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30

美國馬里蘭州通過保護動物法案 禁止寵物店售貓狗

撰文:
最後更新日期:
美國馬里蘭州於上週二(4月24日)通過法案,禁止當地的寵物店售賣貓狗,並且只允許寵物店從收容中心收養貓狗,法例於2020年開始實施,相信能讓貓狗們獲得更多的保障。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馬里蘭州是美國第2個州份實行禁止寵物店售賣貓狗的法案。而第1個實行的則是美國加州,於2017年通過法案,當中保護對象除了貓狗以外,亦包括兔子。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據悉,除了禁止寵物店出售貓狗這項法案外,馬里蘭州州長Larry Hogan於當天亦簽署多項有關保護動物權益的法案,例如禁止曾犯傷害動物罪的人再次收養寵物。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於簽署當天,州長Hogan更邀請多個動物組織一起參與這個動物界的盛事,當中包括馬里蘭州愛護動物協會(Maryland SPCA)、動物收容中心BARCS Animal Shelter和人道組織Baltimore Humane Society,來自3個機構的工作人員和狗狗們都聚首一堂,慶祝這個屬於貓貓狗狗們的大好日子。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Governor Larry Hogan@Facebook) 
 
https://www.hk01.com/%E5%AF%B5%E7%89%A9/183416/%E5%8B%95%E7%89%A9%E6%AC%8A%E7%9B%8A-%E7%BE%8E%E5%9C%8B%E9%A6%AC%E9%87%8C%E8%98%AD%E5%B7%9E%E9%80%9A%E9%81%8E%E4%BF%9D%E8%AD%B7%E5%8B%95%E7%89%A9%E6%B3%95%E6%A1%88-%E7%A6%81%E6%AD%A2%E5%AF%B5%E7%89%A9%E5%BA%97%E5%94%AE%E8%B2%93%E7%8B%97

製造一件T恤 足夠讓你喝三年的水

紡織業不只耗能高 背後更有殘酷真相

製造一件T恤 足夠讓你喝三年的水

文 / 彭杏珠   攝影 / 蘇義傑   2017-12-29

製造一件T恤 足夠讓你喝三年的水

每個人幾乎都有好幾件T恤,但鮮少人知道製作一件棉製T恤,從種植棉花、織布染整到生產完成,要用掉多少水?

答案是2720公升,假設每人日飲2.5公升的水,足夠喝三年之久。

眾所皆知,紡織業是最古老產業之一。近幾年來,科學家才赫然發現,原來衣服也是破壞海洋生態的元兇之一。

翻閱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大學院校、研究單位的調查報告,各種觸目驚心的數據,揭示著大家都是危害環境的幫兇。

殘酷真相1〉耗水、耗電 排碳量更驚人
根據2017年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的報告顯示,2015年時裝產業消耗近800億立方公尺的水量,相當台灣(含離島)94座水庫有效總容量(約20.8億立方公尺)的38.46倍;並產出近100萬噸的二氧化碳、9200萬噸的廢棄物。

如果涵蓋從生產、運輸、消費、洗滌、烘乾、乾洗等過程,每年時裝業的排碳量更驚人,約製造8億5000萬噸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總排放量3%。

以每人必備的牛仔褲來說,用水量更可觀。根據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指出,製作一條牛仔褲要用到一公斤棉花,平均種一公斤棉花所需水量為8506公升,足以讓每人泡澡(200公升浴缸)43次或淋浴(約70公升)122次。

這還不包括製衣過程中最耗水的染整過程。一般染整廠染約70萬碼(約64萬公尺)的布,即需用掉近315萬公升的水。另外,用電量也不小。以織一噸的棉布料為例,就要用掉6萬5000千瓦的電力。以一般人一個月用電約350度換算,相當染整一小時可供應約1800個家庭使用。
如果你以為紡織業僅是耗水、耗電,那就錯了。

殘酷真相2〉染料廢水含72種有毒化學物質
根據印度Panjab大學時裝技術學院教授麗塔.康德(Rita Kant)刊登在《自然科學期刊》(Natural Science)的研究論文指出,世界銀行估計,全球17至20%的工業廢水汙染來自紡織染整業,染整的廢水包含約72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有30種無法去除。「這對服裝和紡織廠來說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環境問題,」康德的報告結論。

