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28

選對室內植物淨化空氣助健康

更新日期:2011/02/27 00:07 【台中訊】

室內空氣品質攸關身體健康,台中市環保局昨天說,擺放室內植物可增進生活情趣,又能淨化空氣。客廳擺放山蘇花、粗肋草、黛粉葉,可去除甲醛等有機物。

環境保護局發布資訊指出,國人約有八成時間處在室內環境中,如果室內空氣品質不佳,會影響工作效率及身體健康。

環保局說,可在室內擺放盆栽植物,不僅可紓解情緒,還能增進生活情趣,並淨化空氣。

根據環保局建議,辦公室等工作場所的二氧化碳濃度容易偏高,可選用非洲菫、大岩桐、馬拉巴栗、盆菊等植物,藉以降低二氧化碳濃度。

至於住家方面,環保局表示,客廳桌上可擺放山蘇花、粗肋草、黛粉葉;牆面或梁柱可懸掛黃金葛、常春藤、蔓綠絨;臥室可選擇擺放仙客來、長壽花、蝴蝶蘭等,既美觀又能去除甲醛、三氯甲苯、氨、甲苯等有機化合物,有效維護室內空氣品質。

2011/2/24

雨林浩劫 亞馬遜毀林面積年增10倍

更新日期:2011/02/24 11:42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一項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巴西亞馬遜雨林面積在前幾年受到當局保護獲得減緩之後,去年毀林的面積又突然暴增10倍,除了濫墾與盜伐外,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表示,民眾任意飼養牲畜也是造成林地破壞主因之一。

由 巴西亞馬遜人類與環境機構(IMAZON)所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去年12月雨林面積消失約175平方公里,較前年同期16平方公里,增加10倍以上,當 地森林退化面積也擴散到541平方公里,但2009年全年受影響面積僅376平方公里,顯示林地受破壞的速度相當驚人。

世界自然基金會駐巴西代表荷姆表示,「巴西民眾任意在雨林內飼養牲畜,也是破壞雨林面積破壞的元兇之一,」而根據綠色和平組織所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巴西國內約有4成的牲畜,飼養在雨林範圍內。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石溪大學研究人員達瓦洛斯調查,南美洲哥倫比亞國內的森林消失速度也令人憂心,在2002年到2007年間,哥倫比亞南部的森林遭受破壞面積達14322平方公里,比牙買加全國面積還大,其中主因與當地民眾大量種植可可作物有關。

而在印尼方面,根據綠色和平所公布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印尼在2000年到2006年間,毀林面積雖已從過去每年2百萬公頃降低至1百萬公頃,不過速度仍相當驚人,印尼分部代表麥特就表示,「如果再沒有善盡保護,印尼未受保護的森林面積,預計在35年後恐怕就會完全消失殆盡。」

2050年前 珊瑚礁可能絕跡

更新日期:2011/02/24 12:35 戴雅真

(法新社華盛頓23日電) 今天發布的報告警告,全球珊瑚礁在2050年之前可能絕跡,除非採取緊急應變措施,終止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等危及「熱帶海洋雨林」的威脅。

報告指出,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洋暖化;二氧化碳污染造成的海洋酸化;航運、過度捕撈、沿海開發,以及農業排放,都對珊瑚礁造成威脅。全球有數千萬人仰賴珊瑚礁維生。

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人員盧布成科(JaneLubchenco)在華府召開記者會發表名為「珊瑚危機再探」(Reefs at Risk Revisited)的報告時指出:「陸地上、沿海,以及海裡的威脅已經匯集成風暴,威脅珊瑚礁。」

報告指出,逾90%珊瑚礁在2030年前會面臨危機,到了2050年之前,幾乎所有珊瑚礁都會受威脅,除非現在立刻採取行動。(譯者:中央社戴雅真)

@@@@@@@@@@@@@@@@@@@@@@@@@@@@@@@

氣候變遷 全球3/4珊瑚礁告急

更新日期:2011/02/24 12:34

(路透華盛頓23日電)環境保育人士今天表示,全球海洋暖化、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加上過度捕撈等因素,已經讓全球珊瑚礁面臨的風險水平上升至危險區。

