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

油價大跌與地球暖化

魏國彥/環境保護署署長
近半年來,國際油價從去年六月十九日的高峰一一五美元(布蘭特期貨價)下跌,日昨一度跌破五十美元大關,創五年半來新低,牽動全球股市劇烈震盪;歐元跌到九年來最低,也造成綠能產業悚慄不安,融資困難,前景模糊。

上個月閉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屆締約國會議,經過三十六小時的馬拉松攻防,對於在二○二○年之前如何填補二氧化碳一百億噸減量缺口,似乎 已勾勒出可行之遠景,締約各國將提出「自主預期貢獻額度」(INDCs);突然間,原先據以計算得失、規劃遠景的重要基礎—石油價格已然大幅衰跌,地球是 否會落入氣候劇變、萬劫不復的終局?

油價直直落,並非世界上突然發現大油田,而是國際氣候政治角力,以及美國大量開發頁岩油氣引發的能源產業價格戰所致;其中,俄羅斯基於戰略考量提供 歐洲天然氣,中東國家對於美國頁岩油氣增產的反擊與自保,痕跡宛然。另方面,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聯手減碳的協議綢繆已久,山雨欲來,似乎也造成石油輸出國 家削價求售,以便宜供給來創造需求,徹底打亂原來能源市場價格結構,進而殲滅替代能源產業,可謂釜底抽薪、一石數鳥。

美國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油價每調降十美元,可讓全球經濟成長率增加約○.三%至○.八%;也就是說,因油價牽動的能源價格下滑,有助於經 濟成長,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達四%。美國做為能源消費大國與排碳大國,已經先馳得點,近半年來經濟復甦暢旺,引發各出口國(含台灣)出口大增,景氣 回春,失業率下降。看來,領頭羊美國的牛勁沖天,致使石油、煤炭等含碳能源消費大增,各國原來的減碳承諾防線將被突破。

二○○八年以來,我國的能源密集度逐年下降,年平均改善約二.五%,依 照此趨勢,二○二○年之前,我國可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回二○○五年的水準,達到馬總統揭示的減碳目標。以台灣一年進口約三億桶原油而言,國際油價腰斬,我 們可省下約一五○億美元購油成本,對於我GDP貢獻達二%;央行總裁彭淮南以「減稅」形容,因為這等於產油國對其他國家減稅,對於以能源消耗為大宗而出口 為主的我國經濟尤有助益,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四%上下。另方面,這半年來加油站的汽油價格已拉出歷史僅見的連十七降,九五無鉛汽油將落到二十五元關 卡,民眾有感,亦必提升各項能源消耗;若出口暢旺,公私部門合力「拚經濟」,或將使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

儘管地球上極端天氣頻仍,熱浪與寒害肆虐,乾旱與洪氾交錯,人們的心理 正如西諺所云:「災難可等」。唾手可得的利益卻不容縮手猶豫,於是,經濟學上說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價格,刺激著市場、產業與人性,像魔術師的棒子,攪拌出 金光閃閃的利潤迷霧,模糊我們遠眺人類終極命運的眼光。地球的減碳大計眼看就要破功,地球暖化的終局似不可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