她又進一步表示,目前紡織業有3600多種染料,在染色、印花布料的過程中,也使用超過8000種的化學品。紡織廢水是造成環境退化與人類疾病的原因之一,約40%著色劑含有已知致癌物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曾在牛仔服飾工作的設計師指出,牛仔布要用許多化學原料染色、洗色,每次進入工廠就會聞到一股酸酸、刺鼻的味道。經過不斷洗滌,才能製成好看的牛仔褲,用水非常驚人,還會排放大量廢水。還好台灣廠商多會注意製程汙染,多數大廠都取得認證,但新興或開發中國家就很難說了。

根據中國大陸「中外對話」一篇「牛仔之都的汙染之痛」報導指出,廣東新塘鎮是牛仔褲第一名鎮,全球每銷售三條牛仔褲,就有一條來自新塘。

當地流行一句話:「解決不了汙染問題,送你一棟在新塘的樓,千萬別要!」牛仔褲需要經過設計製作、洗水、打釘、剪線和包裝等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洗水,就是將牛仔布料做舊、顯出質感的環節。「到洗水廠幹了兩個月才知道,印染、洗染……要大量使用化學製劑,當地人告訴我,在這個行業做久的人,生不出孩子,」在新塘海洋洗水廠做工的楊明(化名)說。

至今,這些情節仍在開發中國家上演著。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羅可容說,我們的環境已達到臨界點,難有能力消化紡織業排放的溫室氣體,有毒、有害物質及廢棄衣物。

其實,過去60幾年來,衣服的材質發生巨大變化。1951年,美國杜邦公司產出全球第一件聚酯(Polyester)西裝。聚酯是從原油提煉出來的塑膠,也可用來做寶特瓶。

殘酷真相3〉聚酯排碳量 是棉花碳排的三倍
從此聚酯逐漸取代棉花,成為最常用的纖維。時裝品牌對聚酯的依賴更居高不下。2000至2016年間,全球成衣業的聚酯纖維使用量,由830萬噸增至2130萬公噸,成長1.57倍。以聚酯為主的合成纖維,占成衣比例超過六成。

現在,聚酯已無所不在,愈來愈多的衣服是塑膠製品,帶來更沉重的環境負擔。2015年,製衣使用的聚酯纖維排碳量為2820億公斤;幾乎是棉花排碳量980億公斤的三倍。

這幾年來,科學家大聲疾呼微塑膠破壞生態的嚴重性,外界均將焦點放在保特瓶等塑膠產品,根本沒想到衣服也是微塑膠的來源之一。

殘酷真相4〉微纖維汙染河川、海洋生態
2016年,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首次發布深海動物吃進微塑膠的科學證據,發現距離陸地幾千公里外的深海,存有長度五公釐以內的微塑膠。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這些微塑膠成分,發現全來自合成纖維衣物洗濯落下的纖維,包含
聚酯纖維、尼龍和壓克力纖維等。

這就是鐵的證據,衣服與保特瓶、化妝品柔珠所造成的微塑膠纖維長度是不同的。

另外,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研究小組也花一年時間,分析家用洗衣機在不同溫度下、使用不同清潔劑洗多種合成材料所發生的情況,以計算出微纖維的數量。
研究發現,從一般纖維掉下來的微纖維,充斥在廢水出海口附近的海岸。其中丙烯纖維最可怕,每次釋放近73萬條細小纖維絲,是聚酯纖維的1.5倍,甚至比聚酯棉混紡纖維多了五倍。
當普利茅斯大學教授雪莉.梅森(Sherri Mason)第一次研究來自湖裡的魚時,驚訝發現在顯微鏡底下,纖維好像「將自己編織入魚的腸胃道中」。

另外,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也與一家服裝公司合作調查,發現平均每清洗一件合成絨毛夾克會掉落1.7克的微纖維。舊夾克掉落的纖維是新夾克的兩倍。這些微纖維流入附近的汙水處理廠,有40%流入河川、湖泊和海洋中。

尤其是很多摸起來很柔軟的毛絨絨衣物,這些用聚酯製成的平價服飾結構不緊密,很容易掉毛,甚至用手輕輕一碰就脫落。組織鬆散的纖維就會被釋放到環境中。

就在洗衣服的同時,數以萬計的微塑膠已隨著汙水進入下水道,有些堆積在海灘,有些流入大海,成為浮游生物、魚類和海洋哺乳類的食物,隨著食物鏈轉移,最後很可能出現在人類的餐桌上。

多數民眾卻不知,將衣服洗乾淨的同時,已把汙染留給環境。

根據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最新調查報告顯示,35%的微塑膠汙染來自合成纖維。單就歐洲和中亞的數據推估,清洗衣服釋出的微塑膠纖維,相當於每人每週向海洋丟棄54個塑膠袋。

