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31

推廣少吃肉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更新日期:2010/08/29 22:16
國內已經有不少學校或是機關響應推行周一無肉日的活動。希望能減少吃肉來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而這樣的活動,其實在比利時、英國早就有了。

甚至在澳洲紐西蘭還考慮要課徵畜牧稅,而這些做法都是為了環保。

救地球的方式有百百種,不過有一種真的只需要動口,那就是少吃點肉。在比利時的第二大自治市、根特市,在2009年把每個星期四訂做素食日,從國會議員到公務人員,全都要配合,因為只要減少吃肉,就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在英國,前披頭四的歌手、保羅麥卡尼,更號召知名演藝人員,一起來呼籲民眾落實一周少吃一天的肉,他去年底甚至還受邀到到歐洲議會演說,向更多人鼓吹、少吃肉,真的可以減少對自然的破壞,而這個方法、每個人都做得到。

我們所吃的肉,到底要讓我們付出多少環境代價呢?聯合國最新的報告指出肉類和乳製品,消耗了全世界七成的淡水,三成八的土地資源,排放出全球近兩成的溫室氣體,可說是跟石化業一樣是高汙染的產業。

其實畜牧業,並不只是在生產的時候,因為牛隻等動物排放甲烷,直接製造溫室氣體而已。現在,為了要增加產量,必須種植更多穀物飼料,也因此亞馬遜河流域、很多雨林被因此砍伐變成農地,環保團體呼籲,肉類的生產真的汙染卻浪費糧食,少吃一點肉,對地球好處多多。
記者台北綜合報導

極端氣候肆虐 永續生存大課題

更新日期:2010/08/31 21:14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特稿)今年雨季接連暴雨,已為南亞的巴基斯坦和北印度帶來嚴重災難。氣候變遷的結果,極端氣候恐成常態。如何永續生存,已成人類在本世紀所面臨最大課題。
巴基斯坦7月底洪災已造成逾1600人喪生、20%國土被水淹沒。印度氣象專家表示,若暴風雨往印度偏移幾百哩,則巴國的豪雨便會降在印度。北印度查摩與克什米爾(J&K)省拉達克(Ladakh)8月6日也暴雨成災,瞬間奪走至少170條人命,數百人失蹤。

截至8月底,北印大部分地區仍豪雨不斷,J&K 省拉卓里(Rajouri)縣和卡索亞(Kathua)縣再釀水患,多人喪命。

旁遮普(Punjab)省和哈雅納(Haryana)省上週同樣雨下不停;下游亞穆納河(Yamuna)水位爆漲,警報頻傳,連結德里市中心與東德里的舊亞穆納橋(OldYamuna Bridge)被迫封鎖。
雨勢太大加上下水道系統失靈,印度首都現在逢雨便成水鄉澤國。交通大打結之外,因低底盤公車引擎熄火,公車族被迫下車涉過及膝大水,險象環生。車行地下道裡甚至泡著只露出車窗的公車。

德里年平均雨量714毫米,但自7月初進入雨季,至8月30日為止,累積降雨已達698.6毫米,較歷年同期均值多41%;其中8月累積雨量達455.1毫米,更較歷年均值多約1倍。

印度氣象局局長提雅吉(Ajit Tyagi)指出,今年出現大規模天氣異常,造成區域失衡,儘管印度西北部局部地區暴量降雨,東部省份卻鬧旱災

聖嬰現象去年導致海洋表面異常溫暖,造成印度30年來最嚴重乾旱。今年則因反聖嬰現象,在南亞雨季理當結束的9月底,預測仍將出現豪雨,氣象單位現在都不敢掉以輕心。

南亞之外,事實上,氣候變遷已使亞洲其他地區同蒙其害。由於上游接連暴雨,中國的三峽大壩今夏發生多輪洪峰,面臨完工以來最嚴重威脅。與此同時,熱浪席捲俄羅斯,在野火和乾旱肆虐下,估計至少7000人死亡,作物也嚴重歉收。

地球暖化現象已是不爭事實,全球氣候變遷大趨勢恐致暴雨洪災或嚴重乾旱等極端氣候成為常態,使人類生存面臨嚴峻考驗。如何永續生存,已成為人類在本世紀所面臨的最大課題。990831

全球強震密度高 學者:暖化改變應力

更新日期:2010/08/31 14:36 蕭介雲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報導】在全球暖化進程中,今年超過芮氏規模7級強震,迄今已達17起,還有多起火山爆發,暖化是否為主因,學界分為兩派不同看法。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今天則分析,暖化影響已從大氣、海洋深入到地殼,極地融冰流入海洋,也會改變地殻應力,使得地震與火山的活躍性大為增加。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前院長陳惟華今天以「地球暖化 強震不斷」為題,投書蘋果日報論壇版指出,美國地質調查所統計,自1900年起全球全球每年約發生18次規模7~7.9的強震,但是今年到八月,就不尋常地發生17次強震。

而一至八月台灣也發生28次規模5~6.8級地震,陳惟華表示,以一年平均出現26個規模5~6的地震來說,今年台灣大地震的頻率偏多。

文章中並引述美國多倫多大學地質系主任克魯登分析指出,北美東部板塊移動壓力造成的原因,有來自冰河消失,導致地殼反彈的因素。倫敦大學麥蓋爾教授甚至表示,最近一次冰河期結束時,就是因為冰山快速融化,曾經引起毀滅性的大海嘯。

冰島大學的火山學家希德曼森表示,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證據指出,艾維法拉火山噴發與暖化有關,但一萬年前當地球結束冰河期時,的確曾因冰川融化導致火山活動增加,因此目前類似的噴發現象的確愈來愈多。

「地球暖化會增加地殼能量的累積,包括溫度上升、極地融冰海水變重等!」汪中和說,我們面對的是過去地球歷史上,罕見的在短時間內快速升溫情形,這樣的假設還有待驗證,但是兩者應具關聯性,甚至三峽大霸的興建,由於水庫水的重量改變應力平衡,也被高度懷疑與2008年汶川大地震有關聯性。

「有大的地震,也可以讓地殼累積的能量不斷消散。」汪中和表示,至於未來地震強度和密度,就要看累積和消散的能量來比較,以目前來看,應該是累積的能量比較多。

針對暖化現象,陳惟華強調,科學家提出地球降溫的關鍵在「甲烷」,其暖化強度比二氧化碳強72倍,但是週期只有9年,由於人為排放甲烷主要來自飼養牲畜,所以首先要降低畜產業此一佔全球51%以上最大宗的溫室氣體排放,就能快速為地球降溫。

聯合國在今年6月呼籲,全球改採無動物成分的純蔬食救地球,陳惟華說,這樣就可以減少甲烷這種生命週期短的溫室氣體,進而達到快速遏止冰山冰河融化,有效緩和極端氣候的災難。

素食店進軍倫敦 用不吃肉愛地球

一家從澳洲出發,不賣肉類的素食連鎖餐廳,進軍紐約後,又在英國倫敦開了兩家分店。這家素食連鎖店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菜單上,都會清楚標示每道菜的碳排放資訊,店內所有裝潢也都使用環保材質,全力推廣,不吃肉愛地球的理念。

位於倫敦蘇活區的歐塔里安連鎖餐廳,號稱是全球第一家,不賣肉類的低碳連鎖素食餐廳。餐廳最大的特色就在於,點餐櫃台上方的菜單,除了標示出價格外,還多 了一項,碳排放資訊。也就是把食物製作過程中,所排放出的溫室氣體總量,提供給顧客,鼓吹透過吃,也能節能減碳愛地球的理念。

