,5年前轉業變身科技農夫,他設計的垂直農場採用有機種植,透過轉輪讓蔬菜以正水法從根部吸收水分,降低成本也節省人力。

TVBS記者林芳穎:「一般的傳統農地呢,是由農夫走向蔬菜,因此在採收的時候耗費相當多的人力成本,但是在這個垂直農場呢,是由蔬菜走向農夫,因此節省了不少人力。」

利用A字塔升降栽種,工人只要站在定點播種收割,比起傳統農地節省75%的人力,灌溉用水是雨水回收利用,耗電量和用水量都降到最低。

創辦人黃順和:「比如說這個架子他是6米高,他所需要的耗電量在新加坡等於一把電燈泡,60瓦的電燈泡,他一個月的耗電量大概是新幣3元,(傳統)生產一公斤的蔬菜需要400公升的水分,而我們這個系統所需要的只有12公升的水分。」

記者:「有點像水果的味道,那個菜甜甜的。」創辦人黃順和:「對,我們的蔬菜主要在這個環境裡面,我們製造一個三溫暖的環境,底部是涼、中間通風、上面是高溫,這樣植物他在三個過程裡面他可以製造多一點糖分。」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德斯帕米爾在1999年提出垂直農場的概念,將傳統農田移植到城市溫室,一年365天都能生產,不因氣候欠收,更大幅縮短食物運送距離,減少碳足跡,美國瑞典等地都開始實驗,但唯有新加坡將垂直農場商業化。

創辦人黃順和:「直接收割、直接包裝,這樣的話我們不需要再去處理過程,我們直接去放在我們的儲藏室,直接可以運輸到我們的顧客那裡。」
 
新加坡傳統農地達100公頃只能供全國7%的需求量,黃順和的垂直農場佔地3.65公頃,卻足夠新加坡4%的人口需求,雖然還不能達到自給自足,已經是倚賴農作物進口的新加坡一大突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