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震驚服裝業,有些品牌開始朝永續發展,要求供應商取得環保生產的藍色標誌(bluesign)認證。有些服裝品牌也開始研發洗衣機過濾網,希望攔截微纖維加以處理,降低對環境的汙染。

羅可容說,以石油為原料、無法生物分解的聚酯纖維,不僅是海洋生態夢魘,也加劇氣候變遷。「真正問題不在聚酯,而是全球服飾大量增加」。

如何不讓人類最親密的衣服變成環境殺手,興采實業董事長陳國欽呼籲大品牌應該登高一呼,協同設計師、紡織廠商、消費者,共同支持循環經濟,達到人與環境共贏的典範移轉。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1730

2018/4/29

要求學生「吃掉親養半年的小雞」 日本生命教育...網反應兩極!


▲▼要求學生「吃掉養了半年的小雞」。(圖/翻攝自梨視頻秒拍)
▲學生們認真做紀錄,孵養小雞。(圖/翻攝自梨視頻秒拍)
記者楊蕙綾/綜合報導
為了讓學生了解生命的可貴,日本島根縣出雲農林高中去年10月開設一門「孵化小雞,養大後再吃掉」的課程,當課程逐漸進入尾聲,學生們也淚流不止。新聞引發網友熱論,話題也登上微博熱搜排行榜!

「梨視頻」影片可見,課程開始首日,學生們先做好孵化雞蛋的準備,確認孵化所需的溫度及濕度,再將雞蛋放入孵蛋器內,約莫三周後,一隻隻黃澄澄的小雞順利孵化,學生們也感到十分開心。

一個月後,雞隻全數孵化,確認培育箱的溫度及濕度後,學生們正式養育雞隻,每天輪流更換雞舍內飲水,也會替小雞拍攝成長紀錄,今年三月中旬,小雞們完美變身成雞,學生們最後一次替牠們測量體重,這也代表課程即將進入尾聲。

影片中可見,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兩兩一組進行宰殺課程,當場逼哭在場所有學生,女學生流著淚、啜泣對雞隻說「對不起」,還有學生擁抱痛哭,場面令人不捨。
▲▼要求學生「吃掉養了半年的小雞」。(圖/翻攝自梨視頻秒拍)
▲要求學生「吃掉養了半年的小雞」,學生泣不成聲。(圖/翻攝自梨視頻秒拍)
解體課程結束後,老師教導學生烹飪方法,只要將煮熟後的雞肉吃下肚,這堂為期半年的課程便正式畫下句點。班導師高橋表示,家畜作為食物被人吸收成養分,在養育生命最後把牠們吃掉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了解生命的重要。

影片曝光後引發網友正反面討論,有網友直呼「生命教育本身就是殘忍的」、「對食物最大的感謝就是好好吃掉不要浪費」、「怎麼感覺是雞業養殖課」、「然而我們農村人把雞鴨養大,就是為了下蛋然後吃掉啊 但是如果是自己養的狗就絕對做不到了」、「評論很多都沒有看過《銀之匙》」。

也有網友質疑「先讓其付出半年的關愛,然後又把半年的心血吃掉,教育的真是生命的可貴?還是一切皆可拋的殘忍?」、「我覺得這門課上的並不是生命可貴,而是面對自己有感情的事物如何冷漠對待,人之所以稱自己是靈長動物,不就是因為有情感和智商,這門課確實有點變態了」。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429/1159723.htm

2018/4/28

亞洲第一個大規模素食研究:台灣團隊發現吃素預防糖尿病!

2018-04-27 建立
carrot child 1
想知道「吃紅蘿蔔會讓人變聰明嗎?」你或許可以找一群人,要求他們從現在起每天吃一條紅蘿蔔,十年後再做個智力測驗,看是否比十年前更聰明;也可以找一群特別聰明的人來,調查他們過去十年吃的紅蘿蔔是不是比我們多?

無論如何,醫學上有許多方法去探討各類議題。其中一種方法稱為「世代研究」:找來一群健康的人,詳細紀錄他們的飲食習慣,一段時間後再來看看誰健康、誰生病,試圖找出飲食與疾病的關聯。

若好奇「素食能否使人類更健康?」,不能不認識以下兩個世代研究:
(1)美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健康研究」(Adventist Health Study),他們是一個鼓勵吃素的基督教派,並長期追蹤教友的健康情形。

(2)英國牛津大學的「歐洲癌症營養前瞻性調查」(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在歐洲進行大規模飲食調查。

這些研究指出素食者的死亡率、癌症都比葷食者低,甚至可降低糖尿病風險。然而以上大部分資料都來自國外,因此當亞洲地區首次出現了探討素食的世代研究,無異十分令人興奮與期待!

