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7/31

植物淨化廢水 造出生態新風貌

更新日期:2009/07/31 04:09

〔記者陳界良/苗栗報導〕通霄鎮飛牛牧場蒐集場內廢水,透過設置10個串連的生態過濾池,種植水生植物來淨化廢水,回收作為灌溉與景觀瀑布的用水,並吸引大批蝴蝶進駐飛舞,種類達10多種,遊客驚艷不已。


飛牛牧場內除廣大草地與牛群吸引遊客目光,水域生態區內花木扶疏,蝶舞翩翩,尤其紫斑蝶、青斑蝶等都不太怕人,就在身邊飛舞,讓遊客相當興奮,這處景致宜人的水域生態區其實也是一處「水循環自然淨化廠」。


飛牛牧場解說員徐白龍說,水域生態區有10個相互串連的生態過濾池,順著地勢緩緩蜿蜒而下,池中種植水蠟燭、荷花與龍船花等10多種水生植物,池畔並種植馬瓔丹、馬利筋等蜜源植物,作為過濾水質與復育蝴蝶之用。


徐白龍說,牧場內的畜牧與民生廢水經污水處理廠初步處理後,引到生態過濾池,透過水生植物吸收殘留的化學物質,達到淨化效果,經自然淨化的水流入水池,用來飼養鵝、鴨與魚,也作為牧場灌溉用水與小瀑布的水源。


徐白龍說,由於這些水的養分很高,水生植物長得特別快,會佔據整個池面,必須定期清理,清理下來的植物又可以餵食鵝、鴨或作為堆肥,不斷循環利用,既環保,又能創造出景致優美的休憩環境,好處多多。


水域生態區吸引進駐的蝴蝶除供遊客觀賞遊憩外,也是牧場內重要的生態教育場所。

2009/7/30

Perfeito

Worms the Teaser

動畫愛子探討墮胎入選動畫奧斯卡評審獎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7/30 18:05"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所學生蕭勝文,創作的動畫片「愛子」(Love Child),利用時下最專業的3D繪圖軟體-馬雅MAYA,製作出一個唯妙唯肖的嬰兒,最後以一個終止(Abort)的指令摧毀它。這部短片在素有動畫奧斯卡獎的美國知名動畫展中大放異彩,入圍評審獎,這也是台灣學生首次入圍,將和國際製片公司一同競爭。(陳映竹報導)

SIGGRAPH 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電腦繪圖與互動技術展,其中獲得動畫展中的年度最佳影片(Best in Show),可直接提名奧斯卡動畫片,因而被稱為「動畫界的奧斯卡獎」。而台科大設計所蕭勝文同學的「愛子」動畫,製造嬰兒又摧毀了嬰兒,希望大家思考墮胎的議題,在SIGGRAPH的官方網站上得到「視覺與政治意涵均令人驚豔」的讚譽。

這部動畫搭配比才卡門組曲「愛情」(L'amour)由點線面慢慢衍伸為立方體,漸漸將嬰兒發展成形,最後,又以一個終止(Abort)的指令摧毀了它。蕭勝文說,「早期寫程式語言時,Abort是終止;現實生活中Abortion意思墮胎,因而用此作雙關語。」

談到製作影片的甘苦,蕭勝文說,這部片花了一整年時間製作,尤其是摸索馬雅這個高階的又複雜的3D繪圖軟體,這個軟體被好萊塢動畫界廣泛使用,知名動畫片「玩具總動員」、「史瑞克」都是由這特軟體製作。蕭勝文指出,製片公司是一整個團隊、好幾十部電腦在使用這套軟體,但他一人一機,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攝影:陳映竹)

@@@@@@@@@@@@@@@@@@@@@@@@@@@@@@@@@@@@@@@@@@@@@@@@@@@@@@@@@@@@@@

台科大學生短片 入圍動畫奧斯卡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7/30 21:06"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30日電)台科大設計所學生蕭勝文製作的動畫短片,以3D嬰兒的起始到爆炸,用「Abort」雙關字串連全場,引導思考「墮胎」這個議題,成為第一個入圍動畫奧斯卡獎正式獎項的台灣人。

