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4

比利時最新飲食金字塔將加工肉類列為垃圾食品

  • 2017/12/25
比利時健康生活研究所The Flemish Institute for Healthy Living最近發表一項顛覆傳統的食物金字塔,將蔬果、豆類、穀物等植物性食品放於金字塔上端,鼓勵比利時人民消費更多植物性飲食!

從金字塔可以看出,最大最頂端為不同種類的蔬果、豆類、穀物、堅果以及水,中層是牛奶、雞蛋、魚肉、雞肉,最底層才是牛油與牛排。該研究所在一份聲明中說:「植物性食品應該成為我們膳食的基礎,並建議以豆類或豆製品取代肉類。

在金字塔外,有一個圓圈,加工食品如香腸,培根、油炸食品、甜品、酒精等歸類在此圓圈,並標示「盡可能少量攝取」。該機構一位人員Loes Neven向媒體Flanders Today說,「我們想明確表示,我們並不需要這些垃圾食品,並不是禁止人們吃這些,但這些食物並非是金字塔內的營養食物。」

 https://www.suiis.com/news/article/1279

2017/12/17

「動物不是食物是朋友!」台灣首次動物權遊行歌手大支相挺



響應國際間的「Vegan」行動串連,今(17)日下午有一群民眾不畏風雨,在網路上召集上百位同好者在信義區集結,呼籲大眾愛護動物從日常生活開始,把動物當成朋友,大家以動物扮裝並在耳朵掛上乳牛常用的「編號」,高喊「動物不是衣服,不是食物,不是娛樂」並繞行信義區,引起群眾圍觀,而向來關注動物權的嘻哈歌手大支也到場支持參加。

發起人吳智輝表示,自己大約是從五、六年前,看了屠宰場的影片後,決定開始拒絕吃動物直到現在,他也開始推動「素食三十」的活動,邀請大家體驗純素生活三十天,越來越多人響應,因此希望今天透過這個實體活動面對面,彼此互相認識建立連結,為了動物權一起努力。

吳智輝也說,愛護動物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包括購買無動實產品、以領養代替購買、不使用動物皮草製品、不花錢支持動物展演活動、每日吃1餐蔬食、及隨身攜帶環保餐具等等,這些都是簡單的方式,只要觀念改變,其實再多困難都不會真的覺得是困難。

已經吃素快十年的饒舌歌手大支也到場支持,他表示,吃素的目的不是為健康,也不是為了追求個人聖潔或是宗教目的,只是單純地想盡一份薄薄的心力,去減輕動物的痛苦,自己就有一首名為《屠宰場之窗》的歌曲,描述動物的處境,大支說,曾有人攻擊他說那吃植物也是生命,大支強調,當然植物也有生命,但動物畢竟和人類擁有同樣的神經系統,人應該更能體會動物成為食物的痛苦。

遊行現場有來自高雄、新竹的素食同好,也有來自香港、甚至才剛剛參加完英國的vegan遊行的朋友,也有很多人扮成牛、熊、雞等動物,自己帶著各式各樣的標語道具上街頭,訴求不使用動物皮革、皮草,不參觀動物園,不看動物表演,不把動物當成生財工具等,一邊喊著口號一邊週末人潮洶湧的信義區繞行,許多民眾側目旁觀,遊行群眾也分發傳單給民眾。

2017/12/13

到2025年,四分之一的紐西蘭人將放棄吃肉

  • 2017/12/13


根據Bean Supreme發布的研究表示,紐西蘭人肉越吃越少,一半以上的紐西蘭人說他們減少吃肉,有五分之一表示他們選擇一週半以上的無肉晚餐。而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計畫在2025年前大部分是無肉飲食。

Bean Supreme進行一項新的調查發現,紐西蘭人對於少吃肉越來越感興趣。該研究調查了紐西蘭各地1,000名居民的飲食習慣,有四分之一(24%)預計在未來七年內大部分是無肉的。
「健康」因素在選擇素食選擇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有42%的受訪者表示吃素是為了健康因素,其次28%是飲食費用考量,對動物福利或環境的關注則有14%。只有2%的受訪者表示,由於宗教方面的考慮,他們吃素。

調查還發現,18-24歲的千禧一代是最常見的年齡組,其中有21%是為了「健康因素」選擇素食餐的主要原因,相信他們將在未來十年內遵循主要無肉食的飲食習慣。

當涉及到特殊的飲食要求時,奧克蘭人說他們最可能遵循素食或素食營養計劃,懷卡托/豐盛灣地區的人則不那麼熱衷於接受這一趨勢。惠靈頓人和奧塔哥/南部地區的居民最樂意採用靈活半素食的方式進餐,88%每週至少有一次吃素。調查還顯示,素食者和素食主義者最常見於25~54歲的女性,住在奧克蘭或坎特伯雷。