2018年3月,知名醫學期刊「營養與糖尿病」(Nutrition & Diabetes)刊登了一篇十分吸睛的文章,提出「無論是持續吃素或由葷轉素,皆能大幅降低得到糖尿病的風險」!(原文見此)
這篇文章來自台灣的大林慈濟醫院,文中指出:雖然西方研究早已證實,「素食」對預防糖尿病有十分明顯的效果,然而亞洲人不但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也不須要像西方人那麼胖,可能就已經得到糖尿病!考量東西方族群體質上的差異,亞洲人吃素是否也能預防糖尿病?仍是未知數。

大林慈濟醫院在2007~2009年邀請一群慈濟志工,加入名為「慈濟健康研究」的計畫,研究人員詳細記錄志工們的飲食習慣,後續並透過定期健檢、問卷、電話訪問…等方式,長期追蹤他們的飲食與健康情形。
Tina DM 1
有趣的是,由於2011年慈濟曾大力推廣素食,許多志工在這段期間由葷轉素。這為這個研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不但可以探討「改變飲食」對人體的影響,更能從中比較葷、素食與疾病的關聯。

2918位慈濟志工皆有相同的背景:不抽菸喝酒、沒有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病史,5年後發現有183人得到了糖尿病。仔細分析他們的飲食習慣,發現持續吃素者比非素食者減少35%得到糖尿病的機率;而由葷轉素的人,也比非素食組減少53%得到糖尿病的機率!
Tina DM 3
​素食對糖尿病的影響如此明顯,究竟背後的原理是什麼?研究者推測:或許是因為「鎂」會影響胰臟功能,而素食者攝取高纖與較多的鎂,可能對預防糖尿病有幫助。而過去也有研究發現,若將飲食中的肉類改成大豆,可改善胰島素阻抗,台灣素食者由於大量攝取豆製品,也可能有助於預防糖尿病。

此外,魚類富含飽和脂肪,會促使人體β細胞凋亡、肉類中的脂肪酸亦會影響胰島素分泌,都可能間接影響糖尿病。而「素食」同時避免了攝取魚肉類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增加植物性食物帶來的正面影響。

顯然,不管在東西方族群,素食預防糖尿病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這對公衛政策、環境保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在現今這個「飲食-環境-健康」三難的困境中,我們能否找到一個三贏的策略?選擇素食,或許是一個解答!

本文作者:張依平
文章審核:邱雪婷營養師 /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秘書長

【研究原文連結】
Vegetarian diet, change in dietary patterns, and diabetes risk: a prospective studydiabetes risk: a prospective study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簡介  
國內少數由醫學角度探討素食的非營利團體。集結各大醫院、大學...等多位有志推廣素食的醫療人員、專家學者,透過講座、食譜、文章,教育民眾正確的素食營養知識。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原文出處

https://www.twvns.org/info/research/347-2018-04-27-02-23-49

2018/4/22

美國的溫室氣體一半是由吃牛肉者所產生



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或稱溫室效應氣體,是指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大約佔26%,其他還有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亞氮(又稱笑氣,N2O)、以及人造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烴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近年來最引人注意的反常全球氣溫快速上升,主要是由於人為作用,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極劇上升所導致的。

而在一項環境研究快報上所發表的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那些吃牛肉最多的人,只佔20%的美國人,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佔了美國食品工業排放的46%,造成極大的環境傷害。
研究人員編制了一份332種食物對環境影響的資料庫,並將其與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相結合,該調查收集了16,800名美國人的自我報告飲食習慣。數據顯示,高影響力群體(以消費肉類量最大者,特別是牛肉,佔20%的研究參與者)的個體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低影響的群體多了7.9倍。

而分析統計一天的飲食裡對於溫室氣體貢獻最多的前五名分別為:肉類56.6%、乳業18.3%、飲料5.9%、魚和海鮮5.8%、蛋2.8%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高影響力組平均每天消耗3,000卡路里,低影響力組每天消耗約1300卡路里。研究人員表示:「農業是許多環境問題的關鍵因素,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地和淡水退化。」「因此,飲食結構已被確定為減少食品系統對於環境的影響,和釋放生產能力以滿足未來人口增長的重要槓桿支點。」