珊瑚礁是魚類的家,能吸引遊客,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但美國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保育人士在名為「珊瑚危機再探」(Reefs at Risk Revisited)報告裡指出,目前逾75%珊瑚礁面臨威脅。

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人員盧布成科(JaneLubchenco)在簡報時說:「從上次發布報告至今,威脅程度已經從令人擔憂上升至危急。」

在前一次、1998年發布的報告裡,學者發現將近60%珊瑚礁受到人類活動威脅。

全球超過5000萬人仰賴珊瑚礁獲取食物和收入,報告估算,珊瑚礁每年能創造300億美元經濟效益。中央社(翻譯)

2011/2/23

地溫氣溫同步上升 地震將增多加劇

更新日期:2011/02/23 13:05 蕭介雲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紐西蘭強震造成重大傷亡,學者汪中和今天受訪時提出警訊,溫室效應使地殼溫度與氣溫「同步上升」,應力已有所改變,一旦「撐不住」,可能會不斷發生地震、火山、海嘯。台灣地處板塊邊緣,一定要注意防震與逃生準備。國家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張國鎮則表示,地震難預測,但要爭取應變黃金時間,以及強化建物和橋樑結構。

紐西蘭南島基督城22日發生芮氏規模6.3強震,造成75人以上死亡的重大災難,全國進入緊急狀況,但去年9月規模7.1大地震,則是無人死亡。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汪中和說,這為這次是淺層地震,而上次發生地較深,能量在傳遞過程已被吸收大半。

張 國鎮則表示,去年發生在地下10公里處屬淺中層,但發生地點不同,上次在比較堅硬的山區,這次是在5公里的淺層地震,而且是靠近海邊土質鬆軟,具有放大效 果,加上基督城有很多磚造建築,所以傷亡慘重;同等級地震如去年台灣的甲仙地震,就是規模6.3,震央在山區,並沒有造成死亡情形。

去年地震雖然多,但對台灣影響還好,張國鎮指出,每個錯動都有其回歸期,但不管地震來不來,最重要是爭取幾秒到數十秒應變的黃金時間,其次,就是要強化橋樑和建物的結構,以符合現代化的防震標準,就能盡量降低傷亡。

針對氣溫與地溫的連動性,汪中和解釋說,地溫觀測從2005年到現在,還需要更多的觀察時間,但是目前觀測地溫與氣溫上升速率差不多,這是非常驚人的現象,因為地殼的密度,高出空氣萬倍以上,兩者竟然同步上升,顯見地球正努力調節,使得氣溫上升相對「溫和」。

「大家都不希望災難發生,但這可能是大災難之前的小前兆。」汪中和說,地球暖化增加地殼的額外熱能,使得火山噴發、地震頻率增加、規模變大,類似情況正揭開序幕,一定要特別小心這種趨勢。

全球去年規模7以上地震,發生頻率就比過去平均高出很多,近期繼印尼後,菲律賓火山也開始噴發,汪中和以煮水形容地球現況說,如果燒一鍋水,不把火關掉或是關小,水就會燒開,節能減碳做越多,水就會越慢沸騰,所能爭取的時間也會越多。

不過,科學家預估,世紀末氣溫至少上升1.5度,如果屆時地溫也上升1.5度,會是什麼狀況?汪中和語氣沈重地表示,目前無法推估,但會「非常非常麻煩,到處都是火苗,地震、火山、海嘯會不斷發生,人類難以抗衡。」

汪中和說,一方面人類必須更加努力的節能減碳,才能爭取更多的時間,另方面絕對不能輕忽防震準備,台灣一年有感、無感地震就超過上萬次,家家戶戶都要做好逃生避難的準備,除了要儲水儲糧,更要檢視居住地是否在斷層帶上。

政府除了國家地震研究中心開發地震預算系統,汪中和也表示,未來也朝將預警時間提前到地震發生前幾個月的目標邁進,希望在近1、2年內,就能有所突破。

(圖片來源:聯合國網站)