我認為數字本身的意義不大,除非提供給顧客參考的數值。所以我們額外做了一項,替顧客準備了類似的肉類餐點數據,讓顧客瞭解低排碳的正面好處。

相較之下,平均一份全素的套餐,跟一般速食店的肉類漢堡套餐,可以減少2.3公斤的碳排放量,相當於一輛汽車跑27.3公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驚人。 此外,整間餐廳裝食物的容器,也是環保材質,從甘蔗渣到玉米澱粉都有,顧客坐的椅子則是環保竹子漆上無毒的顏料,地板使用回收玻璃。但英國民眾對於這種低 碳排放的餐廳,似乎興趣不大。
不會去。
我可能會多吃點素食,但不會全部,我太喜歡吃肉了。
事實上,像是麥當勞跟漢堡王對於使用環保紙袋等工作,已經行之有年,漢堡堡王甚至在德國開了一家節能餐廳。歐塔理安已在倫敦開設兩家分店,年底還將在攝政街開設第三家,並計畫把據點延伸到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希望逐步讓民眾接受這種低碳排放的飲食之道。

(2010-08-27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2010/8/29

偶爾散散步 腦袋變聰明

更新日期:2010/08/28 19:41

(中央社台北28日電)大家都知道散步有助腰圍變細,如今新研究發現,散步也會讓你變聰明。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不用加快走路速度,只要每週悠閒的散步幾次,不但可以健身,還能讓你頭腦更靈光。

美國研究人員指出,每週3次,以自己喜歡的速度散步40分鐘,可改善智力。

科學家說,溫和的走路運動會增進大腦迴路的連結,阻止與老化相關的腦功能退化,還能增進推理能力。

美國伊利諾大學(Illinois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以近100名自已承認常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民眾為對象,研究他們的腦部掃描資料,結果發現相較於只做伸展運動的人,每週散步幾次的人在一年後認知功能水準有明顯的進步。

領導研究的克雷默(Art Kramer)教授說,早先的研究發現,運動可增進大腦特定結構的功能。

但這項最新研究顯示,即使是緩和的運動,也能改善重要的大腦網絡的協調。(譯者:中央社張曉雯)990828

2010/8/19

俄報稱NASA刻意隱瞞:人類登月即見UFO

2006040709:53

據 俄羅斯《真理報》6日報道說,當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航員阿姆斯壯和奧爾德林踏足月球時,曾看到了3個直徑15米到30米的不明飛行物(UFO), 但美國宇航局(NASA)隱瞞了這一發現。直到多年後,阿姆斯壯的一名助手和NASA前官員克裡斯托弗·克拉夫特等人才披露了宇航員在月球上遭遇UFO 的驚人內幕。

  登月途中遭“光球”跟蹤 害怕是蘇聯“太空魚雷”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3名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壯、埃德溫·奧爾德林和邁克爾·柯林斯發射升空,展開了人類首次登月之旅。

  然而出發後沒多久,飛船上的宇航員就遭遇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他們發現飛船後面跟隨著一些“閃亮的光球”,這些“光球”以同樣的飛行軌跡跟隨著“阿波羅11號”一路飛行。

   當宇航員將觀測到UFO的情況向休士頓地面任務控制中心匯報後,引起了巨大的震驚和擔憂。一些NASA官員認為,這一定是美國“太空爭霸賽”的最大對頭 ───蘇聯玩的“骯臟把戲”。其中一種理論甚至認為,蘇聯為了挫敗美國的登月計劃,用火箭秘密發射“太空魚雷”跟蹤“阿波羅11號”,試圖將其炸毀在太空 中。

  NASA迅速切換通訊頻道宇航員通話內容成秘密

  “阿波羅11號”飛抵月球軌道後,“鷹號”登月艙載著阿姆斯壯和奧爾德林降到月球表面。當時,全世界都在傾聽從月球上傳回的聲音。

  宇航員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怪:“我看到了許多小隕坑,有的直徑隻有6米到15米。在離我們登月艙半英裡外的地方,顯然有一些軌跡,看起來就好像是一輛坦克留下的一樣。”

  突然間,數百萬電視觀眾聽到無線電中傳來了類似火車頭或電鋸發出的混合聲音。

  阿姆斯壯更換了一個頻道繼續對地面控制中心說:“我想知道這兒到底發生了什麼。”

  地面控制中心問:“怎麼了?那兒有什麼事不對頭嗎?”

  宇航員說:“閣下,那兒有許多大東西!老天,它們真的非常大!它們正坐在大隕坑的另一頭,它們正在月球上看著我們到來!”

  沒有人知道阿姆斯壯說的是什麼,因為NASA已經迅速切換到了安全通訊頻道,防止阿姆斯壯後來說的話被全世界聽到。(歐陽)

來源:《新聞晨報》

(責任編輯:馬麗)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夢想劇場-幾米繪本「躲進世界的角落」預告片

幾米+工研院 為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夢想劇場製作全新偶動畫。
故事取自 幾米繪本「躲進世界的角落」,溫暖風格與繽紛花卉色彩,
為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增添了人文藝術與先端科技的絕佳風味。



2010/8/17

聯合國對全球沙漠化提出警告

更新日期:2010/08/17 13:32

(路透象牙海岸阿必尚16日電)聯合國(UN)今天說,粗劣的農耕方式、水源管理的缺乏、森林濫伐以及氣候暖化,使得地球貧脊的沙漠地帶大幅延伸。

為防止沙漠化進一步擴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推動一項長達10年的計畫。該單位說,乾旱地區的土壤退化已波及10億民眾和36億公頃土地,約合全球1/4的土地面積。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聲明中說,「持續的土壤退化…對食物安全造成威脅,將在受創最嚴重的地區導致飢荒…以及掠奪世界上富有生產力的土地」。中央社(翻譯)

地球暖化加速 今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

更新日期:2010/08/18 00:55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世界各地發生冰島斷裂、森林大火,加劇了地球暖化的速度,間接導致今夏共有17個國家氣溫創新高,其中巴基斯出現攝氏53.5度,更刷新亞洲有史以來最高溫。美國太空總署專家預言,今年是19世紀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美國國家氣候數據中心(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13日公佈報告指出,今年7月海陸表面均溫為攝氏16.5度,是自1880年記錄溫度以來第二高溫的7月份,6月均溫16.2度更是史上最高的6月份。

日前俄羅斯引發森林大火,加上中國與巴基斯坦的氣候又頻傳高溫,都影響著地球暖化的速度,美國太空總署(NASA)專家就表示,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今年將會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但讓美國太空總署(NASA)專家最憂心的是,格凌蘭所發生的冰島斷裂事件,由於地球暖化加速了融冰速度,海面將以每年3毫米的速度上升,預計100年之後,海平面將上升超過30公分,致使海水倒灌,人類更將面臨惡劣的氣候與環境。

此外,英國《衛報》報導,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共共有17國都創下高溫紀錄,其中還有10個國家超過45度,巴基斯坦則是在5月26日達到53.5度,刷新了亞洲地區有史以來最高溫記錄,連全世界海拔最低的死海溫度都達51.4度,可見極端氣候現象已越來越明顯,地球也漸漸被摧殘得體無完膚了。

19世紀來最熱一年 地球熱到破表

更新日期:2010/08/16 22:27 俞璟瑤

今年夏天,一共17個國家氣溫飆破歷史紀錄,中東的死海最高溫飆到51.4度,巴基斯坦甚至出現53.5度的離土高溫;美國太空總署的專家預言,今年恐怕會是從19世紀,有氣象紀錄以來,地球最炎熱的一年。專家更發現,北極偏北面的冰層,也開始出現融化的跡象,地球極端氣候,逐漸把人類推向世界末日。

原本均溫20度的俄羅斯,竟然出現破紀錄的44度高溫,一個小火星,瞬間成了沖天的烈焰,數百個火場,讓莫斯科飽受霾害之苦,整個歐洲東部到南部,也是一樣,火場一個接一個。CNN氣象主播:「不只是在俄羅斯,從這裡開始,大火一直擴散到葡萄牙,甚至是西班牙。」

