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19

喜馬拉雅冰川加速融化 近20億人所需水源陷危機

 ▲科學家今天釋出警訊,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提供重要水源供近20億人使用,卻因氣候變遷正以從未有過的速度加快融化,導致社區暴露未知災難風險中,潛在後果不堪設想。(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科學家今天釋出警訊,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提供重要水源供近20億人使用,卻因氣候變遷正以從未有過的速度加快融化,導致社區暴露未知災難風險中,潛在後果不堪設想。(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央社

(中央社加德滿都20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今天釋出警訊,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提供重要水源供近20億人使用,卻因氣候變遷正以從未有過的速度加快融化,導致社區暴露未知災難風險中,潛在後果不堪設想。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根據「國際山區整合發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報告,從2011年到2020年間,冰川消失的速度比前一個10年快了65%。

研究主要作者韋斯特(Philippus Wester)告訴法新社:「天氣愈暖,冰愈會融化,這可以想見。但我們沒料到且非常擔心的是速度。」

報告指出,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Hindu Kush Himalaya)冰川對於住在山區的2.4億人和下方河谷的16.5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水源。

國際山區整合發展中心表示,按照目前碳排放的趨勢,到了本世紀末,冰川的體積可能比現在削減多達8成。國際山區整合發展中心是一個跨政府組織,總部位於尼泊爾,成員國還包括阿富汗、孟加拉、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巴基斯坦。

這個地區的冰川是10個重要河流系統源頭,包括恆河、印度河、黃河、湄公河和伊洛瓦底江,直接或間接供應了數十億人口所需的糧食、能源、乾淨空氣和收入。

國際山區整合發展中心副秘書長柯茲爾(Izabella Koziell)說:「亞洲有20億人仰賴這些冰川和雪供應的水源,失去這個冰凍圈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各國在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中,同意將全球暖化幅度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水準高攝氏1.5度到2度之內,但這份經過同儕審查的報告指出,即便達到這個目標,這些冰川也可能在2100年之前融化1/3到1/2。

國際山區整合發展中心的生計與移民議題專家馬哈江(Amina Maharjan)說,這個地區的聚落沒有獲得他們所需的支援,「多數適應行動是社區和家庭(對氣候事件)做出反應,不足以應付氣候變遷的挑戰…未來的重點會是預先為變化做準備」。(譯者:曾依璇/核稿:劉文瑜)

 

 https://www.nownews.com/news/6175284

2023/6/6

暖化加速!2030年北極夏季可能無海冰 科學家:比原估計提早10年

 ▲全球暖化持續敲響警鐘,科學家警告,若溫室氣體排放量維持不變,北極在2030年將首次發生夏季無海冰的狀況,比之前預估的提早了10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全球暖化持續敲響警鐘,科學家警告,若溫室氣體排放量維持不變,北極在2030年將首次發生夏季無海冰的狀況,比之前預估的提早了10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全球暖化持續敲響警鐘,科學家警告,若溫室氣體排放量維持不變,北極在2030年將首次發生夏季無海冰的狀況,比之前預估的提早了10年。且即便人類從現在開始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北極夏季無海冰的狀況也已經無法逆轉。


北極地區在每年冬季覆冰量達到高峰,然後在夏季逐漸融化,約在9月時覆冰量會達到最低點,然後又進入冬季結冰期,週而復始。隨著全球暖化,北極夏季融冰速度越來越快,而一旦無海冰夏季首次發生,冬季結冰也會變慢許多,最終恐無可避免導致北極冰層全面消失,對全球氣候帶來重大影響。

綜合外媒報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21年曾指出,如果人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內,北極夏季無海冰的情況就不會發生,如果維持中高程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北極將在2040年發生無海冰夏季。然而,本週二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最新研究顯示,即便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北極仍將在2050年發生無海冰夏季,情況已無法逆轉。而如果維持目前的中高程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北極更將在2030年就首次發生無海冰夏季,比原先預估的提前10年。


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在過去幾10年間,比世界其他地區快了4倍。隨著覆冰層減少,露出的海面吸收了更多熱量,加速北極變暖,更溫暖的北極又會進一步減少覆冰,成為一種惡性循環。而一個無冰的北極,代表著熱浪、洪水、野火等極端天氣事件將更頻繁地發生。