2011/2/21

CO2千年不滅 學者:減排甲烷較容易

CO2千年不滅 學者:減排甲烷較容易
更新日期:2011/02/21 12:27 蕭介雲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全球氣候異常導致糧食減產,根據加拿大氣候模擬分析中心研究指出,即使人類完全放棄使用石化燃料,部份二氧化碳仍可留存千年之久。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汪中和受訪時指出,除了長週期的減碳外,也要降低短週期如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量,如此「效果會非常顯著」。

根據加拿大氣候模擬分析中心,在1月《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發表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類即使完全放棄使用石化燃料,終止排放二氧化碳,部份現存的CO2即便經過1千年仍會存在,即溫室作用將會持續數百年之久。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出最新估計,非二氧化碳的排放占全球溫室氣體50%以上,呼籲重視減排短生命週期溫室氣體的重要性。

而甲烷是最普遍的短生命週期氣體,存在大氣9年,20年期的暖化強度比CO2高72倍,主要來自牲畜的反芻和糞便;據統計大氣中甲烷的濃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250%,而二氧化碳只增加37%。

由於畜牧業是產生甲烷、黑碳、地面臭氧的主要來源,聯合國國際永續資源管理小組即呼籲,應多吃蔬食以減緩排放短週期溫室氣體。

「完全停止排放CO2,溫室作用仍會持續3、5百年。」汪中和指出,現在就必須有所改變,大家努力減碳後,可以讓地球重新啟動自身修補的能力,而溫室氣體中生命週期最短的是甲烷,約9~15年,且佔溫室氣體的20%~25%。

汪中和說,降低甲烷排放比CO2的困難少很多,如果減排甲烷會對減緩暖化效果非常顯著,不但獲得國際科學家的共識,而先進國家更流行低碳素食風,目前教育部已推動「周一無肉日」,未來各機關和單位都可以一起推廣。

英國牛津大學發育醫學博士、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前院長陳惟華也表示,科學家研究指出,少吃肉蛋奶自然會縮小畜產業的規模,因而減少畜產業所排放的甲烷、黑碳和地面臭氧三種短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可以快速為地球降溫,避免暖化超過無法挽回的臨界點。

2011/2/20

暖化影響 墨火山冰河臨消失危機

更新日期:2011/02/19 22:15

全球暖化造成極地冰河快速消融,最近墨西哥的科學家進一步發現,熱帶冰河消融速度也是前所未見,目前當地冰河不僅從五條減到只剩兩條,其中一條火山冰河,還可能在四年內完全消失不見。

從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就能看到高度超過5200公尺,被當地人稱為白衣女子的火山冰河。這處全球罕見的熱帶冰河,因為景觀特殊,被規畫成國家公園,然而科學家在最近的探勘中,發現令人驚訝的結果,這條冰河正以超乎預期的速度消融,可能在四年內就完全消失。

國家公園處長 羅德里蓋茲:根據紀錄,八百年前冰河的面積是目前的三倍大。我們可以比對舊照片,當時四千公尺以上的山頭蓋滿積雪,但現在積雪侷限在4200公尺以上。

因為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導致南美洲熱帶冰河消失的速度,快過極地冰河。目前全墨西哥的冰河已經從過去的五條,銳減到現在只剩兩條。如果冰河持續消失,將會造成水源大量減少,衝擊拉丁美洲各大城市的農業跟水力發電。後果不堪設想。

冰河學家 戴爾佳多:冰河消失的衝擊包括當地的氣溫會升高,裸露的岩石會吸收輻射,改變山頂的氣溫以及周遭生態,特別是森林。緯度較低的山區同樣也會受影響,影響植物跟花卉的生長。

冰河不見還可能造成物種滅絕,破壞生態平衡。甚至引發疾病的大流行。僅管目前大家都知道造成暖化的元兇是溫室氣體排放,但各界搶救地球環境的進度,似度還趕不上氣候變遷的速度。

全球捕撈過度 大魚銳減2/3

更新日期:2011/02/19 17:35 林亭儀

(法新社華盛頓18日電) 科學家今天表示,過去1個世紀以來,由於人類捕撈過度,留下體型較小的魚類大量繁殖,海洋中大型掠食性魚類越來越少。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Columbia)研究員表示,全球鱈魚、鮪魚及石斑魚等大型魚類銳減2/3,鯷魚、沙丁魚及胡瓜魚的數量則激增。