高溫是今年北半球,最一致的天候狀況,巴基斯坦出現亞洲有史以來的最高溫53.5度,就連全世界海拔最低的死海,溫度都達到51.4度,一共17個國家,氣溫突破歷史紀錄,其中有10個國家,溫度都超過45度。

根據美國國家氣候數據中心的調查,今年6月的平均溫度,史上最高,7月的氣溫,也也榮登史上第2;專家預言,今年恐怕是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NASA專家:「根據衛星數據還有其他數據顯示,2010年,準備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美國太空總署的專家認為,以目前的天候狀況來看,地球確實在發燒。NASA專家:「像現在這樣出現熱浪,雨季增強的情況,符合我們之前對於地球暖化的預測。」

但專家最擔心的卻不是這個,暖化造成北極格陵蘭冰川快速融化,才是讓專家最憂心的部分。NASA專家:「過去幾年,我們以為冰層融化,發生在格陵蘭的南部,比較溫暖的地區,但現在北部地區的冰也在流失。」

英國科學家,前往格陵蘭,尋找全球暖化的新證據,冰山融化碎裂,海面上出現一塊塊細碎的浮冰,格陵蘭的內陸,也開始出現裂痕,白雪融化成小河。英國科學家:「那根竿子是2星期前立的,你可以看到,現在這區大約2公尺半高的冰層,都融化掉了。」

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也就等於海平面上升速度變快,根據美國太空總署的專家表示,目前海平面,以每年3毫米的速度,逐漸上升,100年後,海水就會上升超過30公分;到時候,不只是這片美景消失無蹤,人類恐怕也被迫面對惡劣天候狀況,再加上海水倒灌,雙重夾擊的末日浩劫。

聯合國展開反沙漠化運動

更新日期:2010/08/17 12:20 李欣穎

(法新社巴西佛塔雷沙16日電) 沙漠威脅地球1/3的面積與超過10億人的生計。聯合國(UN)今天發起拯救地球免於沙漠化的運動。

「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UN Convention toCombat Desertification)執行秘書納卡加(Luc Gnacadja)表示,這項為期10年的運動,致力於「逆轉及防止沙漠化、緩和旱災對災區的衝擊」,以支持減少貧困的努力和維繫環境的永續性。

現今地球上每3人便有1人以旱地和沙漠為家。這群總計21億人口中,9成來自發展中國家;其中10億人在這些不毛之地上掙扎尋找生存所需糧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問題嚴重的程度需要全球共同的努力。

他說:「超過20億人在生活乾旱地區,每天只有不到1美元可供生活,也缺乏水源。」(譯者:中央社李欣穎)

美環保署再度定調:溫室氣體是人為造成 有害人類福祉

更新日期:2010/08/13 13:14 洪美惠

摘譯自2010年7月29日ENS美國華府報導,王元才編譯,蔡麗伶、莫聞審校

美國環保署最近駁回來自十個單位的請願書,陳情單位包括全美商會、維吉尼亞州、全美最大的煤炭商Peabody Coal等,他們要求環保署撤銷之前「人為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危害公眾健康及福祉」的研究報告。

2009 年11月,環保署確認人為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遷,是確實且正在發生的,並且危害人類健康及自然環境。這樣的結論促使當局援用清淨空氣法 (Clean Air Act)規範溫室氣體的排放。但請願團體主張氣候科學不可信,並強調讓IPCC、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全球氣候變遷研究成果受質疑的「氣候門」事件。

不過,環保署7月29日正式公告:經過數月認真審核請願內容和氣候變遷實情後,他們找不到支持該訴願的證據;相反地,環保署更告明確表示「氣候暖化是 確實可信、真實的,也在持續加劇中」。美國環保署署長潔克森(Lisa Jackson)表示,「我們的根據是來自世界各地及美國的科學性報告、資料及數據。而反對者的請願,僅根據是他們自己片面的剪輯、偏離這些報告內文的資 料及捏造的爭議,以便混淆我們的判斷。無可否認的,過量的溫室氣體真的是人類健康福趾的一大威脅。」

美國環保署的新聞稿指出,「科學證據足 以支持我們的報告是正確的、令人信服的;現在氣候正在變遷中,正是人類的所造成的。多方面的證據顯示,過去百年來的暖化、北極冰山及全球各地冰川的消融、 上升的海洋溫度、上升的海平面、變調的降雨模式、生態系及野生動物棲地的變遷模式,都確立我們氣候正在改變。」

抵抗人為暖化說 美國商業團體仍不死心

針 對環保署的決定,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傾向再提出上訴,全美商業法律中心(National Chamber Litigation Center)副執行長Robin Conrad說,「美國商會、決策者、商業團體、州政府及全美各行各業,都強烈關注環保署這份報告對就業及區域經濟所帶來負面影響;我們深感失望,環保署 並未檢討以清潔空氣法限制溫室氣體的缺失。我們會再上訴。」

潔克森則回應,只想維持現狀會拖累全美在清潔能源方面的進展,更好的辦法是加入美國多數人的期望──希望更多的綠領工作、更乾淨的能源革新、戒除污染地球和危及國家安全的石油上癮。」

非 營利機構「科學家關懷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贊同EPA在科學的基礎上做了對的決定。該聯盟執行長Kevin Knobloch表示,「環保署決定拒絕這些要求,是基於幾十年來的研究及實地觀測,其中包7000個持續取得全球溫度資料的氣象觀測站。暖化警訊已出現 30多年了,而最近十年還是過去130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

Knobloch接著補充說,最近熱浪侵襲讓所有人都受不了,這就是最好的例 證──極端的溫度是人類健康一大威脅,如果我們不立刻且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熱浪會越來越頻繁且嚴重,最後變成夏天的常態。「熱浪已經導致熱相關的死亡 和疾病不斷地增加,特別是窮人、小孩和老人,而且還有變本加厲的趨勢。」

美環保署一一駁斥「氣候門」質疑

針對訴願指稱,從東英格蘭大學氣候中心流出的電子郵件證實了全球氣溫資料受操弄的陰謀(即所謂「氣候門」事件);美國環保署則回應說,這些電子郵件的內容,只是科學家直來直往地討論從龐雜資料中出現的問題,此說法和另外四個獨立審查的結論也相符合。

訴願者還說,IPCC在2007年出版的第四次評估報告,整份都有問題。環保署則說在三千多頁的報告中只確認了兩項錯誤:一是喜瑪拉雅山冰河退卻的速度,二是荷蘭土地低於海平面的百分比;而IPCC之後都已發布聲明更正這兩項錯誤。這兩項錯誤也不影響環保署的決定,也不影響基本的事實──氣候變遷正在威脅我們的健康和福祉。

訴願者聲稱有些研究並沒有納入IPCC的評估報告中,顯示IPCC偏頗與報告並不可信。環保署則回應這樣的說法「不正確」,「這些研究都納入IPCC的報告裡,該報告已權衡了廣泛的氣候科學探討文獻。」

最後,這些訴願者還說有多個最新研究反駁溫室氣體有害報告的論據。環保署則說這是訴願者「錯誤解釋」了研究報告,其實,他們所列舉的新研究,其結果和環保署結論是相符的;另外還有一些訴願者提出的研究,則欠缺堅實的研究方法來支撐其論點。

延伸閱讀:

※ 撤銷「重新審查『根據空氣清潔法202 (a)條例,溫室氣體危害成因及報告』訴願聲明書」環保署官方聲明稿。※氣候變遷組織第四次評估報告。EPA Rejects Petitions to Reverse Climate Change Endangerment FindingWASHINGTON, DC, July 29, 2010 (EN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oday turned back 10 petitions from the U.S. Chamber of Commerce, the Commonwealth of Virginia, Peabody Coal and others that asked the agency to rescind its scientific finding that heat-trapping greenhouse gases endanger public health and welfare.

In December 2009 the EPA determined that climate change is real, is occurring due to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from human activities, and threatens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This determination triggers the EPA's authority to regulat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under the Clean Air Act.