根據《CNN》報導,芬蘭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同時是北極氣象研究專家的蘭塔寧(Mika Rantanen)表示,他檢閱了《自然通訊》的最新研究,認為研究方法非常嚴謹,結果顯示北極地區已達到「臨界點」。蘭塔寧解釋,人類可以將北極海冰當成地球身體的免疫系統,用來保護免受有害物質的侵害。而一旦北極無冰,就好像身體失去免疫系統的保護,狀況將迅速惡化。蘭塔寧強調,北極海冰因為溫室氣體排放正在減少,這點早已為人所知,可是無冰夏季將比原先預估的提早10年發生,這發現還是非常令人關注。

 

https://www.nownews.com/news/6162944

 

發現「外星」技術! 美前情報官員:已從墜毀UFO「逆向工程」製造新武器

 Newtalk新聞 |蔡宛臻 綜合報導 的故事 • 昨天 下午5:23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先前,首次針對不明飛行物舉行專家組公開會。五角大廈負責人在會上承認,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不明金屬球體。   圖:翻攝自騰訊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先前,首次針對不明飛行物舉行專家組公開會。五角大廈負責人在會上承認,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不明金屬球體。   圖:翻攝自騰訊網 © 由 新頭殼 提供
 

Newtalk新聞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日前聲稱,「外星人存在於地球」,如今又一位美國前情報官員曝出,美國在調查墜毀的不明飛行物時發現了「非人類」的製造技術,並且已經將「外星」技術用於軍備競賽,引發網友熱議。

據《每日郵報》 5 日報導,前情報官員大衛·查理斯·格魯施近日向美國國會和情報界監察長舉報,稱美國政府試圖隱藏對不明飛行物的調查發現。格魯施稱,隨著不明飛行物墜毀在地球上,美國擁有大量來自「非人類起源」的不明飛行物零件和設備,且一部分「非人類技術車輛」,已經著陸或墜毀在地球。

格魯施表示,美國和其他國家在從事絕密行動,試圖對不明飛行物碎片進行「逆向工程」,從而製造新的武器。 根據格魯施的說法,美國進行的這項絕密行動可追溯到 20 世紀初。格魯施補充,美國在過去 80 年的軍備競賽中,就已經利用了外星技術,而外星材料的檢索和複雜歷史計劃不應繼續成為秘密。不過,美國政府多年試圖隱藏這些發現,因此,格魯施向國防部提出申訴,卻因舉報的決定而受到排斥。

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卡爾·內爾證實了格魯施的說法,並表示,關於過去 80 年,以來源不明的逆向工程技術為重點的地面軍備競賽一事,從「根本上是正確」的,其中一些來源不明的技術是非人類智慧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 5 月 31 日,首次針對不明飛行物 (UFO) 舉行專家組公開會。五角大廈負責人在會上承認,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不明金屬球體。五角大廈全域異常解決辦公室主任、物理學家肖恩·柯克派翠克稱,五角大廈正在與 NASA 密切合作,這些科學家已獲准從事機密工作,説明軍事調查人員識別神秘的飛行器或事件。

史丹佛大學教授加里·諾蘭也對此表示,外星人百分之百來過地球並且仍在地球上,外星人可能是「使用某種仲介存在的高級智慧形式」。 諾蘭也聲稱,專家們正在對墜毀的不明飛行物進行逆向工程。

 

https://www.msn.com/zh-tw/news/world/%E7%99%BC%E7%8F%BE-%E5%A4%96%E6%98%9F-%E6%8A%80%E8%A1%93-%E7%BE%8E%E5%89%8D%E6%83%85%E5%A0%B1%E5%AE%98%E5%93%A1-%E5%B7%B2%E5%BE%9E%E5%A2%9C%E6%AF%80ufo-%E9%80%86%E5%90%91%E5%B7%A5%E7%A8%8B-%E8%A3%BD%E9%80%A0%E6%96%B0%E6%AD%A6%E5%99%A8/ar-AA1cbpHs?ocid=hpmsn&cvid=a4418950e443479f8a384e849b78e4a5&ei=18

 

 

2023/6/5

城市綠洲「植境」概念館世界環境日開幕 打造青年共創永續蔬食平台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plantarium植境於今(6/5)日世界環境日盛大開幕,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左三)表示經過四年多的籌備,感謝各界共同協力打造出同時兼具青年培力與蔬食體驗的永續蔬食平台。(圖/記者湯興漢攝,下同)