英 屬哥倫比亞大學漁業中心(Fisheries Centre)教授克利斯坦森(Villy Christensen)在華盛頓「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Advancement of Science)年度會議上發表這項研究發現。

他說:「除去海中的大型、掠食性物種,就剩下體積小的飼料魚在海裡繁殖。」

研究員也發現,過去40年來,掠食性魚類的數量減少超過一半(54%)。

克利斯坦森和團隊研究全球超過200種海洋生態系統模型。(譯者:中央社林亭儀)

海洋浩劫 暖化助長毒藻和細菌

更新日期:2011/02/20 09:05 賴秀如

(法新社華盛頓19日電) 美國科學家今天說,全球暖化導致全世界海洋和湖泊的有毒海藻及細菌激增,所帶來的影響可能10年就感受得到。

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的研究顯示,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海洋和淡水水域環境更容易生長有毒海藻,有害微生物和細菌也快速增生。

其中一份研究中,NOAA科學家以未來海洋和天氣模式為藍本,預測地球暖化在有毒「紅潮」的「鏈狀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成長效應。這種毒藻可囤積在貝類中,吃進人體會引起嚴重症狀,包括癱瘓。

研究人員說:「有毒藻類大量增生季節的改變很明顯,我們預計30年內,甚至可能在10年內,毒藻就會顯著增加。」

另一份研究中,NOAA科學家發現含鐵的沙漠塵土從大氣層中進入海洋,可能會導致海水中有害細菌增生。

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研究人員發現,海水中加入沙塵,會明顯刺激弧菌(Vibrio)生長,這種細菌會造成人類的腸胃炎和其他傳染病。

過去30年來,含鐵沙塵流入海洋總量持續增加,預計還會繼續成長,因為非洲西部降雨減少,沙漠化現象嚴重。(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2011/2/17

馬凱:糧食危機的出路

理財周刊 2011/02/16

近來,天災人禍不斷,造成糧食出現短缺的危機。該怎樣徹底解決這棘手的問題呢?

【撰文/馬凱】

理財周刊顧問 馬凱

200多年前,天才經濟學家發現糧食的生產以算術級數成長,但對糧食的

需求則呈幾何級數增加,不需太長時間,兩者發生死亡交叉,全人類將因糧食短缺而沉陷在苟全性命而不可得的困境中。他的人口論為經濟學博得一個「憂鬱的科學」的臭名,但完全沒有應驗,因為農業技術讓糧食生產

成長得更快,因而直到今天,大部分人類都不虞糧食匱乏。但情勢忽然快速惡化,從2008年上半開始,全球經濟一片繁榮局面下,糧價在半年內上升數倍,導致許多貧窮國家百姓竭盡所能仍無法餵飽家人,30餘國因而陷入動亂。幸好金融海嘯及時爆發,將全球經濟驟然反轉,哀鴻遍野之下糧價反而止漲回跌,解除一場危機。

不過好景不常,兩年於茲,金融海嘯的餘威終於消退,大多數國家又欣欣向榮,於是糧價又開始快速飆漲;不僅小麥、玉米、黃豆等都已重回金融海嘯前的高峰,而且在澳洲、巴西、中國大陸等地天災人禍的助長下,還持續向上飆升。以美國為首的寬鬆貨幣政策釋出大量熱錢,據估計,有逾400億美元投入農產期貨炒作,更如火上加油。

天災頻仍,與氣候異常有關,因而難見已時,投機熱錢似有收斂,但除非更關鍵性的禍因消弭,糧價飆升看不到盡頭。這個關鍵因素就是,20餘年來,全球數逾50億的落後國家百姓找到了正確的發展捷徑,紛紛藉加工出口業激勵經濟成長、提升國民所得;而在生活改善後,頭一個願望,就是從每年吃一次肉到天天有肉、餐餐有肉,從安步當車到乘汽車、買汽車、天天開汽車。

牛肉一公斤所占用的糧食,估計在16公斤左右,遠高於禽類的5公斤;因此當50億幾無肉可食者大量吃肉尤其是牛肉,對糧食的需求就會因而遽增16倍。由於大量吃牛肉的美國人消耗全球總量約1/4,還原成糧食可供養60億人;當這50多億落後國家百姓也改成美國生活方式,他們占用的糧食將高達1500億人所需,這個地球怎麼承擔得了?