由美國好萊塢、動畫業界支持的SIGGRAPH動畫展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腦繪圖與互動技術展,包括知名的皮克斯(Pixar)、夢工廠等動畫製作公司,都是在SIGGRAPH展中嶄露頭角。

台科大設計所教授孫春望表示,在動畫展中獲得年度最佳影片者,可直接獲奧斯卡獎動畫片獎提名,因此該展素有動畫奧斯卡獎之稱。

蕭勝文的動畫短片「Love_Child」,片長僅有2分13秒,全片是以目前最專業的3D繪圖軟體─馬雅MAYA製作,以比才卡門組曲「愛情(L'amour)」配樂,內容則由一個小方塊開始,逐漸成長成一個唯妙唯肖的嬰兒,但在製作者選擇按下終止(Abort)後,以嬰兒爆炸場面收尾。

蕭勝文說,「Abort」是終止,「Abortion」是墮胎,以這個雙關語串連全片,但他強調「墮胎沒有對錯,希望點出問題讓民眾思考這個議題」。

至於製作這部短片的甘苦談,蕭勝文說,他花了半年與指導教授孫春望討論、構思短片內容,再花了半年、每天工作14小時,才完成這部片子,「能夠入圍已經很高興了」。

2009SIGGRAPH動畫展將自8月3日到7日於美國紐奧良舉辦,全球共有770件作品參賽,蕭勝文入圍的評審獎共有三件作品參賽,除了蕭勝文是以個人作品入圍外,另外兩件作品分別是美國的The Mill動畫公司及法國的Supinfocom Valenciennes動畫公司,讓蕭勝文的入圍更顯難得。980730

研究:氣候暖化加速亞北極釋出CO2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07/30 14:20" 陳 蓉

(法新社巴黎29日電) 根據明天將刊出的研究報告,氣候變遷促使天寒地凍的亞北極(subarctic)泥炭地加速釋放二氧化碳(CO2),導致全球暖化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目前平均氣溫只要增加攝氏1度,該地區就會釋放一倍以上的二氧化碳。

存在於溼地及泥炭地的泥炭,是由部分腐爛的植物堆積形成。泥炭地佔地表總面積2%至3%,各氣候帶皆可見,不過主要出現於亞北極地。

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多瑞帕爾(Ellen Dorrepaal)所率領的歐洲研究團隊,以人工方式,讓瑞典北部阿比斯克(Abisko)的泥炭地溫度升高攝氏1度,為期8年。

即將在英國「自然」(Nature)期刊刊出的這篇研究指出,在這一整年,這塊地排出的二氧化碳春季增加60%,夏季增加52%。

作者們在結論中指出:「氣候暖化因此讓這片廣大泥炭地底下的碳積存加速排放,程度遠比先前所想嚴重。」

這項發現凸顯北方泥炭地對氣候變遷的高度敏感性,以及排碳加速全球暖化的自我強化危險。(譯者:中央社陳蓉)

2009/7/29

氣候暖化危及加州水果和堅果作物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日期:"2009/07/28 17:27" 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華盛頓大學最近的調研結果顯示,多種水果和堅果樹尾隨一段休眠期,需要經過特定時數的寒流洗禮之後,接下來在春天開花。

但全球暖化致使加州的氣候不利於這些高經濟作物的生長。但研究人員發現,部分農業發達的加州中部河谷平原(Central Valley)地區,面臨冬季暖化的問題,低溫的時數比過去少了近30%。他們還表示,暖化的現象會日益加遽。

研究人員利用氣候模擬得到的數據作爲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最新評估並預測,以1950年爲基準,到本世紀中葉冬季寒流時數將減少60%,到2100年將低於80%。

該研究小組發現截至2000年,冬天低溫的時數已經少到一個程度,以至於加州中部河谷平原僅剩4%的地方仍適合種植蘋果、櫻桃、梨等作物。恰巧所有這些作物都需要寒流的加持。

研究人員預計到2100年,中部河谷平原可能不再適合種植核桃、開心果、桃、杏、李子、櫻桃等果樹。

該項研究為第一個對全加州的寒流時數做出詳細的預測。而寒流的洗禮對該地區近300萬英畝的水果和堅果果樹是必要的。根據加州食品和農業部(Department of Food and Agriculture),這些作物於2007年的總產值為78億美元。