紐西蘭人開始對“健康素食主義”飲食感興趣,以至於上市面上推出更多相關的產品。根據新的食品統計數據,紐西蘭素食漢堡、素香腸、豆腐和沙拉三明治等植物性製成的產品銷售額光去年就增長了20%以上。

https://www.suiis.com/news/article/1277

2017/12/12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肉類生產課稅

2016/5/25  
國際資源小組(IRP)最新報告「Food systems and natural resources」預測未來10年雞肉與乳製品消費量將增加20%,豬肉及牛肉將增加14%,至2020年中國豬肉消費量,以及印尼、歐盟與北美禽肉量將大幅增加。不過有些國家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與印度,其整體肉類消費量幾乎沒有增長,預計是與文化、宗教因素有關。

調查發現,為養活70億人口,有24%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來自養殖和運輸,並造成全球60種物種消失。聯合國專家為了遏止全球肉類消費量增加以及其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建議各國政府對肉類生產課稅。IRP成員Maarten Hajer教授提出,減少人類肉品食用量的方式,未來可從供應鏈提高價格,從消費者層面進行課稅。IRP共同委員Janez Potočnik也說到處理消費者選擇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但我們必須面對。

報告的合著者Henk Westhoek表示,政府不只要鼓勵人民為了環保而少吃肉,並且超市與大型食品企業應提供更好的肉類替代品與食品選擇,以減少西方社會肉類消費。雖然報告本身不提倡任何政策選項,為使糧食生產更永續,IRP提供建議,包含減低肉類消費量、減少廚餘量並重新與當地農民連結,供政府參考。

UN expert calls for tax on meat production-Adam Vaughan, theguardian
 
https://www.go-moea.tw/message_info.asp?id=10228&cid=10 

食齋救地球?各政府研徵肉類「罪惡稅」抗暖化 料最快5年內出台

  • 一段北極熊餓到瀕死的影片,勾起大眾關注全球暖化的問題。今日(12日)就是巴黎氣候協定簽定兩周年,但引起的政治風波卻多於環保討論,關於如何減排的實際處理方法卻似乎仍在起點,覺得全球暖化沒得救?

  • 非也,你都可以拯救地球,方法就是吃少一點肉類。近年有不少報告都指出少吃肉類有助減低溫室氣體排放,甚至建議徵收肉類稅,有農業投資關注機構發表分析報告,指肉類將會是繼煙草、碳排放及糖後,面臨「罪惡稅」的項目,變相鼓勵吃素救地球。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記者拍下一隻瀕死北極熊的影片,引起大眾對全球暖化的關注。
料肉稅未來5至10年「面世」

風險評估機構「農場動物投資風險及回報」(Fairr)發表分析報告,指未來5至10年各國很可能出現對肉類徵收的「罪惡稅」(sin tax),以改變全球肉食急速增長的趨勢。報告指,肉稅有助減低家禽業界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處理人類健康問題,徵肉稅勢在必行。
全球肉類需求亦正在增加,多吃肉類亦對人體健康構成問題,最終導致大額醫療成本;不過肉食帶來的溫室效應就最受關注,單計家禽業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便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5%,多過汽車、火車、飛機及船的總和;若計及農業、乳業及食品生產等相關行業的排放量就更驚人,去年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的報告顯示,若更多人轉為素食,將可減少全球6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家禽業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5%。(視覺中國)
高密度家禽飼養方式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因,部份是因為動物及大型農場內的泥漿槽產生甲烷。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全球牛、羊等馴化反芻動物,每年釋放1 億噸甲烷,而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較二氧化碳強25 倍。另外水資源及穀物都用作飼養動物,較人類直接食用為浪費。
動物生產的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較二氧化碳強25 倍。(視覺中國)
 
徵肉稅可減少10億溫室氣體排放
即然吃肉會造成環境污染,對肉類徵收「罪惡稅」便成為各界研究議題,事實上,德國、丹麥及瑞典國會已經討論過有關問題,去年起,中國政府亦已呼籲民眾減少吃肉,爭取每年肉類需求量減少50%。

Fairr總監Maria Lettini說:「在實行巴黎氣候協定的過程中,我們很可能看見政府採取行動減少全球家禽業界對環境的影響,按現時的進程我們很可能在5至10年間看到肉類稅出現。」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去年的另一報告就分析,對牛肉收40%稅率,對乳製品徵收20%稅,及對雞肉徵收8.5%稅率,可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預計每年可減少10億噸排放量,相當於全球航空業。
牛油等乳製品生產也是產生溫室氣體的元凶之一。(視覺中國)
 