因此唯有以價制量,讓糧價飆高數倍、數十倍,讓數以10億計的窮國貧戶買不起果腹的糧食而輾轉於溝壑。但這幾十億人豈甘束手就死,必定揭竿而起爭取一線生機。突尼西亞與埃及獨夫被迫下台,還會有更多連鎖反應。

但獨夫下台也換不來更多糧食,只有一條出路:全人類共同減少肉類尤其牛肉蛋白質消費,糧價自然應聲下跌()

: 如果停止生產肉品,抗暖化所需的40兆美元,將可省下八成;種糧食所需的土地可減少4.5倍,還可省下高達七成的淨水,並讓八成的亞馬遜雨林免於砍伐成牧場;可以解決世界飢荒,省下34億公頃土地,每年省下7.6億噸穀物(全球糧食的一半),節省全球三分之一(用在生產肉品)的化石燃料;減少動物排泄物汙染,又可維持空氣清新;美國每戶人家一年可減少4.5噸的碳排量,還可遏止八成以上的全球暖化。種種好處,講之不盡。

研究:永凍層融解加速全球暖化

更新日期:2011/02/17 12:35 陳禹安

(法新社華盛頓16日電) 今天1份新出爐報告警告,全球暖化最高可造成全球60%永凍層融解,並釋出大量二氧化碳入大氣層,如此恐加速全球暖化。

科羅拉多(Colorado)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nce Data Center, NSIDC)科學家,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所做預測估計,若全球持續暖化,即使以緩慢速度進行,至2200年前,有1/3地球永凍層會永久消逝。

若地球以更快速度暖化,則59%的永凍層將永久消逝。若此情況真的發生,則數萬年來,困於永凍層下的有機物質將逐漸腐敗,釋出二氧化碳至大氣層。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科學家,於是以預測模型估算永凍層融解後釋出的二氧化碳量,答案令人瞠目結舌:至2200年前,將釋出高達1900億噸的二氧化碳。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科學家身兼此研究的首席研究員─雪佛(Kevin Schaefer)告訴法新社:「這些釋出量,同等於工業時代以來釋出的一半二氧化碳量,這是很多的二氧化碳。」(譯者:中央社陳禹安)

本世紀結束前 海平面上升威脅180座美城市

更新日期:2011/02/17 12:47 季 平

16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2100年之前,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將對180座美國沿岸城市形成威脅。其中,邁阿密、紐奧良和維吉尼亞海灘市(Virginia Beach)受創最重。

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韋斯(Jeremy Weiss)說,科學家運用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的資料,運算出海平面上升將會導致多少陸地消失。

這篇發表在「氣候變遷期刊(Climate Change Letters)」上的研究表示,2100年之前,如果全球海平面升高1公尺,最受影響的將是位於南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岸的美國城市;上升的海水將對180座美國城市、平均9%的陸地構成威脅。其中,邁阿密、紐奧良、坦帕、維吉尼亞海灘市所失去的陸地更將超過10%,而紐約市、華盛頓特區和舊金山灣區所面臨的衝擊相對較小。

使用石化燃料等人類活動造成全球氣候暖化;一般預料,海平面的上升是全球氣候變遷所衍生的後果。

聯 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預估,在2100年之前,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攝氏3.6度;不過,韋斯和他的研究小組認為,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升高 攝氏4.4度。韋斯說,他們的數據是根據當前溫室氣體持續排放情形推算得出,按照覆蓋格陵蘭和南極洲大型冰原的融化速度,21世紀之後,全球海平面可能升 高6公尺。