The petitions to reconsider EPA's Endangerment Finding claim that climate science cannot be trusted, and assert a conspiracy that invalidates the finding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U.S.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gram.

"After months of serious consideration of the petitions and of the state of climate change science," the agency said today that it can find "no evidence" to support these claims.

By contrast, EPA's review shows that "climate science is credible, compelling, and growing stronger."

"The endangerment finding is based on years of science from the U.S. and around the world. These petitions, based as they are on selectively edited, out-of-context data and a manufactured controversy, provide no evidence to undermine our determination. Excess greenhouse gases are a threat to our health and welfare," said EPA Administrator Lisa Jackson.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supporting EPA's finding is "robust, voluminous, and compelling," the agency asserts on its website.

"Climate change is happening now, and humans are contributing to it," the EPA states.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show a global warming trend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Beyond this, melting ice in the Arctic, melting glaciers around the world, increasing ocean temperatures, rising sea levels, altered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shifting patterns of ecosystems and wildlife habitats all confirm that our climate is changing."

But Robin Conra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Chamber Litigation Center, today said the U.S. Chamber of Commerce intends to appeal the EPA's denial of its petition.

"The U.S. Chamber, policymakers, numerous trade groups, state governments, and business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have collectively raised strong concerns about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EPA's endangerment finding will have on jobs and local economies," said Conrad.

"We are deeply disappointed with the EPA's failure to reconsider its flawed decision to regulate greenhouse gases under the Clean Air Act. We intend to appeal the ruling."

"Defenders of the status quo will try to slow our efforts to get America running on clean energy. A better solution would be to join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who want to see more green jobs, more clean energy innovation and an end to the oil addiction that pollutes our planet and jeopardizes our national security," Jackson said.

The nonprofit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says the EPA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based on science.

"The EPA's decision to reject these claims is backed by decades of research and on-the-ground observations, including from more than 7,000 weather stations that take air temperatures around the world," said UCS President Kevin Knobloch. "Pronounced warming has occurred over the last 30 years, and the last decade has been the hottest in 130 years of recordkeeping."

"Anyone who sweltered through the recent heat waves can attest to the fact that extreme temperatures are a threat to human health," Knobloch said. "If we don't swiftly and deeply reduce our emissions, heat waves are likely to occur more often and be more severe, eventually making these temperatures commonplace in summer."

"Heat waves already have led to an increase in heat-related deaths and sicknesses, especially among the poor,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and this trend is likely to get worse," he warned.

The petitioners say that emails disclos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s Climatic Research Unit provide evidence of a conspiracy to manipulate global temperature data.

The EPA responds that its review of every one of these emails found "this was simply a candid discussion of scientists working through issues that arise in compiling and presenting large complex data sets." Four other independent reviews came to similar conclusions.

The petitioners say that errors in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issued in 2007, call the entire body of work into question.

The EPA reponds that of the alleged errors, EPA confirmed only two in a 3,000 page report. The first pertains to the rate of Himalayan glacier melt and second to the percentage of the Netherlands below sea level. IPCC issued correction statements for both of these errors.

The errors have no bearing on Administrator Jackson's endangerment decision. None of the errors undermines the basic facts that the climate is changing in ways that threaten our health and welfare.

The petitioners say that because certain studies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the IPCC itself is biased and cannot be trusted as a source of reliable information.

The EPA responds that these claims are "incorrect." In fact, the agency says, "the studies in quest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IPCC report, which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and balanced discussion of climate science."

Finally, the petitioners say that new scientific studies refut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Endangerment Finding.

But the EPA responds that the petitioners "misinterpreted"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Contrary to their claims, many of the papers they submit as evidence are consistent with EPA's endangerment finding.

"Other studies submitted by the petitioners were based on unsound methodologies," the agency says.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se issues are found in Volume One of the response to petition documents,http://epa.gov/climatechange/endangerment/petitions.html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2010/8/13

幽浮造訪 日本飛官出書

更新日期:2010/08/13 04:11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退役空中自衛隊將官佐藤守,訪問十一名現役或退役的空自飛官,出書爆料他們遇到幽浮的親身經歷,雖然未獲官方證實,不過佐藤守說,本書應該是日本首次由飛官將這項自衛隊的「禁忌話題」公諸於世。

一 九六五年左右,有一名空自中校飛官,在日本東北地區的一次白天飛行訓練中,目擊到一個發亮物體,當時的雷達感應度,連一顆小小的氣球都不會漏掉,但這個發 亮物體卻沒有顯示在雷達螢幕上。另一名中校飛官於一九七五年左右,在東海上空目擊一幅不可思議的景象,在沒有民航機航道的二萬英尺高空上,看到一道以○. 八馬赫速度移動的白光。

自衛隊禁忌話題 公諸於世

日本在關東以北,尤其是松島、三澤等地最常有幽浮出現的傳說,其中經常傳聞幽浮出現在松島女川核電廠附近,書中有人提到外星人出沒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核電廠。

現年七十一歲的作者佐藤守,曾任空中自衛隊第三及第四航空團司令,一九九七年退役,飛行時數達三八○○小時。他在這本「實錄:自衛隊飛官與UFO的近距離接觸」書中指出,在自衛隊如果聊到幽浮的話題,可能會被視為腦袋有問題,嚴重者還會丟掉工作。

佐藤表示,他本人沒遇過幽浮,也非幽浮信徒,但卻無法完全排除幽浮存在,對於日本官方從未認真去研究幽浮,自衛隊也沒有任何關於幽浮,或對空中不明發光物的資料或統計調查,讓他覺得匪夷所思。

2010/8/12

電池回收小動作 環境維護大善意

更新日期:2010/08/12 18:27

日常生活中乾電池帶來生活極大的便利,相對的也產生大量的廢乾電池回收問題,長期以來環保局積極宣導民眾把握使用電池三部曲--「選購電池認標誌」、「剩餘電力要利用」、「使用完畢需回收」已灌輸並養成良好的選購及回收觀念。

值得大家所關注的如速食店快樂兒童餐所附贈玩具、連鎖企業超「夯」玩具公仔、或各式遙控器及一些會動的玩偶,大多使用鈕扣型電池,因體積比一般電池更小,且常是因使用完畢就連同該物品丟棄未取出回收,環保局在此提醒大家,如果玩具內電池電力耗盡或玩具損壞丟棄前,請記得將廢電池取出妥善回收。

為 了減少廢電池對環境以及我們自身健康的危害,民眾使用後的廢電池請勿隨意棄置,一定要做好回收的工作,以免造成環境二次污染,回收後可交由超市、量販店、 連鎖超商、連鎖藥妝店、無線通訊器材行、攝影器材行、汽機車加油站、包裝飲料販賣業等設有回收設施的販售通路、當地清潔隊資源回收車,或請孩子帶至學校回 收,小小的動作將為我們帶來最大的福祉!養成良好的回收習慣,就是表達對環境維護的最大善意。

研究:40年後美熱浪天數加倍

更新日期:2010/08/12 10:05 戴雅真

(法新社華盛頓11日電) 環境團體今天表示,美國東岸今夏氣溫高到破表,但若再不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到了21世紀中半,酷熱天數可能將是目前的2倍。

國家野生生物聯盟(NWF)在報告裡表示,華府在2010年有50天達到攝氏32度高溫,但到了2050年可能會暴增為100天。

這個支持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的團體表示,若是污染者能縮減碳排放量,那麼2050年的酷熱天數將可以維持在55天。

根據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自從1880年開始有可靠測量數據以來,全球在2010年的上半年氣溫創下歷史新高。

