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報2014年1月29日高雄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除了放生問題,還有一些從市場買回來的豬、羊、鴨子,收容所認養出來的貓、狗,以及直接跟繁殖場訂購的蚯蚓,將分別安排到各地的護生園區安養,這
些護生園區到底收容多少動物是合理的?會不會因為信眾的愛心無節制,造成園區動物安養天年並不是那麼容易?此外,原本在土壤裡好好的黑蚯蚓,何故擾動牠,
只為了移駕到園區?最後,為了放生大量訂購的蚯蚓、動物,遭殃的又是誰?
高雄旗津天聖宮對面壘球場裡,生命電視高雄慈悲道場舉辦的歲末祈福放生法會持續進行,他們為即將進入護生園區的動物們,進行「皈依三寶」的儀式,
希望牠們往生輪迴後,不再淪為蚯蚓道或禽畜道。
紅蚯蚓1斤300元
在一處草皮上,展示由網袋裝著的物品,經一旁的釋湛明法師解釋,才知道原來是紅蚯蚓。每個網袋有5斤蚯蚓,再加上泥土成袋,一共50袋,總計
250斤,未來都將放回護生園區。紅蚯蚓廣為人類運用,例如當魚餌、被磨成粉,但放到園區很好養,也可以供給有機種植的人申請,放到有機農園中。當中也有
一部份黑蚯蚓,只是數量比較少。
紅蚯蚓怎麼來?湛明法師說,是跟特定廠商訂的,每斤300元,一袋1500元,也就是說,光是買蚯蚓,就花了7萬5千元。「紅蚯蚓本來就有人繁
殖,不是因為放生才有的,就像漁民捕魚,就是要賣出去賺錢,才不管賣給誰。」
但是,為了釣魚、磨成粉,會用到這麼大量嗎?「我覺得不大,拿白蝸牛做面膜,使用的量才算大;量到底是大或小,應該要有統計,全部的量有多少,放
生的量又占多少,然後才能評比。」釋湛明法師回答。
護生園區只進不出難消化
湛明法師解釋,現場展示的動物,大多數都是放回護生園區安養,但因數量太多,很快就滿了;有些人看到擠滿動物,就批虐待動物,其實園區內都有專人
照顧。
「海濤法師志業」全台有20多個護生園區,最近在馬來西亞也將有一處10甲地的園區。各地方護生園區收容對象不盡然相同,例如仁德就收容了12隻
牛;雲林專門救雞,很快就滿了;狗園收容了4000多隻狗,每天開門就有棄養的狗等著。
狗雖然開放認養,但認養率非常低,包括拉布拉多等名種也乏人問津。湛明法師認為,若能像德國,以節育替代撲殺,園區就不需要收容流浪動物。「雖然
節育對動物也不好,但總比被殺好」。
「救狗、救雞、救鴨太多,反而飽受攻擊。」湛明法師認為,政府應該主動宣導犬貓節育,靠民間宣導沒有公信力,大家也不相信。
護生園區愛心難節制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指出,放生議題存在許多灰色地帶,例如放生團體認為,將吃稻穀的斑鳩帶到其他地方放,是幫助農民。然而果真如此嗎?
紅蚯蚓適合在潮濕的地方,放生的數量這麼大,遠超過一般民眾釣魚所需,這種作法只會讓商業養殖發達;黑蚯蚓無法養殖,必須用挖的,「好端端的何必
挖出來又帶回園區呢?」
護生園區收容大批動物,擁擠的空間不利於動物,加上家畜壽命長,長期、大量累積的排泄物更是環境負擔;又因非傳統養殖場,顏聖紘問,諸如禽流感等
疾病,誰來查核?這類社會大眾的疑慮,放生團體也必須正視、回應。
野保法雖然進行一部份放生的法令修正,但是只要一經人為圈養,就淡出野保法管轄;而園區收容空間、管理,都是農委會畜牧處該依《動物保護法》執行
的業務,卻缺乏查驗魄力。顏聖紘說,總歸而言,民眾教育不足,因此無法了解放生造成的因果關係。建議從教育宣導、改變群眾觀念著手。
顏聖紘也說,其實社會上有許多關乎生命的工作,宗教團體可以做,「很多野生動物遭撞死,可以協助超渡」他批評海濤法師利用電視台將群眾養大,要如
何讓這些有善心的人,感受到生命從他手上得到釋放,而非商業放生,目前仍是一項嚴峻的挑戰。
護生園區私人產業難監督
記者採訪雲林縣政府農業處,得知縣內護生園區收容家禽,若未達申請畜牧場規模,並不歸畜產科管,只能依據《動物保護法》第5條,要求善盡飼主責
任。農業處畜產科長蔡耿宇說,除非有民眾陳情、反映,有污染事實,才會會同環保局人員進行了解;若有虐待動物,例如空間過於擁擠,以及疾病傳播,死亡查驗
等,則可通報動植物防疫所,依動保法查驗。
一旦家禽、家畜收容規模須依「公告應申請畜牧場登記之家畜、家禽飼養規模」(家禽達3000隻以上),登記為畜牧場,畜產科就可以計算飼養空間是
否足夠、廢棄物清運、排放水是否符合規定,會不會構成空氣污染等,主動介入。
動物保護檢查員能否依據第23條,稽查、取締護生園區,則仍未有定論。也就是說,護生園區無論收容多少隻動物,和民眾家裡養一隻動物一樣,除非有
虐待事實,否則並不需要提供相關資料,或有相關單位主動監督審查。(本系列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