為避免在冬季凍傷,大多數非熱帶水果和堅果樹在秋季落葉,爾後進入休眠狀態。而恢復生長之前,果樹必須歷經一定時數的寒流,一般的説法就是曝露於介於32和45華氏度的寒流時數。

為準確預測寒流的時數,研究人員大量使用了從1950年至2000年間的每個鐘點和每天的氣溫記錄,以及18個不同的氣候情境來預測未來本世紀的景況。

其中他們介紹了「安全寒冬時數」的概念,也就是90%的所有預測年份中,可安全預期的寒冬時數。他們計算了每個情境的安全寒冬時數,並量化特定作物因安全寒冬時數而產生的土地面積變化。

研究人員發現,所有預測的情境中,加州的寒冬時數呈現下滑的狀況。

資助這項研究的是加州食品和農業部和美國自然保育協會(Nature Conservancy)。該研究結果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PLoS ONE)。

2009/7/28

長江源頭區域冰川面積加速萎縮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7/28 14:29"

(中央社台北28日電)受全球氣候持續變暖等因素影響,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源頭地區的冰川面積正在加速萎縮,過去30年已減少近233平方公里,近幾年萎縮速度更是加快。

長江全長6300多公里,也是全球第3長河流。新華網介紹,長江源頭區域冰川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北部的崑崙山,南部的唐古拉山及西部的祖爾肯烏拉山。

據估算,長江在青海境內的源頭地區,冰川融水補給比重達到了18.5%。

大陸幾支科學考察隊從2005年開始陸續進入人跡罕至的長江源頭地區,考察當地的水文水資源、地質、冰川、氣候變化,其中的「長江源區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項目」、「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項目」,對長江源區的冰川退縮情況做了深入調查。

去年9、10月份進行的三江源頭科學考察在對長江源區冰川進行對比調查時發現,長江源區冰川面積1971年時為1283.66平方公里,到2002年時為1215.53平方公里,31年間冰川面積總體萎縮了5.3%。

長江源區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辛元紅說,到2008年,長江源區冰川總面積已縮減至1051平方公里,冰川年消融量達9.89億立方公尺。980728(中央社資料照片)

2009/7/27

《皮克斯(PIXAR)動畫20年》

《皮克斯動畫20年》將於8月7日至11月1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1A、1B展覽室展出。

http://online.tfam.museum/pixar/

http://www.tfam.museum/20_News/News_List.aspx?MessageID=161

http://www.tfam.museum/03_Exhibitions/Default.aspx?PKID=325

北極海冰消失… 布希不說的秘密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2009.07.27 05:24 am


英國觀察家周報26日報導,最新解密的美國間諜衛星照片顯示,北極海冰每逢入夏就縮小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可能對全球的氣候、環境及野生生物帶來毀滅性衝擊。美國前總統布希主政8年期間,這些照片被列為最高機密,歐巴馬政府日前將它們解密。

其中一張攝於2006年7月的照片顯示,海上的結冰仍然緊鄰阿拉斯加巴洛港的海岸,在一年後拍攝的同地點衛星照片中,這些海冰已完全消失。

據統計,2007年夏天消失的北極海冰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打破以往任何時期的紀錄。

消失的海冰似乎不可能去而復返。北極海冰去年消失的程度與2007年同樣嚴重,今年恐怕也是如此。

科學家曾經說,海冰入夏消失的現象足以構成嚴重威脅。包括北極熊在內的部分動物以冰架充當獵食的平台。如果冰架消失,牠們勢必溺斃或餓死。此外,冰還能反射太陽的輻射線。如果這些大自然機制消失,北極海的溫度可能增加更甚。專家說,這種現象可能導致全球的平均氣溫以失控的速度增加。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局長珍‧拉布成科表示,衛星資料的蒐集攸關科學家能否準確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如今因為美國衛星老舊,而且迄未更換而面臨「嚴重危機」。

澎湖推綠色能源 風力發電海水淡化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7/24 21:19"