美國東岸,以及東南岸的7月氣溫高得不尋常。

NWF表示,高溫現象應該能讓美國國會警覺。美國國會上個月決定延後全國減少碳排放量的政策立法。

NWF發言人亞洛納多(Tony Iallonardo)說:「這傳達了一項訊息,沒有對全球暖化採取行動,將會付出代價。」

氣候懷疑論者時常質疑,轉換成低碳排經濟的代價是否值得,並指出高溫狀況並非一直持續。

美國東岸在去年冬天有破紀錄的降雪量,部分西岸地區今年夏天則比往年來得涼爽。

亞洛納多說:「並非全球都會同時暖化。有些地方會有熱浪侵襲,有些地方則不會。但是無庸置疑地,整體數據顯示地球正在暖化。」

聯合國氣候小組曾發出警告,若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溫度到了本世紀末,將會比工業化之前高出攝氏6度,使得地球有很大一部分無法再居住。(譯者:中央社戴雅真)

2010/8/11

專家指巴水患凸顯全球暖化

更新日期:2010/08/11 00:14

(路透新加坡/伊斯蘭馬巴德10日電)巴基斯坦最近的嚴重水患,可能是全球暖化日益明顯的徵兆。氣候變遷已在南亞地區造成愈來愈極端的天氣型態。

氣候學家表示,個別洪災現象雖不能直接歸咎於全球暖化,未來卻有可能遭遇更多嚴重的乾旱和水患。

巴基斯坦全國人口1億6000萬,未來許多人即將面臨更加頻繁的乾旱和水患等天災,犧牲更多生命,棉花、大麥和稻米等農作物,以及基礎建設也都可能飽受威脅。中央社(翻譯)

馬達加斯加雨林 面臨存亡危機

更新日期:2010/08/11 04:00 洪美惠

本報2010年8月11日綜合外電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玲審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宣告,由於與當地政府有關的非法伐木行為以及對屬於森林組成一部分狐猴的獵捕,位於馬達加斯加的阿齊納納納(Atsinanana)熱帶雨林被列入瀕臨危險的世界遺址名單內。

教科文組織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儘管法令禁止開採和出口珍貴木材,馬達加斯加仍持續對非法砍伐的紅木和烏木發出出口許可。聲明中還說,其他已簽署世界遺產公約的國家也都知道這些木材的來歷。

阿齊納納納雨林包含了6個國家公園,在2009年3月的政治動亂之後,馬羅耶(Marojejy)與馬蘇拉(Masoala)兩個國家公園就成為非法伐木活動的中心。

馬達加斯加生態棲地的流失需要人們關注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馬達加斯加的代表奧康納(Niall O'Connor)對於重新定位這處世界遺產表示樂觀其成。「森林中許多珍貴的樹種受到盜伐的衝擊,包括世界遺產阿齊納納納在內,生物多樣性以及世人生計 都受到嚴重威脅,我們正失去馬達加斯加島嶼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奧康納說。

「在教科文組織將此處定位為瀕危的世界遺產之後,全世界都應該要關注馬達加斯加上持續被破壞的環境,進而施壓並立即提供協助。我們應該保護馬達加斯加的環境,同時也保護那些利用森林自然資源努力求生的人們。」

必須停止馬達加斯加的盜伐

瀕危物種公約(CITES)一項最近提出一項計畫,列出馬爾加什(Malagasy)境內珍貴樹種,這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促進貿易的規範與透明度,然而局勢仍尚未完全解決,奧康納說。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估計,單單在2009年就有5.2萬噸的珍貴木材,相當於10萬顆樹木被砍伐,涵蓋大約2萬公頃的公園園區。另外有大約50萬顆樹木被製成木筏以載運那些樹木順流而下。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的世界遺產主席巴德曼(Tim Badman),在教科文組織發表聲明說:「將此處新增至瀕危遺產名錄之後,我們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以制止非法砍伐,並同時確保沒有非法砍伐珍貴的木材從馬達加斯加進入國際市場。」

根據教科文組織的聲明,「馬達加斯加的阿齊納納納雨林,蘊含了全球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大量的特有動植物,特有生物大約佔了80%至90%,特有的科以及屬在這裡很常見。」

「這不僅是環境災難,而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人類災難,我們必須即刻解決這個問題,」奧康納說。

上個月在巴西的巴西利亞舉辦的年度會議中,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的地點還包括了:美國的大沼澤國家公園(Everglades National Park,)、喬治亞共合國的巴格拉提主教堂與格拉提修道院(Bagrati Cathedral and Gelati Monastery)以及烏干達的布干達王陵(Tombs of Buganda Kings)。

※ 參考資料:WWF新聞稿

千艘UFO編隊2010年來到太陽了? NASA在隱瞞什麼?

更新日期:2010/08/09 21:34 記者王宗銘/綜合報導

地球岩漿活動帶來的強震彼此之間真的毫無任何相關?當真是國王的新衣,成為不願鬆口承認的真相?對於2012預言所引爆的「太陽風暴」話題,「美 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一開始也是否認其存在,但是又改口認了。但是對於今年初以來,太陽附近可能出現疑似地球一般大的UFO的傳聞,NASA官 網上原本有相關線索的影音,但是隨即撤除,並一直否認到現在,NASA在隱瞞什麼?

有媒體曾報導,有網友登錄NASA官網取得衛星攝影圖 片,發現太陽附近從今年3、4月陸陸續續出現不明物體,有上千顆體積跟地球一樣大的甚至更大的不明物體徘徊,不僅沒有被熱度融化,這些飛行物甚至還會發 亮,懷疑可能就是所謂的UFO。中華UFO科學學會理事長江晃榮說,這是活在太陽系的外星人,類似的情形2月就曾發生,當時NASA還解釋是衛星故障。

這 起太陽附近出現疑似UFO的編隊其實最早要追溯到今年1月,NASA環日立體攝影衛星(Stereo spacecraft)在1月18日前後拍攝到太陽周邊的直徑超過地球的巨型球狀超級飛船,量子物理學家Nassim Haramein說,這些UFO保持運動狀態,但因為沒有長尾巴,絕對不是彗星,他的奇點理論為作了科學的,合理的解釋,外星人利用太陽的星門跨越不同時 空來到這裡。

但NASA立體攝影工程科學家 Joe Gurman博士則說,這些圖片只不過是壓縮失真,也就是攝影設備剛好在1月18日記錄到UFO的那天失靈故障,而且在Nassim Haramein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NASA,問NASA認為這些是什麼東西以後,NASA沒有說明就從官網上撤走了這批影音,但這批資料也有許多網友已 經抓取,在網上流傳。收到Joe Gurman電子信件的人沒有一個認為他或NAS官方的解釋是可信的。

Nassim Haramein擁有NASA撤換前的原始照片和影音,分析認為,這些地球大小的UFO實際上是巨大的外星飛船或是能跨越時空的巨型飛船,利用太陽作為黑洞奇點或星門來造訪太陽系;而且在太陽的周圍經常有UFO出現,並且不只一艘,而是一個完整的編隊。

Nassim Haramein說,2010年1月18日出現在太陽附近的這批大型飛船艦隊,可以說是他們自己願意被NASA偵測到,這些飛船具備在必要時為人類提供緊急援助的能力,這樣的能力會打破宇宙「不干預」法則。

Nassim Haramein認為,其實無論是NASA,還是美國政府都非常清楚這一點,事實上某種掌握令人驚嘆技術的地球外文明是存在的,能夠讓飛船耐得住太陽附近的極高溫,但是美國政府卻害怕承認這一事實,所以到現在也無法決定自己該做些什麼。






http://exopolitics.blogs.com/exopolitics/2010/02/ron-stewartron-nussbeck-reports-parts-1-and-2-planetsized-ufos-in-our-sun-pdf.html

北極冰川大崩裂 20年後無冰夏天

更新日期:2010/08/11 13:18 蕭介雲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報導】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公佈最新資訊指出,極地格陵蘭的彼德曼冰川,破碎分裂面積已達100平方公里,科學家預計,最快到2030年,北極就會度過第一個「無冰夏天」。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協會常務理事曹正受訪時強調,融冰的速度將來還會更快!