研究人員建議,如果美國要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標(如在「巴黎協定」期間),高影響力群體中的個人需要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少吃肉,多蔬食),使其與低影響力群體的飲食更加接近。而在全球範圍內,聯合國報導說,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已超過了所有交通運輸部門的總和。


https://www.suiis.com/news/article/1311

弓頭鯨愛唱歌 爵士即興難不倒 科學家三年錄到184種旋律

本報2018年4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林大利審校
 
正當繁殖季節的弓頭鯨,在北極沒完沒了的冬季黑夜,都怎麼打發時間?
當然是唱歌囉!根據4日發表的一篇研究,每年從深秋到初春,大約200頭因獵捕而瀕臨滅絕的弓頭鯨,在格陵蘭島東海岸聚集,為彼此演唱小夜曲,彷彿編制龐大的多重奏。
「弓頭鯨從11月到4月每天不停大聲唱著不同的歌。」研究第一作者、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海洋學家史塔福(Kate Stafford),錄下了這場海底音樂會。
fruchtzwerg's world(CC BY-NC-ND 2.0)
弓頭鯨。圖片來源:fruchtzwerg's world(CC BY-NC-ND 2.0)
史塔福和三位同事統計出,三年間共出現了184種不同旋律,這可能讓弓頭鯨成為動物王國中成為最多產的作曲家之一。「根據本研究的紀錄,弓頭鯨歌曲的多樣性和每年的變化,只有少數幾種鳴禽能與之相媲美。」研究中寫道。

弓頭鯨學唱歌  還很會即興創作

與求偶的鳴叫聲不同,弓頭鯨的歌聲是複雜的短樂句,並非受基因控制,而是學習來的。只有少數哺乳動物,像一些蝙蝠和長臂猿,以類似鳥類的方式發聲,而且重複性相當高。
另一種能唱細膩歌曲的鯨是座頭鯨,科學家在夏威夷和墨西哥海岸附近的座頭鯨繁殖地進行了大規模研究。一群座頭鯨在一年當中會唱著同樣的旋律,並在每年春季換一首。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弓頭鯨的歌聲用途更加廣泛,並且似乎很會即興創作。「如果座頭鯨的歌聲是古典樂,弓頭鯨就是爵士樂,更加隨性。」史塔福說。
在研究人員觀察的四個冬季中,弓頭鯨的歌聲跟前一年都不同,而且每季都出一整套新歌。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British Royal Society)的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

為什麼弓頭鯨頻繁出新歌  演化謎團待解

科學家仍不清楚弓頭鯨是否和座頭鯨一樣,只有公鯨唱歌。科學家們也不明白為什麼從演化的觀點來看,弓頭鯨要頻繁地改變牠們的歌曲。「在行為生態學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謎團。」史塔福說。
座頭鯨和弓頭鯨都是所謂的鬚鯨,以濾食方式吸收大量的海水捕食磷蝦、甲殼類動物和小魚。
弓頭鯨只能生活在北極地區,長達20米,僅次於藍鯨。牠們躍出水面時,可以用頭部打破至少18厘米厚的海冰。
NOAA / National Ocean Service photo(CC BY-NC 2.0)
弓頭鯨只生活在北極地區。圖片來源:NOAA / National Ocean Service photo(CC BY-NC 2.0)
從鯨脂中的石叉復原結果以及眼組織的分析結果來看,科學家相信弓頭鯨可以活200年以上。
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名錄,這個物種目前狀態良好,數量超過1萬頭。但是其中一個Spitsbergen族群被列為極度瀕危,數量從17世紀末的至少2萬4000頭降至今天約200頭。

參考資料


http://e-info.org.tw/node/210992

TRADITIONAL AFRICAN Music

2018/4/19

張大春 見字如來‧美好在

聯合國現場》告別綠色革命,轉向生態農業│糧農組織FAO推動新一波農業科學革命


「源自綠色革命的食物生產體系仰賴龐大的外部資源,也讓環境付出高昂的代價。土壤、森林、水源、空氣品質與生物多樣性都持續退化。」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主席達席瓦(José Graziano da Silva)敲響喪鐘,「不計任何代價、只追求產量的模式並沒有消弭飢餓,而肥胖症成了全球的流行病。」

上週在糧農組織羅馬總部舉行的第二屆「生態農業研討會」上,負責引導全球食農趨勢的達席瓦對著來自72國的政府代表、上千名與會者表示:「我們需要改變當前生產與消費食物的體系,轉向能夠提供健康、營養食物,保護環境的永續體系。」

兼顧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生態農業」(Agroecology)是開啟轉型大門的鑰匙。