記者張惠媛/台北報導

蔬食漸漸成為消費者生活中越發常見的飲食型態,在環境議題倍受關注的此刻,「環境永續」的推動已然是現在進行式,不斷持續、且只會越發重要,如果有一個空間,可以同時擁有蔬食餐廳、餐飲教育推廣、環境友善超市、書店、策展、交流等區域,在繁忙的台北市就宛如城市綠洲,「plantarium植境」於今日(6/5)盛大開幕,為台北市帶來全新的青年共創永續蔬食平台。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

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表示:「經過4年多的籌畫,今天看到植境終於跟大家見面相當開心,希望可以把植境經營成『非慈濟』的場域,也鼓勵年輕人在輕鬆自在的環境裡享受蔬食料理。」顏博文執行長進一步指出:「今天適逢6/5(一)世界環境日,plantarium植境選在今日盛大開幕,也別具意義。」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植境為一複合式空間,同時擁有蔬食餐廳、餐飲教育推廣、環境友善超市、書店、策展、交流等區域。

根據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中,SDGS共有17項核心項目,而「植境」亦期許能在永續浪潮中,致力實踐目標,透過「適量購買」、「減少剩食」等行動,同時推廣蔬食餐飲,達到降低碳排放量的效果,呼籲人人一起來享受蔬食、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力。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樂覓未來超市陳惠進總經理。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樂覓未來超市全素品項達99.9%。

進駐「plantarium植境」的店家有樂覓未來超市、VEGANala善菓蔬食、靜思書軒、VEGESCHOOL等,亦提供友善閱讀空間及策展和活動空間租用等服務。樂覓未來超市陳惠進總經理分享:「樂覓希望讓大家可以更容易取得蔬食/素食的商品來源,更便利、友善的蔬食/素食環境需要大家共襄盛舉,雖然素食產業是一條辛苦的路,但讓下一代享用蔬食/素食更便利是我們的期許,也因此,樂覓未來超市內商品皆經過嚴選,更有99.9%商品是全素品項。」超市的其中一區為裸買裸賣的空間,可攕帶容器前往購物,不僅可適量購買產品、減少食物的浪費,也可將環保落實於目常生活中,減少包材的損耗。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善菓餐飲集團嚴心鏞創辦人。

在「plantarium植境」內,除了是一個複合式的永續蔬食空間,還有善菓餐飲集團的全方位蔬食體驗概念進駐,善菓餐飲集團嚴心鏞創辦人表示:「在植境這個環境共同參與,是夢想成真的第一步,我們希望可以培育一萬個青年從事蔬食餐飲事業,原本預計需要十年的時間,很開心接受邀請進駐植境,從用餐、教學到知識分享,如同蔬食的藍帶學院,現在有望可以提早實現我們的目標。」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東森購物董事長王令一(左)表示,將與慈濟、善菓餐飲集團,還有植境合作,擴大素食/蔬食產品領域,消費者在ETMall東森購物網就能買到高品質又美味的素食商品。圖右為慈濟全球志工黃思賢總督導。

東森購物董事長王令一也出席植境開幕活動,共襄盛舉,「東森購物希望對素食/蔬食產業做更多推廣,也將與慈濟、善菓餐飲集團,還有植境合作,ETMall東森購物網平台上目前已經有素食專區,未來也會把素食產品領域擴大,讓更多消費者接觸到高品質又美味的素食料理,希望也讓更多年輕人可以認識到素食的美味與好處。」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創作歌手吳汶芳為植境盛大開幕獻上天籟美聲。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藝人袁艾菲笑稱自己迫不及待要與先生一起來植境購物。

有如台北城市綠洲,植境開幕也邀請到藝人應援,創作歌手吳汶芳除了現場帶來天籟美聲,也分享自己在經歷低潮期的同時,接觸到大自然的美好,於是加入蔬食/素食行列,她也發現,「身邊的朋友開始也會自備餐具、開始吃素,一個人雖然力量很小,但是一個人可以影響很多人!」藝人袁艾菲則興奮表示,自己本身是彈性蔬食/素食,跟先生兩人都很關注環境議題,尤其先生是減塑的實踐與推廣者,她笑說:「我先生來到這裡應該會很興奮,會帶很多容器來買香料、食材回家。」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植境複合式概念館開幕。(圖/記者湯興漢攝)

「植境」作為一個共創與培力平台,希望通過凝聚各界力量,促進綠色經濟的推動與發展,讓年輕人在這裡可以實踐與學習綠色環保和永續潮流,並有機會與專家、業界領袖、同儕進行交流合作,發揮自身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