黃河乾旱拉警報 應急措施升級

更新日期:2011/02/16 17:34

(中央社台北16日電)中新社報導,有鑑於黃河流域及供水區多個省份同時發生嚴重乾旱,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黃河防總)今天將應急響應(緊急應變方案)提升為第2級。

黃河防總16日開始提升抗旱預警等級,將黃河流域區域乾旱預警等級由黃色預警提升為橙色預警,先前的應急抗旱3級響應轉為2級響應,全力支援地方抗旱。

黃河水利委員會指出,自2010年10月份以來,黃河中下游降雨嚴重偏少,引黃灌區農作物受旱面積持續擴大,近期隨著溫度升高,旱情仍在持續發展。

為此,黃河防總啟動黃河流域區域乾旱預警機制,在2月10日發布黃河流域區域乾旱黃色預警,啟動應急抗旱3級響應,並加大黃河西霞院水庫下洩流量至每秒500立方公尺,以滿足黃河下游河南、山東灌區的灌溉用水要求。1000216

全球豪雨頻釀災 證實與暖化有關

更新日期:2011/02/17 08:39

(路透倫敦16日電)根據今天出爐的兩份研究報告,人造的溫室氣體排放確實與更頻繁的豪雨有關,在全球頻頻傳出洪災之際,勾勒出更明確的人類影響。

科學家同意,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全球暖化,且預料這使得未來會有更多的水氣蒸發、空氣更潮濕、降雨量更大。

英國瑞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氣象學科的艾藍(Richard Allan)說:「這兩份研究報告顯示,已經可以檢測得到人類在與洪災相關的降雨強度上的影響。」中央社(翻譯)


@@@@@@@@@@@@@@@@@@@@@@@@@@@@@@@@@@@@


更新日期:2011/02/17 08:05 蔡佳敏

(法新社巴黎16日電) 根據今天出爐的研究報告,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暖化,造成北半球在20世紀後半個世紀,降雨及降雪強度加劇、以及因之而起的洪水頻率升高。

  澳洲斯里蘭卡、巴西和巴基斯坦近期都遭大規模洪水重創,讓人質疑是否部份要歸咎於全球暖化。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研究員茲維爾斯(Francis Zwiers)表示,他共同撰寫的這份報告「首次提出實證,顯示事實確實如此」。

  1951至2000年橫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資料顯示,無論是降雨、降雪或凍雨,平均來說,一年之中降水量最極端的24小時,在20世紀後半個50年,強度都有增強趨勢。

  茲維爾斯表示,當把這個測得的增雨量與氣候模式比對,人類在地球氣候模式的影響就顯而易見、毋庸置疑。(譯者:中央社蔡佳敏)

2011/2/16

Baba Yetu


《Calling all Dawns(呼喚黎明)》專輯中之一曲


  14日上午,第53屆格萊美頒獎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獲得10項提名的痞子阿姆並沒有成爲大贏家,只拿到最佳說唱專輯和最佳說唱歌手兩個獎項,Lady Antebellum獲得包括最佳單曲等在內五個大獎。流行女王Lady Gaga獲得最佳流行女歌手以及最佳流行專輯三項大獎。華裔音樂人田志仁製作的專輯《Calling all Dawns》獲“最佳古典跨界專輯”與“最佳配器伴奏”獎,參與專輯演唱的賈茹涵也成爲第一位登上格萊美領獎臺的中國籍藝術家,此前宋祖英、郎朗、王羽佳 等中國音樂人曾先後入圍格萊美獎。賈茹涵曾獲得過保加利亞國際流行音樂節金獎和英國威爾士國際聲樂大賽銀獎。記者對話兩人簽約公司上海新彙文化娛樂集團副 總裁、中國音像協會副會長臧彥彬,他表示希望借著格萊美獎的平臺,更好地將中國音樂推廣到國際市場。當晚張靚穎走紅毯也是亮點,現場刮起亞洲風。

  各獎項平均 頒獎禮平淡收尾

  和去年碧昂斯一人獨攬六獎的局面相比,今年的格萊美頒獎禮獎項相對較爲平均,像痞子阿姆、lady gaga等獲得多個提名的最後也沒有成爲大贏家。最可憐的是Katy Perry連續三年提名,最後卻顆粒無收,新人王賈斯汀·比伯也成爲收視的炮灰。