糧農組織主席達席瓦敲響綠色革命的喪鐘(攝影/鄭傑憶)

生態農業,把落入邊陲的農人拉回核心

「生態農業」指的是,運用生態科學來研究、設計和管理永續農業與食物體系。在這寬鬆的定義下,依循不同的在地條件百花齊放。「因此我們需要對話,讓不同的論點相互參照,然後匯聚共識。」力推生態農業的法國前農業部長勒佛(Stephane Le Foll)表示。
糧農組織在2014年首次舉辦「生態農業研討會」後,接續的三年中在拉美、北美、非洲、亞洲、歐洲分別舉辦了七場區域性研討會。法、德、義,中國、南韓以及絕大多數中南美洲,目前全球共有28個國家訂立了推動生態農業的相關法律。
生態農業模式多樣,但關鍵思維有志一同:把落入邊陲的農人拉回核心。農業重拾全觀的視野,同時串起經濟、社會和文化功能,擺脫單面向只追求產量、經濟效益的短視近利。與綠色革命由上而下抹去各地差異的標準化技術不同,生態農業借重地方脈絡以及鑲嵌在農人身上的知識與技術。

「綠色革命」沒解決飢餓問題,環境、健康代價高,無法永續發展

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的研究員柏洛葛(Norman Borlaug)在1958年研發出麥稈矮、產量大的小麥,高產的稻米隨後在洛克斐勒與福特基金會位在菲律賓的「稻米研究中心」(IRRI)誕生。這波「綠色革命」填飽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嬰兒潮的肚皮,人口大增但挨餓的人減少。
多年豐饒飽足的表象下卻是百病叢生的環境,土壤惡化、水源枯竭、肥料和農藥污染日益嚴重,產量的增長後繼無力。農田的革命拉動了畜牧業發展,人類越來越像肉食動物,多肉、多糖、過鹹的加工食品讓營養與健康付出代價,農業也淪為全球暖化的兇手之一
農業產量大增,人數銳減的農夫卻是越來越邊緣化,農村消失,地景衰頹,重工輕農的經濟發展政策拉大城鄉差距,農人往不平等的低端滑落。

必須擴大生態農業規模,不獨厚集中式的大農

為了挽救因綠色革命而付出的環境、健康與經濟、社會代價,第二屆生態農業研討會主席迪亞斯(Braulio Ferreira de Souza Dias)指出,「我們已經到了轉折點,現在就必須擴大生態農業的規模。」小農、家庭農業將扮演關鍵的角色,不獨厚集中式的大農。
以高產量為招牌的綠色革命進行了60多年,不只沒有解決飢餓問題,確保糧食安全與人民營養健康的期待也落空。糧農組織認為,若延續這條道路,勢必無法達到聯合國設下的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DG)。距離期限只剩下12年,全球糧食體系不能不改變。

糧農組織將推動生態農業(攝影/鄭傑憶)

知識傳播以農夫為中心,培育種子教師,農夫教農夫

食指浩繁的印度經歷過綠色革命的盛況。但農人仰賴大量的化肥、化學農藥,投資成本日增,一旦收成不佳入不敷出,逼得許多農人走上自殺的絕路。
瀕臨孟加拉灣的安德拉邦是印度的糧倉,不斷攀升的投資拉高務農風險,壓縮獲利機率。安德拉邦的農業官員卡瑪(Vijay Kamar)表示:「我們推動的『零預算自然農法』從降低農藥、肥料與灌溉成本著手,透過害物整合管理(IPM)、無農藥管理(NPM)和社區永續農業管理(CMSA)協助農人轉型。」
「農夫少用藥,消費者也可以吃到更安全的食物,一舉兩得,」卡瑪說,「同時我們也保護了大地之母。」
卡瑪口中的「自然農法」並非放任由大自然接手,而是融合了專家研究與農民傳統知識。提高光合作用的成效、利用當地牛隻的排泄物來增加土壤的肥沃度,並用生物材質覆蓋土壤保住含水分與微生物。「而這些知識與技術的傳播,都是透過農夫教農夫來擴大規模。」

接地氣且嚴謹的科學研究、政府參與都是關鍵

零預算自然農法在2015年啟動時,安德拉邦政府訓練了8000名農夫,由他們返鄉接棒傳播技術,經過二年多的一傳十、十傳百滾雪球效應,現在有16萬農夫加入陣營。卡瑪承認,在人口眾多的印度這還是少數,「改變不是一夕間,但持續二十年,數目相當可觀。」