(中央社記者高茂雄澎湖縣24日電)澎湖縣政府發展綠色能源,今天提出風力發電結合海水淡化的綠能概念,要將天然的風力轉換成電力,再用於海水淡化製程上,充分發揮節能減碳的效果。

  縣府建設局長葉國清指出,澎湖縣赤崁村和後寮村一帶冬季東北季風強勁,平均風速達每秒9.75公尺,如運用風力發電將風能轉換成電能,成本約為每度1.89元,除供民生用量使用,剩餘電力可用於海水淡化,製成的海水將儲存於地下水庫中,供應民生之用。

  縣府指出,澎湖即將發展博弈產業,未來水、電需求大增,縣府已規劃「後寮能源園區」,以配合整個觀光博弈的發展。葉國清表示,澎湖由於乾旱嚴重,露天水庫蓄水困難,須建置地下水庫。未來如以風力產生電力用於海水淡化,再儲存於地下水庫,可謂兩全其美。

  縣府表示,未來冬季用風力發電,夏季風力較小時,將搭配使用太陽能發電和潮汐發電、海藻發電等,相輔相成,可發揮最大效益。  980724(中央社資料照片)

2009/7/23

The Gem In Heart




導演:郭權德
製片:郭權德、楊喻憲
編劇:郭權德、楊喻憲、簡珮珊、蔡政延、紀松廷
作曲/配樂:劉紋訓

劇情簡介:
國王是一位狂妄的野心家,希望自己可以征服全天下的國土,想要當全天下人民的國王,所以他一直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侵略各國,佔領所有的土地。時光飛逝,轉眼間,國王手上已有無數顆不知用多少鮮血而換取來的寶石了!國王把玩著寶石,卻在無意間發現一個有趣的符號…而這個符號讓國王迷惘了…,而他又會怎麼做?

導演簡介:
畢業於環球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出生於民國71年5月,高中三年,也學習於設計相關科系,對於設計都算有不錯的成績,到了大學時代,接觸到3D動畫,3D動畫結合許多基礎美學以及生活細節,讓其更投入於3D動畫創作,學生時代作業作品為一段喬登上籃,當時得到全校老師熱烈討論。得到鼓勵就會更加上進,於是畢業製作時又再度投入於3D動畫中。不僅僅是個人興趣,更是想要突破自己!

作品年表:
2006 《The Gem In Heart》(獲得2006年環球技術學院校內競賽最佳年度動畫獎與最佳年度設計獎、國科會2006年KT科藝獎、入圍新一代設計多媒體組佳作)

《上上》See the Sun



導演/編劇:劉靜宜
美術:陳瑋寧
錄音:李威儀
作曲/配樂:李宜蓁、陳莉雯

劇情簡介:
長期受虐的八歲啞巴小孩“上上”,被父親禁錮在她的小房間內,面對父母親的爭吵打架她也早已練就?一套面對的方法。房內的窗子是她唯一可以看見世界的地方,在她封閉的世界裡,從小到大的破娃娃成為她唯一的朋友。母親總在爭吵後離去,留下上上獨自面對父親的威脅,日復一日,這成為上上每天的生活,她不知道什麼是無奈也不懂什麼叫無助,只知道這就是她的生活,床底下一盒好久以前爺爺買給她的畫筆,是她唯一的消遣,對面鄰居傳來的鋼琴聲,是她聽過最棒的聲音,在她孤獨的世界中,她知道娃娃會陪著她一起面對一切。

導演簡介: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

作品年表:
2002《生日》(獲得第26屆金穗獎優等短片、第6屆國際學生電影獎台灣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第29屆藝美獎最佳觀眾票選、入圍第60屆威尼斯影展「新領域」觀摩單元、第9屆韓國釜山女性影展競賽片、2003年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展、第5屆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劇情片類)
2006《上上》