綠色和平組織強烈呼籲,氣候變遷是一個進行式,並且有加劇的跡象,大自然已發出強烈警號,為地球及下一代著想,我們必須採取實質行動,不要再依賴化石燃料,並且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積極和緩氣候變遷強度。

去年夏天,綠色和平組織派出「北極曙光號」考察船,連同科學家調查格陵蘭彼德曼冰川變化情形,當時就已發現冰川滿佈裂縫,整座冰川嘎吱作響,有倒塌危機,科學家原先預估,影響範圍將會有一個香港島的大小,如今,從彼德曼冰川分裂出來的冰塊,比原先估計的面積還要大上許多!

根據當時觀察,格陵蘭有一塊香港面積三倍大的巨型冰山,從格陵蘭的彼德曼冰川分裂出來。冰川流失是一個重要警訊,內陸冰川因為受到溫暖洋流影響而融化,造成惡性循環,這代表格陵蘭的冰川融化速度正在加快。

「這不是漸進式,而是跳躍式,歷來所有專家預測的時間都太慢!」曹正憂心的指出,如果格陵蘭冰川溶解,會滲到冰與地表之間,這層水膜將加速冰川脆弱性,更會因滑動而加速進程,如果完全溶解,海平面將上升6公尺,而南極冰棚完全溶解的話,則海平面會上升60公尺!

極地冰山的融解,大氣中的水氣快速增加,會加劇暴雨、颶風、乾旱的嚴重性。曹正指出,對於氣候變遷帶來極端的天氣,如八八水災的暴雨情形,政府一方面要做好防範更惡劣天候的措施,一方面要節能減碳,為減少溫室效應貢獻心力,發展更乾淨的替代能源,如台灣每度電要排放0.638公斤的碳,就比美國高出1到2倍,而全世界計畫與建造的核電廠也大幅增加,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事實上,在一般生活上,就可以善盡減少碳排放的努力,綠色和平組織呼籲,大家可以多加利用大眾交通工具,使用節能電器用品,並且減少過度包裝,協助保護森林。

(圖片來源:綠色和平組織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ch/news/greenland-petermann-glacier-breaks-up)

溫度上升 墾丁軸孔珊瑚將滅絕…

更新日期:2010/08/11 15:57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50年 將看不到美麗珊瑚礁

中央研究院等研究團隊分析過去25年來墾丁海域珊瑚的生態變化,發現不少不耐熱的珊瑚已經滅絕或消失,如果再不積極保護環境,減緩暖化速度,到了西元2050年,墾丁、綠島及蘭嶼等海域將再也看不到如森林般的美麗珊瑚礁,南台灣海域也將失去特色。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古老與最大的生物結構體,具有生物多樣性高、經濟價值高、蛋白質主要來源等優點,提供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基石。但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大環境下,珊瑚礁生態系統已面臨嚴重威脅。

為此,在國科會經費支持下,中研院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大仁科技大學組成研究團隊,分析墾丁海域珊瑚礁的生態變化。結果發現,1998至2007的10年間,台灣四周海域的平均水溫,比1950至1959的10年間上升攝氏0.79度,高於全球平均值,其中又以澎湖海域上升1.09度最多。

平矮群聚珊瑚 取代枝狀珊瑚

在海水溫度不斷上揚的大環境下,不耐熱的萼柱珊瑚及裂孔珊瑚,早在1998年那次全球珊瑚大白化事件中,從核能三廠出水口的墾丁海域消失;軸孔珊瑚也由25年前的30%覆蓋率,急遽下降到目前的趨近於零,令人怵目驚心。

陳昭倫說,墾丁海域16種珊瑚中,萼柱珊瑚、裂孔珊瑚及軸孔珊瑚都是枝狀珊瑚,成群的的珊瑚礁就像是高樓大廈般,提供礁類魚類很好的棲息環境。但如今,這些珊瑚全數消失,改由其他群聚珊瑚取代,一眼望去就像是一大片的低矮平房,少了天然屏障,當然會影響漁業發展。

陳昭倫推測,從墾丁海域消息的萼柱珊瑚、裂孔珊瑚及軸孔珊瑚,有可能從此消失不見,也有可能往北遷徙。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可以確認的是,我們未來子孫都將無法在墾丁或綠島、蘭嶼等熱帶海域中,看到這些珊瑚的漂亮身影。

2010/8/10

全球氣溫暖化降低稻作收成

更新日期:2010/08/10 12:05

美國科學院院刊最近刊載的一篇研究指出,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亞洲許多地區的稻作減產,而且未來減產的幅度會越來越高。

一群科學家在六個主要的產稻國家,其中包括泰國越南印度、中國等地進行研究調查,其中不少農田在過去25年,稻米減產百分之10到20。

雖然也有些研究指出,在某些地區,如果白天溫度小幅上升,可以刺激農作增產,但是如果氣溫上升超過攝氏三度,就會導致農產全面降低。


@@@@@@@@@@@@@@@@@@@@@@@@@@@@@@@@@@@@@@@@@@@@@


研究:最低溫上升影響稻米產量

更新日期:2010/08/10 12:20 李孟霜

(法新社華盛頓9日電) 最新研究顯示,即使全球氣溫上升速度和緩,仍會減少亞洲的稻米產量。亞洲是全球最大的稻米栽種區,數以百萬計的貧困人民以米飯為主食。

  美國、菲律賓,以及羅馬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學者針對1994到1997年間,227塊分布於中國、印度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的農地展開調查。研究每日最低和最高溫度上升,對水稻產量帶來何種影響。

  他們發現,稻米產量減少的主因,歸咎於升高的每日最低溫。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California, San Diego)暨報告主要作者威爾希(Jarrod Welch)表示:「一旦每日最低溫上升,或是晚上變熱,稻米產量就會減少。」此研究刊載於美國雜誌「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

  威爾希說:「在某種程度上,較高日溫能夠提升稻米產量,但由於夜晚氣溫上升引發的減產,將有可能超越增加的產量,原因是晚上溫度上升較快。」

  過去25年的溫度上升,已經導致數個主要稻米栽種區減少10%到20%產量。(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李孟霜)

2010/8/9

Sustain遮陽板 降溫效果一流

更新日期:2010/08/09 03:15 季玉玲

工商時報【季玉玲】

針對現在地球暖化現 象日趨嚴峻,永源節能科技致力於各式遮陽板的製作和研發,創辦人徐浦洲將原有的建築設計技術與多年的經驗延伸,成立專門對建築物遮陽研究部門,投入相當資 源,而目標都是為了落實建築節約能源,符合再生綠建材之條件,持續降低能源消耗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減少室外環境熱因素對於室內空調所產生的冷房負荷耗 能量。

永源節能科技總經理徐浦洲表示,以台灣夏天平均溫度達32度來說,室內溫度更可高達35度至38度,因而做好良好建築外殼隔熱,降低 室內溫度進而減少空調的使用,其省電效益更可高達60%。永源科技「Sustain遮陽板」也在測試下證實,遮陽效果高於一般室內百葉窗遮陽效能約 30%。

據了解,「Sustain遮陽板」有分多種款式,如固定型遮陽板是屬於無動力、低耗能的高效能性遮陽設施。針對需要快速降溫的公共 場所,也發展出噴霧型遮陽板,利用低動力的噴灑霧氣達到更快速的降溫效果。此外,特別的是可依消費者之需求,變更專屬顏色及圖案,而且所有的遮陽板製作材 料95%都可回收再利用,不會對環境造成二度汙染。

永源節能科技除了有專業的團隊致力於淨源節能的開發技術之外,同時在安全性上也下足了苦心,「Sustain遮陽板」不但通過國立成功大學航太科技研究中心的「耐風壓測試」,可承受風速高達156.6m/s相當於17級強烈颱風,在荷重方面也通過台灣檢驗科技的「彎折荷重試驗」,遮陽葉片破壞荷重可高達1621f/m2。