身為政策設計者,卡瑪提醒,「要擴大規模,政府的參與絕對是關鍵。」還要公民社會團結,當人數越來越多,「必須透過社會資本將農民組織起來,」否則即使再成功的例子,上億的散兵游勇也無法翻轉既有的體制。

接地氣且嚴謹的科學研究少不了,定期的土壤分析外,卡瑪指出:「2017年的調查顯示,所有參與的農民都反映成本下降了,88%的農人說產量增加。」但長期的效應還需要更精細的數據收集與分析。

在地球的另一端,來自非洲塞內加爾的恩戴亞(Gora Ndiaye)本身就是農夫,在糧農組織的協助下,興辦田間學校分享生態農業的經驗給其他同行。

生態農業把農業從邊陲拉回核心(攝影/鄭傑憶)

農業失去農民,農民失去農地

推動模式雷同、目標一致,但附著在農夫身上的知識、技術因地而異,不再拘泥於固定的慣行套數。「農夫是活在地方上,而不是活在產業中,」創新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羅許(Bruno Losch)表示。地方風土外,還有當地其他生產者、消費者的互動,交織於在地脈絡,生態農業才可能枝繁葉茂,培養迎接極端氣候、市場波動等挑戰的韌性(resilience)。
來自厄瓜多的阿梅茲克(Roberto Gorthaire Amezcue)在慢食組織的協助下,結合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集體行動來推廣生態農業,「農夫要受訓之外,消費者也要學著擔起責任。了解什麼是公平貿易,讓農夫得到應有的尊重。」

當中南美洲、亞洲與非洲的農民賣力爭回一席之地,來自西班牙的生態農業研究員托蕾茉察(Eva Torremocha)沈痛地說:「在歐洲,農夫瀕臨絕種。我們正在失去農夫、農夫失去尊嚴。農夫生產的食物餵養我們,我們卻在剝削他們。如果沒有農夫,誰來餵養我們?」
在現代社會中,托蕾茉察主張,「食農體系要同時關注農村與城市,不該排除任何人。」她認為,必須以扶植小農的地方政策發展在地、短距離的「食物鏈」。

轉移對慣行農法的補貼,生態農業不再昂貴

為綠色革命開疆闢土鋪路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堅持,小農無法達到規模、缺少經濟效益,拉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慢食的主張更被批為「菁英主義」,不顧市井小民的生計。

「綠色革命的糧食便宜是因為有政府補貼,把這些補助轉移過來,生態農業就不再昂貴。」厄瓜多農夫阿梅茲克點出當前低價的食農體系是仰仗政策支持。況且,若把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營養失衡與健康問題等外部成本計入,「慣行農法的代價其實非常高。」

來自西非馬利(Mali)的農民運動者庫里貝利(Ibrahima Coulibaly)呼應,「早在1920年就有專家提出生態農業,卻因為後起之秀綠色革命有政策支持,生態農業束之高閣。」他還點出,不只農民在消失中,「農地也在消失中,如果政府不遏止農地掠奪,生態農業只是空談。」
「還有種子,農人不能自由取得種子,就不可能有生態農業。」塞內加爾的農人古洛(Marion Guillou)痛陳。即使生態農業順利在地方脈絡中開枝散葉,「但沒有改變自由貿易的體系,廉價的進口產品就足以壓垮農人的任何希望。」

就像印度需要公民社會支撐農業轉型,庫里貝利說,「推動由下而上的生態農業,必須有民主空間,但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農人沒有權力。」

慣行農法的廉價產品是仰賴政府補貼(攝影/鄭傑憶)

壯大生態農業,須避免大廠控制的「慣行」規模化

改革需要壯大生態農業實力,好與當前的大農抗衡。然而,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執行長阿爾貝茲(Markus Arbenz)指出潛在的矛盾,「一旦生態農業往規模化推,很可能再度落入大規模企業掌控的局勢。」
殷鑑不遠,小眾的有機農業轉為大眾產品後,小農反倒逐漸不敵食品工業、大型零售業的價格競爭。有機走上慣行集中式規模化的經營老路。

上千位來自五大洲的農人、專家、官員在羅馬熱烈討論生態農業之際,中國、歐盟與美國接續對德國拜耳收購美國孟山都的提案開了綠燈。這起高達二兆新台幣、比台灣中央政府一年總預算還高的併購案,將催生全球最大的農化公司,掌握1/3種子、1/4的農藥、1/4的肥料市場。想扭轉食農體系,一座大山已經擋在眼前。

糧農組織的大會堂裡,大衛們長篇大論商討擊敗巨人歌力亞的計謀。身為綠色革命推手,美國代表言簡意賅拋出一句:「你們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和農業巨人同一陣線的還有加拿大、阿根廷。

法、義、中,友邦布吉納法索支持生態農業,台灣往哪裡走?