The Drawer of Memory回憶抽屜



導演/編劇:紀柏舟

劇情簡介:
一位住在記憶之塔的老婆婆,身上有個裝載著回憶的抽屜。老婆婆每天不斷的藉由收集各種有關老公公的事物,放進回憶抽屜裡來思念老伴,日復一日地將自己封閉在過去的時光裡。整個懷舊的房間象徵著她陳舊而繁雜的思緒,牆面上無數的記事紙張更訴說著年年月月的回憶。陪伴著她的除了彷彿寵物的小電視機之外,就是無盡的孤獨與哀傷。某日,老婆婆無意之間觸動到她最難以割捨的回憶片段,霎時間積壓已久的情緒崩潰,她的世界與記憶抽屜也開始慢慢產生了變化,終於,她陷入了虛幻現實模糊的回憶世界…

導演簡介:
北師大美術系西畫組、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畢業。數位內容學院動畫菁英培訓計畫結業。

作品年表:
2006  《回憶抽屜》(4C數位創作競賽最佳劇情獎與最佳美術獎、入圍第8屆台
北電影節動畫類、第7屆金馬國際數位短片競賽)

2009/7/22

Tadeo Jones

Mr. Fortune

Origami World

Red Ocean

RAM

The Magic Box

Evergreen

Little Dog

Hallucii



導演:王谷神

劇情簡介:
中年醉漢在回家的路上醉倒了。一陣昏睡後他發現自己被困在無限循環的階梯之中。他想盡辦法終於逃脫困境,然而事實是一個更大的夢魘。

導演簡介: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及地質科學研究所。他於地質的科學訓練中習得邏輯性的觀察視角,並從地質的樸實中發現自然界最巨觀,微觀及最根源的美感。在充分享受科學的樂趣之後,他決定跨入藝術領域。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電腦藝術研究所,目前投身紐約廣告界。

作品年表:
2006 《Hallucii》(獲得2006年台灣國際動畫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入圍第7屆金馬國際數位短片競賽

Journey of a Viking

Tanden

The Way of Hope

Stilt Walkers

2009/7/20

英國環保活動半年有成 塑膠袋使用量減半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07/17 21:20" 傅意珊

(法新社倫敦17日電) 英國官員今天表示,英國發起減少環境公害運動以來,超市目前提供塑膠袋的數量比3年前減少將近一半。

英國環境大臣班恩(Hilary Benn)指出,今年5月,英國七間大型超市提供約3億7200萬個塑膠袋,少於2006年同月的7億1800萬個塑膠袋。

上述數據顯示,英國超市目前每個月減少提供3億4600萬個塑膠袋,比2006年下降48%。

2008年底,聖斯伯利(Sainsbury's)和特易購(Tesco)等英國超市主動發起塑膠袋減量活動,他們原先的目標在把2006年5月迄今的塑膠袋提供量減半,與目前的成效相差不遠。(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傅意珊)

海洋暖化釋甲烷 加劇氣候變遷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09/07/18 13:18" 楊舒婷,賴宥霖

【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賴宥霖綜合報導】要阻止氣候變遷,就得防範海洋暖化!美國學者指出,海洋暖化所釋放的大量甲烷氧化成二氧化碳,加劇全球暖化。不過,台灣大氣學者柳中明與許晃雄提醒,人類所製造的二氧化碳,也是加速海洋暖化的因素。

美國夏威夷大學Manoa分校海洋學家理查‧利比,在最新一期《自然地科》發表,其研究團隊研究5,500萬年前,古新世交替時期最大熱量期間所釋放出的碳量。此研究中指出,當時深海暖化釋放出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爾後甲烷又氧化成二氧化碳,加劇了全球暖化的速度。當時全球曾升溫5至9度,表面冰層全數溶解,比現在情況嚴重許多。

台大大氣系教授、氣候動力實驗室主持人許晃雄認為,理查‧利比所說的現象確實存在,不過,今日全球暖化的現象是工業革命後,溫度在短短百年內快速上升所致,跟5,500萬年的原因不一樣。「那跟現在講的情形是兩回事。」

台大氣候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並表示,理查‧利比談的是古代水中甲烷釋放造成的暖化現象,他並非第一個提出此觀點的學者。

不過許晃雄提醒,現在人類造成的全球暖化,有可能引發理查‧利比所說的深海暖化變化加劇,使目前氣候變遷情況更加嚴重。

柳中明也說,根據觀測結果,二氧化碳量確實是每年都在上升。但全球暖化之所以嚴重,是因為人類的行為造成自然界在短時間內快速的升溫,兩者間時間軸不同,是否能直接類比,值得探討。

