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7

怕蛇嗎?其實牠們更怕你! 專家教與蛇和平相處秘訣


▲蛇生存在世上的目的,從來不是「攻擊人」。(圖/汪仁傑提供)
記者林育綾/專題報導
夏日是蛇類出沒的高峰季節,偏偏蛇是許多人害怕的動物之一,理由不外乎是「牠會咬人!」「會被牠毒死!」其實這都是非常偏頗的誤解。蛇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攻擊人類;相反地,牠們十分怕人,根本不想與人類正面交鋒。然而人們的恐懼多半是因為不瞭解,因此兩棲爬蟲類專家汪仁傑分享與蛇和平相處的秘訣、避開蛇的方式,還有蛇在夾縫中求生的悲哀。如果遇到蛇,只要維持「一個蛇身」或「一公尺」的安全距離,通常不會被攻擊。
被抹黑與被霸凌的蛇
蛇出現在許多優美的神話中,擁有很高的地位,被當作神祇或圖騰崇拜,例如澳洲有創造萬物的虹蛇、西非有支撐世界的巨蛇,而臺灣原住民布農族對於百步 蛇也十分敬重,在野外遇見會優先讓路給牠。不過在部分宗教經典或民間故事及電影中,牠們卻被視為「邪惡」的象徵,甚至被媒體抹黑,漸漸地,人人看到蛇喊打 又喊抓,忘了牠們也是大地的一份子、是一條生命,只想「除之而後快」,讓蛇飽受被霸凌之苦。
▼在澳洲原住民神話中,虹蛇創造萬物。(圖/取自網路)

汪仁傑說,其實大多蛇遇到人,只想溜之大吉,以免惹來殺身之禍;就算是毒蛇,也不會輕易使用毒液攻擊人,畢竟人類對牠們而言既不是獵物,更不是天敵。毒液是為了獵食,因此不會隨便浪費。如果你先逃跑,蛇絕對不會反過來追你。有 的蛇發現自己暫時逃不掉,還會盤起身體、把頭藏起來,這時候若還狠心傷害牠,如同傷害沒有威脅的無辜小貓一樣殘忍。而有些人類拿蛇來製作成皮件、泡成藥 酒,對此汪仁傑表示,蛇在大自然的位階中算是比較高的,因此數量不多,製作蛇皮包或藥酒等不但不人道又不必要,也並非永續產業。
大部分的蛇動作並不靈敏,因為牠們在視覺、聽覺上都不敏銳,但是蛇對於震動很敏感,例如腳步聲,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說在野外草叢間行走可以「打草驚 蛇」,降低遇到蛇的機會。蛇只有嗅覺最佳,牠們經常「吐信」,但這動作也絕對不是要攻擊人,而是為了探索環境。蛇信是牠的嗅覺器官,靠著嘴部的犁鼻器探測 週遭氣味,所以汪仁傑說,「下次看到蛇吐舌頭,別以為牠是要咬你,也不是要嚇你,只是想認識眼前的人事物,你可以看作是牠在打招呼!」
▼蛇吐信是為了認識周遭環境與眼前人事物,就像西藏人吐舌打招呼。(圖/汪仁傑提供)


▲汪仁傑說,蛇的行動其實相當緩慢,攻擊範圍也不大,建議至少保持至少一公尺安全距離相互尊重。(圖/汪仁傑提供)

▼當他繞到眼鏡蛇身後近距離處拍照,蛇都不一定能及時反應過來。(圖/汪仁傑提供)

如何避免蛇類進屋?
當蛇不小心進到人們的屋子裡,通常是為了食物,尤其是鼠類。所以若想避免屋子內有蛇,汪仁傑建議維護居家環境清潔很重要,屋子外圍也儘量除草,杜絕蛇類進屋的可能性。此外,蛇類的躲藏能力很強,所以屋內設施保持簡單、少堆放雜物,減少蛇類藏匿的機會。「如果真的遇到蛇跑進屋子的情況,切記不要自行捕捉,以免在過程中遭到蛇的反擊而兩敗俱傷!」

▲這種環境很容易吸引蛇進屋!若不想引「蛇」入室,房子周圍應盡量除草。(圖/汪仁傑提供)
但目前台灣官方幾乎沒有專責處理野生動物的單位,民眾只能通報消防隊協助處理。不過消防隊員的專業在於救災、救火,嚴格來說像是捕捉流浪貓狗、抓 蛇、摘除蜂窩等需要具備動物知識與保定技術的工作,都不是消防人員的職責,也都有相當的危險性,建議政府在各縣市成立專業單位,讓專業人員來協助,以減輕 消防人員的負擔,同時也能夠降低人或動物受傷的風險。民眾也可以通報對野生動物比較專業的動保團體(例如: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因為消防員通常對蛇也不夠瞭解,常用帶著鋸齒狀的長鐵夾來抓蛇,往往讓蛇因此重傷死亡。汪仁傑心疼地說:蛇沒有手跟腳,全身都是脊椎,只能靠身體爬行,而消防人員也因為緊張,使用鐵夾力道太重,經常夾斷牠的脊椎,只要一節脊椎骨被夾斷,整隻蛇就癱瘓殘廢了,表示牠的時日也不多了。更別說是還把補到的蛇舉起來高掛半空中,只為了秀給人看,這舉動就像先把人掐到快斷氣後,又掐著脖子吊起來一樣殘忍。