除徵稅 可附其他政策推廣少肉飲食
各界鮮有透過改變食物生產方式及需求模式,以應對全球暖化問題,主要因為擔心政策影響大眾對食物選擇自由而遭到反彈,亦擔心或會增加飢餓人口。

負責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報告的施普林曼博士(Dr Marco Springmann)說:「當人們看見食物價格增加,就會憤怒,你便要解釋為什麼你要這樣做。」他認為推行成功的食物稅政策其中一個方法,是將稅收所得用於確保人們可獲得更健康的食物,如丹麥對飽和脂肪徵稅,政府只收稅而沒有任何相關政策,一年後便被擱置;但墨西哥對汽水徵收糖稅,所得稅項用作學校內的免費飲用水,成效就較理想。

英國智庫Chatham House於2015年的報告則指,民眾對於肉稅的抗拒沒有各地政府想像中大,反而期望政府帶頭行動。除對肉類徵稅,該報告建議可以透過增加學校、醫院及軍隊中的素食,減少對家禽業界的資助等方式實行減少肉類需求的目標。
要改變人類肉食習慣,或可透過徵稅實現。(視覺中國)
 
密集式種植亦打擊環境
有分析認為,推行大型社會政策當中,最困難的莫過於改變人類習慣,若沒有動力民眾不會自動改變,因此徵稅可能是改變肉類需求模式的合適政策;但透過稅務的名義去控制民眾最終可能得不償失。

另有分析點出,縱使種植植物較飼養家禽的排放量為少、對環境的影響亦較少,但不代表對環境是好事。部份農夫也是採取密集式種植,在全球糧食需求增長下仍會對環境造成壓力。

https://www.hk01.com/%E5%9C%8B%E9%9A%9B/140555/%E9%A3%9F%E9%BD%8B%E6%95%91%E5%9C%B0%E7%90%83-%E5%90%84%E6%94%BF%E5%BA%9C%E7%A0%94%E5%BE%B5%E8%82%89%E9%A1%9E-%E7%BD%AA%E6%83%A1%E7%A8%85-%E6%8A%97%E6%9A%96%E5%8C%96-%E6%96%99%E6%9C%80%E5%BF%AB5%E5%B9%B4%E5%85%A7%E5%87%BA%E5%8F%B0

2017/12/11

「這就是滅絕!」地球暖化北極熊首當其衝 攝影師含淚直擊饑餓垂死慘狀

鏡週刊
「科學家常說北極熊快滅絕了,我想讓人們看到什麼叫做『滅絕』。北極熊正死於飢餓,而這就是牠們餓死的畫面。」

自然攝影家Paul Nicklen最近在社群網路上發表一段北極熊瀕臨死亡,拖著身軀在荒地上覓食的影片,經過媒體轉載,引發了極大回響。

這段影片是Nicklen與保育團體Sea Legacy今年夏天一同前往加拿大位於北極圈內的巴芬島探勘時,第一手目擊並且拍下的。畫面中的公熊瘦到幾乎剩皮包骨,白色的毛皮凌亂不堪,兩隻後腳似乎是因為肌肉萎縮而無法使力,不時呈現跪地拖行的姿態。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北極原住民用來裝垃圾的鐵痛,卻找不到可供北極熊果腹的東西。飢餓的白熊最後疲累倒臥在地,眼神無奈得令人心碎。

My entire @Sea_Legacy team was pushing through their tears and emotions while documenting this dying polar bear. It’s a soul-crushing scene that still haunts me, but I know we need to share both the beautiful and the heartbreaking if we are going to break down the walls of apathy. This is what starvation looks like. The muscles atrophy. No energy. It’s a slow, painful death. When scientists say polar bears will be extinct in the next 100 years, I think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of 25,000 bears dying in this manner. There is no band aid solution. There was no saving this individual bear. People think that we can put platforms in the ocean or we can feed the odd starving bear. The simple truth is this—if the Earth continues to warm, we will lose bears and entire polar ecosystems. This large male bear was not old, and he certainly died within hours or days of this moment. But there are solutions. We must reduce our carbon footprint, eat the right food, stop cutting down our forests, and begin putting the Earth—our home—first. Please join us at @sea_legacy as we search for and implement solutions for the oceans and the animals that rely on them—including us humans. Thank you your support in keeping my @sea_legacy team in the field. With @CristinaMittermeier #turningthetide with @Sea_Legacy #bethechange #nature #naturelovers This video is exclusively managed by Caters News. To license or use in a commercial player please contact info@catersnews.com or call +44 121 616 1100 / +1 646 380 1615”