2009/7/14

溫室效應加速喜馬拉雅冰川融化

更新日期:2009/07/15 09:19

科學家警告說,氣候變暖加速喜馬拉雅冰川融化,冰原面積逐年縮小,雪水不足,將影響逾10億人口生計。圖示冰原中央覆雪仍厚,但週邊溶雪己見荒跡。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攝(檔案照片 攝於2008年5月)980715

2009/7/12

行動挺環保 澳洲小鎮拒售瓶裝水

更新日期:2009/07/10 22:16
澳洲新南威爾斯省的邦達努鎮,全鎮達成高度共識,決議在小鎮內拒絕販售瓶裝水,而這項節能減碳的環保觀念,在國際間慢慢發酵,不過台灣喝瓶裝水及飲料的熱度,似乎卻不減反增 。


像是1公升的95無鉛汽油,中油賣價29.3塊,但是一瓶普通進口礦泉水就要35元,除了水比油貴之外,大量使用寶特瓶更是環境殺手,像是從法國和加拿大進口進來的礦泉水,運送過程平均一公噸就要排放76到93公斤的二氧化碳,都是溫室效應的幫凶,


而且隨著瓶裝飲料市場擴大,寶特瓶使用也很驚人,CGIN以台灣為例,每年就開瓶46億支,平均每人用到2百支,其中光是礦泉水瓶就佔11億支,一個台灣人一年就喝48瓶!這些寶特瓶串一串,還能繞台灣223圈,繞全地球6.3圈,製造寶特瓶耗用掉石油和水資源,每一瓶水的生產,對環境都是傷害


記者 李曉儒 吳嘉堡 台北報導

抗暖化 環保團體指G8有進展但富國應做更多

更新日期:2009/07/11 06:57
(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10日專電)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今天都肯定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在氣候變化議題上有所進步,但也認為仍然不夠,尤其已開發國家應該承擔更多。


全球氣候計畫負責人卡斯登森(Kim Carstensen)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這是已開發國家和新興開發中國家「第一次同意可決定其氣候問題企圖心和氣候政策的科學基礎」。


8日的G8會議,和9日G8再加上含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的「主要經濟體論壇」(MEF)會議先後發表宣言,同意全球暖化的幅度應控制在高於前工業時代的攝氏兩度以內。


這是依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2007年報告中的建議,IPCC認為,若溫度上升兩度以上,發生災難性後果的機會大增。


卡斯登森說,他認為,如果各國同意的升溫限度比兩度更低,地球會更安全些,「但鑑於這是他們至少第一次提到兩度,這是一個進展」。


但G8同樣是依據IPCC建議所同意的全球在2050年溫室氣體減量一半,在MEF遭到中國和印度反對,並沒有獲得共識。MEF的宣言只說,要在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設定「2050年前大幅減少全球排放」的目標。


卡斯登森認為,未能就此達成共識,顯示「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之間嚴重的互不信任」;他並把主要責任歸於已開發國家,認為一方面是富國自己的減量承諾不夠,二方面是它們對開發中國家的財務支援承諾不夠。


G8領袖共同宣言中說,已開發國家要在2050年減量80%。卡斯登森表示,問題在於它們迴避了設定2020年的中程目標及具體減量步驟,照這樣下去,升溫兩度以下的目標難以達成。


IUCN的氣候變遷議題協調人伊卡拉(Ninni Ikkala)也指出,2020年的中程目標至為重要,而且G8所提的2050年減80%還不夠,「可能還需要減更多」。


伊卡拉並肯定G8宣言指出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對於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性,但可惜的是沒有指出需要投入適應氣候變遷的金額。


WWF主張,已開發國家每年應資助開發中國家1600億美元來適應及減緩氣候變遷。這方面,G8之中現有較具企圖心的方案,是英國首相布朗所提的每年1000億美元。


卡斯登森說,從這幾天在義大利拉奎拉舉行的G8和MEF會議來看,「全世界排放量最大的國家至少展現出它們願意談,而且有講出些新東西,這是個正面訊息」,這對於通往哥本哈根之路有些助益。