  除了頒獎,格萊美頒獎禮上的歌手現場表演一直都是衆多歌迷所期待的。今年和往屆不同的是一開場就是衆多女星演唱致敬Aretha Franklin,一早就出煽情牌。

  田志仁賈茹涵作品獲兩項格萊美獎

  《Calling all Dawns(呼喚黎明)》專輯收錄了12首歌曲,由 南非、中國、愛爾蘭等12個國家的歌手分別用英語、漢語、希伯來語等語言演唱,是融合了古典音樂、世界音樂、流行音樂以及地域文化等元素的跨界之作。其中 中國姑娘賈茹涵用中文演唱的“道哉反也”,由田志仁(Christopher Tin)配樂,歌詞取自老子《道德經》第40章,體現了“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她從昆曲和中國水墨畫獲取靈感,對全曲進行了空靈和 散淡的演唱。唱片從2009年10月1日起在全美發行,獲得廣泛好評。

  臧彥彬透露,3月份將把這張唱片引進國內。在他看來,這兩個大獎的最大意義,在於能通過格萊美這個平臺,向世界推廣中國音樂。臧彥彬向記者介紹了未來 的計劃:“接下來我們要做‘大地之音’系列,融入中國的音樂元素。由中西方多位知名製作人打造,中國藝人演唱,賈茹涵擔綱主唱。而且我們還將安排許多場海 外演出,讓更多外國人認識中國音樂。”

  臧彥彬望促進中國音樂走向國際

  說到這個目標,臧彥彬有諸多感慨:“中國音樂還遠遠不爲國際所知,而現在的音樂方向是世界音樂,音樂是不該有國界的。雖然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 如果民族的走不出去,就不會成爲世界的。”他坦言,要將自己的音樂推廣到國際市場,必須有正確的方法,將原汁原味的中國音樂進行全新的加工,更容易被全世 界的聽衆接受。《Calling all Dawns》之所以能走出去,在於先進的音樂形式、製作方法和國際化的發行通路的結合。而在客觀上,臧彥彬認爲需要國內的法律環境和輿論環境的配合:“法 律環境上,希望促進對音樂作品的版權保護。輿論上則希望媒體能多關注這些藝術家們的努力,不要讓別人以爲中國只有一些功利、簡單的音樂。” (周文韜)

《Calling all Dawns》
01. Baba Yetu
02. Mado Kara Mieru
03. Dao Zai Fan Ye
04. Se E Pra Vir Que Venha
05. Rassemblons-Nous
06. Lux Aeterna
07. Caoineadh
08. Hymn Do Trojcy Swietej
09. Hayom Kadosh
10. Hamsafar
11. Sukla-Krsne
12. Kia Hora Te Marino

US NAVY Blue Angels- 美國海軍藍天使特技小組

A-4

F/A-18

2011/2/8

蜂群暴斃 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更新日期:2011/02/08 22:45

(中央社台北8日電)全球約1/3農場的作物產量都仰賴動物授粉,蜜蜂則扮演授粉要角。

這些糧食提供人類攝取卡路里的35%,占礦物質、維生素以及抗氧化劑的絕大部分,也是美食學的基礎。如今蜜蜂正以令人不安的速度消失或遭到撲滅。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的讀者對「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一事,早就不陌生。

有些人將蜂窩置放家中,並見證蜂群大量死亡的離奇事件,他們強烈懷疑是寄生蟲、病毒、會擾亂年輕蜜蜂神經系統的農藥,或各種破壞力量的協同作用所引起。

截至目前,蜜蜂危機都被視為細枝末節問題。但聯合國(UN)糧食價格指數創空前新高,中東也因為糧食短缺紛紛爆發革命。現在亟需了解蜜蜂的危險處境,是否會進一步拖累已很薄弱的全球糧食安全。

荷蘭中央合作銀行(Rabobank)表示,美國無法活過冬天的蜂群已增至30%至35%左右,遠遠高於歷史正常水平10%。

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機率是20%以上,拉丁美洲和亞洲也出現相同模式。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經說過:「若蜜蜂從地球上消失,那麼人類將只剩4年可活。」