徐浦洲談到,當前全球暖化已不是新聞議題而已,而是成為大家生活環境危機的救援任務,永源節能科技可依各城鄉地區的生活環境特性,提供具整體性且適切可行之節能減碳措施,同時推動能源使用效率,綠化都市空間並更加保護城鄉自然生態環境。

單車送素食 一同減輕碳負擔

更新日期:2010/08/09 00:07 張舒涵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每個人吃素一天,可減少5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台灣民眾若能吃素一天,共可減少16.1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華法心國際禪修協會結合台灣自行車隊,於8月8日8點8分,進行「168愛心素食聯盟」啟動儀式,從中正紀念堂出發,進行單車遞送愛心素食餐盒的活動。

▲中華法心國際禪修協會8日宣布「168愛心素食聯盟」啟動,並邀請自行車隊遞送愛心素食餐盒到老人中心及孤兒院。 (圖文/郭晉瑋)

去年八八風災之後,中華法心國際禪修協會深入災區賑災,開始遞送愛心素食餐盒的活動,持續至今,88風災紀念日當天,協會在網路上募集了5支自行車隊,共134名遞餐義工,依照家扶中心提供的台北市8區10處,以最環保的交通工具-腳踏車,為鄰近的老人中心、孤兒院遞送愛心素餐。

中華法心禪修協會理事長洪美珍說明,海內外共有128個據點,同時加入一日素食做環保的行列;目前全省各地約有3百家素食餐廳參與聯盟,每一贊助單位提供了10個名額,以每份餐點1元的特惠價,讓單親家庭或貧困孩童享有豐盛的一餐。

好朋友單車俱樂部隊長劉聰賢平時講究環保、熱愛運動,常組隊去郊外騎單車,征服過不少高山;得知有這一項愛心送餐活動時,覺得相當有意義,號召了隊友共同參與,隊友們紛紛響應,加入愛心車隊行列。

洪 美珍表示,養一頭牛花費的碳排放量可養活20位素食主義者,減少產生溫室氣體。她見證過許多罹患慢性病的老人,因飲食改變,身體也有顯著改善。她建議,每 個月選擇幾天吃素餐,對身體有益,也對地球友善。她呼籲,愛地球是每個人每天都能做的事,飲食上小小改變,集合眾人之力,能大大減輕地球的負擔。

英國防部最高機密報告 曾出現巨無霸飛碟

英國國防部今天首次公布曾列為最高機密的「幽浮(UFO)檔案」報告,其中羅列許多目擊者証詞、手繪圖畫和機密簡報,記載著英國各地千奇百怪的目擊幽浮事件,包括一艘外星人太空船「相當20個足球場那麼大」。

據英國「太陽報」(The Sun)轉述檔案報導,1995年1月間,軍方接獲報告聲稱,這艘龐大太空船飄浮在曼徹斯特機場的上空。

報導說,無獨有偶,同一天英國航空公司一名機長也通報說,他在駕駛一架波音737飛機準備降落曼徹斯特機場跑道時,「差點」撞上這艘巨大的太空船。終於促使軍方展開高度機密的調查。

其他目擊者的証詞包括:1977年2月在英國蘭開夏郡(Lancashire)上空發現一個「雪茄型」的飛行物體;1980年10月在索夫克(Suffolk)的伍德布里吉(Woodbridge)空軍基地,兩名安全巡官看到樹林裡有一個「怪異的發光物體」。

一份報告說:「目擊者表示,看到樹林中有一個怪異發光體,外形像三角形金屬物體,發出白色光芒,照亮整個樹林。」

該報告說:「物體本身頂部有一個脈衝紅光,底部有一排藍光,正在飄浮或有支架支撐,當巡官接近時,該不明物體立即穿過樹林消失。」

據報導,一名英國人聲稱,1997年5月在蘭開夏郡的摩康(Morecambe)地區,他發現了一個外星入侵物體。他隨即手繪畫下物體的形狀並交給國防部。他畫出3個類似現代隱形飛機的三角形幽浮,其中兩個的機翼並有菱形光芒。

該目擊者形容那些飛碟是如何的在民宅上空飄浮和追隨汽車。他表示,那些物體絕不是直昇機、飛機或汽球。

報導說,在1984年,也有人看到一個尾部有引擎的小型火箭,形狀像一株十瓣花球,正繞著月球軌道飛行。

一名住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英國人,在1995年10月告訴英國國防部,上述小型火箭其實是一群類似「海軍特遣艦隊」太空船中的一艘,而這支「特遣艦隊」從一張放大的木星背景中可以看到。

他警告說:「我認為這是對我們安全的一個潛在嚴重威脅,這個威脅來自一個科技遠超過我們而完全無法預知的地方。」

2010/8/8

節能減碳 民間團體倡吃素

更新日期:2010/08/08 11:46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8日電)「環保愛地球從吃素食開始。」台灣宗教團體聯合餐飲業者聯盟,鼓勵全民每月逢1、6、8、11、16、18、21、26、28這9天,以素食淨化身心與生活環境,並發起志工送愛心素餐活動。

中華法心國際禪修協會策劃「愛心列車-168愛心素食聯盟」,今天在中正紀念堂舉行啟動儀式。協會理事長洪美珍並與志工騎單車將公益愛心素餐送給獨居老人與弱勢團體家庭,表達溫暖關懷。

洪美珍表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暨台灣環保署研究發現,每人吃素一天,就可以減少5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節能減碳,可先從自己做起。

協會副秘書長李青錦說,目前全省各地約有300家左右的素食餐廳參與聯盟,響應「愛心素食公益餐」活動,有供餐讓志工遞送愛心素餐,也有以會員卡做折扣優惠方式。

李青錦說,活動將持續半年,自今天啟動至2011年的2月止。除素食業者外,也歡迎社會各界認捐共襄盛舉;志工送餐對象包括育幼院、老人安養中心、仁愛之家、小林村重建會等。990808

教育部長吳清基呼籲民眾節能減碳愛地球

更新日期:2010/08/08 20:33

教育部、國家科學委員會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合作的「2010科學季:行動愛地球─氣候變遷展」8號開幕,教育部長吳清基致詞時表示,地球暖化現象的宣導已是全球共識與責任,呼籲大家要少吃肉、多走路、盡量少吹冷氣、少使用電腦,一起來節能減碳「愛地球」。

開幕典禮一開場就由表演團體帶來氣候變遷行動劇,教導民眾如何節能減碳,吸引不少民眾目光,會場貴賓雲集,包括教育部吳清基部長、國科會張文昌副主委、科教處陳國棟處長與科工館陳訓祥館長都出席開幕式。

教 育部長吳清基致詞時表示,地球暖化現象的宣導已是全球共識與責任,而宣導透過教育展示的方式呈現是最有效果的,他還說節能減碳要從自身做起,呼籲大家要少吃肉、多走路、盡量少吹冷氣、少使用電腦,一起來節能減碳「愛地球」。 科工館館長陳訓祥也表示,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已是全民關注的重要議題,科工館長期推動『科技生活化,生活科技化』的理念,即是希望民眾將節能減碳的觀念化 為實際行動,融入生活當中,真正發揮本展『行動愛地球』的內涵,未來科工館未來也將朝綠博館的方向邁進。

這座氣候變遷主題展示廳「2010 科學季:行動愛地球─氣候變遷展」,完全採用綠色環保建材打造5大主題區外,全國首創的機械省能移動式劇場、360度環繞投影天幕、AR擴增實境及臉部擷 取系統等結合聲、光、影、音的10大吸睛互動展品及52個展示單元,將氣候變遷主題以在地化、全球觀的方式呈現,讓觀展民眾猶如進入一座環境教育主題樂 園,享受豐富多元且寓教於樂的體驗。