定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5屆締約國會議,預計定出2012年以後的全球氣候協議。980710

北極冰層自2004年起急遽變薄

更新日期:2009/07/08 15:10

(路透華盛頓7日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們今天表示,北極海冰層從2004年起急遽變薄,北方多年厚層積冰在夏天融化,被新的薄冰層取代。


多年來,研究人員已知覆蓋在北極海上的冰層面積一直在退縮,但是測量冰厚度的新衛星數據顯示,北極海冰層的體積正在縮減。


多年厚層積冰的重要性在於,厚冰可迅速恢復,且持續多個夏天。如果沒有厚層積冰覆蓋,北極海深色海水更容易立即吸收太陽熱能,而不是反射回去,更加速熱效應。


,科學家們利用衛星觀測數據計算,整個北極海的冰層從2004年以來每年變薄7英寸(17.8公分),持續4個冬天,總計變薄2.2英尺(67公分)。


他們的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海洋」(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中央社(翻譯)

2009/7/2

北藝大生創作短片點閱率破百萬 引微軟、CNN注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一年級學生劉邦耀製作的一支動畫短片「DEADLINE post-it」,已經在youtube上創下一個月130萬人次點閱率,由於創意極佳,甚至引起微軟和CNN香港總部高度興趣,表達希望能合作或僱用,也讓劉邦耀成了另類台灣之光。

  台灣學生創意再度引起矚目!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一年級的劉邦耀,日前製作一支stop motion動畫短片「DEADLINE post-it」,結果短短2、3天就創下20萬人次點閱率,一個月來的點閱人次更突破130萬人次。由於這部短片創意極佳,就連微軟、CNN香港總部等海外公司都相當欣賞劉邦耀的創意,表達希望能夠合作或僱用的機會。

   劉邦耀從小就喜歡畫畫,後來因為爭取到97年度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獲補助將近新台幣200萬元,到美國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 Design,SCAD)進修。在選修課程時,因為要交作業,他選擇以stop motion停格動畫製作方式,再結合真人的角色,創意發想了這支短片,素材則是利用他每天不可或缺的便利貼來創作。

   劉邦耀說,為了製作這支影片,他耗費了6000張便利貼,構思了3個月,花了4天拍攝製作完成。後來他又想拿這個作品參加2009奧多比設計競賽(2009 Adobe Design Achievement Awards),但條件之一就是必須把作品先丟上youtube,沒想到丟上網後大受歡迎,連海外公司都積極跟他接觸,想找他合作。

   目前劉邦耀人還在美國念書,預計8月才會返台,礙於兵役問題以及北藝大課程還沒完成,劉邦耀還無法接受海外公司的就業機會。不過他說,未來確定會朝動畫領域,繼續努力。

  「DEADLINE post-it」連結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pWM0FNPZSs

電梯收集臭屁 動畫奧斯卡第3名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台灣藝大研究生王尉修、張閔傑創作3D動畫,榮獲2009國際數位圖像時空動畫競賽第三名。 圖/台灣藝大提供
「有天我在電梯裡放了一個很糗的屁,我就想到如果電梯有自動除臭功能該有多好!」

會自動除臭的電梯尚未發明出來,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研究生王尉修及張閔傑,倒是因此得了一個獎─號稱是「動畫界奧斯卡」的2009國際數位圖像時空動畫學生競賽第三名。

他們倆把在電梯裡放屁,這個很「糗」的生活經驗轉換成一個3D動畫劇本,想像在高科技世界裡,兩個愛放屁的傻蛋(一獅一虎)進了能自動收集臭屁的電梯,但 電梯收集的臭屁卻又過量,這兩個傻蛋會發生什麼蠢事?他們以詼諧幽默手法,得到ACM SIGGRAPH 2009 Space-Time Student Animation Competition(國際數位圖像時空動畫學生競賽)肯定,榮獲「產業動畫組」第三名。

除了「臭屁電梯」獲獎,由李柏翰設計的海報「Sensing the World」,也巧妙運用拼布概念,獲得大會平面海報設計競賽第二名的肯定。




王尉修's blog:

http://dawaywang.blogspot.com/