Paul Nicklen(@paulnicklen)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12月 月 5 8:52上午 PST 張貼
拍下這段畫面的Nicklen說:「我們站在那裡哭──一邊拍攝,一邊流淚。

Nickelen隨後在自己的社群網站PO上這段影片,並描述了他的觀察和感受:「當科學家告訴我們北極熊會在100年內滅亡,我想到的是地球上現有2萬5千隻北極熊都會像這樣死去…肌肉萎縮。全身無力。緩慢、痛苦的死去。…這頭熊年紀並不大,我判斷他大概只剩下幾小時,最多幾天可活。

這段畫面被轉貼到Youtube之後,不少網友都表示不忍卒睹,看了無比心痛,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人類排放溫室造成的後果,不過也有少數人認為這是物競天擇,自然淘汰。

有網友詢問拍攝者Nickelen,當時為何不放下攝影機,趕緊找食物餵給這隻飢餓的北極熊?對此Nickelen表示,他當然想過要救熊,但當時他並沒有配備麻醉槍,身旁也沒有幾百公斤的海豹肉可供餵食。

事實上根據加拿大法律,餵食北極熊是違法行為,「單救這一隻熊是沒有意義的。有人以為我們可以在海上放置平台,或是餵養飢餓的熊群,但真正的現實是──如果地球持續暖化,我們不只會失去熊,還會失去整個極圈生態系。

隨著氣候變遷引發關注,北極熊近年來已成為暖化最具代表性的受害者。由於北極熊仰賴海豹作為食物,極地冰層因為溫度升高而不斷融化縮減,迫使北極熊被限制在陸地上找尋食物,每每因此活活餓死。

根據衛星影像資料,在北極圈19個有北極熊棲息的地區,一年中冰層覆蓋海面的日數正在不斷銳減,平均每10年就減少7-19天。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National Geographic

2017/12/4

三張圖看懂食肉經濟學 WWF:環境壓力大增 種飼料不如種食物




  • 烤肉、火鍋、串燒在香港開得成行成市,總有一位食肉獸在左右。

  • 其實,人類現時的吃肉習慣相當「不划算」,全因家畜飼料種植的「投資回報」對地球來說相當低。


種植動物飼料需要相當多土地與水資源。(VCG)

所謂投資回報指的不是經濟效益,而是投放同樣的土地和水資源,其實可以用以種植人類食用的農作物,令更多人得到溫飽;聯合國環境保護計劃指出,若將飼養家畜的穀物變成人類食物,理論上可以餵飽額外35億人。

除此以外,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分會早前發表報告指出,用以飼養雞、豬和其他家畜的豆類作物,令自然環境承受莫大壓力,導致大規模的土地及物種損失,當中以亞馬遜、剛果及喜馬拉雅地區為甚。

例如在英國,豬肉在肉類攝取中排行第二,僅次於雞肉。但每年人均便吃掉25公斤豬肉,幾乎等同斤所有肉類加起來的建議攝取量。而全球肉類攝取量更有增加的趨勢,專家估計2050年會達至4.55億噸。

如此一來,飼料需求亦會直線上升;現時全球對飼料需要最大的是亞太、歐洲及北美的雞農,2009年的數字是佔上全球飼料總數中的41.5%。例如美國對雞肉需要由1960年代起持續上升,2016年時的人均雞肉進食量是當時的3倍有多。
「世界的蛋白質汲取量比實際需要更多,而這對野生動物有災難性的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食物政策部經理Duncan Williamson說:「令人震驚的是,全球60%的生物多樣性減少,都因為我們的食物而起。」

他指出,很多人知道以肉為主要食糧的飲食習慣對水和土地都有影響,更導致溫室氣體排放;但很少人知道,問題根本是來自飼養動物的飼料種植。
(衛報)
https://www.hk01.com/%E5%9C%8B%E9%9A%9B/123888/%E4%B8%89%E5%BC%B5%E5%9C%96%E7%9C%8B%E6%87%82%E9%A3%9F%E8%82%89%E7%B6%93%E6%BF%9F%E5%AD%B8-WWF-%E7%92%B0%E5%A2%83%E5%A3%93%E5%8A%9B%E5%A4%A7%E5%A2%9E-%E7%A8%AE%E9%A3%BC%E6%96%99%E4%B8%8D%E5%A6%82%E7%A8%AE%E9%A3%9F%E7%89%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