為保障民眾參觀品質,展廳即日起到9月20日採流量管制,期間每天提供8場次服務,每一場次限定250人,參觀時間為一小時。建議團體事先預約,預約專線0800-800236,歡迎民眾參觀,一同以積極行動來愛地球。

(2010/8/8 下午 08:33:03 洪慧瑜)

正視全球暖化 德國力行節能減碳

更新日期:2010/08/07 20:26

【陳君明 黃訓湧 彭晉祿 德國】

會造成洪患不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全球暖化,因此防洪更需要解決成災的源頭,德國推動節能減碳的工作,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為了達成在2020年減碳40%,到了2050年能夠減碳80%,德國在1991年開始,陸續推動再生能源計畫,希望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使用乾淨的能源,德國更訂下目標,在2020年時,再生能源比例可以達到總用電量的30%。

德 國自1991年開始,推動再生能源計畫,據統計,截至2009年,再生能源提供了2380億千瓦的電力,而包含風力、水力、太陽能等的再生能源,占德國總 能源的10.1%,預估到2020年將達到18%,2000年德國訂定的再生能源法EEG,提供投資者固定的收購價格,像太陽能發電的收購價,每千瓦40 歐分,折合台幣約20元,是一般電費的2倍,可預期的獲利,讓他們敢於投資這個新興產業。

Altomunster市太陽能發電廠老闆 Hans:「國家這樣的補助,特別是對太陽能,這種電力售價優惠性的措施,是讓整個太陽能發電廠的,可能性的前提,如果沒有這種經濟上的可行性或利益,任何生態上的理念,就只能停留在理念而無法實踐。」

其實早在1902年,Haimhausen市的Haniel家族,水力發電廠開始營運,就正式宣告這個人口,僅約5000人的城市,邁入再生能源的行列。

Haimhausen 市長 Peter Feldbermeier:「當然這水力發電,雖然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但是這樣還是不夠的,而德國各鄉鎮都有權利自己去找能源,正好這個地區的日 照,又是全國的前3名,而每年有這麼多的能量,照到地球來,因此我們討論後就採用太陽能發電。」

但這樣的構想,剛開始卻受到地方民眾的反彈,原因很簡單,太陽能板太醜了,除了用溝通減少疑惑外,太陽能發電廠的可恢復性,更是能獲得民眾認同的主因,電廠內並沒有用水泥把地夯實,而是定時修剪草地。

Haimhausen市長 Peter Feldbermeier:「,這邊都是草地,而且你也可以看到這個太陽能板,只是簡單的插在地上,而太陽能板的壽命就20、30年而已,如果到時候不需要了,還可以拆掉恢復原狀。」

甚 至Haimhausen市,也在今年達成全市,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甚至有多餘的電力賣到外縣市,全球暖化議題,正如火如荼在各國被討論著,德國 作為再生能源的先驅,「節能減碳」不僅是口號,即便仍會遇到居民的疑慮,但以「溝通」作為行政基礎的德國,不僅說服了民眾,甚至主動協助民間投資,真正落 實乾淨能源政策。

曼哈頓4倍大冰原崩落北極海

更新日期:2010/08/07 15:51

(路透華盛頓6日電)科學家今天表示,一個近半世紀以來北極地區最大、面積為曼哈頓(Manhattan)4 倍的冰原已由格陵蘭(Greenland)兩條主要冰河之一崩離。

這個5日崩離的新成形冰之島,將漂至北極之南約1000公里、加拿大與格陵蘭間一處偏遠海域納爾斯海峽(Nares Strait)。

「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穆恩喬(Andreas Muenchow)說,這個冰之島面積260平方公里,厚度達紐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高度之半。

穆恩喬說,他原本就知道這個冰原會崩離彼得曼冰河(Petermann Glacier),因為它已連續7、8年不斷增大,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大。他認為,它所貯存的淡水量足供德拉瓦河(Delware River)或哈德遜河(Hudson River)流動超過2年。

他表示,由於冰河附近的海水(溫度)2003年起才有紀錄,很難判斷這個事件是否因全球暖化而起。冰河下的海水流動是格陵蘭冰原裂解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央社(翻譯)

北極區 驚見近50年最大浮冰島

更新日期:2010/08/08 04:11

〔編譯張沛元/綜合六日外電報導〕美國科學家六日表示,一個有美國紐約曼哈頓島四倍大的超級大冰塊,五日從格陵蘭的兩條主要冰川的其中一條崩落入海,成為一個巨大的浮冰島。該浮冰島的規模為北極區近五十年來之最。

位於格陵蘭 厚度近2百公尺

這個新形成的浮冰島,將進入位於北極以南一千公里、加拿大與格陵蘭之間偏遠的納爾斯海峽。德拉瓦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教授穆恩喬說,這個浮冰島的面積為兩百六十平方公里,相當於四個曼哈頓島(或與面積兩百七十一平方公里的台北市相當),厚度則有紐約帝國大廈(三百八十一公尺)的一半。

接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進行研究的穆恩喬說,他早就料到會有一塊冰塊從格陵蘭兩大冰川之一的彼得曼冰川崩落,因為這塊冰七、八年來已不斷增大,但沒有想到它居然會這麼大;儲存於這個大冰塊裡的淡水,足以讓美國德拉瓦河或哈德遜河奔流不歇超過兩年,以及讓全美公用自來水持續流一百二十天。

科學家:無法斷言與暖化關係

穆恩喬說,很難判定大冰塊崩落入海形成冰塊島是否肇因於全球暖化,因為格陵蘭彼得曼冰川附近的海水紀錄,始於二○○三年。冰川底下的海水水流,是格陵蘭冰塊崩落的主因之一。因此,穆恩喬說,無人能宣稱這座浮冰島肇因於全球暖化,但也不能說全球暖化就不是罪魁禍首。

科學家指出,二○一○年前六個月的氣候,為全球有史以來最熱;聖嬰現象氣候模式導致高溫,但許多科學家說,人類大量製造溫室氣體,也助長氣溫攀升。

這 塊從格陵蘭冰川崩落入海的巨型浮冰島,最早是由加拿大冰署官員沃勒班發現。穆恩喬說,這座浮冰島會逐漸溶化,然後碎裂為較小的一片片,或緩慢南移並阻礙航 行。北極地區上一次出現大型浮冰島是在一九六二年,當時沃德亨特冰架的一塊冰崩落形成浮冰島;該浮冰島的一些小塊碎冰最後卡在納爾斯海峽上的島嶼之間。

2010/8/7

研究:氣溫變化引發快速演化

更新日期:2010/08/07 20:50 楊超寰

(法新社溫哥華7日電) 一項有關野生動物有紀錄的最快演化研究指出,至少有一種魚類能在3代內就完成演化,適應氣溫的快速變化。

領導研究者巴瑞特(Rowan Barrett)6日表示,「我們的研究最先透過實驗顯示,自然界特定物種能夠快速適應氣候變化。」

不過這位「卑詩大 學」(University of BritishColumbia)的進化基因學家警告,這種進化跳躍也帶有致命價格標籤:高死亡率。

在 他們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和歐洲的科學家們將海洋刺魚 (stickleback)移到逐漸降低水溫的池塘中,並觀察3年。

這項即將刊登在「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研究指出,歷經每代1年的3代後,這些魚演化成能適應比牠們祖先低攝氏2.5度的水溫。

這 項發現顯示,至少有些動物也許可以快速變化,以在可預測的氣候變遷中存活。

不過巴瑞特5日接受法新社(AFP)訪問時強調,「只因為我們看 到了如此大規模的進化反應,並不代表自然物種群體可以毫無代價的適應氣候變遷。」

他說,3年的研究過程中,約有95%的魚死亡,只有5%發 展出耐冷能力。

巴瑞特表示,「族群滅絕95%可能導致災難,因為剩餘的5%可能無法維持這個族群。」(譯者:中央社楊超寰)

20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