綠色革命主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農業發展,但越來越多的案例與研究突顯,身為「常態科學」的慣行農法面臨越來越多危機,已經到了典範轉移的關鍵時刻。糧農組織允諾,將推動資源往生態農業轉移,以實證研究的科學證據支持最新一波的農業科學革命。

除了去年在G7高峰會允諾推動生態農業的法國,向來以生物多樣化自豪的義大利也表示支持。蔡英文總統即將出訪非洲卻無緣前往的友邦布吉納法索也說,在貧瘠環境下,生態農業是未來出路。積極與會的中國同樣贊成。

從歐洲、亞洲、拉美到非洲,無論富裕或困窘,都有國家選擇了生態農業。台灣呢?在食農典範轉移的十字路口,曾自認以農立國的台灣要往哪裡走?

法國與台灣友邦布吉納法索支持生態農業(攝影/鄭傑憶)

上下游駐義大利特約記者 鄭傑憶

by

一個幻想用營養丸果腹的城市書生,在義大利領悟「我吃故我在」。
從書房到廚房,從市場到農場,探索盤中飧、禾下土、人與物的社會學想像。政大政治學碩士、羅馬Sapienza大學社會學博士,教育部公費留學生,曾任中央通訊社駐義大利特約記者。
更多關於地中海豔陽下的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solemediterraneo

以色列研究:減吃肉比消除廚餘、食物浪費好處更多

2018/3/27 — 13:05
現時,全球估計有三分之一人類糧食被丟棄與浪費,但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的研究指,我們仍有一個最大的浪費源頭未有將之計算在內,而這因素正是我們的膳食選擇。

以色列 Weizmann 科學研究學院的研究團隊首次定義和量化膳食選擇造成的浪費,並稱之為「機會性食物損失 (opportunity food loss) 」。該概念受經濟學「機會成本」所啟發。在決策過程中,人會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正是所謂的機會成本。而機會性食物損失源於人類使用農業土地生產肉類,而不是營養相若的植物性糧食。

該報告指,單在美國,如果完全避免機會性食物損失,即用植物性糧食代替所有當地人類消費的動物性食物,將能以相同土地資源產出更多糧食,可餵飽額外 3.5 億人,數字超過美國 3.257 億總人口。

團隊將生產五大類動物性食物牛肉、豬肉、乳製品、家禽和雞蛋,與生產有類似蛋白質、卡路里和微量元素等營養價值的植物性糧食所需之資源進行比較。團隊發現,以植物為基礎的替代糧食每英畝可產生多 2-20 倍的蛋白質。

當中分別最明顯的是牛肉。團隊將之與提供相似營養成份的大豆、馬鈴薯、蔗糖、花生和大蒜適當比例混合糧食對為比較後,發現在相同的土地,這些產物可為人類提供 100 克蛋白質,但牛肉則只產出 4 克蛋白質,顯示使用每一單位農業土地生產牛肉而非替代植物會造成 96% 的機會性食物損失。

其餘未能用營養類似的植物性糧食替代其他動物性食品的預估損失也很大:豬肉為 90% 、牛奶為 75% 、家禽為 50% 、雞蛋為 40% ,數字遠高於所有傳統糧食浪費的總和。主導研究的 Alon Shepon 博士指,分析表明改吃植物性糧食會產出更多糧食,其好處甚至比消除所有傳統定義的食物浪費更多。另一有份參與研究的學者 Ron Milo 指,如果我們想要提高全球糧食安全與增加飲食選擇,就必須衡量機會性食物損失。

是次研究亦與過去多個研究的結論相似。上周刊於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的研究指, 20% 美國人的膳食製造的碳排放,是該國飲食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 46% ,而這些碳排放大部份源於高牛肉消耗。去年蘇格蘭的研究也指出,減少養反芻動物騰出土地作其他用途可吸收更多碳,緩減氣候問題。
來源:
Phys.org, Food waste: The biggest loss could be what you choose to put in your mouth, 26 March 2018
報告:
Shepon, A., Eshel, G. & Milo, R. (2018).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nimal based diets exceeds all food losses. PNAS March 26, 2018. 201713820. doi: 10.1073/pnas.1713820115
文/Alan Chiu 、審核/Edward 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