▲▼這兩個都是生命。如果你對上圖捕狗隊的行徑感到不舒服,對狗產生同情心,那為什麼對下圖無感?其實蛇的遭遇也十分可憐,牠根本不願意傷害人,卻因此可能受到嚴重內傷甚至死亡。(取自網路照片)

當我們在野外遇見蛇
汪仁傑說,當他到野外登山時,會把自己當作動物的一份子,因此不管是蛇或其他動物,就像是鄰居,牠們跟我們一樣共享大地資源,是生命的一份子,沒理由要驅趕或除掉。如果狹路相逢遇到不願離開的蛇,只要保持大約一個蛇身的距離或是1公尺,就相當安全了。好幾次他近距離經過盤著的龜殼花、青竹絲的面前,牠們也只是不動聲色,說不定心裡還想著「拜託不要被發現!」
他也提到,其實不論在哪裡都有可能發生意外,在路上發生車禍、去太魯閣被落石砸傷、在家裡吃飯噎到,往往都是意想不到的。蛇雖然不少,但也沒想像中那麼多,而「打草驚蛇」雖然有它的效果,不過:「依照在野外打混這麼久的經驗告訴我,其實真的不需要太過擔心。若是想要更保險更安心,穿雨鞋加上長褲是最安全的。」不過他更相信的是:「我們用什麼樣子的態度對待大自然,祂就會怎麼回饋。每一步都抱持著尊重的心情,仔細觀察周遭環境,就會受到大自然的保護;若是漫不經心、不注意腳下,意外就會發生。」

▲汪仁傑經常讓人近距離接觸蛇,解開對蛇的恐懼。不過他也說:蛇不是小狗小貓,不太喜歡被人撫摸,就算不怕蛇,接近牠還是要懂得尊重、適可而止。(圖/汪仁傑提供)
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蛇
然而蛇並非只會出現在野外、山上、草叢堆中,事實上也有些蛇在都市裡生活,因為進食一餐就能維持好幾天,所以常待在下水道、水溝裡,等同在夾縫中求生存。有時候跑到外面曬個太陽、透透氣,卻不幸被人通報抓死、被打死,或是被車碾死。

▲蛇沒有眼皮,車禍被碾死也無法闔眼。(圖/汪仁傑提供)
另外有句俗語說「貪心不足蛇吞象」,但汪仁傑平反,其實蛇一點都不貪心,牠們雖然吞食相對來說體型不小的鼠類、蛙類,可是實際上蛇對於大自然資源的 掠取並不多,因為久久才進食一次,每次進食都足以支撐許久。而且蛇通常是靜待在某處,採取「被動獵食」,當獵物主動經過眼前才會捕食,十分遵守大自然法 則。
▼蛇通常採被動獵食,有時候青蛙在身後也不見得會捕獵,而且吃一餐可維持好幾天。(圖/汪仁傑提供)

被蛇咬怎麼辦?
汪仁傑說,台灣因為被蛇咬而送醫的案例,每一年平均約900多件;但每年出車禍而送醫的比例,比被蛇咬高出好幾倍,卻沒有人因此害怕「紅綠燈」。被 蛇咬的人,大多都是沒有注意到、沒掌握安全距離,威脅到蛇的生命安全,或是自行去抓蛇才被咬。而當中還有許多並非被毒蛇所咬,就算是毒蛇,醫院也有血清可 醫治。
萬一不幸被蛇咬,汪仁傑建議以下四點:第一,「不要緊張。」因為緊張會讓心跳變快,加速血液循環。第二,「認清蛇的長相。」以便到醫院指認血清,萬一打錯血清很麻煩,也記得在施打前測試是否對血清過敏。第三,「讓傷口低於心臟。」第四,「儘快到醫院。」只要在3小時內趕到醫院,都會沒事的。
你可以繼續討厭蛇,但不要殺害牠
你可以不喜歡蛇,但請不要傷害或殺害牠。地球並非人類專有,不應對其他物種都趕盡殺絕,容不下其他生命的存在,何況蛇從來不想與人為敵。就算是毒蛇,毒液也只是牠的生存能力,並不是拿來攻擊人的武器。
蛇脫皮的特性,象徵著蛻變、重生,因此許多醫院、醫療單位都以蛇作為圖騰、標誌,祝福病人脫胎換骨。人若打開心胸尊重蛇、尊重自然,與牠們和平共享這片土地,或許也可以獲得蛇的祝福,擁有展開新生的力量。
【後記】:如果您喜歡這篇報導、對蛇感興趣,或是依舊怕蛇但稍微卸除了對蛇的偏見,那麼誠心邀請您讀這篇報導背後蘊藏的故事:再見了,蛇奶奶!謝謝妳教我們這麼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