荷蘭中央合作銀行說,這種「世界末日場景」過於誇大。玉米、小麥和稻米等主食全都仰賴風來授粉。

然而,堅果、瓜類和莓果都必須仰賴動物授粉。其他需要動物幫助授粉的作物尚有柑橘類水果、蘋果、洋蔥、青花菜、甘藍、豆芽、西葫蘆、椒類、茄子、酪梨、黃瓜、椰子、蕃茄、蠶豆、咖啡及可可亞。

這是全球農場經濟成長最快且最寶貴的部分。介於80%至90%的授粉工作都是由人類飼養的蜜蜂代勞。飛蛾及蝴蝶的授粉範圍無法遍及大片田地。

蜜蜂數量不斷減少,比例危險失常。尤以美國的失衡情況「最為嚴重」。

授粉作物產量自1961年以來增至4倍,但如今蜂群數量減半。每公頃蜜蜂數量銳減將近90%。

根據報告:「目前為止,農民設法在蜂群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從事生產,目前沒有跡象顯示農產產量受到影響。問題在於這種情況還可延續到何種程度。」(譯者:中央社林亭儀)1000208

亞馬遜雨林浩劫 世界之肺不吸碳反排碳

更新日期:2011/02/05 04:11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去年亞馬遜雨林一場破紀錄的大乾旱,造成數十億計的樹木枯死,引發外界擔心這片有「世界之肺」美名的遼闊雨林區正瀕臨氣候的臨界點,亦即不但停止吸納溫室氣體排放,而且還增加這些氣體的排放,進而造成全球暖化一發不可收拾。

這 項刊登在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的研究發現,去年的乾旱造成亞馬遜雨林佔地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降雨不足,相形之下,二○○五年的那一次乾旱佔地約一百九十 萬平方公里。二○○五年那場乾旱原本被形容為「百年一遇」,不料去年的乾旱卻更嚴重。此外,去年的乾旱更密集,造成更多樹木死亡,而且有三個乾旱中心。二 ○○五年則主要集中在亞馬遜的西南部。

碳排放量 恐勝美國

因此,這項研究預測,亞馬遜雨林沒辦法在二○一○年與二○一一年像 往年一樣從大氣層吸納十五億公噸的二氧化碳。此外,死掉與垂危的樹木將在未來數年釋出五十億公噸的溫室氣體,總計帶來八十億公噸的暖化效應。相形之下,美 國二○○九年因使用化石燃料而排放五十四億公噸的二氧化碳。

科學家因此得出結論:二○一○年的亞馬遜雨林旱災對全球暖化的衝擊,更勝於美國一年的排碳量。

亞馬遜茂密的雨林,吸納了全世界超過四分之一的大氣碳,這使它成為對抗全球暖化的重要緩衝。但如果亞馬遜地區從吸收碳的海綿,搖身一變為碳的來源,導致更多的旱災及大量樹木死亡,則這類的回饋循環可能造成氣候變遷如脫韁野馬,帶來如浩劫般的後果。

全球森林的樹木與其他植物,會隨著生長而吸納了能夠捕捉熱量的二氧化碳,有助於替地球降溫。但如果它們死亡與枯萎,反而會釋出這些二氧化碳。

主持這項研究的英國里茲大學熱帶雨林專家路易斯說:「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造成亞馬遜乾旱,進而造成雨林釋出碳,此一回饋循環機制將極為嚴重。說得更赤裸一點,目前的排放路徑將使得全球最大雨林面臨猶如玩俄羅斯輪盤的危險。」

路易斯等人在二○一○年亞馬遜乾季期間分析了這片遼闊地區的衛星資料,並與二○○五年的研究結果直接比對,特別注意低雨量對樹木成長的影響。

路易斯謹慎地提醒,這當中還存在很大的科學變數,但「我們不能只是等待與觀望,因為這會回不了頭。我們不曉得我們是否已過了這個臨界點,也就是亞馬遜地區從碳匯變成碳來源,因為屆時將會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